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18天就死於親吻!這些時候千萬別親寶寶

面對寶寶可愛的小臉,我們總忍不住摸一摸、親一親。但就在剛剛過去的七月,一個叫Mariana Sifrit的小寶寶出生18天后,卻因為一個吻離開了世界。

出生18天就死於親吻!這些時候千萬別親寶寶

@cbsnews

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幸福的日子——迎來了Mariana的誕生、她的父母剛舉辦了婚禮。但就是在這場婚禮上,小Mariana因為一個來自親友的吻,感染了危及生命的皰疹病毒。

出生18天就死於親吻!這些時候千萬別親寶寶

Mariana的父母沒有被檢測出攜帶HSV-1病毒,他們確信在婚禮現場有人親了Mariana,才讓她感染了致命的病毒。

心碎的媽媽把這件事發布在博客上,並且警告大家:“別讓任何人親你的寶寶”。

一個愛的親親,造成了Mariana的不幸離世。咱們之前還提到過,EB病毒感染、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等等也會通過親吻傳染給孩子。

出生18天就死於親吻!這些時候千萬別親寶寶

愛我,你就“安全地”親親我

親吻孩子居然有這麼大的隱患,那是不是就再也不能親吻孩子了?但對於愛子心切的老媽子,要“戒掉”親吻,好像有點不大容易啊……

即便是Mariana所在當地的兒科傳染病醫師也表示,防範這種病毒,主要是注意接觸寶寶的人衛生習慣如何、有沒有生病或可能攜帶病毒。

比起對親吻如臨大敵,更重要的是做好預防工作。

做好日常衛生工作,是孩子最好的保護傘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寶寶的健康非常重要!

要降低寶寶被傳染的風險,家長在抱著寶寶或者喂他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個人清潔工作。同時注意定時清洗寶寶的雙手,及時清洗奶瓶或奶嘴,定期清洗寶寶經常接觸的玩具。

寶寶大一點,就要教他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而且還要從小教他不和其他人混用餐具,預防病毒傳播。

這些情況下,管住自己不親孩子才是真的愛他

  • 皮膚感染請別麼麼噠

膿皰瘡、蝨子寄生、皮癬、疥瘡以及口脣皰疹都是兒童常見的疾病。而這些皮膚黏膜的傳染性疾病往往是由於直接接觸患者患處而被傳染。

前文提到的小寶寶Mariana,感染的單純皰疹病毒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疾病,它會導致口腔內和嘴脣出現脣皰疹、水皰以及腫脹。

出生18天就死於親吻!這些時候千萬別親寶寶

@healthychildren

皰疹病毒的傳播方式是直接接觸,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親吻。所以不應該讓任何患有皰疹或水皰的人親吻孩子。

曾經有過口腔皰疹病史的人,即使目前沒有發病,口水也常常含有皰疹病毒,並會傳染給其他人。

  • 感冒請別麼麼噠

感冒可以通過直接或親密接觸患者的口腔、鼻腔分泌物、觸摸帶有病毒的物體表面而傳播。哪怕一個噴嚏或者咳嗽,都可能直接將病毒傳播給孩子。

  • 腹瀉請別麼麼噠

在嬰幼兒腹瀉中,最常見的病毒有諾如病毒、輪狀病毒,而這類病毒又極其容易在人群之間感染。

大多數感染性腹瀉,都是因為手接觸了感染源後再接觸口腔而導致的。

  • 肝炎請別麼麼噠

甲肝可以通過汙染的食物和水源,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乙肝雖然不通過接觸傳染,但在親吻的時候、把玩具塞到嘴裡的時候,以及多人共用餐具的時候,可能接觸到患者或病毒攜帶者的唾液,都存在被傳染的危險。

出生18天就死於親吻!這些時候千萬別親寶寶

親戚朋友見了寶寶,總免不了逗逗他、親親他,我們也沒必要對這些表示親暱的行為太過緊張。熟悉的親友碰碰鼻子、親親小臉這些舉動,一般也不會有什麼大麻煩。

如果親友近來身體不好,只要適當提醒,為了寶寶的健康大家也都能理解的;至於是在公共場合,我們可以用一些紗帳、毯子把嬰兒車和外界做一個隔絕就可以了。

親吻本來就是一種最直接的表達愛意的方式,我們其實不必對它如臨大敵。畢竟作為老媽子,忍住不親孩子好像也不那麼現實,而生活中絕大多數病毒的傳播,其實也和親吻沒多大關係。

但直接嘴對嘴親吻本來就不是健康的表達方式,用正確的方式親寶寶,比如親親小臉蛋、小鼻子還是可以的;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是保證孩子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這兩點做好了,給孩子一個麼麼噠,其實並沒那麼可怕。

參考資料: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海蒂育兒大百科(0-1歲)》

CNN、CBSnews、healthychildren等網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