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

01.

從「陳寅恪熱」說起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起,社會上就出現了「陳寅恪熱」,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民間,一時間都對陳寅恪關注起來,陳寅恪的「大師」形象,在全社會開始迅速傳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隨著作家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的出版,更是將90年代的「陳寅恪熱」推向了高潮。


"

01.

從「陳寅恪熱」說起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起,社會上就出現了「陳寅恪熱」,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民間,一時間都對陳寅恪關注起來,陳寅恪的「大師」形象,在全社會開始迅速傳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隨著作家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的出版,更是將90年代的「陳寅恪熱」推向了高潮。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作者:陸鍵東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3年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在《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一書中,作者陸鍵東通過詳實的史料和大量的訪談,詳盡地向讀者呈現了陳寅恪在1949-1969這二十年間的起伏人生。作者將大量的感情投入到文字之中,著重刻畫陳寅恪在最後時光裡內心的掙扎、憤懣、辛酸與無奈,讀起來十分沉重。

作者在書中不斷提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旨在凸顯陳寅恪絕不苟且的堅定立場和遺世獨立的精神風骨。陳寅恪至死都堅決不向權勢低頭,保持了知識分子的尊嚴。

著名學者徐慶全老師在談到此書時評論到:

「我們的文化開始失落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找回當年的大師形象,如此這般,陸鍵東這本《陳寅恪最後二十年》才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也就是說,人們對陳寅恪的關注,伴有對當下的現實關注。

人們會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尋找一個解答,為自己的迷惘尋找一種寄託。大家需要一個「窗口」、一個「支柱」,來引導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和社會的關係。而被稱為「教授中的教授」的陳寅恪,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剛好契合了這個思潮所要表達的情感,自然地喚起了人們對他的理解和同情,成為90年代的一面文化旗幟。

02.

大師」存在的意義

徐慶全老師認為,儘管80年代大師輩出,但並沒有人真正被稱為大師,而90年代是大師衰落的時代,因此才需要陳寅恪來喚起人們對大師的記憶。

80年代是一個「思想繽紛」的時代,許多和陳寅恪相類的學者都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之中。如梵文、巴利文專家季羨林在1983年帶頭成立了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教育學家梁漱溟於1984年倡辦了中國文化書院。他們積極拯救東方傳統文化,大師地位也不顯自明,但是,當時的輿論並不說他們是大師。


"

01.

從「陳寅恪熱」說起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起,社會上就出現了「陳寅恪熱」,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民間,一時間都對陳寅恪關注起來,陳寅恪的「大師」形象,在全社會開始迅速傳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隨著作家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的出版,更是將90年代的「陳寅恪熱」推向了高潮。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作者:陸鍵東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3年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在《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一書中,作者陸鍵東通過詳實的史料和大量的訪談,詳盡地向讀者呈現了陳寅恪在1949-1969這二十年間的起伏人生。作者將大量的感情投入到文字之中,著重刻畫陳寅恪在最後時光裡內心的掙扎、憤懣、辛酸與無奈,讀起來十分沉重。

作者在書中不斷提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旨在凸顯陳寅恪絕不苟且的堅定立場和遺世獨立的精神風骨。陳寅恪至死都堅決不向權勢低頭,保持了知識分子的尊嚴。

著名學者徐慶全老師在談到此書時評論到:

「我們的文化開始失落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找回當年的大師形象,如此這般,陸鍵東這本《陳寅恪最後二十年》才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也就是說,人們對陳寅恪的關注,伴有對當下的現實關注。

人們會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尋找一個解答,為自己的迷惘尋找一種寄託。大家需要一個「窗口」、一個「支柱」,來引導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和社會的關係。而被稱為「教授中的教授」的陳寅恪,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剛好契合了這個思潮所要表達的情感,自然地喚起了人們對他的理解和同情,成為90年代的一面文化旗幟。

02.

