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是線上線下真正融合的開始

電子商務 O2O 銀泰商業 京東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17-06-06
新零售是線上線下真正融合的開始

什麼是新零售?

零售的本質是隨時隨地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新零售的本質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線上線下結合促使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新零售是對“貨-場-人”到“人-貨-場”的一次重構。

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互為流量渠道並以物流為鏈接的新模式,線上線下不再是敵對競爭關係,而是互補的關係,實現雙向閉環引流。

推動新零售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1. 包括大數據、雲計算、智能物流等等已經初見雛形。

2. 消費者的數字化程度達到了一定高度,互聯網逐步滲入大眾生活促進了消費者認知的提升。

3. 全球性的實體零售發展放緩,特別是國內實體零售關店潮不斷,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動力。

4. 中國的電商發展引領全球,但是國內的實體零售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流通效率較低,缺乏高效率的新型流通模式和企業。

5. 互聯網已經成為消費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往常所認知的線上線下之分已經逐漸消亡。

新零售會帶來怎樣的改變?

對於新零售,我想先引述一段歷史。

1588年英國艦隊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啟英國海上霸權時代,這是一場著名的海戰。當時西班牙無敵艦隊三萬人,英國艦隊有一萬五千人,這是絕對的兵力優勢,所以西班牙人覺得自己穩操勝券。

但是這個數字是架不住細看的,因為西班牙軍隊中陸軍和海軍的比例是3:1;而英國艦隊正好倒過來,陸軍和海軍的比例是1:3。所以,西班牙人主要的士兵是陸軍,但是你說西班牙人那部分海軍是什麼呢?他們是海軍,但是他們的身份是船奴,就是划槳的,打仗主要是靠船上的陸軍。你看,西班牙人所謂的無敵艦隊,其實僅僅是代步工具而已,本質上還是陸軍。但是英國,有大量駕船技藝非常嫻熟的水手。

所以開戰之後,雙方的行為模式就不一樣,西班牙人總想用鉤子把英國船給拉過來,讓自己的士兵跳到英國船上去殺人。而英國人才不會這樣,我要用的就是船的靈活性,所以在波濤中操縱船隻,反覆穿行,主要是靠船上的火炮來殺傷敵人。

所以當時有目擊者說,西班牙船上是血流成河,很多聚集在甲板上等著衝上英國船的西班牙陸軍,就成了活靶子,當然死傷慘重。

好了,西班牙無敵艦隊被摧毀之後,大家算是知道了,海軍不是把士兵弄上船就行了,海戰已經形成了新的作戰方式。

後來英國也靠著這種新型海軍帶著新的海戰思維擊敗了陸地強國法國,贏得了法國在北美的殖民地。

我想通過這段歷史來表述新零售可能會帶來的變革。馬雲提出的新零售就好像是16世紀英國對海戰思維的革新,馬雲期望的新零售是區別以往任何一次零售變革的,新零售通過將數據和商業邏輯進行深度交融,真正實現為消費者提供超出預期的“獲取”,新零售將為傳統零售業態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重塑價值鏈,創造高效企業、零庫存企業、實時獲取用戶需求的企業,催生新型服務商並形成新的零售業態。

面對新零售線上線下巨頭在做什麼?

當前形勢下,線上線下正在加速融合,線上零售巨頭和線下零售巨頭通過聯盟形成優勢互補,推動零售業資源優化配置。

2014年3月阿里巴巴集團與銀泰商業集團共同宣佈,阿里巴巴集團將以53.7億元港幣對銀泰商業進行戰略投資。雙方將打通線上線下的未來商業基礎設施體系,並將組建合資公司。

阿里將以約283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蘇寧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新發行股份;雙方將打通線上線下全面提升效率,為中國及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加完善商業服務。

2017年2月20日百聯集團和阿里巴巴“聯姻”。百聯集團擅長線下,阿里擅長線上,線上線下相融合,形成優勢互補的結合模式,從而達到更為理想的效果。

2017年5月阿里巴巴集團向易果生鮮收購聯華超市18%的內資股股權,成為聯華超市第二大股東。

2017年4月17日京東提出百萬京東店的計劃,京東便利店採用加盟模式,使用京東品牌標識,進貨方式分為100%進貨和部分進貨兩種,京東負責商品配送服務。

京東組建物流子集團,給予物流子集團更加獨立的經營權和決策權,並提供以下四大服務:

  1. 包含倉儲、運輸、配送、客服、售後正逆向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的供應鏈服務。
  2. 雲+物流科技服務,包含物流雲、物流科技、商家數據服務等。
  3. 跨境物流服務
  4. 快遞與快運服務

其中京東物流子集團的客戶中便利店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

快消B2B成為投資機構的投資熱點,其中2015年京東就宣佈組建了新通路事業部,今年3月更是宣佈加碼B2B。

2016年阿里也推出了阿里零售通平臺,涉足快消B2B的還有進貨寶、中商惠民等等。

2016年銷售額27億元的百草味決定重返線下,並宣稱3年內要做100億,除了繼續佈局商超渠道,還將正式啟動“一城一店”計劃。長期以來,百草味與良品鋪子、三隻松鼠被視為休閒零食電商三大品牌。

