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的南立面刻有崇明書法家邱振培手書的“崇明島”三字,北立面雕刻有崇明籍作家季振邦撰文、上海市書法家徐俊書寫的“崇明海塘碑記”,崇明縣人民政府於2000年12月31日立於此。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的南立面刻有崇明書法家邱振培手書的“崇明島”三字,北立面雕刻有崇明籍作家季振邦撰文、上海市書法家徐俊書寫的“崇明海塘碑記”,崇明縣人民政府於2000年12月31日立於此。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記》

東海水深而澤厚,長江浪激而災重。是以崇明以水成島,以堤為障。無水便無東海瀛洲出世,有堤才有長江明珠閃光。

逝水有孔子之嘆,歷史有滄桑之變。千餘年來,風、暴、潮肆虐無度,灘、堤、田漲坍不定。縣治五遷而六建,民舍瓜剖而豆分。水猛於虎狼,人或為魚鱉。有災若此,天道寧論!直至公元一九四九年,海塘工程總時興時廢,水利建設仍若有若無。

解放後,寶島方成寶貝,萬象才有氣象。黨和政府下決心整治水患。江海堤防,不斷加寬加固;堤防標準,分別一高再高。整理水系,並建港閘。丁壩、護坡各抱地勢,皆成拱衛;水杉、蘆竹紛列前沿,連作屏障。自茲,汛期庶幾無恙。

但,與災害鬥爭未有窮期。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間,颱風雖非史上罕見,潮位卻是歷史少有。抗災中,市委市府領導專程慰問,明確指示:抓緊編制海塘建設規劃,加快實施海塘達標工程。災重焉有情重,浪高豈比志高?眾志成城,群英弄潮。三度春秋之後,藍圖頓成現實。

而今,長堤逶迤,虎踞龍盤。白色路面,銀鑲玉砌。南沿海塘之工程已然達標,百年一遇之災害再不足懼。投資力度數今日為最,抗洪能力創亙古新高。披甲之護坡,護的是一島平安;如砥之堤頂,頂的是萬家晴空。混凝土藏鋼筋鐵骨,誰與爭鋒?翻浪牆卷白練銀帛,蔚為壯觀!更有可供觀光之處:林帶分層而立,燈光切割而明。設長椅能歇足,置音響可悅耳。最宜頌明月之詩,恰好歌窈窕之章。是人間勝景,亦是桃源夢境。

濤聲依舊,史頁新開。利在當代,功垂千秋。人說:堤岸是東海瀛洲的一條時代生命線;我謂:江防乃長江明珠的一道世紀風景線。

縱然海塘無言,亦當有口皆碑。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的南立面刻有崇明書法家邱振培手書的“崇明島”三字,北立面雕刻有崇明籍作家季振邦撰文、上海市書法家徐俊書寫的“崇明海塘碑記”,崇明縣人民政府於2000年12月31日立於此。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記》

東海水深而澤厚,長江浪激而災重。是以崇明以水成島,以堤為障。無水便無東海瀛洲出世,有堤才有長江明珠閃光。

逝水有孔子之嘆,歷史有滄桑之變。千餘年來,風、暴、潮肆虐無度,灘、堤、田漲坍不定。縣治五遷而六建,民舍瓜剖而豆分。水猛於虎狼,人或為魚鱉。有災若此,天道寧論!直至公元一九四九年,海塘工程總時興時廢,水利建設仍若有若無。

解放後,寶島方成寶貝,萬象才有氣象。黨和政府下決心整治水患。江海堤防,不斷加寬加固;堤防標準,分別一高再高。整理水系,並建港閘。丁壩、護坡各抱地勢,皆成拱衛;水杉、蘆竹紛列前沿,連作屏障。自茲,汛期庶幾無恙。

但,與災害鬥爭未有窮期。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間,颱風雖非史上罕見,潮位卻是歷史少有。抗災中,市委市府領導專程慰問,明確指示:抓緊編制海塘建設規劃,加快實施海塘達標工程。災重焉有情重,浪高豈比志高?眾志成城,群英弄潮。三度春秋之後,藍圖頓成現實。