大師」存在的意義

徐慶全老師認為,儘管80年代大師輩出,但並沒有人真正被稱為大師,而90年代是大師衰落的時代,因此才需要陳寅恪來喚起人們對大師的記憶。

80年代是一個「思想繽紛」的時代,許多和陳寅恪相類的學者都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之中。如梵文、巴利文專家季羨林在1983年帶頭成立了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教育學家梁漱溟於1984年倡辦了中國文化書院。他們積極拯救東方傳統文化,大師地位也不顯自明,但是,當時的輿論並不說他們是大師。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晚年梁漱溟


而到了90年代,則是另一番景象。徐慶全老師在講解《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時舉了兩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一個是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賣茶葉蛋,媒體將之作為社會風氣予以宣傳報道;另一個則是北京大學的南牆被推倒改造成了商業街,加入了商業化的大潮。

徐慶全老師將這些現象稱為「社會流俗」,認為這是社會失去「文化標杆」的表現,這會導致社會慢慢失去以往應有的文化內容和格調。「陳寅恪熱」的出現,就在於它告訴大家,這個社會是需要一個真正的大師及其形象,來證明我們的社會並非是流俗的。

陳寅恪在人生的最後20年裡眼盲腿臏,他一身所學沒有用武之地,夫人唐篔也先於他離世,只有助手黃萱一直陪著他,直至闔然離世。

他被稱為大師,大多是因為豐滿的血肉和堅強的意志,在人生最後二十年吃盡苦頭卻仍能固守「獨立」和「自由」的信念。

我們關注陳寅恪,就在於通過他個人的經歷,去思考複雜時代里人性的掙扎,去體悟一種對信念至死不渝的堅持。

03.

重新理解陳寅恪

徐慶全老師與陳寅恪的淵源可追溯到他學術生涯的早期。

徐老師早期從事敦煌學研究,而中國敦煌學的誕生最早就源於陳寅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西方」的感嘆。陳寅恪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元白詩箋證稿》等書也是他研究過程中的必讀書目,他對陳寅恪的人生與學術經歷感觸良多。

在徐慶全老師看來,陳寅恪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成就和名氣,一方面在於他的家學淵源和只求學問不求學歷的留學經歷;另一方面在於他為人稱道的精神風骨。


"

01.

從「陳寅恪熱」說起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起,社會上就出現了「陳寅恪熱」,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民間,一時間都對陳寅恪關注起來,陳寅恪的「大師」形象,在全社會開始迅速傳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隨著作家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的出版,更是將90年代的「陳寅恪熱」推向了高潮。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作者:陸鍵東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3年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在《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一書中,作者陸鍵東通過詳實的史料和大量的訪談,詳盡地向讀者呈現了陳寅恪在1949-1969這二十年間的起伏人生。作者將大量的感情投入到文字之中,著重刻畫陳寅恪在最後時光裡內心的掙扎、憤懣、辛酸與無奈,讀起來十分沉重。

作者在書中不斷提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旨在凸顯陳寅恪絕不苟且的堅定立場和遺世獨立的精神風骨。陳寅恪至死都堅決不向權勢低頭,保持了知識分子的尊嚴。

著名學者徐慶全老師在談到此書時評論到:

「我們的文化開始失落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找回當年的大師形象,如此這般,陸鍵東這本《陳寅恪最後二十年》才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也就是說,人們對陳寅恪的關注,伴有對當下的現實關注。

人們會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尋找一個解答,為自己的迷惘尋找一種寄託。大家需要一個「窗口」、一個「支柱」,來引導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和社會的關係。而被稱為「教授中的教授」的陳寅恪,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剛好契合了這個思潮所要表達的情感,自然地喚起了人們對他的理解和同情,成為90年代的一面文化旗幟。

02.

