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達能 紅牛 懶熊 財經 21世紀經濟報道 2017-03-29

長期穩居中國瓶裝功能飲料首位的脈動似乎賣不動了。

達能集團近期披露的2016年度業績報告顯示,脈動未能跟隨集團其他板塊業績增長的步伐,去年全年銷售額出現了下滑。據業內人士稱,脈動2016年可能下滑了30%多。這也是自2010年以來,脈動在中國零售額首次出現下降。

國內功能飲料界的扛把子脈動“賣不動”了?

傳統銷售渠道帶來的庫存壓力

對於銷售額的下降,達能方面的解釋是“受到市場轉型中庫存調整的影響”。

據渠道商反饋,實際上的脈動銷售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多,壓貨壓得很厲害。由此造成了2016年下半年以後呈現出渠道崩盤的狀況。

其實早在達能集團發佈2015年財報時,業內就注意到了中國脈動水業務已經結束了過去幾年20%-30%的高增長,增速降至5%-10%。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過去兩年時間,國內百貨中心、大賣場、超市等大型商超關店潮愈演愈烈,商超、大賣場等渠道生意低迷、賣不動貨。

2016年上半年,在單體百貨、購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業態中,22家公司共關閉了41家店鋪。其中,百貨與購物中心15家,歇業店鋪的營業總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2005-2018年中國超市行業零售額 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而脈動的主要銷售渠道就是線下零售,因此它面臨的渠道壓貨越來越嚴重。渠道壓貨,指花錢買斷產品後還沒有銷售出去的部分,壓貨可能是因為產品銷售不理想導致的產品積壓。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達能在財報中稱,(市場)這一轉型在2017年將持續,達能將繼續通過有針對性的投資,致力於保護市場份額,確保未來增長,同時保護脈動的盈利能力。

競爭日趨激烈的功能飲料市場

近幾年,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帶來消費市場的變化。

消費升級是細分領域和新場景下的全面品牌更新,任何一個品類都將有新品牌誕生。消費升級影響整個快消品領域的同時,無疑也給更加細分的飲料行業帶來重大變革。

新一代年輕人成了這個市場的主宰,他們對價格不敏感、對品質的要求在提升。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為迎合年輕人獨特、挑剔的口味兒,飲料的品種正急劇增加,“喝什麼”似乎也漸漸變成一道新的“世紀難題”。

而且隨著國人蔘與體育的熱情日益升高、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健康觀念和體育消費理念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

在此條件下,更有針對性、更個性化的功能飲料成為行業新寵。除了元老級品牌紅牛,農夫山泉“尖叫”,百事可樂公司“佳得樂”,東鵬飲料公司東鵬特飲等運動飲料也先後入局。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6—2020年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市場調查及投資決策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功能飲料零售額將達到1635.28億元。

2016年,各大食品飲料企業紛紛加碼。娃哈哈在新品發佈會上推出多款產品,其中包括激活π維生素飲品以及啟力8小時功能飲料。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匯源也推出一款維生素飲料新品——維+,以此進軍該品類市場。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同樣,中糧集團與荷蘭飲料企業Refresco研發出新型功能飲料bigbang,定位年輕市場;華彬集團將推出能量型維生素飲料“戰馬”……

隨著功能飲料品牌越來越多,造成了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也促使本就高度集中的功能飲料市場行業內部混戰升級。

此外,由於我國功能飲料多針對運動和緩解疲勞的訴求,市場上的產品同質化十分嚴重,同類產品數量劇增、產品差異化不明顯讓運動飲料市場競爭白熱化。

大品牌的先後入局,使得脈動的領先地位受到一定影響,被後來居上的“爆款”蠶食份額也是飲料行業內普遍的現象。激烈的競爭和快速變動的消費需求為脈動帶來挑戰。

陷入”是否為運動飲料”、“是否健康”質疑

脈動將自己定位為運動維生素飲料,“適合運動後飲用”也是脈動的招牌,但有關其並非運動飲料的消息常見諸報端。

一般來說,運動飲料對鈉、鉀、可溶性固體物、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都有強制要求,同時對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籤、包裝、運輸和貯存都有相關標準。