2016年小米開始轉型佈局線下零售店,並宣佈準備在2020年前將渠道延伸至線下,開出至少1000家零售店。

目標在未來3年內將線下書店開到1000家的當當網到今年,開張的線下實體書店已有143個。

2016年佈局了線下實體店“三隻松鼠投食店”。目標開設1000家實體店,並宣稱線下其實比線上更賺錢。

2017年5月15日,國美髮布公告稱,國美電器正式更名為國美零售,公告宣稱,未來國美將由電器零售商轉變成為以家電為主導的方案服務商和提供商,藉助供應鏈、新場景、後服務的強大支撐不斷升級新零售戰略。

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實體商業資源的萬達,將飛凡網視為集團戰略項目,於是他不惜斥資50億元,要打造全球最大的O2O平臺。

從線下找流量只是O2O的”舊思維”

當前中國的互聯網人群已經達到了7億,消費者早已習慣線上和線下多渠道並存,當前的零售環境不管是隻做線上還是依舊堅守線下都已經不再適應消費者的變化,有一種聲音說互聯網公司提出新零售概念只是想從線下尋找新的流量增量,但在我看來這種聲音只是舊的O2O“思維”,已經被驗證為不可行,線上線下界線在消費者的認知中已經逐漸的模糊直至消失,其實消費者從一開始就沒有所謂的線上線下觀念,消費者真正渴求的只是希望通過最短路徑滿足自己的需求。

例如:消費者想買一臺小米手機,但線上的搶購模式讓他費盡周折,他最終加價從線下黃牛手中買了一臺,可以看出消費者最終渴望的是擁有一臺小米手機,消費者是不會去在乎是從線上購買還是線下購買。

新零售的目標是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能超預期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一點和強調引流概念的020不同。新零售是以線上線下互為流量渠道並以物流為鏈接的新模式,線上線下不再是敵對競爭關係,而是互補的關係,實現雙向閉環引流。

O2O之所以被懷疑是“偽命題”,在於它將線上線下做了人為的劃分,並臆想出了很多假想中的需求,意圖通過補貼來養成用戶所謂的“從線上到線下”亦或是“從線下到線上”的習慣,看似結合,實際還是將兩者進行了割裂,人為的創造出了新的消費操作路徑,並沒有真正的去滿足消費者的核心述求。

線上線下之分即將消亡?

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看來,商業本質決定了不會有線上線下之分,而是應該全渠道,全盤打通、融合在一起的。無論在線上還是線下,商業所要思考的本質問題,不外乎是在什麼樣的場景下,給消費者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線上線下之分從來都只是互聯網人杜撰出來的概念,不管是線上渠道還是線下渠道都只是消費者獲取“內容”所選擇的方式。用戶並沒有線上線下有別的概念!用戶最在意的是是否能通過最短的操作路徑獲取自己想要的“內容”,而不會去計較是線下獲取還是線上獲取。例如用戶想吃飯,用戶最在意的是這個飯:

  • 好不好吃,有沒有相關的點評?
  • 價格怎麼樣?
  • 需不需要排隊?需要等多長時間?
  • 有沒有優惠?

他不會去在意這次消費哪一步操作屬於線上操作哪一步又是在線下實現,即便消費者能進行區分也不會有意願去區分,畢竟消費者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個:這個飯要吃得爽,吃得好。

在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單是吃飯的場景如此,在很多場景中用戶都無法界限分明的將線上和線下一分為二。時至今日互聯網人自己杜撰出來的線上線下概念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迷惑了自己。

面對新零售潮流線上線下所達成的共識

互聯網能夠消除現實世界中的一部分阻力,例如價格信息、庫存位置、貨架等的影響,基於互聯網的一系列優勢,線上互聯網電商的發展對線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一系列線下傳統零售門店的關店潮多少都有著互聯網電商企業衝擊的影子,但線上互聯網企業也開始發現現實世界的門店依然很重要,直白點說,購物過程對商品的真實觸感和體驗對消費者非常重要,這一點是電商所無法提供的服務。

線上線下需要互相融合、互相補充,這一點,無論是傳統零售商們,還是互聯網企業都已經開始取得共識,並已經開始了實際上的佈局。未來將不會有線上互聯網企業和線下傳統企業之分,所有企業都將會在新零售這個概念的推動下逐漸融合為一體。

實踐是檢驗概念的唯一標準,新零售要走的路還很長

新零售代表了一個全新的概念,給迷茫中的互聯網企業和線下傳統企業指明瞭一條新的道路,但目前所有對新零售的嘗試都還只是在探索階段,目前新零售所需要思考的是:在不可避免地需要同時身處線上、線下兩種環境時,新零售應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傳統零售商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未來將面對的’與‘過去所面對的’截然不同。”

傳統線下零售門店擁有大量庫存,而在數字經濟中,這是非常低效的,而在未來,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不管是線下傳統企業還是線上互聯網企業都必須去思考和實踐,如何實現全渠道融合線上和線下,最終實現優勢放大,短板補足,打通商家和消費者的所有通道。

作者:江來來,5年電商產品人

本文由 @江來來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