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海聲音”講述敦煌故事 ——原創大型滬劇《敦煌女兒》回家記'

"

  上海,敦煌。一個是東部繁華大都市,一個是西北戈壁小城,看似沒有交集的兩個地方,卻因為一位學者而緊緊聯繫在一起,她就是“敦煌女兒”樊錦詩。

  50多年前,25歲的上海姑娘樊錦詩從北大畢業後,來到心心念唸的敦煌,從此“擇一事,終一生”,守護莫高窟半個多世紀,她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50多年後,上海老鄉茅善玉帶著原創大型滬劇《敦煌女兒》回到故事的發源地甘肅,用地道的“上海聲音”講述敦煌故事,感動了每一位甘肅觀眾。

  從此,兩個人、兩座城,因為一部劇,走得更近、聯繫得更緊;從此,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傳得更遠。

  回家:一次感動之旅

  回家的路,再遠,也註定是一條溫暖的路。

  9月3日,受省文旅廳邀請,上海滬劇院攜《敦煌女兒》來到甘肅,作為“一會一節”的閉幕演出在蘭州首演。

  9月8日,《敦煌女兒》移師敦煌,在敦煌大劇院獻上了榮歸故里的“處女秀”。當晚,樊錦詩與來自海內外的敦煌學研究專家、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員以及敦煌文化和藝術愛好者一同領略了“上海聲音”的魅力。演出結束後,樊錦詩走上舞臺與主創團隊交流合影,現場觀眾再次以雷鳴般的掌聲向樊錦詩和演員致敬。

  9月是收穫的季節,滬劇《敦煌女兒》的“回家”之旅,收穫了甘肅觀眾的肯定,也收穫了繼續做好劇的信心。

  緣起:讓更多人瞭解敦煌

  感動的源頭還是感動。

  時間倒回到2012年,茅善玉還不認識樊錦詩,甚至對敦煌也沒有太多的瞭解。而這一切都因為一篇新聞報道而改變。

  “當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解放日報》上讀到了一篇關於樊院長的報道,非常感動。”茅善玉回憶。

  那些日子,茅善玉思前想後,一直琢磨著能做些什麼?沒錯,她想要做一部劇,用藝術的形式把樊錦詩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上海人聽,講給更多的中國人聽。

  後來,茅善玉通過朋友輾轉聯繫到樊院長,並轉達了自己想創排一部關於樊錦詩的滬劇的想法。結果可想而知,樊院長一口就回絕了,“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不需要用劇來表現”。

  “出師不利”並沒有讓茅善玉放棄。她想如果能見到樊院長,當面聊聊自己的想法,結果可能會不一樣,但是苦於沒有機會見到樊院長。就在當年的全國“兩會”上,同為全國政協委員的茅善玉在想,會不會在會場遇到樊院長呢?可2000多人的會場,想“不期而遇”太難了。

  也許真是應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大會開幕前,茅善玉仍在四處尋找,正想著,只見一位清瘦的老人優雅地從遠處走來,“這不就是樊院長嗎?”茅善玉“認識”很久的敦煌大學者就這樣出現在眼前,令她欣喜不已。

  茅善玉沒有貿然打擾,直等樊錦詩在她前排落座,才定定神上前打招呼。同是上海老鄉,兩人很快就熟絡起來,但當茅善玉表明心意後,樊錦詩依然堅持最初的想法。後來,茅善玉說:“我們也是想通過您的故事,表現幾代敦煌人付出的努力和艱辛,讓更多人瞭解敦煌。”或許就是被這句話打動了,樊錦詩沉思片刻後說:“這個倒是我希望的。”

  也就從那時起,兩人結下了忘年之交。

  創排:精品永遠在路上

  好劇,一定是“磨”出來的。

  雖說拿到了創排的“許可”,可對茅善玉來說,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

  “滬劇的‘吳儂軟語’更適合表現家長裡短、兒女情長的內容,做這種大型的歷史題材對滬劇、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次極大的挑戰。”茅善玉坦言。

  “我們從蘭州出發,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每到一處,當地人得知我們是為創排《敦煌女兒》而來的,都豎起了大拇指。”回想起2012年第一次到敦煌的情形,茅善玉仍然歷歷在目。一路上,樊錦詩的故事聽得越多,茅善玉就越感動,就越想把這部劇做好。