大師」存在的意義

徐慶全老師認為,儘管80年代大師輩出,但並沒有人真正被稱為大師,而90年代是大師衰落的時代,因此才需要陳寅恪來喚起人們對大師的記憶。

80年代是一個「思想繽紛」的時代,許多和陳寅恪相類的學者都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之中。如梵文、巴利文專家季羨林在1983年帶頭成立了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教育學家梁漱溟於1984年倡辦了中國文化書院。他們積極拯救東方傳統文化,大師地位也不顯自明,但是,當時的輿論並不說他們是大師。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晚年梁漱溟


而到了90年代,則是另一番景象。徐慶全老師在講解《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時舉了兩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一個是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賣茶葉蛋,媒體將之作為社會風氣予以宣傳報道;另一個則是北京大學的南牆被推倒改造成了商業街,加入了商業化的大潮。

徐慶全老師將這些現象稱為「社會流俗」,認為這是社會失去「文化標杆」的表現,這會導致社會慢慢失去以往應有的文化內容和格調。「陳寅恪熱」的出現,就在於它告訴大家,這個社會是需要一個真正的大師及其形象,來證明我們的社會並非是流俗的。

陳寅恪在人生的最後20年裡眼盲腿臏,他一身所學沒有用武之地,夫人唐篔也先於他離世,只有助手黃萱一直陪著他,直至闔然離世。

他被稱為大師,大多是因為豐滿的血肉和堅強的意志,在人生最後二十年吃盡苦頭卻仍能固守「獨立」和「自由」的信念。

我們關注陳寅恪,就在於通過他個人的經歷,去思考複雜時代里人性的掙扎,去體悟一種對信念至死不渝的堅持。

03.

重新理解陳寅恪

徐慶全老師與陳寅恪的淵源可追溯到他學術生涯的早期。

徐老師早期從事敦煌學研究,而中國敦煌學的誕生最早就源於陳寅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西方」的感嘆。陳寅恪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元白詩箋證稿》等書也是他研究過程中的必讀書目,他對陳寅恪的人生與學術經歷感觸良多。

在徐慶全老師看來,陳寅恪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成就和名氣,一方面在於他的家學淵源和只求學問不求學歷的留學經歷;另一方面在於他為人稱道的精神風骨。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徐慶全老師在明白錄製節目期間


關於前者,徐老師指出,陳寅恪身上具有中國老派知識分子的風骨,他始終擁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情懷,即使在晚年被運動波及無法教書,陳寅恪所做的學問依然跟現實有很大的關聯,保持著對當下的感悟和關懷,這是很了不起的。

此外就是陳寅恪的遊學經歷,使他掌握了西方的一種思維方式或者學理方式,可以從歷史內在邏輯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的歷史,使他總能從大家習以為常的材料當中,得出不習以為常的結論,這是他學術研究的一個特點。


"

01.

從「陳寅恪熱」說起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起,社會上就出現了「陳寅恪熱」,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民間,一時間都對陳寅恪關注起來,陳寅恪的「大師」形象,在全社會開始迅速傳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隨著作家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的出版,更是將90年代的「陳寅恪熱」推向了高潮。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作者:陸鍵東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3年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在《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一書中,作者陸鍵東通過詳實的史料和大量的訪談,詳盡地向讀者呈現了陳寅恪在1949-1969這二十年間的起伏人生。作者將大量的感情投入到文字之中,著重刻畫陳寅恪在最後時光裡內心的掙扎、憤懣、辛酸與無奈,讀起來十分沉重。

作者在書中不斷提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旨在凸顯陳寅恪絕不苟且的堅定立場和遺世獨立的精神風骨。陳寅恪至死都堅決不向權勢低頭,保持了知識分子的尊嚴。

著名學者徐慶全老師在談到此書時評論到:

「我們的文化開始失落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找回當年的大師形象,如此這般,陸鍵東這本《陳寅恪最後二十年》才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也就是說,人們對陳寅恪的關注,伴有對當下的現實關注。

人們會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尋找一個解答,為自己的迷惘尋找一種寄託。大家需要一個「窗口」、一個「支柱」,來引導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和社會的關係。而被稱為「教授中的教授」的陳寅恪,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剛好契合了這個思潮所要表達的情感,自然地喚起了人們對他的理解和同情,成為90年代的一面文化旗幟。

02.

