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 6個不可不知的文學典故(漲知識)


哲思 | 6個不可不知的文學典故(漲知識)


01 | 白雲蒼狗

唐太宗大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職。

詩人杜甫與王季友有交,憐憫他博學多才卻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離而去的不幸,作《可嘆》一詩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詩以天上浮雲翻覆蒼黃的變化,比喻人生榮枯沉浮無常。

“白雲蒼狗”,後用以比喻世事瞬息萬變。

 

宋代詞人張元幹有“白衣蒼狗變浮雲,千古浮名一聚塵”句。典見《杜工部集》



哲思 | 6個不可不知的文學典故(漲知識)


02 | 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遊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

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

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

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

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後代詩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來後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哲思 | 6個不可不知的文學典故(漲知識)


03 | 無絃琴

晉代詩人陶淵明,雖不善琴,卻置“無絃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適之時,便撫琴以為寄託。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作《論琴貼》,自謂曾先後得琴三具,一張比一張名貴。 但“官愈昌,琴愈貴,而意愈不樂。”

當其任夷陵縣令時,日與青山綠水為鄰,故琴不佳而意自適;官至舍人,學士以後,奔走於塵土之間,名利場上,思緒昏亂,即彈奏名琴,也索然無趣了。

因雲:“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適,無玄也可。”

蘇軾《琴詩》雲:“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匝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此均言聲音不在琴,其意均從陶淵明“無絃琴”一事翻出。典見《昭明太子集。陶靖傳》。



哲思 | 6個不可不知的文學典故(漲知識)


04 | 詠絮才高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閤家聚談,與兒女討論文義。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謝安興致勃發,就指著外面的飛雪問:“白雪紛紛何所似?”

謝安的侄子謝朗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

侄女謝道韞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後大加讚賞,誇獎侄女才思不凡。

謝道韞是東晉有名的才女。柳絮隨風飛揚,壯似飛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故世人譽婦女有詩才為“詠絮才”。



哲思 | 6個不可不知的文學典故(漲知識)


05 | 章臺柳

唐代詩人韓羽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居京時得一姬柳氏,才色雙全。後韓羽為淄清節度使侯希逸幕僚。

時值安史之亂,他不敢攜柳氏赴任。分別三年,未能團聚,因寄詞柳氏雲:“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氏也有和詞雲:“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獨居,恐有意外,就出家為尼。不久被番將沙吒利劫去,後賴虞侯將許俊用計救出,始得團圓。後人便稱韓羽寄柳氏詞的詞調為“章臺柳”。



哲思 | 6個不可不知的文學典故(漲知識)


06 | 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

武帝無限神往,嘆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

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麗善舞。

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後來深受寵幸的李夫人。

“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多。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