  8年間,《敦煌女兒》主創團隊6次深入敦煌,進沙漠、看石窟、訪學者……體驗文物工作者的工作,與專家學者座談,和當地群眾聊天……隨著瞭解的深入,一個立體的“樊錦詩”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眼前,莫高窟守護者的群像也越來越具體。

  劇中有一幕,樊錦詩白天要進洞窟工作,無人看管年幼的兒子,只能“狠心”將兒子用麻繩拴在床上……演出時,這一幕多次戳中觀眾的淚點。這樣的細節就是當年茅善玉和彭金章先生聊天聊出來的。

  為了增加整個劇的歷史厚重感,主創團隊從劇本到臺詞一字一句地摳。專業的唱詞怎麼唱到打動人,茅善玉自己設計了很多唱腔,用於表達不同劇情中的情緒,有時演到動情處,淚水常常奪眶而出;她甚至借鑑京劇、話劇等表演方式,讓人物更具戲劇張力、更大氣。

  排練、修改;再排練、再修改;再推翻重來……一次次,茅善玉和自己較勁;一遍遍,全劇組都憋著一股勁。8年過去了,到底改了多少遍,沒有人能記得,只是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版本已和最初的版本全然不同。

  精品永遠在路上。8年來,主創團隊始終在創新中追求精益求精。比如,劇組將有著“東方蒙娜麗莎”之稱的莫高窟259窟禪定佛的呈現方式由意象改為具象,使整個劇更加富有詩意;再比如,在蘭州首演版本中,又增加了敦煌數字化保護成果,劇中用多媒體的形式將一尊尊佛像從白描到3D立體的數字化呈現,令觀眾大呼震撼。

  自2018年成功首演後,滬劇《敦煌女兒》先後走進北京、江浙等地演出,所到之處無不引起強烈反響。截至目前,已有近4萬人次觀眾走進劇場,通過舞臺走近敦煌,在為敦煌博大精深的石窟藝術所折服的同時,也為敦煌守護人的精神感動落淚。

  茅善玉並沒有滿足。“我們要像敦煌人一樣,紮根下去,真正把這部劇打磨成留得下、傳得開、有文化內涵的精品力作。”茅善玉說。

  使命:講好敦煌故事

  敦煌的故事很多,敦煌的故事很長,講好敦煌故事,《敦煌女兒》還只是一個開始。

  9月7日,《敦煌女兒》劇組第7次來到敦煌實地採風,現場聆聽了樊錦詩的講座,並與敦煌研究院專家學者交流座談。

  “上海滬劇院耗費8年時間打造《敦煌女兒》是非常不容易的,而好的藝術作品和好的藝術成果就是要歷經長期打磨形成的。”交流活動上,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對滬劇《敦煌女兒》讚賞有加。

  在趙聲良看來,莫高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間不斷髮展,每個時代都有創新,每個時代都創作出了不同風格的作品,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我們引以為豪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集中代表。“敦煌藝術就是創新的典範,就是總書記告訴我們的‘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體現,也是我們傳承創新的宗旨。我們一定要守住傳統文化的根底,用開放的思想廣泛吸收外來的東西,為這個時代、為未來創造新的東西,樹立文化自信。”趙聲良說。

  趙聲良的倡議引起了上海滬劇院的共鳴。“對滬劇院而言,創排這樣一部作品是藝術上的挑戰,更是精神上的洗禮。”茅善玉深情地說,這8年間我們歷經了許多困難,但從來沒有放棄的念頭,那是因為幾代敦煌人為守護莫高窟奉獻一生的精神在感召我們,給我們堅持下去的力量。“正如總書記視察莫高窟時所指示的,我們要把保護好我們的國粹、講好敦煌故事、發揚中國精神當作我們的使命,為講好敦煌故事盡一份心,為服務‘一帶一路’出一把力。”茅善玉表示。

  茅善玉介紹,明年上海滬劇院將與敦煌研究院、上海廣播電視臺共同合作拍攝滬劇電影《敦煌女兒》,讓中國文化和“莫高精神”通過大銀幕傳播得更遠。

  如今,“講好敦煌故事”又多了一份力量,於茅善玉是一件幸事,於敦煌文化更是一件好事。(文/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秦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