而今,長堤逶迤,虎踞龍盤。白色路面,銀鑲玉砌。南沿海塘之工程已然達標,百年一遇之災害再不足懼。投資力度數今日為最,抗洪能力創亙古新高。披甲之護坡,護的是一島平安;如砥之堤頂,頂的是萬家晴空。混凝土藏鋼筋鐵骨,誰與爭鋒?翻浪牆卷白練銀帛,蔚為壯觀!更有可供觀光之處:林帶分層而立,燈光切割而明。設長椅能歇足,置音響可悅耳。最宜頌明月之詩,恰好歌窈窕之章。是人間勝景,亦是桃源夢境。

濤聲依舊,史頁新開。利在當代,功垂千秋。人說:堤岸是東海瀛洲的一條時代生命線;我謂:江防乃長江明珠的一道世紀風景線。

縱然海塘無言,亦當有口皆碑。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關於海塘碑的由來,也是一個悲壯而偉大的歷史。

眾所周知,崇明是長江口泥沙衝擊島。歷史上幾經漲坍,幾經遷徙,縣治五遷六建。海塘是崇明人民的生命線,她像母親的雙臂緊緊把已圈圍的土地抱在懷裡,免遭海潮的侵襲,我們腳下的這方熱土,仰賴這綿延的海塘無聲的守護,這也是多少代人付出與努力的結果。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的南立面刻有崇明書法家邱振培手書的“崇明島”三字,北立面雕刻有崇明籍作家季振邦撰文、上海市書法家徐俊書寫的“崇明海塘碑記”,崇明縣人民政府於2000年12月31日立於此。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記》

東海水深而澤厚,長江浪激而災重。是以崇明以水成島,以堤為障。無水便無東海瀛洲出世,有堤才有長江明珠閃光。

逝水有孔子之嘆,歷史有滄桑之變。千餘年來,風、暴、潮肆虐無度,灘、堤、田漲坍不定。縣治五遷而六建,民舍瓜剖而豆分。水猛於虎狼,人或為魚鱉。有災若此,天道寧論!直至公元一九四九年,海塘工程總時興時廢,水利建設仍若有若無。

解放後,寶島方成寶貝,萬象才有氣象。黨和政府下決心整治水患。江海堤防,不斷加寬加固;堤防標準,分別一高再高。整理水系,並建港閘。丁壩、護坡各抱地勢,皆成拱衛;水杉、蘆竹紛列前沿,連作屏障。自茲,汛期庶幾無恙。

但,與災害鬥爭未有窮期。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間,颱風雖非史上罕見,潮位卻是歷史少有。抗災中,市委市府領導專程慰問,明確指示:抓緊編制海塘建設規劃,加快實施海塘達標工程。災重焉有情重,浪高豈比志高?眾志成城,群英弄潮。三度春秋之後,藍圖頓成現實。

而今,長堤逶迤,虎踞龍盤。白色路面,銀鑲玉砌。南沿海塘之工程已然達標,百年一遇之災害再不足懼。投資力度數今日為最,抗洪能力創亙古新高。披甲之護坡,護的是一島平安;如砥之堤頂,頂的是萬家晴空。混凝土藏鋼筋鐵骨,誰與爭鋒?翻浪牆卷白練銀帛,蔚為壯觀!更有可供觀光之處:林帶分層而立,燈光切割而明。設長椅能歇足,置音響可悅耳。最宜頌明月之詩,恰好歌窈窕之章。是人間勝景,亦是桃源夢境。

濤聲依舊,史頁新開。利在當代,功垂千秋。人說:堤岸是東海瀛洲的一條時代生命線;我謂:江防乃長江明珠的一道世紀風景線。

縱然海塘無言,亦當有口皆碑。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關於海塘碑的由來,也是一個悲壯而偉大的歷史。

眾所周知,崇明是長江口泥沙衝擊島。歷史上幾經漲坍,幾經遷徙,縣治五遷六建。海塘是崇明人民的生命線,她像母親的雙臂緊緊把已圈圍的土地抱在懷裡,免遭海潮的侵襲,我們腳下的這方熱土,仰賴這綿延的海塘無聲的守護,這也是多少代人付出與努力的結果。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十六世紀崇明島示意圖

