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夏禹陵墓在南陽【薦讀】夏禹陵墓在南陽

夏禹陵墓在哪裡?事關夏商周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意義十分重大,我們必須找到它真正的所在地。

大禹治水功成,受禪後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開啟了華夏民族的新紀元,中國從此邁入文明時代。帝禹開國分州劃區,為夏朝施政創造了條件,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夏代是中國有建制的文明史的龍頭,大禹治水的精神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夏禹的帝陵不應僅存在於史籍文獻中,更該真實地矗立在中華大地上,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地標,受世人崇敬膜拜。然而,滄海桑田,歷史變幻莫測,公元前516年,原本記載有夏商周三代正史的周典因王子朝奉之奔楚而散佚,特別是春秋時期伍子胥奔吳,范蠡入越,中原文化南移,夏禹大會諸侯的“會稽山”更是撲朔迷離。今我們重新梳理文獻,吹沙見金,考證出了夏代會稽山的原始所在,在今南陽市的鄧州市、內鄉縣、鎮平縣三縣交界處的覆釜山。覆釜山是土谷山、先主山、鰲峰山、踢腳山四座孤山合起來的總稱。自東而西,先主山、土谷山、鰲峰山三山間隔約1.5千米呈直線狀分佈,土谷山山體最大俗稱“吐霧山”,土谷山居中心位置。踢腳山山體較小,位於先主山和土谷山中間點正南約1.6千米處,“會稽山”既明,“禹穴”所在的夏禹陵墓必當自明。【薦讀】夏禹陵墓在南陽

首先可以肯定夏禹陵墓不在今南方,這是當今的夏文化考古成果完全能確定的。現代夏文化考古已取得豐碩成果,可以認定夏族主要活動於晉南和豫西南地區,沒有夏文化考古證據支持夏族在夏代已活動於吳越地區。近幾十年來,在上述地區先後發現了多處介於龍山文化晚期和商文化早期之間的文化遺存,與文獻所載夏朝年代和地域符合,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一、二期,學術界已公認為夏文化遺存。

良渚文化。紹興距良渚文化較近,可學界大多傾向於良渚文化對應於傳說時代的炎黃時期,早於夏文化近千年。

今日浙江紹興之會稽山和大禹陵,應是奉守夏禹之祀的古越族多次遷都後,遷於此地的“文化重建”。遷徙後在遷入地將原籍文化符號重建,在中國古代是一種規律性現象。《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載:“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吳越春秋》雲:“禹周行天下,還歸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封有功,爵有德,崩而葬焉。至少康,恐禹跡宗廟祭祀之絕,乃封其庶子于越,號曰無餘。”《輿地志》雲:“越侯傳國三十餘葉,歷殷至周敬王時,有越侯夫譚,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稱王,春秋貶為子,號為於越。”上述引文,要旨有三,其一禹周行天下還歸夏后氏之國大會諸侯,茅山應在早期夏文化核心地域內;其二,大會諸侯的山初名茅山、苗山,禹崩而葬之後稱會稽山;其三,夏少康帝封其庶子越在會稽山,以奉守禹祀,會稽山得名在先,歷五帝四世始有人(少康帝庶子)名越,人名越之後才有大越、古越族群名。帝少康之庶子于越號無餘為奉守夏禹祭祀的第一人,自此“夏禹陵和會稽山”就成為于越之後代古越人的根文化,古越人不可能不遷徙,他們遷徙到哪裡就必然把“夏禹陵和會稽山”這一文化符號帶到哪裡。錢穆在其《越徙琅邪考》一文中指出,勾踐北徙之琅邪,實應在贛榆,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北四十里有會稽山,號小會稽山。

【薦讀】夏禹陵墓在南陽

我們依據文獻推斷出禹陵在漢代南陽郡,即今之南陽市。《史記·貨殖列傳》載:“潁川、南陽,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樸,猶有先王之遺風。”《漢書·地理志》載:“潁川、南陽,本夏禹之國。夏人上忠,其蔽鄙樸。”司馬遷、班固共同確認南陽郡、潁川郡為訖於漢孝平帝時的一百零三個郡國中的夏文化之郡,是夏人在居住,有區別於其他郡國的夏人風俗。依據漢代州(刺史)郡之劃分,南陽郡屬荊州,潁川郡屬豫州。司馬遷在記述自己在考察禹陵的經歷時說:“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而豫州“川曰滎、雒,”荊州“川曰江、漢”(《漢書·地理志》),故而可以推斷司馬遷實地考察的“會稽”在荊州南陽郡,今之南陽市。

