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 新版序 /

20年來,常有讀者說起他或她在讀《存在與時間》,苦於讀不下來,這時候,我總會向他們推薦《〈存在與時間〉讀本》。大多數讀者讀哲學書,不是要做研究,我斗膽相信,讀這本述略,也許比讀全譯本有更多收益。其實,我還相信,哲學不再有普通讀者,都放到學院裡供學者研究,那哲學不哲學就沒啥意思了。

這本書首次出版快20年了,據說脫銷也有多年。承陳凌雲美意,現在要在理想國名下再版。《存在與時間》是部經典。不過,我們今天說到經典,不可能把它們完全比作《論語》、《伊利亞特》。文字時代開始的時候,就那麼幾部經典,不論篇幅長短,讀書人都可以反覆通讀。今天,堪稱經典的著作成百成千,別說普通讀者,就算我這種人,一輩子除了讀書啥都不做,還是有很多大部頭沒去讀,難免盼望這些大部頭有個可靠的述要。

本著這樣的想法,《〈存在與時間〉讀本》初版前後,不止一位出版家朋友建議,組織一些學者為其他大部頭哲學著作編寫類似的述要,例如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羅爾斯的《正義論》沒那麼厚,但也不妨做個讀本。說起來,幾個人通讀過湯因比洋洋十二卷的《歷史研究》?多得多的讀者讀過索麥維爾為其前六卷編纂的節本或湯因比本人撰寫的一卷精粹本。大思想家篳路藍縷,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不能指望他們一下子就把思想之路處處建得規整,我們小學者把已經開闢的道路稍作修整,於自己,是一種學習,於讀者,也算一件功德,至少比胡亂搭建自己的體系有益些。建議是好建議,可惜好事難為。但我心裡還是盼望有後來者接下這個建議。

——陳嘉映,2019年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 新版序 /

20年來,常有讀者說起他或她在讀《存在與時間》,苦於讀不下來,這時候,我總會向他們推薦《〈存在與時間〉讀本》。大多數讀者讀哲學書,不是要做研究,我斗膽相信,讀這本述略,也許比讀全譯本有更多收益。其實,我還相信,哲學不再有普通讀者,都放到學院裡供學者研究,那哲學不哲學就沒啥意思了。

這本書首次出版快20年了,據說脫銷也有多年。承陳凌雲美意,現在要在理想國名下再版。《存在與時間》是部經典。不過,我們今天說到經典,不可能把它們完全比作《論語》、《伊利亞特》。文字時代開始的時候,就那麼幾部經典,不論篇幅長短,讀書人都可以反覆通讀。今天,堪稱經典的著作成百成千,別說普通讀者,就算我這種人,一輩子除了讀書啥都不做,還是有很多大部頭沒去讀,難免盼望這些大部頭有個可靠的述要。

本著這樣的想法,《〈存在與時間〉讀本》初版前後,不止一位出版家朋友建議,組織一些學者為其他大部頭哲學著作編寫類似的述要,例如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羅爾斯的《正義論》沒那麼厚,但也不妨做個讀本。說起來,幾個人通讀過湯因比洋洋十二卷的《歷史研究》?多得多的讀者讀過索麥維爾為其前六卷編纂的節本或湯因比本人撰寫的一卷精粹本。大思想家篳路藍縷,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不能指望他們一下子就把思想之路處處建得規整,我們小學者把已經開闢的道路稍作修整,於自己,是一種學習,於讀者,也算一件功德,至少比胡亂搭建自己的體系有益些。建議是好建議,可惜好事難為。但我心裡還是盼望有後來者接下這個建議。

——陳嘉映,2019年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序言

要了解現代西方哲學,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是必讀的著作。1987年,三聯書店出了中譯本,當時正值文化熱,開印就是五萬多冊,不過,學界內外,把這本書通讀下來的人少而又少。不少讀者對我說,他們很願讀這本書,但讀起來實在太費力。我覺得很可惜,這本書思想極深刻,內容也極豐富,一般有教養的階層都能讀才好,而現在連愛好哲學的讀者也難以終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文句太麻煩。身為譯者,首先應當考慮改善譯本減少難度,但依我看在譯本上減少難度的餘地不大。因此我就有意為這本書編一個讀本。

我在翻譯此書之前,就曾用中文做了一份全書摘要,那是為自己一個人服務的讀本。現在,根據《存在與時間》的中譯本以及我這十年對這本書的進一步理解,為廣大讀者提供這個讀本。雖說是個讀本,我也不指望它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讀下去,嚴肅的思想總要費點心力才能懂。我希望的是減少文字上人為的困難而盡少傷及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一開始,我添加了很多解釋性的材料,引導性的評論,原意是協助讀者理解,但印出來一看,這些東西反而妨礙讀者連貫閱讀,而且,加了那麼多解釋和評論,變得越來越像一部研究性著作,可供研究者參考,不像是供一般讀者閱讀的讀本。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一本很值得讀的書提供一個讀者能貫通閱讀的本子,於是,忍一忍心,把所有考據、解釋、評註都刪掉,保持行文一色,同時暗暗指望這些刪掉的材料將來有機會在別的場合形成專門的文著。

中文本來推重簡練,最忌蕪雜。《存在與時間》卻寫得相當蕪雜拖沓。一部分原因在於海德格爾當時尚未定稿,是為了取得教授職稱匆匆出版此書的。這個讀本篇幅縮小了一半多,我相信內容極少損失,理路反而更加顯豁。原文簡明緊湊的,改動就較小,原文重複拖沓的,改動就較多。原著很多文句、段落不斷重複,是故,越往後,刪削的就越多。

