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

全畫幅相機在當下來看,越來越成為各品牌相機廠商重點發展的對象,從入門級到專業級已經實現了成體系發展的格局,大部分攝影師、攝影愛好者也都對全畫幅相機非常青睞,似乎搞攝影就得用全畫幅才是主流選擇。那麼在這樣的全畫幅相機大爆發時代裡,APSC畫幅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為什麼大部分品牌還都抱著APSC規格不放手呢?我們來分析一下APSC畫幅相機比起全畫幅還有哪些優勢。

APSC畫幅相機體積小巧畫質不差

APSC畫幅相機自膠片時代就是存在的,並非是數碼相機的產物。很多朋友覺得APSC畫幅是數碼時代廠家為了控制成本推出的閹割感光元件的產物,其實並不是這樣。早在膠片時代就具有這樣的標準。當時針對普通135相機生產的普通攝影膠片就是現在全畫幅這麼大的35mm膠片,而為了適應某些市場需要,制定了三個規格大小的APS規格的膠片標準,並且應用在了一些小型相機上,但因為當時135標準已經極為流行,APS規格的機器和膠片並沒有大範圍流行。到了數碼時代,由於初期的CCD感光元件生產技術較為有限,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廠家又重新拾起來了APS規格,製造了APS-C規格的單反相機來推進相機數碼化進程。因此直到現在大部分相機品牌還保留著APSC規格的機型。

這種規格的數碼相機比起全畫幅來說,感光元件尺寸要小一些,但仍然比普通卡片相機、手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大很多,在成像上並不能算差,甚至很多照片拍攝出來普通人很難鑑別哪些是APSC畫幅相機拍的,哪些是全畫幅相機拍的,畫質還是有不錯表現的,而相機的體積卻可以比全畫幅相機做得更小巧。單反相機由於結構所限,因此APSC畫幅比全畫幅相機體積並沒有太大優勢,但依然有要小上一圈,重量上要輕盈很多,對於便攜性有不小的優勢,最主要的是由於所需要的像場比全畫幅小,鏡頭也可以做得更為小巧一些。比如佳能有一款APSC畫幅單反,其號稱為最小單反的100d、200d系列,如果與全畫幅相機比,明顯小了很多。

"

全畫幅相機在當下來看,越來越成為各品牌相機廠商重點發展的對象,從入門級到專業級已經實現了成體系發展的格局,大部分攝影師、攝影愛好者也都對全畫幅相機非常青睞,似乎搞攝影就得用全畫幅才是主流選擇。那麼在這樣的全畫幅相機大爆發時代裡,APSC畫幅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為什麼大部分品牌還都抱著APSC規格不放手呢?我們來分析一下APSC畫幅相機比起全畫幅還有哪些優勢。

APSC畫幅相機體積小巧畫質不差

APSC畫幅相機自膠片時代就是存在的,並非是數碼相機的產物。很多朋友覺得APSC畫幅是數碼時代廠家為了控制成本推出的閹割感光元件的產物,其實並不是這樣。早在膠片時代就具有這樣的標準。當時針對普通135相機生產的普通攝影膠片就是現在全畫幅這麼大的35mm膠片,而為了適應某些市場需要,制定了三個規格大小的APS規格的膠片標準,並且應用在了一些小型相機上,但因為當時135標準已經極為流行,APS規格的機器和膠片並沒有大範圍流行。到了數碼時代,由於初期的CCD感光元件生產技術較為有限,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廠家又重新拾起來了APS規格,製造了APS-C規格的單反相機來推進相機數碼化進程。因此直到現在大部分相機品牌還保留著APSC規格的機型。

