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每天一篇戰術&槍械知識乾貨

7*24小時,不間斷的戰術大圖

輕兵器愛好者

從德國嚴謹工藝到武器的精湛技藝

提到德國,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其嚴謹的思維和精湛的德國工藝,這同時也體現在了其武器製造上。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後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在這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魯格P08以優異的做工取代M1879帝國轉輪手槍,成為了德軍制式手槍,並且在二戰結束後,仍然被東德的人民警察使用。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設計師喬治.J.魯格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M1879帝國轉輪手槍

經典手槍的誕生-納粹的代名詞

魯格手槍在很多人的眼裡,可謂是納粹德國的代名詞,然而這支經典的武器,卻是由奧地利人格奧爾格.魯格於1898年設計的。

最初的魯格手槍,部分設計構想是來源於1893年,由德國槍械設計師,雨果博查特設計的博查特C-93半自動手槍。而博查特C-93為歷史上第一種正式投產的半自動手槍,該武器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其閉鎖方式採用了獨特的肘節式閉鎖,擊發時,槍機帶動肘節運動,好比一支胳膊在關節處彎曲,完成拋殼和下一發子彈的供彈。魯格P08繼承了這一點,並簡化了機構。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博查特C-93

最初的魯格手槍,其口徑為7.65mm,並不是為德國軍方所用,而是在瑞士陸軍服役,瑞士採購了大量的該武器,並命名為“1900年型手槍”(Pistole 1900);

在此之後,魯格手槍於1904年被德意志帝國海軍所採用,彈藥變為9mm帕拉貝魯姆彈,槍管則採用5.9英寸管,以能適應在海上艦艇裡的使用。從而被稱為“1904年型手槍”(Pistole 1904),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採用“海軍 04型號”(Marine -04)這一名稱,但這種說法有待考究。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9mm 帕拉貝魯姆彈

到了1908年,魯格被德意志陸軍所列裝,被命名為“1908年型手槍”(Pistole 08),這也是P08名稱的來源。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P08中的P字,來源於其彈藥口徑9mm 帕拉貝魯姆(Parabellum),這是一句來自於拉丁語的話:Si vis Pacem,para Bellum. 意思是如果你想要和平,就要為戰爭做好準備。在此之後,9mm 帕拉貝魯姆彈(也稱為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9mm巴彈、9×19mm手槍彈)由於各方面表現都非常均衡,成為了現在手槍和衝鋒槍最常用的口徑之一。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魯格P08

出色的設計-肘節式閉鎖機構

魯格手槍採用的肘節式閉鎖機構,以在現在的眼光看來,都是一個出色的設計。閉鎖時,肘節伸直,靠肘節撐直以後形成的剛性,閉鎖彈底。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射擊時,槍管和整個上機匣短後座,而握把部分握持在手上,肘節上的大圓柱撞擊在下機匣的引導斜面上,肘節中段在引導斜面的作用下向上運動,從而失去了肘節撐直的剛性,從而完成開鎖動作,槍機在慣性作用下繼續後座,彈殼底部碰撞握把右側的拋殼挺,實現拋殼,槍機到位後,整套系統靠一個神奇的連桿機構,將整個運動過的構件,實現復位整套系統。如此複雜的一套設計,除了德國人以外,想必不會有人能加工出來了。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圖5 空掛狀態的P08

沒有擊錘,可能走火?

如此複雜的機構下,間接的導致魯格P08的可靠性其實並不好。作為一支沒有擊錘,只能靠釋放擊針擊發的武器,其保險機構只是靠側面柄的移動,使保險移塊上移,壓住阻鐵。這種滑動限制位移的方式做保險本身就不靠譜,更要命的是,保險塊位於握把上,而阻鐵位於上機匣上,這樣的後果就是,一旦槍膛內有一發子彈,在進行不完全分解的過程第一步時,就有可能走火擊發。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前期型號的P08,抽殼鉤在膛內有彈的時候,凸起不明顯,所以射手不能明確瞭解膛內是否有彈,做拆解維護的時候,極易發生事故,所以在後期型號上,抽殼鉤都有提示,當膛內有彈時,抽殼鉤夾持在彈的底部,從而和槍機頂部形成高度落差,射手在分解槍的時候,能摸出這種狀態。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圖6 從切面圖能看出,膛內有彈時,抽殼鉤能凸起提示射手

“1908年加長型手槍”(Lange Pistole 08)

