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登錄”中的“花式捆綁”

電子商務 京東 文章 JessX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17-05-06

三種不同的第三方登錄方式,根據實際需求來決定是否適用第三方登錄才是比較重要的。

“第三方登錄”中的“花式捆綁”

講第三方登錄的文章數不勝數,在各大搜索引擎上用合適的姿勢去搜索合適的關鍵詞,會發現類似的文章不少而且也都是大同小異。畢竟在這樣一個同質化嚴重(抄襲氾濫)的年代,無論是文章抑或是其他行業的種種作品,會發現大家都“長”的差不多,文章的內容都是那些。感覺就是同樣的文章署了不同的作者名,再比如手機行業,大家也都差不多是一個屏幕加個殼子,除了logo不同,幾乎也沒太大差異,除非你把自己做成個“錘子”。

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也來談第三方登錄相關的東西,就顯得沒太大的意義了。更何況,我談的除了可能跟別人的觀點大致雷同以外,甚至還沒有別人那麼深入,而往往深入才能獲取到更大的快感。

接下來,我來談談產品中“第三方登錄”中的一些東西,著重講下第三方登錄時會需要用戶綁定平臺賬號這一點。

來龍去脈

要了解一個事物,有時會首先整明白它的來龍去脈;而“第三方登錄”也不知是從何時就火起來,幾乎成為了所有常見應用(是幾乎 + 常見)的標配,哪個應用如果沒有配上個第三方登錄的功能,都會讓用戶覺得詫異。

但這也不是絕對,譬如在一個指南針的應用打開時還得登錄下才能用,用戶才不管你是“第幾方登錄”,直接千萬匹草泥馬開始翻騰:用這種指南針,我寧可找不著北!所以,根據實際需求來決定是否適用第三方登錄才是比較重要的。

優點

看下優點,也就是為什麼要使用第三方登錄:

  1. 簡化註冊環節,減少可能因為註冊繁瑣帶來的用戶損失;
  2. 簡化用戶設置個人信息過程,通過第三方登錄,直接獲取用戶頭像暱稱等基本個人信息,無需用戶自行設置;
  3. 通過第三方原本的用戶關係,發現同樣使用該應用也用同樣第三方方式登錄的好友,順便引起驚喜(原來公司坐我對面的女神也玩XX,可以默默去關注下了,順手就右滑了一下)或驚嚇(原來公司坐我對面那個老實的男屌絲竟然玩XX,老孃還以為他跟外面那些妖豔賤貨不同,真是看走眼了,然後憤憤的左滑掉);
  4. 節省用戶的記憶成本,用戶在使用多個應用時,只需使用第三方登錄即可,無需記得每個平臺的賬戶和密碼;
  5. 用戶可以把平臺上的某些內容一鍵第三方平臺;

缺點

當然,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有優點也必然會有缺點:

  1. 後臺沒有創建自己的賬戶體系時,只用第三方登錄,不便於更多維度收集用戶信息(主要是用戶手機、郵箱),導致後期無法更精細化執行一些運營的策略,比如一些電商平臺這一點尤其重要;
  2. 後臺創建了自己的賬戶體系時,若沒有設計好合理的第三方和本地賬戶對接的方案,會導致同一個用戶在平臺上有多個賬號的情況發生;
  3. 第三方賬戶因為某種原因封號了,則會直接導致用戶的流失;
  4. 對於一些注重隱私的用戶,因為第三方登錄導致自己的一些狀態,或者信息間接的被第三方賬戶裡的好友看到會造成極大的困擾。比如用戶只是想低調的在平臺上約個那啥,結果彼此在辦公室裡對著手機屏幕時都看到自己的QQ好友兼鄰座同事也註冊了該平臺,場面一度十分尷尬,尷尬的氣息都能透過屏幕迎面湧來。為了緩解尷尬,只好雙雙棄平臺而去,轉而尋覓其他平臺。

如果你知道了第三方登錄有如此這般的優點和缺點,但迫於它又確實是能夠為用戶一定程度上帶來便利,所以你必須想辦法折磨自己折磨設計然後折磨開發工程師,以此來儘可能帶來一個比較和諧的用戶使用體驗。

案例

先上圖,直觀感受下,其他廠商是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的(當然這裡只做展示,不做主觀分析,在手機上隨機選了幾個):

1.京東

(選擇第三方登錄-提示需要註冊/關聯京東賬號-註冊綁定/登錄綁定京東賬號-登錄成功)

大致的過程可以概括為:選擇第三方登錄(例如QQ)會提示要關聯京東賬號,沒有就去註冊綁定頁面,有就去登錄綁定頁面直接輸入賬號進行登錄,而且註冊綁定是強制性的不能跳過。

“第三方登錄”中的“花式捆綁”

2.噹噹

(選擇第三方賬戶-登錄成功)

相比之下,噹噹的第三方登錄流程就比較簡潔,選擇使用第三方登錄,然後拉起本地第三方App,確認授權就可以直接登錄了。

“第三方登錄”中的“花式捆綁”

3.穿衣助手

(選擇第三方登錄-提示綁定手機,但可以跳過-跳過/綁定手機-登錄成功)