這種規格的數碼相機比起全畫幅來說,感光元件尺寸要小一些,但仍然比普通卡片相機、手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大很多,在成像上並不能算差,甚至很多照片拍攝出來普通人很難鑑別哪些是APSC畫幅相機拍的,哪些是全畫幅相機拍的,畫質還是有不錯表現的,而相機的體積卻可以比全畫幅相機做得更小巧。單反相機由於結構所限,因此APSC畫幅比全畫幅相機體積並沒有太大優勢,但依然有要小上一圈,重量上要輕盈很多,對於便攜性有不小的優勢,最主要的是由於所需要的像場比全畫幅小,鏡頭也可以做得更為小巧一些。比如佳能有一款APSC畫幅單反,其號稱為最小單反的100d、200d系列,如果與全畫幅相機比,明顯小了很多。

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雖然APSC相機畫質比全畫幅有一些不足,比如感光度可用範圍要弱於全畫幅,畫面細節豐富程度稍差,但如果對圖質要求不是特別極致,完全能滿足大部分攝影需求。而對便攜性的要求卻是很多普通家用用戶、紀實攝影用戶非常需要的。這一點上來看,APSC畫幅確實有一定優勢。一些非單反結構的APSC畫幅相機可以做得更小,比如現在受到廣大街拍用戶喜歡的理光GR系列,GR、GR2、GR3這幾代產品使用的都是APSC規格的感光元件,體積控制非常優秀,完全是一臺“掌機”規格,單手操作就能完成拍攝,裝在口袋裡毫無負擔。

"

全畫幅相機在當下來看,越來越成為各品牌相機廠商重點發展的對象,從入門級到專業級已經實現了成體系發展的格局,大部分攝影師、攝影愛好者也都對全畫幅相機非常青睞,似乎搞攝影就得用全畫幅才是主流選擇。那麼在這樣的全畫幅相機大爆發時代裡,APSC畫幅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為什麼大部分品牌還都抱著APSC規格不放手呢?我們來分析一下APSC畫幅相機比起全畫幅還有哪些優勢。

APSC畫幅相機體積小巧畫質不差

APSC畫幅相機自膠片時代就是存在的,並非是數碼相機的產物。很多朋友覺得APSC畫幅是數碼時代廠家為了控制成本推出的閹割感光元件的產物,其實並不是這樣。早在膠片時代就具有這樣的標準。當時針對普通135相機生產的普通攝影膠片就是現在全畫幅這麼大的35mm膠片,而為了適應某些市場需要,制定了三個規格大小的APS規格的膠片標準,並且應用在了一些小型相機上,但因為當時135標準已經極為流行,APS規格的機器和膠片並沒有大範圍流行。到了數碼時代,由於初期的CCD感光元件生產技術較為有限,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廠家又重新拾起來了APS規格,製造了APS-C規格的單反相機來推進相機數碼化進程。因此直到現在大部分相機品牌還保留著APSC規格的機型。

這種規格的數碼相機比起全畫幅來說,感光元件尺寸要小一些,但仍然比普通卡片相機、手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大很多,在成像上並不能算差,甚至很多照片拍攝出來普通人很難鑑別哪些是APSC畫幅相機拍的,哪些是全畫幅相機拍的,畫質還是有不錯表現的,而相機的體積卻可以比全畫幅相機做得更小巧。單反相機由於結構所限,因此APSC畫幅比全畫幅相機體積並沒有太大優勢,但依然有要小上一圈,重量上要輕盈很多,對於便攜性有不小的優勢,最主要的是由於所需要的像場比全畫幅小,鏡頭也可以做得更為小巧一些。比如佳能有一款APSC畫幅單反,其號稱為最小單反的100d、200d系列,如果與全畫幅相機比,明顯小了很多。

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雖然APSC相機畫質比全畫幅有一些不足,比如感光度可用範圍要弱於全畫幅,畫面細節豐富程度稍差,但如果對圖質要求不是特別極致,完全能滿足大部分攝影需求。而對便攜性的要求卻是很多普通家用用戶、紀實攝影用戶非常需要的。這一點上來看,APSC畫幅確實有一定優勢。一些非單反結構的APSC畫幅相機可以做得更小,比如現在受到廣大街拍用戶喜歡的理光GR系列,GR、GR2、GR3這幾代產品使用的都是APSC規格的感光元件,體積控制非常優秀,完全是一臺“掌機”規格,單手操作就能完成拍攝,裝在口袋裡毫無負擔。