南陽地區在夏代及其前後較長時期內,邦國林立,是夏族活動的核心區域。此說已為現代考古所證實。受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二)”之“中國文化形成與早期發展階段的社會與精神文化研究”、“中華文明探源及其相關文物保護技術研究”之“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黃河、長江及西遼河流域區域聚落與居民研究”、“中華文明探源及其相關文物保護技術研究”之“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區域聚落與居民研究”的資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出版《白河流域史前遺址調查報告》一書。該報告確認鄧州市有七處遺址:房山、郭莊、老龍冢、盆窯、下崗、楊崗、竹蕭坡;南陽市有七處遺址:高河頭、後英莊、黃山、王李營、新集、葉胡橋、張小凹;鎮平縣有七處遺址:安國城、灰土坡、呂崗、馬潭、鎮平郭莊、冢上寺、冢窪;南召縣有十三處遺址:白草嶺、二郎崗、觀嶺、老墳坡、李村、蓮花池、涼馬臺、廟坡、潘寨、王莊、小余坪、寨上、竹園;內鄉縣有十處遺址:茶庵、楊營、小河、朱崗、香花寨、崗堤、寨後溝、巫馬期、黃龍廟崗;新野縣有六處遺址:鳳凰山、鄧禹臺、西高營、翟官墳、馬鞍山、光武臺。這50處遺址上聚落的時代涵蓋了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早期和中晚期、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

【薦讀】夏禹陵墓在南陽

鑑於禹葬會稽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價值,文獻中有諸多關於“會稽”的記載。[宋]裴駰《史記集解》:“張晏曰:禹巡狩至會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間雲禹入此穴。”[唐]司馬貞《史記索引》引《越絕書》雲:“禹上茅山大會計,更名為會稽。”張勃《吳錄》雲:“本名苗山,一名覆釜,禹會諸侯計功,改曰會稽。上有孔,號曰禹穴也。”[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石箐山,一名玉笥山,又名宛委山,即會稽山一峰也,在會稽縣東南十八里。”《吳越春秋》雲“禹案《黃帝中經》九山,東南天柱,號曰宛委,赤帝左闕之填,承以文玉,覆以盤石,其書金簡青玉為字,編以白銀,皆緣其文。禹乃東巡,登衡山,血白馬以祭。禹乃登山,仰天而笑,忽然而臥,夢見繡衣男子自稱玄夷倉水使者,卻倚覆釜之山,東顧謂禹曰:‘欲得我山神書者,齊於黃帝之嶽,巖之下,三月季庚,登山發石’。禹乃登宛委之山,發石,乃得金簡玉字,以水泉之脈。山中又一穴,深不見底,謂之禹穴。史遷雲‘上會稽,探禹穴’,即此穴也。”

上引文獻資料關鍵點有二,一會稽山自古至今有很多歷史傳說,二覆釜山就是會稽山。“會稽”這一地名,又有覆釜山、宛委山、苗山、茅山等名稱。查《南陽市地名志》有“覆釜山”條:“即今土谷山。在今鄧州、鎮平、內鄉三市縣毗鄰處。《明·嘉靖鄧州志》載:‘山峰不甚高,聳起如覆釜然。’故名。”南陽文化學者徐向陽著《文化遺產背後傳承的智慧》圖文並茂地記述了覆釜山有先主山、踢腳山、土谷山、鰲峰山四座孤山組成。查閱地圖可知,組成覆釜山的四座孤山基本呈東西向,土谷山、先主山、踢腳山呈等邊三角形,主要分佈在今鄧州市羅莊鎮境內。覆釜山為鰲峰、踢腳、先主、土谷四山之合稱,土谷山之土谷,語出《尚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六府,金、木、水、火、土、谷,土谷山,可意為六府山。孔穎達疏:“府者藏財之處;六者,貨財所聚,故稱六府。”《史記卷二·夏本紀第二》“六府甚修,眾土交正。”鄧州至今有覆釜山。

鄧州今有覆釜山,那麼鄧州在夏代情況如何呢?鄧州在夏文化圈嗎?前述已指出,司馬遷和班固都認定漢代南陽郡是歷史上夏后氏之國,其民有區別於他郡之民的風俗。大致來講兩漢南陽郡有縣三十六,其中七縣穰、鄧、冠軍、山都、朝陽、涅陽、樂成都在今之鄧州市。

覆釜山所在今鄧州市羅莊鎮,漢代屬冠軍縣之境。古史有載,堯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舜都蒲扳(今山西運城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山西運城夏縣)。安邑的方位在南陽鄧州的西北方向,所以司馬遷說帝禹東巡狩至會稽,行進方向也是準確無誤的。