且不說元明清時期崇明遭受的多次災難,解放後一代人的致力圍墾,雖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崇明島已經建成230公里的江堤,但是仍以土大堤為主,土大堤的設防標準畢竟是有限的。1997年8月18日發生的“9711”號颱風襲擊,全縣沖毀圩堤26公里和環島護岸18.5公里,損失魚塘1920公頃,倒塌房屋274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400公頃,1人死亡,與市區的通訊一度中斷,直接經濟損失1.5億。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的南立面刻有崇明書法家邱振培手書的“崇明島”三字,北立面雕刻有崇明籍作家季振邦撰文、上海市書法家徐俊書寫的“崇明海塘碑記”,崇明縣人民政府於2000年12月31日立於此。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記》

東海水深而澤厚,長江浪激而災重。是以崇明以水成島,以堤為障。無水便無東海瀛洲出世,有堤才有長江明珠閃光。

逝水有孔子之嘆,歷史有滄桑之變。千餘年來,風、暴、潮肆虐無度,灘、堤、田漲坍不定。縣治五遷而六建,民舍瓜剖而豆分。水猛於虎狼,人或為魚鱉。有災若此,天道寧論!直至公元一九四九年,海塘工程總時興時廢,水利建設仍若有若無。

解放後,寶島方成寶貝,萬象才有氣象。黨和政府下決心整治水患。江海堤防,不斷加寬加固;堤防標準,分別一高再高。整理水系,並建港閘。丁壩、護坡各抱地勢,皆成拱衛;水杉、蘆竹紛列前沿,連作屏障。自茲,汛期庶幾無恙。

但,與災害鬥爭未有窮期。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間,颱風雖非史上罕見,潮位卻是歷史少有。抗災中,市委市府領導專程慰問,明確指示:抓緊編制海塘建設規劃,加快實施海塘達標工程。災重焉有情重,浪高豈比志高?眾志成城,群英弄潮。三度春秋之後,藍圖頓成現實。

而今,長堤逶迤,虎踞龍盤。白色路面,銀鑲玉砌。南沿海塘之工程已然達標,百年一遇之災害再不足懼。投資力度數今日為最,抗洪能力創亙古新高。披甲之護坡,護的是一島平安;如砥之堤頂,頂的是萬家晴空。混凝土藏鋼筋鐵骨,誰與爭鋒?翻浪牆卷白練銀帛,蔚為壯觀!更有可供觀光之處:林帶分層而立,燈光切割而明。設長椅能歇足,置音響可悅耳。最宜頌明月之詩,恰好歌窈窕之章。是人間勝景,亦是桃源夢境。

濤聲依舊,史頁新開。利在當代,功垂千秋。人說:堤岸是東海瀛洲的一條時代生命線;我謂:江防乃長江明珠的一道世紀風景線。

縱然海塘無言,亦當有口皆碑。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關於海塘碑的由來,也是一個悲壯而偉大的歷史。

眾所周知,崇明是長江口泥沙衝擊島。歷史上幾經漲坍,幾經遷徙,縣治五遷六建。海塘是崇明人民的生命線,她像母親的雙臂緊緊把已圈圍的土地抱在懷裡,免遭海潮的侵襲,我們腳下的這方熱土,仰賴這綿延的海塘無聲的守護,這也是多少代人付出與努力的結果。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十六世紀崇明島示意圖

且不說元明清時期崇明遭受的多次災難,解放後一代人的致力圍墾,雖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崇明島已經建成230公里的江堤,但是仍以土大堤為主,土大堤的設防標準畢竟是有限的。1997年8月18日發生的“9711”號颱風襲擊,全縣沖毀圩堤26公里和環島護岸18.5公里,損失魚塘1920公頃,倒塌房屋274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400公頃,1人死亡,與市區的通訊一度中斷,直接經濟損失1.5億。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的南立面刻有崇明書法家邱振培手書的“崇明島”三字,北立面雕刻有崇明籍作家季振邦撰文、上海市書法家徐俊書寫的“崇明海塘碑記”,崇明縣人民政府於2000年12月31日立於此。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記》