魯格手槍的變種很多,有一種被稱為炮兵型的卡賓型魯格手槍,同樣準備給了德國陸軍的炮兵部隊,以作為一種早期的個人防衛武器(PDW),這種版本的魯格手槍,被稱為“1908年加長型手槍”(Lange Pistole 08)。

現在很多人都稱其為“P08炮兵型”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支加長型魯格手槍,採用了7.9英寸的長槍管(標準款只有3.9英寸管);在槍管與上機匣處,有一個可調節的表尺式照門,最大能夠調節至800米;標配一個能夠兼作為槍套使用的可拆式木製槍托;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同樣的,炮兵型魯格能使用一種容量高達32發的蝸牛型彈鼓。這種炮兵型武器,前前後後大概只生產了20000支左右,由德國武器及彈藥兵工廠(DWM)負責生產,現存完好的該種武器,已經數量不多了,但是在國內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均有收藏這種炮兵型武器,至於是怎麼從國外流入國內的,就不得而知了。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隨槍配發的槍套,還可以作為木頭託使用。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魯格手槍的不同型號,從上到下分別為:標準款P08、海軍型P08、炮兵型P08(比例不一致)

魯格手槍雖說變種很多,但是仔細觀察某些地方,能看得出有些許不同。早期型號的魯格,能看到握把後面的保險凸起,當保險打開的時候,保險滑塊和握把保險凸起同時升起,射手在射擊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不適,提醒射手該武器處於保險狀態。

而後期的型號,逐漸的取消了這一個結構,採用普通的連桿機構做保險滑塊,沒有握把保險凸起。美國曾經在1900年購入了1000支7.65mm口徑的魯格手槍作為測試使用,後來他們也購入了3600支9mm魯格手槍,以應對部隊裡的更大口徑的需求。

而於1906年到1907年間,美國展開了對大口徑半自動手槍的測試,所以德國武器及彈藥兵工廠(DWM)向美國提供兩支了發射.45 ACP彈藥的魯格手槍,這兩支編號為“1”和“2”,後來美國再向德國訂購200支樣槍。這些.45口徑的魯格手槍數量十分稀少,現在已經難以找到,成為了收藏家眼裡的極品藏品。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一戰期間,德國還將這一武器改裝成為具有全自動發射功能的魯格手槍,可算是衝鋒手槍的鼻祖,但是測試武器射速過高,射手不能控制,所以最終德國也放棄的這一項目。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圖9 .45口徑的魯格手槍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魯格P08分別成為了協約國和同盟國士兵的戰利品。然而在二戰期間,有德國士兵利用這一特性,放置魯格手槍作為誘餌,以誘殺嘗試拾取戰利品的盟軍士兵。

魯格響亮的名號,逐漸影響了後來的武器設計,比方說Lahti L-35手槍,明顯該槍設計師埃莫.拉提在外型上參考了魯格P08的設計,但是並沒有採用魯格的肘節閉鎖機構。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圖10 拉提L-35手槍

或者是國人再熟悉不過的“王八盒子”——南部十四式手槍,亦能夠從外觀上看出與魯格P08相似的外觀,然而南部十四式只抄襲了外觀,並沒有深得魯格的精髓。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網友對兩者進行對比,或多或少存在偏見

德國軍事題材必然出現的武器

魯格手槍這一傳奇色彩的武器,不僅僅是收藏者不可多得的藏品,同樣也是一戰二戰涉及德國軍事題材必然出現的武器,很多電影電視劇遊戲中都有這支武器的身影。

昔日輝煌的魯格手槍,最終還是要走到了盡頭。如此複雜的德味肘節,就意味著生產工藝要求極高,而且魯格手槍全系列構造複雜,零部件也多,這使得一支武器的成本非常高,這種情況在其誕生的戰爭年代是不允許的。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這支二戰德軍軍官的配槍,為何讓美國大兵紛紛爭搶?

​變形金剛中的威震天,變形後為P38手槍

所以,在1938年,魯格P08被德國卡爾.瓦爾特武器製造廠生產的P38手槍取代,但魯格P08並未就此停產,逐漸到1942年左右,才漸漸結束批量生產,德軍至少製造過200萬支魯格P08,包括至少35種變種型號,這些武器大多銷售至歐洲各地,甚至被許多國家採用,並且服役至1970年以後。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國外相關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原創內容,文字著作權屬作者本人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