大師」存在的意義

徐慶全老師認為,儘管80年代大師輩出,但並沒有人真正被稱為大師,而90年代是大師衰落的時代,因此才需要陳寅恪來喚起人們對大師的記憶。

80年代是一個「思想繽紛」的時代,許多和陳寅恪相類的學者都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之中。如梵文、巴利文專家季羨林在1983年帶頭成立了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教育學家梁漱溟於1984年倡辦了中國文化書院。他們積極拯救東方傳統文化,大師地位也不顯自明,但是,當時的輿論並不說他們是大師。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晚年梁漱溟


而到了90年代,則是另一番景象。徐慶全老師在講解《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時舉了兩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一個是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賣茶葉蛋,媒體將之作為社會風氣予以宣傳報道;另一個則是北京大學的南牆被推倒改造成了商業街,加入了商業化的大潮。

徐慶全老師將這些現象稱為「社會流俗」,認為這是社會失去「文化標杆」的表現,這會導致社會慢慢失去以往應有的文化內容和格調。「陳寅恪熱」的出現,就在於它告訴大家,這個社會是需要一個真正的大師及其形象,來證明我們的社會並非是流俗的。

陳寅恪在人生的最後20年裡眼盲腿臏,他一身所學沒有用武之地,夫人唐篔也先於他離世,只有助手黃萱一直陪著他,直至闔然離世。

他被稱為大師,大多是因為豐滿的血肉和堅強的意志,在人生最後二十年吃盡苦頭卻仍能固守「獨立」和「自由」的信念。

我們關注陳寅恪,就在於通過他個人的經歷,去思考複雜時代里人性的掙扎,去體悟一種對信念至死不渝的堅持。

03.

重新理解陳寅恪

徐慶全老師與陳寅恪的淵源可追溯到他學術生涯的早期。

徐老師早期從事敦煌學研究,而中國敦煌學的誕生最早就源於陳寅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西方」的感嘆。陳寅恪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元白詩箋證稿》等書也是他研究過程中的必讀書目,他對陳寅恪的人生與學術經歷感觸良多。

在徐慶全老師看來,陳寅恪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成就和名氣,一方面在於他的家學淵源和只求學問不求學歷的留學經歷;另一方面在於他為人稱道的精神風骨。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徐慶全老師在明白錄製節目期間


關於前者,徐老師指出,陳寅恪身上具有中國老派知識分子的風骨,他始終擁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情懷,即使在晚年被運動波及無法教書,陳寅恪所做的學問依然跟現實有很大的關聯,保持著對當下的感悟和關懷,這是很了不起的。

此外就是陳寅恪的遊學經歷,使他掌握了西方的一種思維方式或者學理方式,可以從歷史內在邏輯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的歷史,使他總能從大家習以為常的材料當中,得出不習以為常的結論,這是他學術研究的一個特點。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陳寅恪一家


而關於後者,通過梳理1949-1969年間陳寅恪個人命運的浮沉,徐老師指出,在19世紀20、30年代肆意飛揚,宣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信念的陳寅恪,在新的時期遭遇莫名其妙的文化摧殘,其處境是急轉直下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屈服,知識分子有知識分子堅持信念的方式。

以陳寅恪來說,徐老師曾提到,彼時政治運動逐漸進入大學校園,中山大學裡宣揚「學生比教授厲害」,「一千個學生可以頂一個教授」,而陳寅恪對此頗為不滿,可又無可奈何,一怒之下便以罷教相抗拒,儘管頭戴「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他依然不卑不亢,繼續從事學術研究。

而以陳寅恪的社會交往來說,特別是政治運動最為緊張的時期,徐老師認為,身邊人的行為更能體現陳寅恪的大師的風骨和魅力。

徐老師特別提到兩個人。

其一是蔣天樞,它是最得陳寅恪真傳的學生。在政治運動最為緊張的時期,蔣天樞依然登門拜訪陳寅恪,表示關心。陳寅恪彌留之際將自己的著述全部託付給了他,而他也不負重託,多方奔走求援,蒐集遺稿,最終在他的帶領下整理出版了《陳寅恪文集》。

