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臨河“北漂”的電商路

電子商務 互聯網電商 社會 掌上巴彥淖爾 掌上巴彥淖爾 2017-09-10

一個臨河“北漂”的電商路

王樂

“有點想家了。”王樂點燃一支菸,深深吸了一口,然後緩緩吐出。

王樂所說的“家”,在北京。2003年,王樂去北京發展,在當地成家立業,至今已有14個年頭了。2016年,王樂回到家鄉,創建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然後京、蒙兩地來回跑,這次,他在臨河呆了兩個多月。

“之所以(呆了)這麼長時間,一是重新裝修了公司,二是我的網店準備擴大經營,聯繫了不少企業。”王樂說。

目前,王樂的網店主要經營羊肉,接下來,他要整合其他產品資源,銷售範圍擴大到瓜子、牛肉乾、華萊士等。“成熟一個,開售一個,到2019年全部上線。”王樂介紹,屆時,他還將開設連鎖店,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而他的最終目標,是將巴彥淖爾的農畜產品推向世界。

起先,他“瞧不起”電商

別看王樂現在幹得熱火朝天,其實,剛開始他是“瞧不起”電商的。

今年35歲的王樂,高中畢業便當了兵,2001年退伍後,他先在臨河一家超市當了兩年店長,接著去北京闖天下。

“當時也沒有太大的理想,就是要多掙點錢。”王樂解釋進京動機。王樂清楚地記得,那天是2003年10月18日,當列車深夜抵達北京站時,身上只裝著50元的他,望著車窗外燈火閃爍,心頭充滿激動又覺得淒涼萬分,總之五味雜陳。

王樂在京做的第一份營生是酒類銷售,3個月後,經人引薦,他轉戰房地產行業,一干就是9年,成了區域經理,管理著200多號員工。

王樂接觸電商是在2008年,當時,他的一個朋友開了家網店,白天上班,晚上銷售,十分辛苦,每月掙兩三千。王樂對此不屑一顧,因為那時的他,工資是這個朋友開店所掙的10倍以上,他常常打趣說:“開什麼網店,累得要死,掙錢又少,根本沒前途。”

誰知不到5年,王樂這個朋友網店的年銷量上了百萬,生意火得不得了。這下,王樂徹底改變了對電商的看法,原來這行蘊藏著極大潛力,不能輕視。

王樂是個愛動腦筋且對商機很敏感的人,他立即開始研究電商產業的門道,同時向朋友學習取經。經過認真分析、研判,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去工作,開網店!這一決定,在他所在的房地產公司裡引起了轟動,大家一致認為他放棄多年奮鬥爭取來的地位太荒唐、太冒險,說得難聽點,就是“傻”。

王樂不管這麼多,認準了目標就去奮鬥。經過一年的籌備,2013年,他的第一家網店開業了,賣的是母嬰類產品,因為那時他的孩子剛出生,啟發了他的經營方向。

憑藉在這家網店的努力打拼,2016年,王樂取得了年銷售800萬元的成績,躋身成功者行列。

如今,他幹得風生水起

王樂成功了,但總感覺缺少點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直到一次他和北京朋友聚會,才搞明白。

王樂雖然在京生活多年,但身上一直貼著“內蒙古標籤”,聚會那天,朋友又對他的身份滿是羨慕,說他從小生活在內蒙古,吃的是最好的牛羊肉,比他們幸福多了。類似的話王樂聽過多遍,可從來沒有像這次給他帶來極大觸動。“我一下子明白了,我缺少的是多年來沒為家鄉做點什麼,現在有能力了,應該把家鄉的好東西推銷給大家,比如這些羨慕牛羊肉的朋友,他們沒機會品嚐,我可以在家鄉給他們搭建一個渠道。”王樂豁然開朗。

說幹就幹,2016年,王樂回到臨河,一番考察、比對後,確定了羊肉貨源,很快註冊成立了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並於當年7月開設了專營網店。

以後的事是否就是老套的生意火爆、一帆風順?不是的,至少在當年,王樂的網店虧損嚴重,差點關門大吉。

問題出在運輸上。受本地冷鏈運輸條件所限,王樂賣的羊肉,損耗達到了一半以上,試想,顧客收到羊肉後,發現變質嚴重,無法食用,還會再次購買嗎?所以,王樂的生意一落千丈,十分蕭條。

有問題,就要解決。王樂的解決辦法是,在北京建個冷庫,把我市加工好的羊肉拉到北京,再從北京發貨。雖然需要繞一個大圈子,但冷鏈運輸得到了保障。

這個事,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的,也是從那個時候,王樂的羊肉網店起死回生,且發展得越來越好,如今月銷售額為20到30萬元。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王樂制定了擴大經營類別、開設連鎖店的計劃。

“一年多的運營,堅定了我打造品牌,把本地產品推向世界的信心。”王樂掐滅菸頭,目光炯炯。這個時候,他已從一個想家的男人,變成了一個向著目標奮鬥的創業者。

巴彥淖爾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高傑

一個臨河“北漂”的電商路

一個臨河“北漂”的電商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