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富士x100系列、xf10等機型也同樣採用了APSC規格。這類機器用於特定拍攝題材是非常適合的。而如果將這類機器換成全畫幅,其機身體積勢必要增大,鏡頭體積也會變大,就失去了便攜屬性。

APSC畫幅相機在大景深題材上有優勢

APSC畫幅相機相對全畫幅來說,使用相同焦距的鏡頭,畫面會有一定裁切,也就是說視角會打折扣。比如同樣使用50mm鏡頭拍攝,在全畫幅上就是50mm的視角,而把這支鏡頭安裝在APSC畫幅相機上,就變成了約80mm的視角。雖然焦距沒有實際發生變化,但因為cmos小,畫面被截取了一部分,所以視角變窄。有些攝友覺得這樣可以“賺焦距”,讓焦距看上去更長了一些,實際上這是不對的,APSC相機並沒有增加焦距,只是看上去更窄了而已,對全畫幅鏡頭的像場也有些浪費。而恰恰是因為APSC畫幅的這個特性,間接會導致畫面景深比全畫幅更大。為什麼呢?

畫面的景深是由焦距、光圈、拍攝距離決定的,與畫幅其實是沒有關係的,但是因為APSC畫幅裁切視角的原因,會導致在需要拍攝與全畫幅相機同樣構圖的畫面時,要麼使用更短焦距的鏡頭來拍攝,要麼就使用同樣焦距的鏡頭增加與被拍攝對象的距離,這樣才能得到與全畫幅相同的構圖。焦距變短,景深會增大;拍攝距離增加,景深也會增大。因此,這讓APSC畫幅相機使用者會產生景深比全畫幅更大的直觀感受。

"

全畫幅相機在當下來看,越來越成為各品牌相機廠商重點發展的對象,從入門級到專業級已經實現了成體系發展的格局,大部分攝影師、攝影愛好者也都對全畫幅相機非常青睞,似乎搞攝影就得用全畫幅才是主流選擇。那麼在這樣的全畫幅相機大爆發時代裡,APSC畫幅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為什麼大部分品牌還都抱著APSC規格不放手呢?我們來分析一下APSC畫幅相機比起全畫幅還有哪些優勢。

APSC畫幅相機體積小巧畫質不差

APSC畫幅相機自膠片時代就是存在的,並非是數碼相機的產物。很多朋友覺得APSC畫幅是數碼時代廠家為了控制成本推出的閹割感光元件的產物,其實並不是這樣。早在膠片時代就具有這樣的標準。當時針對普通135相機生產的普通攝影膠片就是現在全畫幅這麼大的35mm膠片,而為了適應某些市場需要,制定了三個規格大小的APS規格的膠片標準,並且應用在了一些小型相機上,但因為當時135標準已經極為流行,APS規格的機器和膠片並沒有大範圍流行。到了數碼時代,由於初期的CCD感光元件生產技術較為有限,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廠家又重新拾起來了APS規格,製造了APS-C規格的單反相機來推進相機數碼化進程。因此直到現在大部分相機品牌還保留著APSC規格的機型。

這種規格的數碼相機比起全畫幅來說,感光元件尺寸要小一些,但仍然比普通卡片相機、手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大很多,在成像上並不能算差,甚至很多照片拍攝出來普通人很難鑑別哪些是APSC畫幅相機拍的,哪些是全畫幅相機拍的,畫質還是有不錯表現的,而相機的體積卻可以比全畫幅相機做得更小巧。單反相機由於結構所限,因此APSC畫幅比全畫幅相機體積並沒有太大優勢,但依然有要小上一圈,重量上要輕盈很多,對於便攜性有不小的優勢,最主要的是由於所需要的像場比全畫幅小,鏡頭也可以做得更為小巧一些。比如佳能有一款APSC畫幅單反,其號稱為最小單反的100d、200d系列,如果與全畫幅相機比,明顯小了很多。

