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放言想成為網約車司機需過6關,人臉識別不符者遭永久拉黑

滴滴打車 人臉識別 技術 科技邊角料pro 2019-07-03

滴滴今日宣佈今年將投入20億元安全費用提升整體安全層級,公司目前有近9000名客服,7x24小時提供服務,處理超過2600個不同場景問題。此外滴滴准入安全負責人北海現場介紹“安全准入和駕駛員人不符專項”建設,這也是滴滴首次對外進行安全主題的透明溝通。

科技邊角料發現,該專項建設透露滴滴在“安全准入”和“人不符”方面所做的大量鮮為人知的工作,也解釋為什麼在平臺三令五申不允許駕駛員人不符,並採取了各種嚴格的管控方式和先進技術手段的情況下,依然還有少數漏網之魚?


滴滴放言想成為網約車司機需過6關,人臉識別不符者遭永久拉黑


據瞭解,一名駕駛員要進入滴滴平臺成為網約車司機,必須要過6關,且最後一關是持續性的審查關。目前一個駕駛員如果要進入滴滴平臺成為網約車司機,必須要經過人臉識別核驗是否本人等5道審查流程,同時還有第6道審查機制,即對全量接單司機每日的人臉驗證。

數據顯示,當前平臺針對司機日均人臉驗證達430萬人次,100%覆蓋全量司機的出車驗證和行程中抽檢,月均人工抽檢覆核60萬人次。

“人臉不符”管控標準為最嚴級別

根據滴滴平臺的規則,司機如果出現“人不符”的違規行為,將面臨平臺上最嚴厲的管控手段——永久停止服務。

北海表示,“對於非註冊車主本人接單的行為,平臺已向外界公示了明確的規則和管控標準,比如賬號出借他人、使用非法手段人臉驗證及賬號親屬共用等情況,確認無誤後,將被永久停止服務。”

儘管可能面臨最嚴厲的管控,依然有不少司機鋌而走險。北海現場展示了真實案例,司機通過預錄製視頻來進行人臉識別驗證,“這是早期的‘一體機’作弊,出現後很快被平臺發現並攔截,屬於典型的黑產案例。”


滴滴放言想成為網約車司機需過6關,人臉識別不符者遭永久拉黑


眾所周知,黑產為了協助司機通過平臺人臉檢測,不斷進行各種嘗試,滴滴與黑產持續對抗,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推高了黑產作案成本,使得市場規模大幅縮小。

去年以來,滴滴按照監管部門要求,很多不合格司機被我們管控在平臺外,這也催生了一個龐大的黑產市場,保守估計該市場規模已超十億。滴滴一方面要逐步推高門檻,提升黑產作案成本,縮小市場,另一方面協助警方抓捕犯罪分子,對黑產嚴厲打擊,目前滴滴情報團隊最新信息顯示,黑產聲稱能繞過人臉的方案報價已超2000元。

資料顯示,2018年滴滴“打擊黑產專項組”配合全國警方雷霆打擊違規代叫車、虛假註冊、刷單等違法犯罪行為,共破獲25起違法犯罪案件,令500餘名嫌疑人落網。


滴滴放言想成為網約車司機需過6關,人臉識別不符者遭永久拉黑


“人臉不符”背後仍存技術極限

除了和黑產持續對抗,北海另一個重要工作是通過技術手段發現“人不符”,但他坦言平臺“人不符”現狀背後,實際上也存在技術極限。

據介紹,滴滴平臺接到乘客反饋稱駕駛員不符,調查後發現原來是註冊司機本人全程坐在副駕駛,每次抽檢均以代過臉方式快速通過,且因為同樣是車內環境,從過臉環境、過臉時長和人臉識別結果上很難發現異常。

北海表示:“儘管平臺上‘人不符’得到了極大的控制和下降,依然不能完全消滅’人不符’現象,滴滴面臨一些技術不能完全覆蓋解決的問題,比如上述場景及雙胞胎司機過臉場景等,接下來團隊會持續技術攻堅,同時也邀請乘客參與舉報。(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