改寫依據我對這本書的理解,而非對這本書所討論的問題本身的理解。我對哲學問題的一般理解當會有影響,但我試圖把這種影響減低到最小限度,只在很少幾處做謹慎的發揮。有些句子甚至段落做了前後調整,有時是為了照顧改寫後的通順連貫,也有時是為了加強邏輯聯繫。就前一點說,可能讀者在對照全譯本的時候會稍生不便,不過,只要有助於讀者通貫閱讀,這點不便似乎可以忍受。在後一點上則有點冒險,因為我可能以我理解到的邏輯代替了原文的邏輯。我固然頗為自信對此書理路的瞭解,但絕不敢斷稱萬無一失。筆者不忌諱批評,實際上,巴望批評。

這是個讀本,讀本里多數句子不是嚴格的譯文,不可作為海德格爾著作的譯文來引用。讀本不能代替譯本,就像譯本不能代替原著。一般讀者應能通過這個讀本大致瞭解《存在與時間》,這時再讀譯本,就比較容易讀懂。就像不十分熟悉德文的人,可以藉助中譯本來閱讀原著。恰好,三聯書店打算出新版的中譯本。譯本與讀本參照閱讀,應能大大促進中文讀者對這本書的瞭解和理解。所選術語,讀本與譯本相同,只有幾個例外:ontisch 在譯本中作“存在者層次上的”,在這個本子裡作“實際存在(層次上)的”;verstehen在譯本中作“領會”,在這個本子裡多半作“理解”,有時同時說成“領會”和“理解”;Nichtigkeit在譯本中作“不之狀態”,在這個本子裡作“不性”。關於重要譯名,參見《存在與時間》中譯本新版的附錄一“一些重要譯名的討論”,附錄二“德漢語詞對照表”和附錄三“漢德語詞對照表”。

——陳嘉映,1999年於北京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 新版序 /

20年來,常有讀者說起他或她在讀《存在與時間》,苦於讀不下來,這時候,我總會向他們推薦《〈存在與時間〉讀本》。大多數讀者讀哲學書,不是要做研究,我斗膽相信,讀這本述略,也許比讀全譯本有更多收益。其實,我還相信,哲學不再有普通讀者,都放到學院裡供學者研究,那哲學不哲學就沒啥意思了。

這本書首次出版快20年了,據說脫銷也有多年。承陳凌雲美意,現在要在理想國名下再版。《存在與時間》是部經典。不過,我們今天說到經典,不可能把它們完全比作《論語》、《伊利亞特》。文字時代開始的時候,就那麼幾部經典,不論篇幅長短,讀書人都可以反覆通讀。今天,堪稱經典的著作成百成千,別說普通讀者,就算我這種人,一輩子除了讀書啥都不做,還是有很多大部頭沒去讀,難免盼望這些大部頭有個可靠的述要。

本著這樣的想法,《〈存在與時間〉讀本》初版前後,不止一位出版家朋友建議,組織一些學者為其他大部頭哲學著作編寫類似的述要,例如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羅爾斯的《正義論》沒那麼厚,但也不妨做個讀本。說起來,幾個人通讀過湯因比洋洋十二卷的《歷史研究》?多得多的讀者讀過索麥維爾為其前六卷編纂的節本或湯因比本人撰寫的一卷精粹本。大思想家篳路藍縷,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不能指望他們一下子就把思想之路處處建得規整,我們小學者把已經開闢的道路稍作修整,於自己,是一種學習,於讀者,也算一件功德,至少比胡亂搭建自己的體系有益些。建議是好建議,可惜好事難為。但我心裡還是盼望有後來者接下這個建議。

——陳嘉映,2019年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序言

要了解現代西方哲學,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是必讀的著作。1987年,三聯書店出了中譯本,當時正值文化熱,開印就是五萬多冊,不過,學界內外,把這本書通讀下來的人少而又少。不少讀者對我說,他們很願讀這本書,但讀起來實在太費力。我覺得很可惜,這本書思想極深刻,內容也極豐富,一般有教養的階層都能讀才好,而現在連愛好哲學的讀者也難以終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文句太麻煩。身為譯者,首先應當考慮改善譯本減少難度,但依我看在譯本上減少難度的餘地不大。因此我就有意為這本書編一個讀本。

我在翻譯此書之前,就曾用中文做了一份全書摘要,那是為自己一個人服務的讀本。現在,根據《存在與時間》的中譯本以及我這十年對這本書的進一步理解,為廣大讀者提供這個讀本。雖說是個讀本,我也不指望它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讀下去,嚴肅的思想總要費點心力才能懂。我希望的是減少文字上人為的困難而盡少傷及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一開始,我添加了很多解釋性的材料,引導性的評論,原意是協助讀者理解,但印出來一看,這些東西反而妨礙讀者連貫閱讀,而且,加了那麼多解釋和評論,變得越來越像一部研究性著作,可供研究者參考,不像是供一般讀者閱讀的讀本。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一本很值得讀的書提供一個讀者能貫通閱讀的本子,於是,忍一忍心,把所有考據、解釋、評註都刪掉,保持行文一色,同時暗暗指望這些刪掉的材料將來有機會在別的場合形成專門的文著。

中文本來推重簡練,最忌蕪雜。《存在與時間》卻寫得相當蕪雜拖沓。一部分原因在於海德格爾當時尚未定稿,是為了取得教授職稱匆匆出版此書的。這個讀本篇幅縮小了一半多,我相信內容極少損失,理路反而更加顯豁。原文簡明緊湊的,改動就較小,原文重複拖沓的,改動就較多。原著很多文句、段落不斷重複,是故,越往後,刪削的就越多。

改寫依據我對這本書的理解,而非對這本書所討論的問題本身的理解。我對哲學問題的一般理解當會有影響,但我試圖把這種影響減低到最小限度,只在很少幾處做謹慎的發揮。有些句子甚至段落做了前後調整,有時是為了照顧改寫後的通順連貫,也有時是為了加強邏輯聯繫。就前一點說,可能讀者在對照全譯本的時候會稍生不便,不過,只要有助於讀者通貫閱讀,這點不便似乎可以忍受。在後一點上則有點冒險,因為我可能以我理解到的邏輯代替了原文的邏輯。我固然頗為自信對此書理路的瞭解,但絕不敢斷稱萬無一失。筆者不忌諱批評,實際上,巴望批評。