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雖然APSC相機畫質比全畫幅有一些不足,比如感光度可用範圍要弱於全畫幅,畫面細節豐富程度稍差,但如果對圖質要求不是特別極致,完全能滿足大部分攝影需求。而對便攜性的要求卻是很多普通家用用戶、紀實攝影用戶非常需要的。這一點上來看,APSC畫幅確實有一定優勢。一些非單反結構的APSC畫幅相機可以做得更小,比如現在受到廣大街拍用戶喜歡的理光GR系列,GR、GR2、GR3這幾代產品使用的都是APSC規格的感光元件,體積控制非常優秀,完全是一臺“掌機”規格,單手操作就能完成拍攝,裝在口袋裡毫無負擔。

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富士x100系列、xf10等機型也同樣採用了APSC規格。這類機器用於特定拍攝題材是非常適合的。而如果將這類機器換成全畫幅,其機身體積勢必要增大,鏡頭體積也會變大,就失去了便攜屬性。

APSC畫幅相機在大景深題材上有優勢

APSC畫幅相機相對全畫幅來說,使用相同焦距的鏡頭,畫面會有一定裁切,也就是說視角會打折扣。比如同樣使用50mm鏡頭拍攝,在全畫幅上就是50mm的視角,而把這支鏡頭安裝在APSC畫幅相機上,就變成了約80mm的視角。雖然焦距沒有實際發生變化,但因為cmos小,畫面被截取了一部分,所以視角變窄。有些攝友覺得這樣可以“賺焦距”,讓焦距看上去更長了一些,實際上這是不對的,APSC相機並沒有增加焦距,只是看上去更窄了而已,對全畫幅鏡頭的像場也有些浪費。而恰恰是因為APSC畫幅的這個特性,間接會導致畫面景深比全畫幅更大。為什麼呢?

畫面的景深是由焦距、光圈、拍攝距離決定的,與畫幅其實是沒有關係的,但是因為APSC畫幅裁切視角的原因,會導致在需要拍攝與全畫幅相機同樣構圖的畫面時,要麼使用更短焦距的鏡頭來拍攝,要麼就使用同樣焦距的鏡頭增加與被拍攝對象的距離,這樣才能得到與全畫幅相同的構圖。焦距變短,景深會增大;拍攝距離增加,景深也會增大。因此,這讓APSC畫幅相機使用者會產生景深比全畫幅更大的直觀感受。

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對於需要拍攝大景深題材的創作需求,APSC畫幅反而有一定優勢了。比如微距題材,全畫幅拍攝的話景深會非常淺,而APSC畫幅就因為這個特性可以保持一個比全畫幅更大的景深範圍;再比如拍攝風光題材,雖然APSC畫幅相機比全畫幅細節差一些,但可以適當保持光圈大小的基礎上獲得大景深,減小光圈過小帶來的衍射現象。

APSC畫幅更適合視頻拍攝

大部分專業的視頻攝像機都是採用感光元件非常小的規格,比如1/2.3英寸cmos的攝像機非常多,為什麼會這樣設計呢?用更大畫幅的機器不是能拍攝更優秀的畫面嗎?確實是這樣,但是視頻與攝影不同,對淺景深要求並不是很高,而對快速跟焦、保持畫面清晰度、良好的散熱性等方面有著比較大的需求,這導致傳統攝像機都採用小型cmos感光元件。而對畫質、景深控制有更高要求的電影攝影機所採用的cmos標準則是與APSC畫幅相機大小很類似的super35mm規格。因為傳統的電影攝影機採用的膠片雖然也是135規格,但是豎走片的模式,與相機橫走片的模式並不相同,這就導致每一幀畫面都比相機拍攝的照片要小一些,尺寸接近於現在的APSC畫幅。從這個角度來看,拍攝視頻使用APSC畫幅相機似乎視覺感受更接近於傳統攝影機。

"