東海水深而澤厚,長江浪激而災重。是以崇明以水成島,以堤為障。無水便無東海瀛洲出世,有堤才有長江明珠閃光。

逝水有孔子之嘆,歷史有滄桑之變。千餘年來,風、暴、潮肆虐無度,灘、堤、田漲坍不定。縣治五遷而六建,民舍瓜剖而豆分。水猛於虎狼,人或為魚鱉。有災若此,天道寧論!直至公元一九四九年,海塘工程總時興時廢,水利建設仍若有若無。

解放後,寶島方成寶貝,萬象才有氣象。黨和政府下決心整治水患。江海堤防,不斷加寬加固;堤防標準,分別一高再高。整理水系,並建港閘。丁壩、護坡各抱地勢,皆成拱衛;水杉、蘆竹紛列前沿,連作屏障。自茲,汛期庶幾無恙。

但,與災害鬥爭未有窮期。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間,颱風雖非史上罕見,潮位卻是歷史少有。抗災中,市委市府領導專程慰問,明確指示:抓緊編制海塘建設規劃,加快實施海塘達標工程。災重焉有情重,浪高豈比志高?眾志成城,群英弄潮。三度春秋之後,藍圖頓成現實。

而今,長堤逶迤,虎踞龍盤。白色路面,銀鑲玉砌。南沿海塘之工程已然達標,百年一遇之災害再不足懼。投資力度數今日為最,抗洪能力創亙古新高。披甲之護坡,護的是一島平安;如砥之堤頂,頂的是萬家晴空。混凝土藏鋼筋鐵骨,誰與爭鋒?翻浪牆卷白練銀帛,蔚為壯觀!更有可供觀光之處:林帶分層而立,燈光切割而明。設長椅能歇足,置音響可悅耳。最宜頌明月之詩,恰好歌窈窕之章。是人間勝景,亦是桃源夢境。

濤聲依舊,史頁新開。利在當代,功垂千秋。人說:堤岸是東海瀛洲的一條時代生命線;我謂:江防乃長江明珠的一道世紀風景線。

縱然海塘無言,亦當有口皆碑。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關於海塘碑的由來,也是一個悲壯而偉大的歷史。

眾所周知,崇明是長江口泥沙衝擊島。歷史上幾經漲坍,幾經遷徙,縣治五遷六建。海塘是崇明人民的生命線,她像母親的雙臂緊緊把已圈圍的土地抱在懷裡,免遭海潮的侵襲,我們腳下的這方熱土,仰賴這綿延的海塘無聲的守護,這也是多少代人付出與努力的結果。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十六世紀崇明島示意圖

且不說元明清時期崇明遭受的多次災難,解放後一代人的致力圍墾,雖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崇明島已經建成230公里的江堤,但是仍以土大堤為主,土大堤的設防標準畢竟是有限的。1997年8月18日發生的“9711”號颱風襲擊,全縣沖毀圩堤26公里和環島護岸18.5公里,損失魚塘1920公頃,倒塌房屋274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400公頃,1人死亡,與市區的通訊一度中斷,直接經濟損失1.5億。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崇明島上最早築成的丁壩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的南立面刻有崇明書法家邱振培手書的“崇明島”三字,北立面雕刻有崇明籍作家季振邦撰文、上海市書法家徐俊書寫的“崇明海塘碑記”,崇明縣人民政府於2000年12月31日立於此。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記》

東海水深而澤厚,長江浪激而災重。是以崇明以水成島,以堤為障。無水便無東海瀛洲出世,有堤才有長江明珠閃光。

逝水有孔子之嘆,歷史有滄桑之變。千餘年來,風、暴、潮肆虐無度,灘、堤、田漲坍不定。縣治五遷而六建,民舍瓜剖而豆分。水猛於虎狼,人或為魚鱉。有災若此,天道寧論!直至公元一九四九年,海塘工程總時興時廢,水利建設仍若有若無。

解放後,寶島方成寶貝,萬象才有氣象。黨和政府下決心整治水患。江海堤防,不斷加寬加固;堤防標準,分別一高再高。整理水系,並建港閘。丁壩、護坡各抱地勢,皆成拱衛;水杉、蘆竹紛列前沿,連作屏障。自茲,汛期庶幾無恙。