2015年10月,有媒體公開報道,脈動因其鈉、鉀含量並未達到運動飲料國家標準的要求,因此其並不屬於運動飲料的範疇,喝1瓶脈動需要持續慢跑14.5分鐘,才能完全消耗掉其中的能量。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紅牛、脈動、寶礦力等均不算純粹的運動飲料,它們的主要物質是維生素、電解質、咖啡因和牛磺酸,無法通過運動飲料的檢測標準,但在中國獨特的市場環境中,它們確實是運動人群長期飲用的飲料。

同時,在運動飲料作為特殊飲料逐漸受到青睞,不少品牌紛紛面世的同時,對於脈動等運動型飲料是否真的健康,越來越多的人心有疑惑。

“不推薦喝這些。”有健身教練表示,“像市面上的那些運動飲料,含糖量高,還有各種各樣的添加,最好還是少喝。”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運動飲料好像有比較高的機率誘發心臟病,我雖然不懂這些,不過以前聽說過寶礦力有這個問題。”足球發燒友胡先生就表示從來不喝運動飲料,“我每次運動都會自己準備葡萄糖水或淡鹽水,那樣更健康。”

當多家公司推出運動飲料時,消費者開始思考它的健康性和功能性。

脈動這一運動飲料巨頭,面對更瞭解運動飲料功效、更注重自身健康、有更多選擇的消費者,其自我定位不清的現狀及受到的質疑會不斷放大,影響到產品市場份額和銷量。

還能脈動回來嗎?

“關鍵時刻不在狀態,讓你隨時脈動回來。”這是脈動的經典廣告詞之一。銷售額首次下滑之後,脈動能否如其廣告詞一樣“觸底反彈”呢?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2016年脈動業績出現下滑,跟整個飲料行業的不景氣有關係,也與其自身有關。

一方面,傳統實體經濟的不景氣使飲料行業的銷售渠道不再像以往一般暢通,由此帶來的庫存壓力存在於多種以大型商超、大賣場為銷售渠道的快消品中,脈動只是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隨著生產成本價格上漲,例如原材料中的白糖、包裝、物流成本大幅上漲,導致企業經營壓力增大。

加上不斷有飲料同行推出新產品,而國外飲料巨頭也加入中國市場,業內人士預計2017年飲料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脈動的市場份額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和分割。

此外,趨於年輕化的消費者,其喜好也越來越不好琢磨。飲料產品的平均生命週期在縮短,這給企業新品研發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前為了不斷增加脈動的新鮮感,達能一直在持續推出新的口味,從菠蘿、荔枝、橘子、芒果、水蜜桃、黃瓜青檸再到這次的菠蘿椰子。

但對於一個上市了13年的老品牌,換口味能帶來的新鮮感實在有限。

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程度呈幾何型上升,脈動的健康“疑雲”卻一直縈繞在消費者心頭。

在飲料功能不斷細分、品類不斷推出陳出新的當下,脈動顯得“不倫不類”,既是營養素飲料又是能量飲料,還標榜自己為運動飲料……以致於無法樹立獨特標籤,鞏固特定消費者群體。

脈動為什麼“賣不動”了?

脈動在中國交出一份不太滿意的答卷後,達能也在尋求變招。3月達能打算在中國推出新口味脈動以及新系列飲料。

據稱新產品定位於市場上新崛起的年輕消費者,滿足其混搭愛好,另外對包裝也進行了創新設計。看來脈動是鉚足力氣準備回來的,隨著這些瞄準年輕消費者的新品上市,賣不賣得動自然可見分曉。

(來源:財經網綜合自新華網、華夏時報、新京報、三湘都市報、36氪、證券日報、濟南日報、中國食品報、消費者報道、懶熊體育、深圳特區報)

更多內容請下載21世紀經濟報道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