全畫幅相機在當下來看,越來越成為各品牌相機廠商重點發展的對象,從入門級到專業級已經實現了成體系發展的格局,大部分攝影師、攝影愛好者也都對全畫幅相機非常青睞,似乎搞攝影就得用全畫幅才是主流選擇。那麼在這樣的全畫幅相機大爆發時代裡,APSC畫幅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為什麼大部分品牌還都抱著APSC規格不放手呢?我們來分析一下APSC畫幅相機比起全畫幅還有哪些優勢。

APSC畫幅相機體積小巧畫質不差

APSC畫幅相機自膠片時代就是存在的,並非是數碼相機的產物。很多朋友覺得APSC畫幅是數碼時代廠家為了控制成本推出的閹割感光元件的產物,其實並不是這樣。早在膠片時代就具有這樣的標準。當時針對普通135相機生產的普通攝影膠片就是現在全畫幅這麼大的35mm膠片,而為了適應某些市場需要,制定了三個規格大小的APS規格的膠片標準,並且應用在了一些小型相機上,但因為當時135標準已經極為流行,APS規格的機器和膠片並沒有大範圍流行。到了數碼時代,由於初期的CCD感光元件生產技術較為有限,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廠家又重新拾起來了APS規格,製造了APS-C規格的單反相機來推進相機數碼化進程。因此直到現在大部分相機品牌還保留著APSC規格的機型。

這種規格的數碼相機比起全畫幅來說,感光元件尺寸要小一些,但仍然比普通卡片相機、手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大很多,在成像上並不能算差,甚至很多照片拍攝出來普通人很難鑑別哪些是APSC畫幅相機拍的,哪些是全畫幅相機拍的,畫質還是有不錯表現的,而相機的體積卻可以比全畫幅相機做得更小巧。單反相機由於結構所限,因此APSC畫幅比全畫幅相機體積並沒有太大優勢,但依然有要小上一圈,重量上要輕盈很多,對於便攜性有不小的優勢,最主要的是由於所需要的像場比全畫幅小,鏡頭也可以做得更為小巧一些。比如佳能有一款APSC畫幅單反,其號稱為最小單反的100d、200d系列,如果與全畫幅相機比,明顯小了很多。

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雖然APSC相機畫質比全畫幅有一些不足,比如感光度可用範圍要弱於全畫幅,畫面細節豐富程度稍差,但如果對圖質要求不是特別極致,完全能滿足大部分攝影需求。而對便攜性的要求卻是很多普通家用用戶、紀實攝影用戶非常需要的。這一點上來看,APSC畫幅確實有一定優勢。一些非單反結構的APSC畫幅相機可以做得更小,比如現在受到廣大街拍用戶喜歡的理光GR系列,GR、GR2、GR3這幾代產品使用的都是APSC規格的感光元件,體積控制非常優秀,完全是一臺“掌機”規格,單手操作就能完成拍攝,裝在口袋裡毫無負擔。

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富士x100系列、xf10等機型也同樣採用了APSC規格。這類機器用於特定拍攝題材是非常適合的。而如果將這類機器換成全畫幅,其機身體積勢必要增大,鏡頭體積也會變大,就失去了便攜屬性。

APSC畫幅相機在大景深題材上有優勢

APSC畫幅相機相對全畫幅來說,使用相同焦距的鏡頭,畫面會有一定裁切,也就是說視角會打折扣。比如同樣使用50mm鏡頭拍攝,在全畫幅上就是50mm的視角,而把這支鏡頭安裝在APSC畫幅相機上,就變成了約80mm的視角。雖然焦距沒有實際發生變化,但因為cmos小,畫面被截取了一部分,所以視角變窄。有些攝友覺得這樣可以“賺焦距”,讓焦距看上去更長了一些,實際上這是不對的,APSC相機並沒有增加焦距,只是看上去更窄了而已,對全畫幅鏡頭的像場也有些浪費。而恰恰是因為APSC畫幅的這個特性,間接會導致畫面景深比全畫幅更大。為什麼呢?