這是個讀本,讀本里多數句子不是嚴格的譯文,不可作為海德格爾著作的譯文來引用。讀本不能代替譯本,就像譯本不能代替原著。一般讀者應能通過這個讀本大致瞭解《存在與時間》,這時再讀譯本,就比較容易讀懂。就像不十分熟悉德文的人,可以藉助中譯本來閱讀原著。恰好,三聯書店打算出新版的中譯本。譯本與讀本參照閱讀,應能大大促進中文讀者對這本書的瞭解和理解。所選術語,讀本與譯本相同,只有幾個例外:ontisch 在譯本中作“存在者層次上的”,在這個本子裡作“實際存在(層次上)的”;verstehen在譯本中作“領會”,在這個本子裡多半作“理解”,有時同時說成“領會”和“理解”;Nichtigkeit在譯本中作“不之狀態”,在這個本子裡作“不性”。關於重要譯名,參見《存在與時間》中譯本新版的附錄一“一些重要譯名的討論”,附錄二“德漢語詞對照表”和附錄三“漢德語詞對照表”。

——陳嘉映,1999年於北京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日常的此之在與此在的沉淪

在回溯在世的展開狀態的生存論結構之際,我們不曾專題闡釋此在的日常生活。我們現在必須回到那裡。第一步是要分析屬於常人的理解和解釋,從而我們就能夠知道:此在作為常人展開了哪些存在方式。我們將逐一考察話語、顧視與解釋的日常樣式,即閒言、好奇、兩可。這些樣式將公開出日常此在的本質傾向即沉淪。

第三十五節 閒言

閒言這個詞在這裡不應用於位卑一等的含義之下。作為術語,它意味著一種正面的現象,這種現象組建著日常此在的理解方式和解釋方式。話語說出來就是語言。而語言已經包含了某種理解與解釋。說出過的東西分成環節,成為含義之間的聯絡。在這些環節及其聯絡之中保存著對世界、對他人和對此在自己的理解。這種理解涉及傳統是怎樣揭示事物的,也涉及要重新解釋事物時我們都有哪些可能的概念及視野。成形的解釋方式具有此在的存在方式,像語言本身一樣根本不是現成的東西。但若說出過的話語不是現成的東西,那麼它的存在方式是什麼呢?它的日常存在樣式又是什麼呢?

語言包含了某種理解。這種理解是平均的理解。話語就憑著這種平均的可理解性達乎遠方而為人理解。聽到話語的人卻可能對話語源始所及的是什麼不甚了了,聽到的只是話語本身。誰說的意思都差不多;那是因為人們始終平均地理解所說的事情。人們並不曾分享對所談及的事情的源始聯繫,在日常共處中,要緊的只是把話語說來說去。只要有人說過,只要是名言警句,似乎就一定真實不欺合乎事理。話語也許從未獲得過對所談及的事物的源始聯繫,也許先前獲得過而後來喪失了。話語本身卻越傳越廣,越傳越權威。

事情是這樣,因為有人說是這樣。開始就立足不穩,經過鸚鵡學舌、人云亦云,就變成全然的閒言,全然失去了根基。閒言還不限於口頭上鸚鵡學舌,它還通過筆墨之下的陳詞濫調傳播開來。人們閱讀時不求甚解,他們依靠平均的理解,從不能夠斷定什麼是源始創造、源始爭得的東西,什麼是學舌而得的東西。更有甚者,平均理解也不要求這種區別,因為它本來就什麼都懂。誰都可以大談特談,對什麼都可以大談特談。對於閒言的漠無差別的理解來說,再沒有任何東西是深深鎖閉的。閒言無須先與所談的事情建立切身聯繫就什麼都懂了。要嘗試真實地理解事質,就可能誤入歧途,更其困惑,而人們沉浸在閒言裡就免於因嘗試真實理解而遭受失敗的危險了。

話語原是此在藉以展開自身的途徑,可一旦變成閒言,就鎖閉了在世,掩蓋了事物。我們自然而然認為話語有所說,即對事物有所揭示,可閒言停留在話語本身而從不費心回溯到所談及的事物。這裡無須乎有意欺騙——閒言以扭曲的方式開展在世,從而起到封閉作用。更有甚者,閒言也是一種話語,這種話語包含著平均的理解,人們雖然未能理解真實的事物,卻仍自以為達到了某種理解,這就加深了封閉。由於這種自以為是,人們就把所有富有新意的詰問和分析都束之高閣。

事物通過平均的理解得到解釋,形成自明而自信的公眾講法。許多東西我們最先都是通過公眾講法得知的,不少東西從不曾超出公眾講法。沒有哪個此在出生在自由的國土,天然看到自在的世界。此在是在公眾講法中生長起來的,公眾講法甚至已經決定了此在藉以同世界發生牽連的基本樣式,決定了我們會有何種情緒,規定著我們“看”什麼,怎樣“看”。一切真實的理解、解釋和傳達,一切重新揭示和重新據有,都是在公眾講法中、出自公眾講法、針對公眾講法獲得的。

然而,閒言並不是一種現成狀態。閒言持續不斷地把此在同源始真實的存在切開,從而切除了此在的根基,讓它滯留在飄浮不定之中。此在以這種去除根基的方式開展自身,開展世界。只因為此在有所開展,它才有可能以這種去除根基的方式存在。此在並不因為去除了根基而不存在,它倒因此才是最日常最頑固的“實在”。

來源:《〈存在與時間〉讀本》第三十五節,馬丁·海德格爾/原著,陳嘉映/編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 新版序 /

20年來,常有讀者說起他或她在讀《存在與時間》,苦於讀不下來,這時候,我總會向他們推薦《〈存在與時間〉讀本》。大多數讀者讀哲學書,不是要做研究,我斗膽相信,讀這本述略,也許比讀全譯本有更多收益。其實,我還相信,哲學不再有普通讀者,都放到學院裡供學者研究,那哲學不哲學就沒啥意思了。

