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摘要:“流浪地球”計劃執行過程中,由於行星發動機的熄火,地球被木星吸引,一旦穿過洛希極限,地球將會分解。實際情況是否真的如此?

關鍵詞:流浪地球,洛希極限,木星

1、洛希其人

洛希,全名愛德華·艾伯特·洛希,是個法國人,法語名Édouard Albert Roche。是橫貫十九世紀中期的一個法國數學家和天文學家。其最知名的成就就是洛希極限,此外還有洛希球,洛希瓣。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洛希本尊(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2、洛希極限

2.1受力分析

考慮兩個天體,一大一小,小天體圍繞大天體運動,為了更具一般性,假設小天體被大天體吸引,呈螺旋狀墜向大天體。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墜落一般軌跡

現在,在小天體的表面有一個物體A和B,根據理論力學,很容易就可以畫出物體A、B的受力圖。小天體的加速度可以分解為法向加速度an和切向加速度at。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小天體加速度的分解

小天體表面的物體會分別受到大天體和小天體的引力(F,G),由於加速度存在導致的慣性力(FI)(注:這個慣性力 並不真實存在),以及天體表面的支撐力。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受力分析

其中,這個虛擬的慣性力FI僅與方向加速度有關,可以表示為: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慣性力表達式

物體所受的4個力中,其中大天體引力和慣性力的合力稱之為引潮力。對於A、B兩點,其引潮力如下: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引潮力

2.2 引潮力

大天體引力和法向加速度表達式如下: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引力與法向加速度

因此,引潮力可以寫成: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引潮力

上式跟我們通常見到的引潮力表達式不一樣。通常引潮力表達式為: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引潮力表達式

其中,r是質心的距離,R是小天體半徑。這個引潮力表達式實際上是從加速度的角度導出來的,而且是個近似值。詳細的數學推導過程見維基百科。上述兩個引潮力表達式本質上是一樣的,第一個式子雖然是精確解,但是需要知道角速度ω。而第二式用起來則比較方便,且R與r相差非常大的話,這個值非常接近精確解。

2.3洛希極限

洛希極限的定義是引潮力等於小天體的引力,既: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洛希極限等式

得距離r: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其中,R為小天體半徑,M為大天體質量,M2為小天體質量。大小天體都假設為球體,其質量可以用密度表示。則,距離表示為: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剛體洛希極限

其中,Rb是大天體半徑。這是剛體得洛希極限公式。對於流體,由於流動性,計算過程複雜的多,其表達式如下: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流體洛希極限

3、洛希極限的討論

根據洛希極限的定義,小天體上的物體進入到大天體的洛希極限,那麼其引潮力大於小天體的引力,這時候支撐力為負。既這個物體脫離了小天體,被大天體吸引過去了。如下圖: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物體A進入洛希極限

如果A是流體,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畫面。物體A很大,隨著物體A進入洛希極限,已經進入極限範圍的流體飛了起來,在臨界點處則是正要起飛,在尚未進入洛希極限範圍內的流體則依舊被小天體引力所束縛。真個畫面,就像龍吸水,只不過這裡的水龍沒有旋轉,規模也要大的多。就像《流浪地球》地球大氣被木星吸引的畫面一樣。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流體進入洛希極限後類似畫面

對於流體,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另外一個叫做剛體洛希極限,理解起來稍微不太容易。通常,剛體是指不發生變形的物體。既然不發生變形,我們也從來不會考慮計算剛體的斷裂。所以,本文中的剛體洛希極限,研究的對象是小天體上的物體,而不是小天體本身。

小天體上的物體,或直接放置表面,由支撐力維持平衡,或通過連接件,由約束力維持平衡。小天體上的物體進入洛希極限後,支撐力比較容易破除,所以表面物體(如行人,凳子,桌椅等)很容易直接飛起來。而被各種形式約束住的物體則由於約束力的存在,無法飛起。所以,小天氣,進入洛希極限,並不會被撕裂呈碎片。誇張一點,小天體上的固體在接近洛希極限,並進入極限後,變得狹長,像橢圓。這種變形,其實很小。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進入洛希極限

隨著兩個天體距離的接近,引潮力更加巨大,當引潮力大到可以破壞約束力的時候,才可以破壞物體結構。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黑洞。黑洞引力巨大,在引潮力的作用下,普通的岩石根本不在話下,分分鐘變成粉末。

在《流浪地球》中,我們將地木的質量帶入公式中,得到剛體洛希極限為5.48萬千米,小於木星半徑7.1萬千米。正如樂樂老師所言,地木的剛體洛希極限,位於木星內部。所以,地球在靠近木星的過程中,根本不需要考慮剛體洛希極限。地球表面的人和物,直到撞擊到木星,也不會先被木星牽引。

假設木星替換為更大質量的天體。地球進入洛希極限後,首先表面的人和物直接飛起,然後表面的房屋、樹木等物體,根據約束力的大小,先後飛起。再然後就是山脈、板殼。但是這些物體飛離後,仍然保存整體,既物體是整體飛起,並不會像攪拌機一樣變成粉末。所以地球進入更大質量的天體的洛希極限後,會變成大小不一的一塊一塊的東西。

如果天體質量更大,必然比如黑洞,那麼這些塊狀體也無法保存,巨大的拉力差,會把物體撕成粉碎。

飛行器過了天體的洛希極限,真的會四分五裂嗎?

進入黑洞的洛希極限,任何物體變成粉碎

4、總結

洛希極限的對象是小天體上的物體,當該物體受引潮力(大天體引力與慣性力的合力)等於受小天體引力時,物體與大天體的距離就是極限距離。

洛希極限實際上規定的是物體僅放置於小天體表面的情況。對於有額外約束力限制的,比如房屋的地基約束力,樹木的根部約束力,山脈板殼的地球約束力等,其極限值更加小。

所以,洛希極限成為剛體洛希極限,而不是固體洛希極限。如果考慮固體自身的抗拉強度,那麼這個極限可以稱之為固體洛希極限了。

最後,小天體經過了大天體的洛希極限,並不一定就會四分五裂。這主要取決於小天體內部結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