但,與災害鬥爭未有窮期。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間,颱風雖非史上罕見,潮位卻是歷史少有。抗災中,市委市府領導專程慰問,明確指示:抓緊編制海塘建設規劃,加快實施海塘達標工程。災重焉有情重,浪高豈比志高?眾志成城,群英弄潮。三度春秋之後,藍圖頓成現實。

而今,長堤逶迤,虎踞龍盤。白色路面,銀鑲玉砌。南沿海塘之工程已然達標,百年一遇之災害再不足懼。投資力度數今日為最,抗洪能力創亙古新高。披甲之護坡,護的是一島平安;如砥之堤頂,頂的是萬家晴空。混凝土藏鋼筋鐵骨,誰與爭鋒?翻浪牆卷白練銀帛,蔚為壯觀!更有可供觀光之處:林帶分層而立,燈光切割而明。設長椅能歇足,置音響可悅耳。最宜頌明月之詩,恰好歌窈窕之章。是人間勝景,亦是桃源夢境。

濤聲依舊,史頁新開。利在當代,功垂千秋。人說:堤岸是東海瀛洲的一條時代生命線;我謂:江防乃長江明珠的一道世紀風景線。

縱然海塘無言,亦當有口皆碑。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關於海塘碑的由來,也是一個悲壯而偉大的歷史。

眾所周知,崇明是長江口泥沙衝擊島。歷史上幾經漲坍,幾經遷徙,縣治五遷六建。海塘是崇明人民的生命線,她像母親的雙臂緊緊把已圈圍的土地抱在懷裡,免遭海潮的侵襲,我們腳下的這方熱土,仰賴這綿延的海塘無聲的守護,這也是多少代人付出與努力的結果。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十六世紀崇明島示意圖

且不說元明清時期崇明遭受的多次災難,解放後一代人的致力圍墾,雖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崇明島已經建成230公里的江堤,但是仍以土大堤為主,土大堤的設防標準畢竟是有限的。1997年8月18日發生的“9711”號颱風襲擊,全縣沖毀圩堤26公里和環島護岸18.5公里,損失魚塘1920公頃,倒塌房屋274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400公頃,1人死亡,與市區的通訊一度中斷,直接經濟損失1.5億。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崇明島上最早築成的丁壩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解放後人們修堤築壩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的南立面刻有崇明書法家邱振培手書的“崇明島”三字,北立面雕刻有崇明籍作家季振邦撰文、上海市書法家徐俊書寫的“崇明海塘碑記”,崇明縣人民政府於2000年12月31日立於此。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記》

東海水深而澤厚,長江浪激而災重。是以崇明以水成島,以堤為障。無水便無東海瀛洲出世,有堤才有長江明珠閃光。

逝水有孔子之嘆,歷史有滄桑之變。千餘年來,風、暴、潮肆虐無度,灘、堤、田漲坍不定。縣治五遷而六建,民舍瓜剖而豆分。水猛於虎狼,人或為魚鱉。有災若此,天道寧論!直至公元一九四九年,海塘工程總時興時廢,水利建設仍若有若無。

解放後,寶島方成寶貝,萬象才有氣象。黨和政府下決心整治水患。江海堤防,不斷加寬加固;堤防標準,分別一高再高。整理水系,並建港閘。丁壩、護坡各抱地勢,皆成拱衛;水杉、蘆竹紛列前沿,連作屏障。自茲,汛期庶幾無恙。

但,與災害鬥爭未有窮期。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間,颱風雖非史上罕見,潮位卻是歷史少有。抗災中,市委市府領導專程慰問,明確指示:抓緊編制海塘建設規劃,加快實施海塘達標工程。災重焉有情重,浪高豈比志高?眾志成城,群英弄潮。三度春秋之後,藍圖頓成現實。

