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發展上,為何中國是開放的,美國卻是封閉的?

由GSMA主辦的“2019年世界移動大會-上海(MWC19上海)”於6月26日在上海開幕,本屆展會的主題是“智聯萬物”,在中國剛剛發放5G牌照的大背景下,MWC19上海不僅是信息通信業界矚目的行業盛會,而且是各界關注的行業盛會。

在5G發展上,為何中國是開放的,美國卻是封閉的?

今年是5G元年,全球5G進展的步調基本一致。從2G時代開始,移動通信發展20多年來,發展步伐達到了空前的一致,行業玩家們在5G發展上達成了共識:合作共贏才是5G發展的正道。

5G開啟的將是一個新時代,從人與人的通信連接擴展到萬物互聯,目前業界共識的5G應用有三大場景,其中兩個都是面向物連接,也就是業界常說的垂直行業應用。相較於之前傳統的通信市場,5G+垂直行業需要的不只是傳統通信廠商提供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還需要各行各業共同努力,一起建設從網絡到應用的生態系統。暢想5G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這一美好前景,如何充分調動行業用戶使用5G的積極性、充分釋放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對5G的需求,是電信企業與垂直行業合作伙伴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這種情況下,電信行業應該秉持更為開放的心態,突破既有利益格局,積極與行業用戶、雲服務提供商、系統集成商等合作伙伴配合,探索靈活的、多樣化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動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所以,從整個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無論是通信行業內,還是面向垂直行業,5G時代,只有合作,才能共贏。

在5G發展上,為何中國是開放的,美國卻是封閉的?

5G元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站在通信行業的角度看,全球運營商都在搶5G“頭戲”,系統設備廠商都在爭搶5G大單,手機廠商紛紛展示自己的5G手機,以期在新的市場中佔據主動地位。但眾所周知,這半年來,圍繞5G的競爭已不僅是技術標準的競爭,也不只是產業的競爭,而是上升到了政治層面。美國對華為的“封殺”,涉及到了5G產業鏈的方方面面,涉及範圍之廣,牽連企業之眾,讓業界瞠目。看似美國封殺華為,實際上,包括英特爾、微軟、谷歌、博通、高通、賽靈思等在內企業卻是陷入窘境,營收下滑不說,未來發展預期還出現了不確定性。如今,ICT行業因為分工高度細分,早已到了“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地步,在5G時代更是如此。相比較於美國的做法,中國就非常開放和明智。在發放5G牌照時,工信部就明確指出,中國一如既往地歡迎國內外企業積極參與我國5G網絡建設和應用推廣,共同分享我國5G發展成果。而且在實際行動中,我們也是言出必行。在最近中國移動的5G招標中,愛立信和諾基亞就拿到了不小的份額。相信在接下來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5G招標中,這些國外企業還是和中國企業一樣,得到平等的對待,拿到相應的市場份額。這種開放、合作的態度,既說明中國在5G發展上秉持合作共贏的態度,也表明中國的自信。

在5G發展上,為何中國是開放的,美國卻是封閉的?

任正非最近和美國的兩位思想家進行了一次對話,談到合作開放,任正非這樣說:“社會一定是要合作共贏的,每個國家孤立起來發展,這在信息社會是不可能;在信息社會,一個國家單獨做成一個東西是沒有現實可能性的,所以,全世界一定是走向開放合作,只有開放合作才能趕上人類文明的需求,才能用更低的成本讓更多人享受到新技術帶來的福祉。”

談到與美國企業合作時,任正非這樣說:“以前不堅強時,我們都加強與美國公司合作;更堅強以後,我們更會和美國公司合作,更不怕再發生類似情況。我們不害怕使用美國零部件,不害怕美國要素,不害怕跟美國任何人合作。但是,也可能一些公司沒有我們那麼強大,可能會謹慎使用美國要素、美國成分,這些對美國經濟會有一定的傷害。但是華為不會,我們已經很堅強了,是打不死的‘鳥’。”

這就是華為的態度,這也是中國的態度。5G開啟了一個新時代,但這個新時代將會出現哪些新的應用和業態,我們現在都還在探索之中,這就需要各行各業,各個國家共同合作去發展。合作才能發展,合作才會共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