有點類似於京東的流程,不同之處在於:在綁定手機的時候,可以選擇跳過,先讓用戶去瀏覽裡面的內容,但會時刻誘導用戶去綁定手機(比如綁定手機領200元大禮包的標誌幾乎無處不在的抓著你的眼球,但用戶豈會為了200塊而折腰?當然不會,好在不用折腰,填個手機號就好)。

“第三方登錄”中的“花式捆綁”

當然,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思考

除了在一些小細節上大家做的有所差異(比如給出一些你是多少位註冊用戶之類的提示,有所謂的人性化體現),其實從大的方面來看,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

  1. 第三方登錄無需綁定平臺賬號
  2. 第三方登錄時需要立即綁定平臺賬號方可使用
  3. 第三方登錄時可以延遲綁定平臺賬號

不過光就登錄這塊,特指調用到了第三方登錄這塊,無論何時調用,我覺得核心的流程可以簡單的梳理如下,省略掉部分細節:

“第三方登錄”中的“花式捆綁”

從上面幾個應用,還有流程圖可以看出來各個廠商之間的做法略有差異,但他們背後的動機究竟是什麼呢?

  1. 為什麼京東使用第三方登錄必須強制綁定手機才能用呢?
  2. 為什麼噹噹任憑我們隨意使用第三發登錄而沒有任何五花大綁呢?
  3. 為什麼穿衣助手可以讓我們選擇是否要延遲綁定而且綁定還送錢給我們,真的因為它是我們的助手麼?

當然不是,那就再進一步分析看看,我先自問三個問題:

  1. 當一個用戶使用第三方登錄時,系統做了些什麼?
  2. 當一個用戶使用第三方登錄時,用戶在想什麼?
  3. 當一個用戶使用第三方登錄時,產品該做什麼?

系統做了些什麼?

系統到底做了些什麼,要完整的說起來其實挺麻煩。簡單的說下。

以使用QQ登錄為例:

會獲取第三方授權;然後獲取Access Token;再發送帶有Access Token參數的請求,並在請求回調裡獲取到用戶的Open ID;繼續根據Access Token和Open ID參數請求獲取到用戶的信息,如有需要會將這些信息到保存到自己後臺的數據庫裡,最終在數據庫的用戶表裡可能呈現出類似下表的信息(當然,實際開發中,應該會用多表去查詢,而不是所有信息放到一張表裡,這裡只是作為演示),UserID就是自己的後臺利用某種算法給用戶生成的一個ID,Open ID則是從QQ獲取的,而至於Phone字段如果用戶綁定了手機就會有,沒有綁定則默認為空。

“第三方登錄”中的“花式捆綁”

有了這個表結構,大致就能理解出前面提到的那些廠商做法背後的思考了。

京東強制用戶第三方登錄必須綁定手機號,這樣的好處就是:避免同一用戶有多個賬號的情況出現,因為強制將Open ID和Phone字段做了綁定,這樣綁定過的賬號都擁有同一個User ID,User ID才是在自己的系統裡唯一用來標識用戶的字段。但這樣的做不好的地方也很明顯:可能會造成用戶的在登錄這一步流失掉。

噹噹則是不需要任何綁定,這樣的話,第三方登錄的Open ID會對應一個User ID,也就是一個新用戶,Phone字段由於沒有和Open ID進行綁定,所有Phone字段也會對應一個User ID,也同樣有一個新的用戶,這就會導致同一用戶使用不同方式登錄會有多個獨立賬號的情況出現,對於噹噹來說,他們的思考或許更傾向於讓用戶更方便的進行登錄,至於是不是有重複賬號,也沒關係。

穿衣助手則是先讓用戶可以登錄,則用戶表裡就生成了Open ID和對應的User ID,就已然生成了一個單獨的用戶,不過可以看的出來他們內心十分的掙扎,一方面想要讓用戶能儘量簡單的登錄,所以第三方登錄後可以跳過綁定手機的步驟,但另一方面,他們還是想盡量避免同一用戶使用不同方式登錄有多個賬號的問題,以至於各種引誘用戶去綁定手機,甚至不惜給出綁定送200塊的對策。

所以看的出來各大廠商做法不同:要麼無視同一用戶多賬號的問題,要麼在給用戶好的體驗情況下想方設法去解決這個問題,要麼就是我管你的我這麼大的廠還怕你不用我的產品麼?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緯度的思考,也可以從其他各個緯度去思考,我覺得只要是能夠經得起論證的合理邏輯,都是可行的。如同把妹的技巧很多,非技巧也很多,只要能把到妹就行。

用戶在想什麼?

哎,這界面太醜了,不用了;哎呦,我先進去看看這應用咋樣再決定要不要登錄;喲,有第三方登錄,我直接點一下應該就可以用了,也還好,那就點吧;我去,怎麼還要綁定手機,好麻煩,算了;我去,要綁定手機,額,也就填個號碼收個短信而已,算了,填吧;怎麼必須得綁定手機,我只是想整幾個小號而已……

那麼,產品該做什麼?

作者:Jesse King(小風),產品經理

本文由 @Jesse King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