而今,長堤逶迤,虎踞龍盤。白色路面,銀鑲玉砌。南沿海塘之工程已然達標,百年一遇之災害再不足懼。投資力度數今日為最,抗洪能力創亙古新高。披甲之護坡,護的是一島平安;如砥之堤頂,頂的是萬家晴空。混凝土藏鋼筋鐵骨,誰與爭鋒?翻浪牆卷白練銀帛,蔚為壯觀!更有可供觀光之處:林帶分層而立,燈光切割而明。設長椅能歇足,置音響可悅耳。最宜頌明月之詩,恰好歌窈窕之章。是人間勝景,亦是桃源夢境。

濤聲依舊,史頁新開。利在當代,功垂千秋。人說:堤岸是東海瀛洲的一條時代生命線;我謂:江防乃長江明珠的一道世紀風景線。

縱然海塘無言,亦當有口皆碑。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關於海塘碑的由來,也是一個悲壯而偉大的歷史。

眾所周知,崇明是長江口泥沙衝擊島。歷史上幾經漲坍,幾經遷徙,縣治五遷六建。海塘是崇明人民的生命線,她像母親的雙臂緊緊把已圈圍的土地抱在懷裡,免遭海潮的侵襲,我們腳下的這方熱土,仰賴這綿延的海塘無聲的守護,這也是多少代人付出與努力的結果。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十六世紀崇明島示意圖

且不說元明清時期崇明遭受的多次災難,解放後一代人的致力圍墾,雖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崇明島已經建成230公里的江堤,但是仍以土大堤為主,土大堤的設防標準畢竟是有限的。1997年8月18日發生的“9711”號颱風襲擊,全縣沖毀圩堤26公里和環島護岸18.5公里,損失魚塘1920公頃,倒塌房屋274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400公頃,1人死亡,與市區的通訊一度中斷,直接經濟損失1.5億。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崇明島上最早築成的丁壩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解放後人們修堤築壩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知青到崇明圍墾

此後,崇明開始編制並實施《崇明南沿海塘建設達標工程三年規劃》,新編制的海塘達標工程將設防標準提高到南門地區為百年一遇加12級風,堡鎮、新河等其他地區的設防標準為百年一遇加11級風,這次崇明南沿海塘達標工程建設,是崇明海塘建設史上的一次飛躍。

崇明南沿海塘達標工程從1997年開始至2001年結束,從陳家鎮奚家港至綠華鎮共計77公里,由東至西貫穿整個崇明南沿海。1997年開始實施崇明南沿海塘達標工程時,為了在功能上再提升一個檔次,南門海塘景觀形象工程應運而生。工程2000年5月8日開建,當年12月12日竣工,包括基礎檻、護坡、擋浪牆、堤頂道路、廣場平臺、東門路拼門、堤外扶梯通道等,形似崇明島形的巨石也是因此而立。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的南立面刻有崇明書法家邱振培手書的“崇明島”三字,北立面雕刻有崇明籍作家季振邦撰文、上海市書法家徐俊書寫的“崇明海塘碑記”,崇明縣人民政府於2000年12月31日立於此。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記》

東海水深而澤厚,長江浪激而災重。是以崇明以水成島,以堤為障。無水便無東海瀛洲出世,有堤才有長江明珠閃光。

逝水有孔子之嘆,歷史有滄桑之變。千餘年來,風、暴、潮肆虐無度,灘、堤、田漲坍不定。縣治五遷而六建,民舍瓜剖而豆分。水猛於虎狼,人或為魚鱉。有災若此,天道寧論!直至公元一九四九年,海塘工程總時興時廢,水利建設仍若有若無。

解放後,寶島方成寶貝,萬象才有氣象。黨和政府下決心整治水患。江海堤防,不斷加寬加固;堤防標準,分別一高再高。整理水系,並建港閘。丁壩、護坡各抱地勢,皆成拱衛;水杉、蘆竹紛列前沿,連作屏障。自茲,汛期庶幾無恙。

但,與災害鬥爭未有窮期。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間,颱風雖非史上罕見,潮位卻是歷史少有。抗災中,市委市府領導專程慰問,明確指示:抓緊編制海塘建設規劃,加快實施海塘達標工程。災重焉有情重,浪高豈比志高?眾志成城,群英弄潮。三度春秋之後,藍圖頓成現實。