這本書首次出版快20年了,據說脫銷也有多年。承陳凌雲美意,現在要在理想國名下再版。《存在與時間》是部經典。不過,我們今天說到經典,不可能把它們完全比作《論語》、《伊利亞特》。文字時代開始的時候,就那麼幾部經典,不論篇幅長短,讀書人都可以反覆通讀。今天,堪稱經典的著作成百成千,別說普通讀者,就算我這種人,一輩子除了讀書啥都不做,還是有很多大部頭沒去讀,難免盼望這些大部頭有個可靠的述要。

本著這樣的想法,《〈存在與時間〉讀本》初版前後,不止一位出版家朋友建議,組織一些學者為其他大部頭哲學著作編寫類似的述要,例如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羅爾斯的《正義論》沒那麼厚,但也不妨做個讀本。說起來,幾個人通讀過湯因比洋洋十二卷的《歷史研究》?多得多的讀者讀過索麥維爾為其前六卷編纂的節本或湯因比本人撰寫的一卷精粹本。大思想家篳路藍縷,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不能指望他們一下子就把思想之路處處建得規整,我們小學者把已經開闢的道路稍作修整,於自己,是一種學習,於讀者,也算一件功德,至少比胡亂搭建自己的體系有益些。建議是好建議,可惜好事難為。但我心裡還是盼望有後來者接下這個建議。

——陳嘉映,2019年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序言

要了解現代西方哲學,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是必讀的著作。1987年,三聯書店出了中譯本,當時正值文化熱,開印就是五萬多冊,不過,學界內外,把這本書通讀下來的人少而又少。不少讀者對我說,他們很願讀這本書,但讀起來實在太費力。我覺得很可惜,這本書思想極深刻,內容也極豐富,一般有教養的階層都能讀才好,而現在連愛好哲學的讀者也難以終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文句太麻煩。身為譯者,首先應當考慮改善譯本減少難度,但依我看在譯本上減少難度的餘地不大。因此我就有意為這本書編一個讀本。

我在翻譯此書之前,就曾用中文做了一份全書摘要,那是為自己一個人服務的讀本。現在,根據《存在與時間》的中譯本以及我這十年對這本書的進一步理解,為廣大讀者提供這個讀本。雖說是個讀本,我也不指望它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讀下去,嚴肅的思想總要費點心力才能懂。我希望的是減少文字上人為的困難而盡少傷及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一開始,我添加了很多解釋性的材料,引導性的評論,原意是協助讀者理解,但印出來一看,這些東西反而妨礙讀者連貫閱讀,而且,加了那麼多解釋和評論,變得越來越像一部研究性著作,可供研究者參考,不像是供一般讀者閱讀的讀本。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一本很值得讀的書提供一個讀者能貫通閱讀的本子,於是,忍一忍心,把所有考據、解釋、評註都刪掉,保持行文一色,同時暗暗指望這些刪掉的材料將來有機會在別的場合形成專門的文著。

中文本來推重簡練,最忌蕪雜。《存在與時間》卻寫得相當蕪雜拖沓。一部分原因在於海德格爾當時尚未定稿,是為了取得教授職稱匆匆出版此書的。這個讀本篇幅縮小了一半多,我相信內容極少損失,理路反而更加顯豁。原文簡明緊湊的,改動就較小,原文重複拖沓的,改動就較多。原著很多文句、段落不斷重複,是故,越往後,刪削的就越多。

改寫依據我對這本書的理解,而非對這本書所討論的問題本身的理解。我對哲學問題的一般理解當會有影響,但我試圖把這種影響減低到最小限度,只在很少幾處做謹慎的發揮。有些句子甚至段落做了前後調整,有時是為了照顧改寫後的通順連貫,也有時是為了加強邏輯聯繫。就前一點說,可能讀者在對照全譯本的時候會稍生不便,不過,只要有助於讀者通貫閱讀,這點不便似乎可以忍受。在後一點上則有點冒險,因為我可能以我理解到的邏輯代替了原文的邏輯。我固然頗為自信對此書理路的瞭解,但絕不敢斷稱萬無一失。筆者不忌諱批評,實際上,巴望批評。

這是個讀本,讀本里多數句子不是嚴格的譯文,不可作為海德格爾著作的譯文來引用。讀本不能代替譯本,就像譯本不能代替原著。一般讀者應能通過這個讀本大致瞭解《存在與時間》,這時再讀譯本,就比較容易讀懂。就像不十分熟悉德文的人,可以藉助中譯本來閱讀原著。恰好,三聯書店打算出新版的中譯本。譯本與讀本參照閱讀,應能大大促進中文讀者對這本書的瞭解和理解。所選術語,讀本與譯本相同,只有幾個例外:ontisch 在譯本中作“存在者層次上的”,在這個本子裡作“實際存在(層次上)的”;verstehen在譯本中作“領會”,在這個本子裡多半作“理解”,有時同時說成“領會”和“理解”;Nichtigkeit在譯本中作“不之狀態”,在這個本子裡作“不性”。關於重要譯名,參見《存在與時間》中譯本新版的附錄一“一些重要譯名的討論”,附錄二“德漢語詞對照表”和附錄三“漢德語詞對照表”。

——陳嘉映,1999年於北京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日常的此之在與此在的沉淪

在回溯在世的展開狀態的生存論結構之際,我們不曾專題闡釋此在的日常生活。我們現在必須回到那裡。第一步是要分析屬於常人的理解和解釋,從而我們就能夠知道:此在作為常人展開了哪些存在方式。我們將逐一考察話語、顧視與解釋的日常樣式,即閒言、好奇、兩可。這些樣式將公開出日常此在的本質傾向即沉淪。

第三十五節 閒言

閒言這個詞在這裡不應用於位卑一等的含義之下。作為術語,它意味著一種正面的現象,這種現象組建著日常此在的理解方式和解釋方式。話語說出來就是語言。而語言已經包含了某種理解與解釋。說出過的東西分成環節,成為含義之間的聯絡。在這些環節及其聯絡之中保存著對世界、對他人和對此在自己的理解。這種理解涉及傳統是怎樣揭示事物的,也涉及要重新解釋事物時我們都有哪些可能的概念及視野。成形的解釋方式具有此在的存在方式,像語言本身一樣根本不是現成的東西。但若說出過的話語不是現成的東西,那麼它的存在方式是什麼呢?它的日常存在樣式又是什麼呢?

