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疼!電動車維修工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心酸?

電動汽車 石油 新能源 社會 天能 2017-05-01

五一勞動節即將到來,說起“勞模”,你會想到誰呢,是中國石油工人“鐵人”王進喜?掏糞工人時傳祥?還是在我們身邊那些腳踏實地、甘於奉獻最可愛人?近日一篇名為《我是範雨素》文章突然火了!瞬間席捲網絡刷爆各大新聞頭版。作者範雨素是一位普通的中國女性勞動者,用親身經歷講述自己和家庭十多年來酸甜苦辣,文筆很樸實、道出了無數城市一線勞動者的真實心聲。

工作在一線是很辛苦的,他們拼搏在中國的各個角落。每位一線勞動者的背後,總是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夢想,但有些苦衷,除了自己誰也看不見,有些心酸只有寂寞可以慰藉。

說不出來的苦最無奈,只能忍著。

流不出來的淚最冰冷,只能憋著。

道不清楚的痛最心酸,只能扛著。

真心疼!電動車維修工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心酸?

小人物,懷揣大夢想

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一群可敬的勞動者——他們清一色來自一線,乾的是電動車維修工作。

他們,大多離開農村老家懷揣著夢想千里迢迢趕赴大城市,拼盡全力融入城市社會,用自己的青春與才智換得父母下個20年的安逸美好,用短暫的分離換得長久相伴。或者也有一瞬間,他們也想在城裡紮根有個家。

真心疼!電動車維修工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心酸?

然而,打他們學會這門手藝開始,就一直承受不尊重、不信任、又髒、又苦、又累、賺錢不多還一身傷痛等等各種挫折。特別是剛乾這行的小年輕都受不了這份苦,一般人很快就不幹了,而真正執著堅持下來的那波人,那可是十幾年、幾十年“摸爬滾打實”打實苦出來的老師傅。

真心疼!電動車維修工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心酸?

維修工的心酸,誰懂?!

剛入行時,那個苦啊!都是自己摸索來著,先是化油器,後有電噴,共軌柴油,混和動力,還有新能源電池電動車在等著,所以老是不停地學啊,忙啊!

平時,忙的時候一天三頓都沒法按時吃,有的時候甚至乾脆就不吃了。無論是冬天寒風刺骨,還是夏天烈日曝晒一年四季365天都用粗糙的雙手擰螺絲、焊接、沾染滿身汙漬,黝黑的皮膚上都是汗漬卻全然不顧直至累到直不起腰,只為多賺點辛苦錢回家孝敬父母,照顧妻兒。

真心疼!電動車維修工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心酸?

電動車維修工也是個正經行業,按理也是個專業技術活兒,他們具備新時代勞動者的工匠精神。但碰上非專業的顧客,經常不被認可甚至還會遭受不公正的誤解。但是職業無貴賤,不管老維修師傅、還是新入行的維修師傅都值得我們尊重!對於在一線的勞動者來說,也許電動車維修工只是冰山一角,但正是因為他們全年無休的堅守,才為老百姓的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在此小編向每一位堅守新能源行業一線的勞動點贊!也向各位維修老師傅們真誠地道一聲:“您辛苦了!”

因為你們的努力,才讓交通更加便利;

因為你們的堅守,才讓出行更加安全。

——獻給所有在一線奮鬥的工作者。

真心疼!電動車維修工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心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