而今,長堤逶迤,虎踞龍盤。白色路面,銀鑲玉砌。南沿海塘之工程已然達標,百年一遇之災害再不足懼。投資力度數今日為最,抗洪能力創亙古新高。披甲之護坡,護的是一島平安;如砥之堤頂,頂的是萬家晴空。混凝土藏鋼筋鐵骨,誰與爭鋒?翻浪牆卷白練銀帛,蔚為壯觀!更有可供觀光之處:林帶分層而立,燈光切割而明。設長椅能歇足,置音響可悅耳。最宜頌明月之詩,恰好歌窈窕之章。是人間勝景,亦是桃源夢境。

濤聲依舊,史頁新開。利在當代,功垂千秋。人說:堤岸是東海瀛洲的一條時代生命線;我謂:江防乃長江明珠的一道世紀風景線。

縱然海塘無言,亦當有口皆碑。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關於海塘碑的由來,也是一個悲壯而偉大的歷史。

眾所周知,崇明是長江口泥沙衝擊島。歷史上幾經漲坍,幾經遷徙,縣治五遷六建。海塘是崇明人民的生命線,她像母親的雙臂緊緊把已圈圍的土地抱在懷裡,免遭海潮的侵襲,我們腳下的這方熱土,仰賴這綿延的海塘無聲的守護,這也是多少代人付出與努力的結果。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十六世紀崇明島示意圖

且不說元明清時期崇明遭受的多次災難,解放後一代人的致力圍墾,雖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崇明島已經建成230公里的江堤,但是仍以土大堤為主,土大堤的設防標準畢竟是有限的。1997年8月18日發生的“9711”號颱風襲擊,全縣沖毀圩堤26公里和環島護岸18.5公里,損失魚塘1920公頃,倒塌房屋274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400公頃,1人死亡,與市區的通訊一度中斷,直接經濟損失1.5億。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崇明島上最早築成的丁壩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解放後人們修堤築壩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知青到崇明圍墾

此後,崇明開始編制並實施《崇明南沿海塘建設達標工程三年規劃》,新編制的海塘達標工程將設防標準提高到南門地區為百年一遇加12級風,堡鎮、新河等其他地區的設防標準為百年一遇加11級風,這次崇明南沿海塘達標工程建設,是崇明海塘建設史上的一次飛躍。

崇明南沿海塘達標工程從1997年開始至2001年結束,從陳家鎮奚家港至綠華鎮共計77公里,由東至西貫穿整個崇明南沿海。1997年開始實施崇明南沿海塘達標工程時,為了在功能上再提升一個檔次,南門海塘景觀形象工程應運而生。工程2000年5月8日開建,當年12月12日竣工,包括基礎檻、護坡、擋浪牆、堤頂道路、廣場平臺、東門路拼門、堤外扶梯通道等,形似崇明島形的巨石也是因此而立。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

崇明南門港景觀廊道每天遊人如織,遊客都喜歡站在形似崇明島的巨石旁留下自己的倩影作為紀念。每天清晨或者傍晚市民也喜歡在大堤上健身跑步,或翩翩起舞,成為崇明一張美麗的名片。但是,關於這塊“巨石”,你瞭解多少?關於它,你又有怎樣的故事呢?歡迎告訴我們~

矗立於南門景觀廊道廣場平臺中央的那塊巨石,我們稱之為“崇明海塘碑”,它高6米,寬1.8米,重約10噸,是從河南焦作運過來的。巨石形似崇明島形,富有景觀美感,簡直是神來之筆。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的南立面刻有崇明書法家邱振培手書的“崇明島”三字,北立面雕刻有崇明籍作家季振邦撰文、上海市書法家徐俊書寫的“崇明海塘碑記”,崇明縣人民政府於2000年12月31日立於此。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海塘碑記》

東海水深而澤厚,長江浪激而災重。是以崇明以水成島,以堤為障。無水便無東海瀛洲出世,有堤才有長江明珠閃光。

逝水有孔子之嘆,歷史有滄桑之變。千餘年來,風、暴、潮肆虐無度,灘、堤、田漲坍不定。縣治五遷而六建,民舍瓜剖而豆分。水猛於虎狼,人或為魚鱉。有災若此,天道寧論!直至公元一九四九年,海塘工程總時興時廢,水利建設仍若有若無。