語言包含了某種理解。這種理解是平均的理解。話語就憑著這種平均的可理解性達乎遠方而為人理解。聽到話語的人卻可能對話語源始所及的是什麼不甚了了,聽到的只是話語本身。誰說的意思都差不多;那是因為人們始終平均地理解所說的事情。人們並不曾分享對所談及的事情的源始聯繫,在日常共處中,要緊的只是把話語說來說去。只要有人說過,只要是名言警句,似乎就一定真實不欺合乎事理。話語也許從未獲得過對所談及的事物的源始聯繫,也許先前獲得過而後來喪失了。話語本身卻越傳越廣,越傳越權威。

事情是這樣,因為有人說是這樣。開始就立足不穩,經過鸚鵡學舌、人云亦云,就變成全然的閒言,全然失去了根基。閒言還不限於口頭上鸚鵡學舌,它還通過筆墨之下的陳詞濫調傳播開來。人們閱讀時不求甚解,他們依靠平均的理解,從不能夠斷定什麼是源始創造、源始爭得的東西,什麼是學舌而得的東西。更有甚者,平均理解也不要求這種區別,因為它本來就什麼都懂。誰都可以大談特談,對什麼都可以大談特談。對於閒言的漠無差別的理解來說,再沒有任何東西是深深鎖閉的。閒言無須先與所談的事情建立切身聯繫就什麼都懂了。要嘗試真實地理解事質,就可能誤入歧途,更其困惑,而人們沉浸在閒言裡就免於因嘗試真實理解而遭受失敗的危險了。

話語原是此在藉以展開自身的途徑,可一旦變成閒言,就鎖閉了在世,掩蓋了事物。我們自然而然認為話語有所說,即對事物有所揭示,可閒言停留在話語本身而從不費心回溯到所談及的事物。這裡無須乎有意欺騙——閒言以扭曲的方式開展在世,從而起到封閉作用。更有甚者,閒言也是一種話語,這種話語包含著平均的理解,人們雖然未能理解真實的事物,卻仍自以為達到了某種理解,這就加深了封閉。由於這種自以為是,人們就把所有富有新意的詰問和分析都束之高閣。

事物通過平均的理解得到解釋,形成自明而自信的公眾講法。許多東西我們最先都是通過公眾講法得知的,不少東西從不曾超出公眾講法。沒有哪個此在出生在自由的國土,天然看到自在的世界。此在是在公眾講法中生長起來的,公眾講法甚至已經決定了此在藉以同世界發生牽連的基本樣式,決定了我們會有何種情緒,規定著我們“看”什麼,怎樣“看”。一切真實的理解、解釋和傳達,一切重新揭示和重新據有,都是在公眾講法中、出自公眾講法、針對公眾講法獲得的。

然而,閒言並不是一種現成狀態。閒言持續不斷地把此在同源始真實的存在切開,從而切除了此在的根基,讓它滯留在飄浮不定之中。此在以這種去除根基的方式開展自身,開展世界。只因為此在有所開展,它才有可能以這種去除根基的方式存在。此在並不因為去除了根基而不存在,它倒因此才是最日常最頑固的“實在”。

來源:《〈存在與時間〉讀本》第三十五節,馬丁·海德格爾/原著,陳嘉映/編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 新版序 /

20年來,常有讀者說起他或她在讀《存在與時間》,苦於讀不下來,這時候,我總會向他們推薦《〈存在與時間〉讀本》。大多數讀者讀哲學書,不是要做研究,我斗膽相信,讀這本述略,也許比讀全譯本有更多收益。其實,我還相信,哲學不再有普通讀者,都放到學院裡供學者研究,那哲學不哲學就沒啥意思了。

這本書首次出版快20年了,據說脫銷也有多年。承陳凌雲美意,現在要在理想國名下再版。《存在與時間》是部經典。不過,我們今天說到經典,不可能把它們完全比作《論語》、《伊利亞特》。文字時代開始的時候,就那麼幾部經典,不論篇幅長短,讀書人都可以反覆通讀。今天,堪稱經典的著作成百成千,別說普通讀者,就算我這種人,一輩子除了讀書啥都不做,還是有很多大部頭沒去讀,難免盼望這些大部頭有個可靠的述要。

本著這樣的想法,《〈存在與時間〉讀本》初版前後,不止一位出版家朋友建議,組織一些學者為其他大部頭哲學著作編寫類似的述要,例如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羅爾斯的《正義論》沒那麼厚,但也不妨做個讀本。說起來,幾個人通讀過湯因比洋洋十二卷的《歷史研究》?多得多的讀者讀過索麥維爾為其前六卷編纂的節本或湯因比本人撰寫的一卷精粹本。大思想家篳路藍縷,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不能指望他們一下子就把思想之路處處建得規整,我們小學者把已經開闢的道路稍作修整,於自己,是一種學習,於讀者,也算一件功德,至少比胡亂搭建自己的體系有益些。建議是好建議,可惜好事難為。但我心裡還是盼望有後來者接下這個建議。

——陳嘉映,2019年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序言

要了解現代西方哲學,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是必讀的著作。1987年,三聯書店出了中譯本,當時正值文化熱,開印就是五萬多冊,不過,學界內外,把這本書通讀下來的人少而又少。不少讀者對我說,他們很願讀這本書,但讀起來實在太費力。我覺得很可惜,這本書思想極深刻,內容也極豐富,一般有教養的階層都能讀才好,而現在連愛好哲學的讀者也難以終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文句太麻煩。身為譯者,首先應當考慮改善譯本減少難度,但依我看在譯本上減少難度的餘地不大。因此我就有意為這本書編一個讀本。