畫面的景深是由焦距、光圈、拍攝距離決定的,與畫幅其實是沒有關係的,但是因為APSC畫幅裁切視角的原因,會導致在需要拍攝與全畫幅相機同樣構圖的畫面時,要麼使用更短焦距的鏡頭來拍攝,要麼就使用同樣焦距的鏡頭增加與被拍攝對象的距離,這樣才能得到與全畫幅相同的構圖。焦距變短,景深會增大;拍攝距離增加,景深也會增大。因此,這讓APSC畫幅相機使用者會產生景深比全畫幅更大的直觀感受。

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對於需要拍攝大景深題材的創作需求,APSC畫幅反而有一定優勢了。比如微距題材,全畫幅拍攝的話景深會非常淺,而APSC畫幅就因為這個特性可以保持一個比全畫幅更大的景深範圍;再比如拍攝風光題材,雖然APSC畫幅相機比全畫幅細節差一些,但可以適當保持光圈大小的基礎上獲得大景深,減小光圈過小帶來的衍射現象。

APSC畫幅更適合視頻拍攝

大部分專業的視頻攝像機都是採用感光元件非常小的規格,比如1/2.3英寸cmos的攝像機非常多,為什麼會這樣設計呢?用更大畫幅的機器不是能拍攝更優秀的畫面嗎?確實是這樣,但是視頻與攝影不同,對淺景深要求並不是很高,而對快速跟焦、保持畫面清晰度、良好的散熱性等方面有著比較大的需求,這導致傳統攝像機都採用小型cmos感光元件。而對畫質、景深控制有更高要求的電影攝影機所採用的cmos標準則是與APSC畫幅相機大小很類似的super35mm規格。因為傳統的電影攝影機採用的膠片雖然也是135規格,但是豎走片的模式,與相機橫走片的模式並不相同,這就導致每一幀畫面都比相機拍攝的照片要小一些,尺寸接近於現在的APSC畫幅。從這個角度來看,拍攝視頻使用APSC畫幅相機似乎視覺感受更接近於傳統攝影機。

全畫幅相機大爆發的時代,APSC畫幅相機還有什麼優勢呢?

另外,APSC畫幅相機長時間開機拍攝視頻,其cmos發熱程度也要小於全畫幅,對於散熱控制比較有利。所以,從視頻對畫面景深的要求方面,從傳統攝影機規格相似度方面,從設備散熱方面,使用APSC畫幅拍攝視頻比全畫幅更合適一些。

APSC畫幅相機使用成本更低

APSC畫幅比全畫幅相機更便宜,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用單反相機來比較,同樣都是頂級旗艦規格的機身,APSC畫幅比全畫幅要便宜很多。比如尼康D500擁有頂級的對焦系統,頂級的操控,頂級的性能,但它比全畫幅次旗艦級別的D850還要便宜近萬元,只因為它是APSC畫幅。便宜的不僅是機身,還有鏡頭。如果使用APSC畫幅專用的鏡頭,一般價格都比全畫幅鏡頭更低,但鏡頭光學素質不一定有太大差距。雖然相機原廠廠家不太注重APSC畫幅鏡頭的開發,但有些副廠鏡頭廠商並沒有放棄APSC規格鏡頭的開發,開發出了超高規格的APSC畫幅鏡頭。比如適馬就開發出了兩支恆定f1.8光圈的APSC專用變焦鏡頭,一支18-35mm f1.8,一支50-100mm f1.8,這樣規格的鏡頭安裝在APSC畫幅機身上使用,效果是非常出色的,而價格比全畫幅大三元鏡頭要便宜。

在全畫幅相機日趨便宜,普及率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其實作為普通攝影愛好者,並不一定追求攝影設備的頂級高規格,用心拍好照片才是重點。而手頭如果有APSC畫幅的相機,千萬不要嫌棄它,不要在廠家大力營銷下盲目升級全畫幅,用好了完全能拍出好作品。APSC畫幅相機在當下和未來,仍然都有存在的意義,只要搞清楚自己的拍攝方向,使用目的,很多情況下APSC畫幅已經完全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