其二是陳寅恪的助手黃萱,她對陳寅恪十分敬重。在各方威逼利誘之下,她始終拒絕在歷次運動中揭發陳寅恪。黃萱在陳寅恪身負眼盲腿疾、不能親自動筆之際,承擔了口述筆記的責任,使陳寅恪晚年的許多研究得以保存。

徐慶全老師將這種知識分子之間的交往稱為將義、情與學術敬仰連在一起的交往。他認為,當時還有一種對文化的敬仰和知識分子之間對情義的珍重,師徒之間更有一種「一日為師,三生為父」的古老傳統,而如今這些都被庸俗和變異的各種關係所代替。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陳寅恪的理解和評價,也就有不同的方式和內容。但正如徐慶全老師所言,陳寅恪的博學和氣節,才是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的方面。唯有如此,我們才會在陳寅恪的人生經歷中獲得更多體會和收穫。


"

01.

從「陳寅恪熱」說起

自從上世紀90年代起,社會上就出現了「陳寅恪熱」,無論是學術界還是民間,一時間都對陳寅恪關注起來,陳寅恪的「大師」形象,在全社會開始迅速傳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隨著作家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的出版,更是將90年代的「陳寅恪熱」推向了高潮。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作者:陸鍵東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3年

史學界推崇陳寅恪「文史互證」的考據方法,文學界看重他的詩學功底,思想家則注重他學術成果背後的思想精神。

在《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一書中,作者陸鍵東通過詳實的史料和大量的訪談,詳盡地向讀者呈現了陳寅恪在1949-1969這二十年間的起伏人生。作者將大量的感情投入到文字之中,著重刻畫陳寅恪在最後時光裡內心的掙扎、憤懣、辛酸與無奈,讀起來十分沉重。

作者在書中不斷提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旨在凸顯陳寅恪絕不苟且的堅定立場和遺世獨立的精神風骨。陳寅恪至死都堅決不向權勢低頭,保持了知識分子的尊嚴。

著名學者徐慶全老師在談到此書時評論到:

「我們的文化開始失落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找回當年的大師形象,如此這般,陸鍵東這本《陳寅恪最後二十年》才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也就是說,人們對陳寅恪的關注,伴有對當下的現實關注。

人們會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尋找一個解答,為自己的迷惘尋找一種寄託。大家需要一個「窗口」、一個「支柱」,來引導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和社會的關係。而被稱為「教授中的教授」的陳寅恪,其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剛好契合了這個思潮所要表達的情感,自然地喚起了人們對他的理解和同情,成為90年代的一面文化旗幟。

02.

大師」存在的意義

徐慶全老師認為,儘管80年代大師輩出,但並沒有人真正被稱為大師,而90年代是大師衰落的時代,因此才需要陳寅恪來喚起人們對大師的記憶。

80年代是一個「思想繽紛」的時代,許多和陳寅恪相類的學者都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之中。如梵文、巴利文專家季羨林在1983年帶頭成立了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教育學家梁漱溟於1984年倡辦了中國文化書院。他們積極拯救東方傳統文化,大師地位也不顯自明,但是,當時的輿論並不說他們是大師。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晚年梁漱溟


而到了90年代,則是另一番景象。徐慶全老師在講解《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時舉了兩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一個是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賣茶葉蛋,媒體將之作為社會風氣予以宣傳報道;另一個則是北京大學的南牆被推倒改造成了商業街,加入了商業化的大潮。

徐慶全老師將這些現象稱為「社會流俗」,認為這是社會失去「文化標杆」的表現,這會導致社會慢慢失去以往應有的文化內容和格調。「陳寅恪熱」的出現,就在於它告訴大家,這個社會是需要一個真正的大師及其形象,來證明我們的社會並非是流俗的。

陳寅恪在人生的最後20年裡眼盲腿臏,他一身所學沒有用武之地,夫人唐篔也先於他離世,只有助手黃萱一直陪著他,直至闔然離世。

他被稱為大師,大多是因為豐滿的血肉和堅強的意志,在人生最後二十年吃盡苦頭卻仍能固守「獨立」和「自由」的信念。

我們關注陳寅恪,就在於通過他個人的經歷,去思考複雜時代里人性的掙扎,去體悟一種對信念至死不渝的堅持。

03.