鄧州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許滿貴在其所著《西周登鼎尚的金文象形文字》一文中,有著名金石學家羅振玉在《三代吉金文存》所記錄的一件西周初期食器“登鼎”文字和圖片。“登鼎”內部鑄銘文二字:左邊為金文“登”字,右邊為象形祭祀“登”字。許滿貴指出:“今天簡體‘鄧'字和繁體‘鄧'字,源自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刻作‘登',上部‘癶'字頭(祭祀),中部‘豆'字,下部‘兩手'三部分組成。‘癶'是兩足向上,表示升階進獻神祇之意;下部意為雙手捧著中間盛滿食物的‘豆'祭祀天地。”許滿貴在文中辨明瞭“鄧”、“鄧”、“登”三字的演化關係,惜未討論鄧國鄧人在起源上與夏文化的關係。駱立群在其所著《鄧州古代史考》一書之《第一部分 鄧州古代歷史大事年表》中載明:“夏仲康封子於鄧。”前文我們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及《吳越春秋》知夏后帝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在會稽,以奉守夏禹之祀,若少康庶子于越之會稽為今鄧州覆釜山,則鄧國鄧人在起源上與夏文化的關係自明:起自仲康之子,繼之少康之子,以奉守禹之祀。鄧州人自古至今的俗語“鄧大國”當源於夏朝。鄧州古稱“陸海”更可能與大禹治水有關。

由於夏文化強大的影響力,全國各地祭祀大禹的地名有很多,而會稽山較少,且會稽山又是幾無疑義的禹會諸侯崩而葬之地,故先依據夏文化考古成果派出江南會稽,再依據《史記》和《漢書》指明南陽為夏后氏之國,進而引述文獻證實覆釜山是會稽山的另一名稱,最後辨明南陽地方誌記載的鄧州覆釜山就是會稽山。至此,依據文獻考證,基本可以推斷鄧州羅莊鎮的覆釜山就是司馬遷所踏訪過的會稽山,很可能在南陽會發現夏禹陵墓。然而,時至今日,恐怕不能再就文獻論文獻,必須結合考古發現以驗其是非。

2019年2月16日、17日,我們在鄧州市羅莊鎮鎮長路淼和承包人李連科等人陪同下連續兩天在覆釜山考察。考察中,我們圍繞在土谷山上的國務院所立“一腳踏三縣”石碑四周,我們有一致的感喟:“土谷山現在是三縣交會地,縣在古代大多來源於古國,夏朝大禹在此大會諸侯,那時的古國恐怕不止三個吧。”考察中,我們尤其關注是否有文獻中的“禹穴”,深怕歲月的風沙不給今人留下些許的蛛絲馬跡。“有,有,我帶你們去看。”村民李連科將我們帶到土谷山東南坡半山出一山溝邊,介紹說:“就是這兒,有個泉眼,我小時候水還可大。我爺說,洞深得很,裡邊有個魚,誰要逮這個魚,魚一動,整個土谷山都亂動。老輩傳說土谷山頂掛淤苲,原來水大哩很。”“俺們雲陽也有俗語,鹿鳴山上掛苲草”,張銀河說。鹿鳴山就是兩週之前文獻中所稱的稚衡山。大洪水時代,南陽盆地一片汪洋,大禹治水成功,南陽地區才有今日的地標概況。土谷山海拔352米,鹿鳴山海拔438米。苲草是一種呈條帶狀漂浮在水面上而根部紮在河底的水生植物。孫保瑞說:“鄧州西南有禹山和上禹山,山上都有禹廟,這也可旁證土谷山和大禹有關。”可我們心中的“禹穴”難道被時光老人遺忘成李連科嘴裡的“魚穴”?

卞和憑著忠誠擔當,不怕犧牲,追求真理的膽略和情懷,把包璞的獨山靈玉獻給了楚文王,於是有了傳國玉璽和氏璧。豐、蒲、獨……幾架孤零零地散落在南陽盆地的小山是上蒼賦賜的遺產,但我們的祖先用智慧解讀他們的關聯和內涵,從而恩典給我們文化的財產。把藏在地下的文物發掘出來,把躺在故紙堆裡的文字串聯起來,把藏在博物館甚至民間的藏品晒出來,把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故事記錄起來,讓他們活起來、動起來、串起來、舞起來、靈起來,這是總書記對我們的要求,這是新時代對我們的號召,這是老百姓對我們的呼喚,這是偉大的祖先們對我們的期盼。

我們南陽,腳一踢秦磚漢瓦,眼一睜帝相聖賢,筆一動華章名篇,腿一邁景點景觀,嘴一張詩詞歌賦,手一指名山大川。我們生存、生活、生產在這方文化聖地、生態福地、旅遊高地熱土中,我們應該提出點什麼,我們應該發掘點什麼,我們應該證明點什麼,願更多的同志們一路同行。

“文明在宛”,中華文化自信,南陽提供答卷。這是我們應有的擔當。

作者 白振國 袁祖雨 徐向陽

編輯 喬石月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 —— —— —— —— ——

南陽報業傳媒

南陽報業官方號 權威資訊早知道

【薦讀】夏禹陵墓在南陽電話:0377-63131339
郵箱:[email protected]

南陽市新媒體聯盟理事長單位

—— —— —— ——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