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城裡開家鐵板燒小店,竟能月賺12萬?!

創業 DIY 裝修 沙拉 我愛鐵板燒 2017-04-10

通常,大家都喜歡去大城市創業,尤其是餐廳,更容易在人氣足的大城市站穩腳跟。

這種想法現在看來,可能已經過時了,因為最近有一個熱議的話題便是:縣城開家板燒廚房,每月利潤12萬。

這種反差現象是偶然還是必然?能不能成為一個趨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縣城開小餐館 選擇餐飲連鎖項目成常態

數據顯示,縣城創業者進入餐飲業的切入點通常是選擇一個成熟的連鎖品牌,因為現在的餐飲業態太豐富,餐廳數量太多,有的紅紅火火,有的門可羅雀,單打獨鬥的風險成本太高,所以這樣的做法就成了常態。創業者選擇一個品牌,瞄準的是:品牌、技術、設備,在快餐行業尤其如是。

在縣城裡開家鐵板燒小店,竟能月賺12萬?!

資金充足的,品牌、技術、設備一攬子全要,資金有一丟丟緊張的,至少也得要來技術。今天要研究的案例——板燒廚房,就是一家做直營2年,通過幾十家開店的經驗,對銷售、產能、席位、集客、客流和客源品質形成規律性認知,並建立了盈利的商業模型的餐飲品牌。據悉,它在2017年年初的擴張勢頭很猛,在三四線城市獲得了極高的認可。

縣城開餐飲店,憑什麼一定要選它?

首先,經營成本低。以北上廣一線城市為例,開一家60平方米的快餐,房租、人員、物料、裝修等所有支出至少需要30萬元,而在三四線縣城,同等面積的板燒廚房只需要6萬元就可以完全搞定。

其次,房租便宜,北上廣臨街的60平方米店鋪,每月租金萬元起,而在三四線城市,找到毗鄰辦公樓和居民區,同時也處於商業街的店鋪,每月租金不超過4000元。

第三,一二線城市人口流動大,品牌多,這就決定了品牌優先與口味,成為連接顧客與產品的橋樑。但在縣城開餐館,決定顧客是否長期消費的,是以服務和產品為核心的體驗,也就是味道為王。板燒廚房餐廳提出了“自助DIY休閒板燒快餐”, 主打“鐵板快餐”,倡導“DIY消費體驗”,從概念到就餐模式都是全新的,而且菜品有特色,味道又穩定,自然就會形成穩定的客源和盈利。

第四,能開“夫妻店”。創業時為了減少投入、降低風險、節約人力成本,縣城人最青睞的模式是“夫妻店”,一人負責前廳一人負責後廚。板燒廚房餐廳通過智能設備實現了“用工儉省”,60平方米的店面完全可以採用“夫妻店”模式,不用額外再請任何一個員工。

在縣城裡開家鐵板燒小店,竟能月賺12萬?!

縣城開板燒廚房什麼需要注意的?

一、不可因控制成本損害食客的消費體驗

小縣城裡做餐館,要對成本斤斤計較,可一旦因為店家控制成本而損害了客人的體驗,就等於宣告了餐廳的死刑。

板燒廚房總部對食材嚴格“挑剔”,肥牛和牛肉均是由合作方澳洲肉食品廠直供,品質優於國內同類食材,而且因為板燒廚房需要為全國100餘家餐廳統一供應,所以形成了規模優勢,也就是說成本極低,比當地市場上的同類食材還要便宜。同時,板燒廚房總部為大家配備了刨片機,肉類食材經過刨片,厚薄和大小標準統一,這就達到了制熟時間一致的標準化。此外,板燒廚房餐廳所用到的黑胡椒汁、咖喱芝士汁等調味料也由總部統一配送,每份鐵板餐需要多少調味汁都有嚴格的配比。這些都決定了板燒廚房餐廳的味道在每一個城市都能鶴立雞群。

在縣城裡開家鐵板燒小店,竟能月賺12萬?!

二、菜品要有個性,不能因為開在縣城就做“大路子貨”

板燒廚房餐廳的鐵板菜讓客人一吃難忘,祕訣在於出品顏值高、韓式風味和DIY體驗。拿必點菜“黑椒肥牛鐵板飯”來說,黑椒淡淡的辣味提振胃口,鮮紅的肥牛、潔白的米飯,還有輔料玉米紫甘藍沙拉盛放在一個鐵板中,顏色豐富靚麗,熱氣升騰、滋滋作響、香味繚繞,端到食客桌前,讓食客自己在鐵板上炒熟肥牛,並將所有食材拌勻食用,絕對一吃難忘。

在縣城裡開家鐵板燒小店,竟能月賺12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