我在翻譯此書之前,就曾用中文做了一份全書摘要,那是為自己一個人服務的讀本。現在,根據《存在與時間》的中譯本以及我這十年對這本書的進一步理解,為廣大讀者提供這個讀本。雖說是個讀本,我也不指望它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讀下去,嚴肅的思想總要費點心力才能懂。我希望的是減少文字上人為的困難而盡少傷及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一開始,我添加了很多解釋性的材料,引導性的評論,原意是協助讀者理解,但印出來一看,這些東西反而妨礙讀者連貫閱讀,而且,加了那麼多解釋和評論,變得越來越像一部研究性著作,可供研究者參考,不像是供一般讀者閱讀的讀本。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一本很值得讀的書提供一個讀者能貫通閱讀的本子,於是,忍一忍心,把所有考據、解釋、評註都刪掉,保持行文一色,同時暗暗指望這些刪掉的材料將來有機會在別的場合形成專門的文著。

中文本來推重簡練,最忌蕪雜。《存在與時間》卻寫得相當蕪雜拖沓。一部分原因在於海德格爾當時尚未定稿,是為了取得教授職稱匆匆出版此書的。這個讀本篇幅縮小了一半多,我相信內容極少損失,理路反而更加顯豁。原文簡明緊湊的,改動就較小,原文重複拖沓的,改動就較多。原著很多文句、段落不斷重複,是故,越往後,刪削的就越多。

改寫依據我對這本書的理解,而非對這本書所討論的問題本身的理解。我對哲學問題的一般理解當會有影響,但我試圖把這種影響減低到最小限度,只在很少幾處做謹慎的發揮。有些句子甚至段落做了前後調整,有時是為了照顧改寫後的通順連貫,也有時是為了加強邏輯聯繫。就前一點說,可能讀者在對照全譯本的時候會稍生不便,不過,只要有助於讀者通貫閱讀,這點不便似乎可以忍受。在後一點上則有點冒險,因為我可能以我理解到的邏輯代替了原文的邏輯。我固然頗為自信對此書理路的瞭解,但絕不敢斷稱萬無一失。筆者不忌諱批評,實際上,巴望批評。

這是個讀本,讀本里多數句子不是嚴格的譯文,不可作為海德格爾著作的譯文來引用。讀本不能代替譯本,就像譯本不能代替原著。一般讀者應能通過這個讀本大致瞭解《存在與時間》,這時再讀譯本,就比較容易讀懂。就像不十分熟悉德文的人,可以藉助中譯本來閱讀原著。恰好,三聯書店打算出新版的中譯本。譯本與讀本參照閱讀,應能大大促進中文讀者對這本書的瞭解和理解。所選術語,讀本與譯本相同,只有幾個例外:ontisch 在譯本中作“存在者層次上的”,在這個本子裡作“實際存在(層次上)的”;verstehen在譯本中作“領會”,在這個本子裡多半作“理解”,有時同時說成“領會”和“理解”;Nichtigkeit在譯本中作“不之狀態”,在這個本子裡作“不性”。關於重要譯名,參見《存在與時間》中譯本新版的附錄一“一些重要譯名的討論”,附錄二“德漢語詞對照表”和附錄三“漢德語詞對照表”。

——陳嘉映,1999年於北京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日常的此之在與此在的沉淪

在回溯在世的展開狀態的生存論結構之際,我們不曾專題闡釋此在的日常生活。我們現在必須回到那裡。第一步是要分析屬於常人的理解和解釋,從而我們就能夠知道:此在作為常人展開了哪些存在方式。我們將逐一考察話語、顧視與解釋的日常樣式,即閒言、好奇、兩可。這些樣式將公開出日常此在的本質傾向即沉淪。

第三十五節 閒言

閒言這個詞在這裡不應用於位卑一等的含義之下。作為術語,它意味著一種正面的現象,這種現象組建著日常此在的理解方式和解釋方式。話語說出來就是語言。而語言已經包含了某種理解與解釋。說出過的東西分成環節,成為含義之間的聯絡。在這些環節及其聯絡之中保存著對世界、對他人和對此在自己的理解。這種理解涉及傳統是怎樣揭示事物的,也涉及要重新解釋事物時我們都有哪些可能的概念及視野。成形的解釋方式具有此在的存在方式,像語言本身一樣根本不是現成的東西。但若說出過的話語不是現成的東西,那麼它的存在方式是什麼呢?它的日常存在樣式又是什麼呢?

語言包含了某種理解。這種理解是平均的理解。話語就憑著這種平均的可理解性達乎遠方而為人理解。聽到話語的人卻可能對話語源始所及的是什麼不甚了了,聽到的只是話語本身。誰說的意思都差不多;那是因為人們始終平均地理解所說的事情。人們並不曾分享對所談及的事情的源始聯繫,在日常共處中,要緊的只是把話語說來說去。只要有人說過,只要是名言警句,似乎就一定真實不欺合乎事理。話語也許從未獲得過對所談及的事物的源始聯繫,也許先前獲得過而後來喪失了。話語本身卻越傳越廣,越傳越權威。

事情是這樣,因為有人說是這樣。開始就立足不穩,經過鸚鵡學舌、人云亦云,就變成全然的閒言,全然失去了根基。閒言還不限於口頭上鸚鵡學舌,它還通過筆墨之下的陳詞濫調傳播開來。人們閱讀時不求甚解,他們依靠平均的理解,從不能夠斷定什麼是源始創造、源始爭得的東西,什麼是學舌而得的東西。更有甚者,平均理解也不要求這種區別,因為它本來就什麼都懂。誰都可以大談特談,對什麼都可以大談特談。對於閒言的漠無差別的理解來說,再沒有任何東西是深深鎖閉的。閒言無須先與所談的事情建立切身聯繫就什麼都懂了。要嘗試真實地理解事質,就可能誤入歧途,更其困惑,而人們沉浸在閒言裡就免於因嘗試真實理解而遭受失敗的危險了。

