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X的獻身》之命運篇

陳靜 嫌疑人X的獻身 大學 數學 木葉蕭蕭 2017-04-07

上一篇聊到偏執這把雙刃劍帶來的危害,

得出了“不傷人,就傷己。”的答案,

而這篇要聊的“命運”,

就是個更不可捉摸的話題。

《嫌疑人X的獻身》之命運篇

說道命運,有一句話算得上耳熟能詳:性格決定命運。

無論是常規的邏輯推測,

還是曾經震驚世界的“斯坦福大學100人模型”,

都確認了這個理論的科學性與正確性

即:人的一生成敗發展,真的由其性格決定。

《嫌疑人X的獻身》之命運篇

人一生的發展,除去不可控的客觀因素影響外,

更多的是主觀的糾正。

正如同斯坦福大學100人實驗中,

每當事情朝著自己性格之外的方向發展的時候,

人便會根據自己的性格偏向,

主動的修正事情發展的軌道,

使之像自己期盼(潛意識)的方向轉變。

就像俗語說的:怕什麼,來什麼。

《嫌疑人X的獻身》之命運篇

而本劇中,唐川和石泓,兩個高智商兒童,

擁有難教高低的智商與邏輯能力。(個人認為,石泓更勝一籌)

但兩個人的命運卻走向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唐川:大學教授,功成名就,有一份自己喜愛且能實現自我價值的工作。

石泓:初中教師,不受尊重,折服於一個無趣重複的世界中,只能依靠數學來逃避現實。

《嫌疑人X的獻身》之命運篇

我記得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一次智商測驗中,有一個孩子,智商測試超群,

他的父親欣喜若狂,大呼後繼有人,

而他的母親卻暗自流淚,

問原因,母親說:這個孩子註定孤獨了。

《嫌疑人X的獻身》之命運篇

是啊,天才註定無法合群,

超出常人的天賦和能力,註定將會受到普通人的嘲笑與孤立。

(如同石泓地理考試解答數學四色問題)

想要合群,如果不能裝成“普通”,就必須讓人“畏懼”,

或許,我用畏懼這個詞,並不恰當,

但反觀電影便不難看出,

優秀如唐川,也一樣沒有幾個朋友,沒有伴侶,

自己的學生和同事,對自己的畏懼,遠遠大於親近,

即便是好友羅刑警,敬畏中的畏也要大於敬。

《嫌疑人X的獻身》之命運篇

說到這裡返回主題,電影中,

造成石泓和唐川命運走成了交叉線的原因,

就是兩者的性格差距,

石泓面對問題,喜歡獨自分析,獨自解決,

他討厭孤獨,也享受孤獨,

遇到事情總喜歡等待,

用事實去驗證自己結論的正確與否,

再根據結論,以自己的邏輯解決問題。

正如他處理陳靜問題的方式,

明知陳靜和前夫會產生矛盾,卻選擇等待最後結果的發生,

明知陳靜知道自己頂罪報恩的事實之後,會選擇自首,已經選擇頂罪。

明知唐川會找出問題的所在,而選擇等待陳川去挖掘,

甚至,明知最後瞞不住,也不去選擇帶著陳靜一家離開。

石泓,永遠是在等待自己預測的事實發生,

一個睿智而孤獨的等待者。

所以石泓的人生看不到希望,也不會有主動的突破,

他的一生永遠是在等待一個人出現,

去影響他,改變他,

如學生時代的唐川,如似陽光般出現的陳靜。

如不是死在陳靜手,就會死在他手裡的苻堅。

(即便陳靜不錯手殺死苻堅,相信石泓也會默默解決掉這個“問題”)

《嫌疑人X的獻身》之命運篇

而唐川呢,遇事果斷而勇敢,

主動地發掘問題,解決問題,

對於未知充滿了好奇與興奮,

如同他沉迷於幫警方解決問題帶來的成就感一般,

同樣是孤獨,

唐川選擇了同享。

如我們普通人養貓狗一般,

雖然不是一個智力水平,但卻已經能夠從貓狗身上找到自己的“人性”。

所以,唐川雖然孤獨,

卻依舊充滿希望,

即便沒有希望,也會主動為自己找尋希望。

《嫌疑人X的獻身》之命運篇

唐川、石泓,一體兩面,

代表了我們面對孤獨時的兩種態度,

有的人沉迷孤獨與自我,躲在自己的一個小世界中,

看似完美無缺,實則枯燥乏味。

有的人面對孤獨,則充滿挑戰,

不停的找尋生活的意義,卻彌補孤獨帶來的挫敗感。

我們無力也無權去分辨錯對。

但人類,為什麼成為類,

就是因為我們是群居生物,

即便智商再為突出,

也避免不了需要從普通人中汲取能量。

我一直很喜歡人性這個詞,

人只所以為人,而不是神,

只所以生活能夠五顏六色,

就是因為我們充滿希望。

所以,面對命運,面對孤獨,

勇敢點,

面對它。

沒什麼解決不了的,

沒什麼過不去的,

既然命運由性格決定,

那麼為何不試著改變改變性格呢?

《嫌疑人X的獻身》之命運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