重新理解陳寅恪

徐慶全老師與陳寅恪的淵源可追溯到他學術生涯的早期。

徐老師早期從事敦煌學研究,而中國敦煌學的誕生最早就源於陳寅恪「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西方」的感嘆。陳寅恪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元白詩箋證稿》等書也是他研究過程中的必讀書目,他對陳寅恪的人生與學術經歷感觸良多。

在徐慶全老師看來,陳寅恪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成就和名氣,一方面在於他的家學淵源和只求學問不求學歷的留學經歷;另一方面在於他為人稱道的精神風骨。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徐慶全老師在明白錄製節目期間


關於前者,徐老師指出,陳寅恪身上具有中國老派知識分子的風骨,他始終擁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情懷,即使在晚年被運動波及無法教書,陳寅恪所做的學問依然跟現實有很大的關聯,保持著對當下的感悟和關懷,這是很了不起的。

此外就是陳寅恪的遊學經歷,使他掌握了西方的一種思維方式或者學理方式,可以從歷史內在邏輯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的歷史,使他總能從大家習以為常的材料當中,得出不習以為常的結論,這是他學術研究的一個特點。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陳寅恪一家


而關於後者,通過梳理1949-1969年間陳寅恪個人命運的浮沉,徐老師指出,在19世紀20、30年代肆意飛揚,宣揚「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信念的陳寅恪,在新的時期遭遇莫名其妙的文化摧殘,其處境是急轉直下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屈服,知識分子有知識分子堅持信念的方式。

以陳寅恪來說,徐老師曾提到,彼時政治運動逐漸進入大學校園,中山大學裡宣揚「學生比教授厲害」,「一千個學生可以頂一個教授」,而陳寅恪對此頗為不滿,可又無可奈何,一怒之下便以罷教相抗拒,儘管頭戴「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他依然不卑不亢,繼續從事學術研究。

而以陳寅恪的社會交往來說,特別是政治運動最為緊張的時期,徐老師認為,身邊人的行為更能體現陳寅恪的大師的風骨和魅力。

徐老師特別提到兩個人。

其一是蔣天樞,它是最得陳寅恪真傳的學生。在政治運動最為緊張的時期,蔣天樞依然登門拜訪陳寅恪,表示關心。陳寅恪彌留之際將自己的著述全部託付給了他,而他也不負重託,多方奔走求援,蒐集遺稿,最終在他的帶領下整理出版了《陳寅恪文集》。

其二是陳寅恪的助手黃萱,她對陳寅恪十分敬重。在各方威逼利誘之下,她始終拒絕在歷次運動中揭發陳寅恪。黃萱在陳寅恪身負眼盲腿疾、不能親自動筆之際,承擔了口述筆記的責任,使陳寅恪晚年的許多研究得以保存。

徐慶全老師將這種知識分子之間的交往稱為將義、情與學術敬仰連在一起的交往。他認為,當時還有一種對文化的敬仰和知識分子之間對情義的珍重,師徒之間更有一種「一日為師,三生為父」的古老傳統,而如今這些都被庸俗和變異的各種關係所代替。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陳寅恪的理解和評價,也就有不同的方式和內容。但正如徐慶全老師所言,陳寅恪的博學和氣節,才是我們需要認真對待的方面。唯有如此,我們才會在陳寅恪的人生經歷中獲得更多體會和收穫。


陳寅恪為什麼會激起那麼大的反響?

▲晚年的陳寅恪先生


徐慶全老師曾指出,無論是從「六經注我」的方式還是從「我注六經」的方式來看「陳寅恪」,我們對人文精神的追索,都必須將自己放在具體的社會背景中去。一個人應該去認真體悟自己在社會大背景下的榮辱浮沉,才能更好地理解陳寅恪作為大師在當下的存在意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