話語原是此在藉以展開自身的途徑,可一旦變成閒言,就鎖閉了在世,掩蓋了事物。我們自然而然認為話語有所說,即對事物有所揭示,可閒言停留在話語本身而從不費心回溯到所談及的事物。這裡無須乎有意欺騙——閒言以扭曲的方式開展在世,從而起到封閉作用。更有甚者,閒言也是一種話語,這種話語包含著平均的理解,人們雖然未能理解真實的事物,卻仍自以為達到了某種理解,這就加深了封閉。由於這種自以為是,人們就把所有富有新意的詰問和分析都束之高閣。

事物通過平均的理解得到解釋,形成自明而自信的公眾講法。許多東西我們最先都是通過公眾講法得知的,不少東西從不曾超出公眾講法。沒有哪個此在出生在自由的國土,天然看到自在的世界。此在是在公眾講法中生長起來的,公眾講法甚至已經決定了此在藉以同世界發生牽連的基本樣式,決定了我們會有何種情緒,規定著我們“看”什麼,怎樣“看”。一切真實的理解、解釋和傳達,一切重新揭示和重新據有,都是在公眾講法中、出自公眾講法、針對公眾講法獲得的。

然而,閒言並不是一種現成狀態。閒言持續不斷地把此在同源始真實的存在切開,從而切除了此在的根基,讓它滯留在飄浮不定之中。此在以這種去除根基的方式開展自身,開展世界。只因為此在有所開展,它才有可能以這種去除根基的方式存在。此在並不因為去除了根基而不存在,它倒因此才是最日常最頑固的“實在”。

來源:《〈存在與時間〉讀本》第三十五節,馬丁·海德格爾/原著,陳嘉映/編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 新版序 /

20年來,常有讀者說起他或她在讀《存在與時間》,苦於讀不下來,這時候,我總會向他們推薦《〈存在與時間〉讀本》。大多數讀者讀哲學書,不是要做研究,我斗膽相信,讀這本述略,也許比讀全譯本有更多收益。其實,我還相信,哲學不再有普通讀者,都放到學院裡供學者研究,那哲學不哲學就沒啥意思了。

這本書首次出版快20年了,據說脫銷也有多年。承陳凌雲美意,現在要在理想國名下再版。《存在與時間》是部經典。不過,我們今天說到經典,不可能把它們完全比作《論語》、《伊利亞特》。文字時代開始的時候,就那麼幾部經典,不論篇幅長短,讀書人都可以反覆通讀。今天,堪稱經典的著作成百成千,別說普通讀者,就算我這種人,一輩子除了讀書啥都不做,還是有很多大部頭沒去讀,難免盼望這些大部頭有個可靠的述要。

本著這樣的想法,《〈存在與時間〉讀本》初版前後,不止一位出版家朋友建議,組織一些學者為其他大部頭哲學著作編寫類似的述要,例如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斯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羅爾斯的《正義論》沒那麼厚,但也不妨做個讀本。說起來,幾個人通讀過湯因比洋洋十二卷的《歷史研究》?多得多的讀者讀過索麥維爾為其前六卷編纂的節本或湯因比本人撰寫的一卷精粹本。大思想家篳路藍縷,逢山開道遇水架橋,不能指望他們一下子就把思想之路處處建得規整,我們小學者把已經開闢的道路稍作修整,於自己,是一種學習,於讀者,也算一件功德,至少比胡亂搭建自己的體系有益些。建議是好建議,可惜好事難為。但我心裡還是盼望有後來者接下這個建議。

——陳嘉映,2019年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序言

要了解現代西方哲學,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是必讀的著作。1987年,三聯書店出了中譯本,當時正值文化熱,開印就是五萬多冊,不過,學界內外,把這本書通讀下來的人少而又少。不少讀者對我說,他們很願讀這本書,但讀起來實在太費力。我覺得很可惜,這本書思想極深刻,內容也極豐富,一般有教養的階層都能讀才好,而現在連愛好哲學的讀者也難以終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文句太麻煩。身為譯者,首先應當考慮改善譯本減少難度,但依我看在譯本上減少難度的餘地不大。因此我就有意為這本書編一個讀本。

我在翻譯此書之前,就曾用中文做了一份全書摘要,那是為自己一個人服務的讀本。現在,根據《存在與時間》的中譯本以及我這十年對這本書的進一步理解,為廣大讀者提供這個讀本。雖說是個讀本,我也不指望它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讀下去,嚴肅的思想總要費點心力才能懂。我希望的是減少文字上人為的困難而盡少傷及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一開始,我添加了很多解釋性的材料,引導性的評論,原意是協助讀者理解,但印出來一看,這些東西反而妨礙讀者連貫閱讀,而且,加了那麼多解釋和評論,變得越來越像一部研究性著作,可供研究者參考,不像是供一般讀者閱讀的讀本。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為一本很值得讀的書提供一個讀者能貫通閱讀的本子,於是,忍一忍心,把所有考據、解釋、評註都刪掉,保持行文一色,同時暗暗指望這些刪掉的材料將來有機會在別的場合形成專門的文著。

中文本來推重簡練,最忌蕪雜。《存在與時間》卻寫得相當蕪雜拖沓。一部分原因在於海德格爾當時尚未定稿,是為了取得教授職稱匆匆出版此書的。這個讀本篇幅縮小了一半多,我相信內容極少損失,理路反而更加顯豁。原文簡明緊湊的,改動就較小,原文重複拖沓的,改動就較多。原著很多文句、段落不斷重複,是故,越往後,刪削的就越多。