解放後,寶島方成寶貝,萬象才有氣象。黨和政府下決心整治水患。江海堤防,不斷加寬加固;堤防標準,分別一高再高。整理水系,並建港閘。丁壩、護坡各抱地勢,皆成拱衛;水杉、蘆竹紛列前沿,連作屏障。自茲,汛期庶幾無恙。

但,與災害鬥爭未有窮期。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間,颱風雖非史上罕見,潮位卻是歷史少有。抗災中,市委市府領導專程慰問,明確指示:抓緊編制海塘建設規劃,加快實施海塘達標工程。災重焉有情重,浪高豈比志高?眾志成城,群英弄潮。三度春秋之後,藍圖頓成現實。

而今,長堤逶迤,虎踞龍盤。白色路面,銀鑲玉砌。南沿海塘之工程已然達標,百年一遇之災害再不足懼。投資力度數今日為最,抗洪能力創亙古新高。披甲之護坡,護的是一島平安;如砥之堤頂,頂的是萬家晴空。混凝土藏鋼筋鐵骨,誰與爭鋒?翻浪牆卷白練銀帛,蔚為壯觀!更有可供觀光之處:林帶分層而立,燈光切割而明。設長椅能歇足,置音響可悅耳。最宜頌明月之詩,恰好歌窈窕之章。是人間勝景,亦是桃源夢境。

濤聲依舊,史頁新開。利在當代,功垂千秋。人說:堤岸是東海瀛洲的一條時代生命線;我謂:江防乃長江明珠的一道世紀風景線。

縱然海塘無言,亦當有口皆碑。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關於海塘碑的由來,也是一個悲壯而偉大的歷史。

眾所周知,崇明是長江口泥沙衝擊島。歷史上幾經漲坍,幾經遷徙,縣治五遷六建。海塘是崇明人民的生命線,她像母親的雙臂緊緊把已圈圍的土地抱在懷裡,免遭海潮的侵襲,我們腳下的這方熱土,仰賴這綿延的海塘無聲的守護,這也是多少代人付出與努力的結果。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十六世紀崇明島示意圖

且不說元明清時期崇明遭受的多次災難,解放後一代人的致力圍墾,雖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崇明島已經建成230公里的江堤,但是仍以土大堤為主,土大堤的設防標準畢竟是有限的。1997年8月18日發生的“9711”號颱風襲擊,全縣沖毀圩堤26公里和環島護岸18.5公里,損失魚塘1920公頃,倒塌房屋2740間,農作物受災面積10400公頃,1人死亡,與市區的通訊一度中斷,直接經濟損失1.5億。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崇明島上最早築成的丁壩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解放後人們修堤築壩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資料圖:知青到崇明圍墾

此後,崇明開始編制並實施《崇明南沿海塘建設達標工程三年規劃》,新編制的海塘達標工程將設防標準提高到南門地區為百年一遇加12級風,堡鎮、新河等其他地區的設防標準為百年一遇加11級風,這次崇明南沿海塘達標工程建設,是崇明海塘建設史上的一次飛躍。

崇明南沿海塘達標工程從1997年開始至2001年結束,從陳家鎮奚家港至綠華鎮共計77公里,由東至西貫穿整個崇明南沿海。1997年開始實施崇明南沿海塘達標工程時,為了在功能上再提升一個檔次,南門海塘景觀形象工程應運而生。工程2000年5月8日開建,當年12月12日竣工,包括基礎檻、護坡、擋浪牆、堤頂道路、廣場平臺、東門路拼門、堤外扶梯通道等,形似崇明島形的巨石也是因此而立。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崇明南門港的這塊“大石頭”,是否也有你的故事?

現在被稱為“崇明外灘”的南門觀光大堤和島碑,不僅成了崇明島的地標和名片,成了遊人如織的旅遊熱地,也成了許多崇明人心中抹不去的成長記憶。試問,崇明人的相冊裡,誰沒有幾張和島碑的合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