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故事|西高城的“家戲”歲月

大荔故事|西高城的“家戲”歲月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了活躍文化生活,許多村莊都成立了村劇團。為了區別於專業劇團,就把它稱之為“家戲”。西高城村的家戲由於排演的劇目多,演藝水平高,曾吸引了合陽、澄縣的群眾前來觀看。

西高城村劇團成立於解放初期,由張丁友、張天友、吳紀友、粱維友四位熱愛戲曲的人員發起組成,取名“四友社”。沒有服裝道具,就發動劇團成員動手自己縫製、捐助。為此,還引發了一個小故事。當時高明管區設在西高城,維友之兄周榮校任區長。劇團為了籌集資金購買服裝道具,就去拆村西一座破舊的古廟變賣。管區工作人員聞訊趕來阻止,群情洶湧。周榮校氣急之下,拿起大車上的單撐掄向維友。維友前邊跑,榮校後邊追,兄弟二人在高城村西的埝上追來趕去,在他們上演二虎相爭之時,村劇團的群眾乘機拉走了已經拆下的木料。

村劇團成立初期,由張丁友任團長,一律吸收男演員,排演了《餘母起義》、《竹林庵》、《八件衣》、《小二黑結婚》、《家庭痛史》等傳統戲和現代戲。雖然劇團剛成立,一切還都顯得生疏,但由於大家熱情高,行當齊全,做戲認真,很快得到群眾的好評。張天友能打版、能拉絃索,是樂器行當的把式;吳紀友的鬍子生、張東順的小生一炮打響,贏得了群眾的喝彩;張金琬曾在蘭州學戲,人稱“蘭州紅”,出演旦角,走圓場如水上漂;粱維友出演青衣,聲音甜脆,響遏行雲;張持家出演老旦,《姬家山》一聲叫板,就是滿堂彩;張文建人稱活包公……

大荔故事|西高城的“家戲”歲月

到了六十年代,村裡的老幹部張正德任寶雞黨校支部書記,將寶雞劇團的舊戲箱爭取回來,又招收了女演員的加入,使得村劇團陣容更加強大,排演劇目增加,成為全縣叫得響的村劇團。

為了進一步提高演出水平,在村幹部的大力支持下,將從甘肅劇團回鄉的賀家窪胡建國舉家遷至西高城一組。胡建國曾是甘肅劇團的臺柱子,能導能演,文武兼備。在胡建國的引見下,又請來東大夫村雷進元導演。雷進元是省戲曲研究院的琴師,具有大師級的水平。在雷、胡二人的精心導演下,一批新人迅速成長,村劇團的演出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並趕排了《破洪州》、《玉虎墜》、《遊西湖》、《拾玉鐲》、《鍘美案》、《白毛女》等本戲和許多摺子戲。

由於導演水平高,演員陣容齊,服裝道具全,演出劇目新,使得西高城村劇團名聲大震,每當年節時候和七月十五三義廟廟會搭臺演出,十里八鄉的人都趕來觀看,金水溝東合陽等外地人乾脆在三義廟前的臺階上打地鋪住下來看戲。大家一致評論:西高城村的家戲,一是文雅。摒棄了粗俗的糟粕,達到了高臺教化的目的;二是細膩。過戲細,演的細,演員動作、音樂配置和省研究院同出一轍,具有專業劇團的風範;三是演員水平高。胡建國的《盤腸戰》,完全是照搬省研究院的版本,超出一般縣級演出水平。張聰芳、張仙巧在《遊西湖》中飾演慧娘,鬼吹火的技巧在當時是很難看到的。張林祥飾演的小生、樑三星飾演的大淨,受到了專業評委的肯定(改革開放後,一些人被專業劇團招收)。

在三義廟的前殿有一廣場,廣場南端坐北向南有一飛簷挑角的戲樓,殿前有兩棵樹冠如蓋的合歡花樹。每逢七月十五三義廟廟會,恰逢合歡花盛開,燦爛如錦霞,香氣襲人,村劇團都要唱幾天大戲。按照常規,男人一律在戲臺下的廣場看戲,女眷一律在三義廟大殿前走廊的花牆後看戲,秩序井然。賣西瓜、賣油糕油條、賣甑糕的吃食攤圍在兩邊,合歡花的清香瀰漫在戲臺下,演員們清脆高亢的演唱,在大殿的牆壁上返回,一字一板送入觀眾的耳內,群眾隨著劇情的發展變化一會哭泣、一會仰頭大笑,在娛樂中受到傳統教育。

在那文化生活缺乏的時代,“家戲”給人們乾渴的精神許多的潤澤,群眾自發的、不計報酬的參與,自娛自樂,自己教育自己,弘揚了向美、向善、向孝、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杜絕了酗酒、賭博等不良習氣,為社會的和諧穩定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呼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今天,人們更加懷念那些被歲月淹沒了的珍貴回憶。

大荔故事|西高城的“家戲”歲月

作者簡介

周紀合,陝西省大荔縣人,生於1955 年正月。自幼酷愛寫作,怎奈水平不高,難成正果;後專攻醫學,術不精而轉從政。碌碌無為,一事無成,老來偷閒舞文弄墨以求自娛,如一叢路邊小草,不為爭妍芬芳,只為與世界添一抹綠意。

大荔故事|西高城的“家戲”歲月

(來源:草廬書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