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為什麼要退位,又為什麼要把趙一分為二,他想的是什麼?

在春秋和戰國時期,所有的君主死的最慘就是齊桓公姜小白和趙武靈王趙雍了。如果說齊桓公的被餓死是由於政變的外因所引起的的話,那趙武靈王則完全是禍起蕭牆咎由自取。一代英主落下如此下場實在是太悲慘了。

在公元前326年。趙國國君趙肅侯薨世,其子趙雍登基史稱趙武靈王。順理成章地成了趙國的新任國君。趙雍時年14歲。提及趙武靈王就不得不提胡服騎射,其實所謂的胡服騎射就是:推行“胡服”和教練“騎射”。與中原人士的寬衣博帶長袖大不同的是,胡人的衣服是衣短袖窄。這樣更利於騎馬射箭。“騎射”是指周邊遊牧部族的“馬射”(騎在馬上射箭),有別於中原地區傳統的“步射”(徒步射箭)。如此改變,使得趙國的軍隊素質大為提高,在趙武靈王帶領下,趙國滅掉中山國。趙國國力空前提高,也使得趙國的國力達到了頂峰。

趙武靈王為什麼要退位,又為什麼要把趙一分為二,他想的是什麼?

趙武靈王的悲劇始於立太子。趙武靈王里長子趙章是理所應當的太子,其母是韓國的公主。(應該是政治聯姻)實事求是地說,在趙武靈王的培養下,趙章又憑藉著母親一脈的強大背景他的嫡長子的身份,是完全可以順利的登上趙國的王位的。且他的個人能力也很強,處理國事頗有乃父之風,但就是這樣一個合格的法定繼承人卻被趙武靈王無任何理由給廢掉了。而趙武靈王之後所以廢掉太子,就是老糊塗了,在更換太子這件事情上,趙武靈王做錯兩件事。晚年很受趙武靈王寵愛的寵妃吳病危,在吳娃的一再哀告之下,趙武靈王無故廢掉太子趙章、改立了吳娃的兒子趙何為太子。第二件事就是提早退位,在公元前299。趙武靈王傳位於太子何,是為趙惠文王。他則自稱為主父。 也就是太上皇,趙武靈王之所以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培養趙何的治國能力。給兒子做後臺,讓兒子主內,自己主外,而實際上趙國進入我們現在所說的政治二元體系,因為如果自己和兒子的意見相左的話,以何人的意見為準?趙武靈王的政治構想徹底地違背了封建政治原則。最終造成了趙國的內亂。最終也讓給自己死於非命。

趙武靈王為什麼要退位,又為什麼要把趙一分為二,他想的是什麼?

也許是出於愧疚,趙武靈王希望趙何割出一塊封地給原太子趙章,這個無理的要求當即被趙惠文王拒絕,任何一個當皇帝的都會拒絕,這一點趙惠文王無可指責,而此時的趙惠文王已經徹底掌控了大局,而此時的趙章更是不甘。你的本來就是我的,我要造反,奪回屬於自己的一切,在公元前295年,趙章起兵造反。遺憾的這場兄弟政變以失敗告終,兵敗的趙章為求活命逃到了父親趙雍所住的行宮沙丘(89年之後,沙丘政變再次重演,那一次主角是秦始皇)。趙惠文王自然不會允許這個巨大的威脅存在,趙章被殺,而一代英主趙武靈王被兒子囚禁在行宮裡,斷水斷食三個月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為什麼要退位,又為什麼要把趙一分為二,他想的是什麼?

趙武靈王絕對是前期英明超神,後期太浪翻車。和唐玄宗一樣,他在兩個兒子之間的搖擺,試圖找平衡,這完全是過分自信。認為他自己完全可以駕馭政局,可以,駕馭這兩個兒子。但他退位那天,就註定了他的結局必然悲慘,可惜,這一次他高估自己。也沒有想到帝王的誘惑使得人性喪失到如此地步。應該說,在戰國早期最有資格統一天下的趙國喪失了機會,可嘆,可悲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