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只有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名副其實,其他四位只是走過場?

春秋戰國 晉文公 春秋時期 范蠡 世界五千年 2017-05-28

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在這295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剩較大的幾個。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春秋時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權威,天子反而依附於強大的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霸權,互相征戰,爭做霸主,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被稱為“春秋五霸”。

史家對春秋五霸之爭,有太史公司馬遷於《史記》中所底定之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而《荀子》一書中則把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奉為五霸;還有史家認為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鄭莊公、宋襄公的。而筆者認為,若論雄才大略和領導群倫之能力,真正之春秋霸主獨晉文公一人可當之。

下面我們嘗試來對比下就可以得出結論。

春秋五霸:只有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名副其實,其他四位只是走過場?

齊桓公,其為春秋首霸,幾乎全憑名相管仲之力。齊國所以能夠以法治國,富民強兵,尊王攘夷,領導天下,幾乎都是在管仲之主導下得成其功。而齊桓公之霸,在他和管仲相繼去世之後,即告破產,齊國內大亂,若無文公繼起,則中原幾為楚國所吞併。

春秋五霸:只有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名副其實,其他四位只是走過場?

秦穆公,在其主政時期,任用百里奚為相,扶持晉惠公登基,後又生擒晉惠公,並輔助晉文公回國主政,和晉國多次聯姻,結成秦晉之好,西滅戎狄二十餘國。一時稱霸西戎。然而在他領導下,秦軍卻在“崤之戰”中被晉襄公所率聯軍全殲,三將被俘。他在位期間,並無進行具有霸主意義的“會盟”之舉。

春秋五霸:只有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名副其實,其他四位只是走過場?

楚莊王,其在位二十年間,是楚國開國以來國力最為強盛之時。曾與晉國爭霸,在邲之戰中一舉擊潰晉軍,曾於東周國都洛陽舉行閱兵儀式以“問鼎中原”,欲完成其祖先“窺中國之政”之夙願。他曾提出“夫文止戈為武”的概念,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可為中華尚武第一人。然而他始終沒有稱霸中原,按霸王之禮而“會盟諸侯”,僅有一些小國唯其馬首是瞻。

春秋五霸:只有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名副其實,其他四位只是走過場?

宋襄公,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軍隊,和齊人一起,擁立齊孝公,因此聲名鵲起。宋襄公本雄心勃勃,試圖繼承齊桓公之霸業。但因為他固守迂腐的“春秋大義”,一度於會盟時被楚國拘禁,後在與楚“泓水之戰”中,再因講究“仁義”,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

除了上述幾位“霸主”,還有有較大爭議之鄭莊公,曾擊敗周朝聯軍以及宋、衛、陳、蔡、虢五國聯軍,但由於他的國家處於四戰之地,國力弱小,其勃也忽焉,其衰也忽。

春秋五霸:只有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名副其實,其他四位只是走過場?

吳王闔閭:以齊人孫武為將軍,五戰五勝,攻克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後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師,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復國。然吳王闔閭之“霸業”尚未成功即受傷而亡,他的兒子夫差後為越王勾踐所滅。

春秋五霸:只有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名副其實,其他四位只是走過場?

越王勾踐:曾經臥薪嚐膽,在其謀臣范蠡和文種輔佐之下,擊滅吳國,並乘勢北進,與齊晉等諸侯會盟于徐。然他所謂王霸之業,亦在范蠡出遊五湖、文種被賜死的形勢下很快衰落,後被楚國所滅。

春秋五霸:只有晉文公的霸主地位名副其實,其他四位只是走過場?

再來看看晉文公,母為戎狄之女,自小謙虛好學,為公子時即善於結交有才能之士。晉國出現驪姬之亂時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支持下回晉殺晉懷公而自立。在位期間,重用狐偃、先軫、賈佗等人,實行通商寬農之政,開發農田,廣興水利,崇制“三軍六卿”,明賢良、賞功勞,先使晉國國力大增,而後聯合秦齊伐曹攻衛,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公元前633年,聯合齊秦之力,改善曹衛關係,孤立楚國勢力。楚國令尹子玉發兵進攻晉軍。晉文公在“退避三舍”(退讓九十里)情況下,一舉擊潰楚軍,一戰而定晉國中原霸主地位。戰後,晉文公邀請周襄王,並召集齊宋等國在踐土會盟。周天子賞賜文公黑紅兩色令箭,允許晉國有權自由征伐。自晉文公後,其子襄公繼霸,晉景公失霸,最後晉悼公復霸,在長達百年間,晉國一直處於領導諸侯之地位。

筆者之所以突出“晉文公之霸”,是因為其仍以維護周王室之正統為念。於國於家,可謂正義。而且晉文公不但在晉國之政治、經濟和軍事制度上做長遠之設計,在外交戰略上亦成功進行了“尊王攘夷”和“聯合大多數以伐不道”之實踐,在軍事上亦首次以“仁義之師”,後發制人而擊敗強敵,一洗宋襄公“仁義敗師”之恥。以此論之,晉文公可謂霸得其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