改寫依據我對這本書的理解,而非對這本書所討論的問題本身的理解。我對哲學問題的一般理解當會有影響,但我試圖把這種影響減低到最小限度,只在很少幾處做謹慎的發揮。有些句子甚至段落做了前後調整,有時是為了照顧改寫後的通順連貫,也有時是為了加強邏輯聯繫。就前一點說,可能讀者在對照全譯本的時候會稍生不便,不過,只要有助於讀者通貫閱讀,這點不便似乎可以忍受。在後一點上則有點冒險,因為我可能以我理解到的邏輯代替了原文的邏輯。我固然頗為自信對此書理路的瞭解,但絕不敢斷稱萬無一失。筆者不忌諱批評,實際上,巴望批評。

這是個讀本,讀本里多數句子不是嚴格的譯文,不可作為海德格爾著作的譯文來引用。讀本不能代替譯本,就像譯本不能代替原著。一般讀者應能通過這個讀本大致瞭解《存在與時間》,這時再讀譯本,就比較容易讀懂。就像不十分熟悉德文的人,可以藉助中譯本來閱讀原著。恰好,三聯書店打算出新版的中譯本。譯本與讀本參照閱讀,應能大大促進中文讀者對這本書的瞭解和理解。所選術語,讀本與譯本相同,只有幾個例外:ontisch 在譯本中作“存在者層次上的”,在這個本子裡作“實際存在(層次上)的”;verstehen在譯本中作“領會”,在這個本子裡多半作“理解”,有時同時說成“領會”和“理解”;Nichtigkeit在譯本中作“不之狀態”,在這個本子裡作“不性”。關於重要譯名,參見《存在與時間》中譯本新版的附錄一“一些重要譯名的討論”,附錄二“德漢語詞對照表”和附錄三“漢德語詞對照表”。

——陳嘉映,1999年於北京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日常的此之在與此在的沉淪

在回溯在世的展開狀態的生存論結構之際,我們不曾專題闡釋此在的日常生活。我們現在必須回到那裡。第一步是要分析屬於常人的理解和解釋,從而我們就能夠知道:此在作為常人展開了哪些存在方式。我們將逐一考察話語、顧視與解釋的日常樣式,即閒言、好奇、兩可。這些樣式將公開出日常此在的本質傾向即沉淪。

第三十五節 閒言

閒言這個詞在這裡不應用於位卑一等的含義之下。作為術語,它意味著一種正面的現象,這種現象組建著日常此在的理解方式和解釋方式。話語說出來就是語言。而語言已經包含了某種理解與解釋。說出過的東西分成環節,成為含義之間的聯絡。在這些環節及其聯絡之中保存著對世界、對他人和對此在自己的理解。這種理解涉及傳統是怎樣揭示事物的,也涉及要重新解釋事物時我們都有哪些可能的概念及視野。成形的解釋方式具有此在的存在方式,像語言本身一樣根本不是現成的東西。但若說出過的話語不是現成的東西,那麼它的存在方式是什麼呢?它的日常存在樣式又是什麼呢?

語言包含了某種理解。這種理解是平均的理解。話語就憑著這種平均的可理解性達乎遠方而為人理解。聽到話語的人卻可能對話語源始所及的是什麼不甚了了,聽到的只是話語本身。誰說的意思都差不多;那是因為人們始終平均地理解所說的事情。人們並不曾分享對所談及的事情的源始聯繫,在日常共處中,要緊的只是把話語說來說去。只要有人說過,只要是名言警句,似乎就一定真實不欺合乎事理。話語也許從未獲得過對所談及的事物的源始聯繫,也許先前獲得過而後來喪失了。話語本身卻越傳越廣,越傳越權威。

事情是這樣,因為有人說是這樣。開始就立足不穩,經過鸚鵡學舌、人云亦云,就變成全然的閒言,全然失去了根基。閒言還不限於口頭上鸚鵡學舌,它還通過筆墨之下的陳詞濫調傳播開來。人們閱讀時不求甚解,他們依靠平均的理解,從不能夠斷定什麼是源始創造、源始爭得的東西,什麼是學舌而得的東西。更有甚者,平均理解也不要求這種區別,因為它本來就什麼都懂。誰都可以大談特談,對什麼都可以大談特談。對於閒言的漠無差別的理解來說,再沒有任何東西是深深鎖閉的。閒言無須先與所談的事情建立切身聯繫就什麼都懂了。要嘗試真實地理解事質,就可能誤入歧途,更其困惑,而人們沉浸在閒言裡就免於因嘗試真實理解而遭受失敗的危險了。

話語原是此在藉以展開自身的途徑,可一旦變成閒言,就鎖閉了在世,掩蓋了事物。我們自然而然認為話語有所說,即對事物有所揭示,可閒言停留在話語本身而從不費心回溯到所談及的事物。這裡無須乎有意欺騙——閒言以扭曲的方式開展在世,從而起到封閉作用。更有甚者,閒言也是一種話語,這種話語包含著平均的理解,人們雖然未能理解真實的事物,卻仍自以為達到了某種理解,這就加深了封閉。由於這種自以為是,人們就把所有富有新意的詰問和分析都束之高閣。

事物通過平均的理解得到解釋,形成自明而自信的公眾講法。許多東西我們最先都是通過公眾講法得知的,不少東西從不曾超出公眾講法。沒有哪個此在出生在自由的國土,天然看到自在的世界。此在是在公眾講法中生長起來的,公眾講法甚至已經決定了此在藉以同世界發生牽連的基本樣式,決定了我們會有何種情緒,規定著我們“看”什麼,怎樣“看”。一切真實的理解、解釋和傳達,一切重新揭示和重新據有,都是在公眾講法中、出自公眾講法、針對公眾講法獲得的。

然而,閒言並不是一種現成狀態。閒言持續不斷地把此在同源始真實的存在切開,從而切除了此在的根基,讓它滯留在飄浮不定之中。此在以這種去除根基的方式開展自身,開展世界。只因為此在有所開展,它才有可能以這種去除根基的方式存在。此在並不因為去除了根基而不存在,它倒因此才是最日常最頑固的“實在”。

來源:《〈存在與時間〉讀本》第三十五節,馬丁·海德格爾/原著,陳嘉映/編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陳嘉映:人們為何會沉浸在閒言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