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10年研究200家企業,大多不是死在產品不行,而是管理太爛!

陳春花 工作這一年 人力資源 文化 招聘 職場千里馬文化 2019-04-06

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免費獲取職場文化及管理知識。職場千里馬文化,只做職場乾貨,完全免費分享!

去年12月份,朋友入職了一家融完A輪的公司。

制度也比較健全,文化理念先進,好多同事都是海歸,但年後回來就倒閉了。

我並不吃驚,舉個細節:在他們公司,公款報銷吃喝成了公開的祕密,領導也知道,但解決方法就是無休止的開會提醒。

陳春花:10年研究200家企業,大多不是死在產品不行,而是管理太爛!

所以,很多公司並非死在產品業務不行,而是掉進了管理的大坑。

請認真思考一下,你的公司是不是存在著這樣的普遍現象:

  • 有5%——10%的公司員工,一上班就是來挑毛病、和你對著幹的,所有的制度他都看不慣,所有的決策他都有不同想法,而他不會去想自己做得如何;
  • 有15%——20%的員工,他做出的東西就是不合格;
  • 有20%的員工是蒙著做事,做得對與錯,他都不知道為什麼;
  • 只有20%的員工的工作,是高績效的。

也就是說,公司中有60%的員工的工作沒有正常產生績效,這是多麼大的浪費?

儘管管理者做出了很多努力,我們也學習過不少管理知識,嘗試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總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

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這是我10年間對200家企業跟蹤研究的發現。

十數年來,正是這些問題深深地吸引住我持續迷戀、關注管理:

  • 為什麼同樣的資源和人,交給不同的管理者進行管理,結果卻相去甚遠?
  • 為什麼這樣多的人陷入了無效的、甚至毫無意義的工作中?
  • 影響人們工作的關鍵要素是什麼?
  • 人員為什麼會流動?
  •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組織並沒有讓他們發揮作用?

這些問題的出現,其實都是源於管理觀。

陳春花:10年研究200家企業,大多不是死在產品不行,而是管理太爛!

一:用績效說話:管理只對績效負責

現象一:功勞與苦勞

現在大家普遍知道,“苦勞”是對績效沒有幫助的。

但是在現實中,很多人有了“苦勞”之後,就會覺得已經很對得起公司了。

其實我們也會接受這些看法,很多公司還是以苦勞為考量標準。

這說明對管理的觀念還是沒有認識清楚。

講苦勞是對管理上的第一浪費。

陳春花:10年研究200家企業,大多不是死在產品不行,而是管理太爛!

現象二:能力和態度

管理只對績效負責,直接產生績效的是能力,而不是態度。

誰產生績效,誰就最重要。

當態度轉化為能力,才有用。

  • 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企業,你公司活得好的員工是誰?
  • 是不是能幹的人累死,不幹活的人活得很好?
  • 而通常是能幹的人總是態度不那麼好,不能幹的人總是很討好。
  • 那麼你的管理就一定出問題了,你考核的是態度多,還是能力多?

如果你50%的內容都是在考核態度,那你的公司能幹的人就自然活得很累了——而這意味著如果有機會,他就會流走。

這是對管理的第二大浪費。

陳春花:10年研究200家企業,大多不是死在產品不行,而是管理太爛!

現象三:才幹和品德

品德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戰時才能評價。

通常情況下,我們很難去評價一個人的品德是好還是壞,管理不能把賭注押在這裡,而恰恰應該去設法解決它:

管理要承擔的責任就是沒有機會讓人去犯錯誤,讓品德轉化為才幹,創造績效。

所以學管理,要看經濟學和組織行為學。

  • 何時“德”比“才”重要?
  • 必須要說明的是:在兩個時間點上,德比才重要。一是在招聘時;一是在提拔時。

二:等邊分配法則:管理是一種分配

管理者一定要懂得把三樣東西分成等邊三角形:即權力、責任、利益三角對等。

幾乎所有管理出問題,都是因為三者的不對等。

管理實際上是一種分配,需要特別提醒注意的是,這裡分配的是一種責任,而不是權力。

我們在管理中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分配權力。

陳春花:10年研究200家企業,大多不是死在產品不行,而是管理太爛!

必須明確,權力分配的依據不是崗位,而是責任。

比如:如果完成績效的責任,分公司的責任最大,那麼權力最大的就應該是分公司經理。

但是現實中常常不是這樣。

我建議大家做兩個重要觀察:

① 公司的總經理經常給誰開會?參加會議的人就是權力最大的人。

  • 他是經常給總部職能部門的人,如人力資源經理、財務經理開會?
  • 還是經常和分公司經理、一線經理開會?
  • 和總經理經常開會的人最有權做決定,只不過這個決定是通過總經理部署下去。

② 公司頭銜的設計,是一線人員的稱謂高,還是公司職能部門的稱謂高?

稱謂具有象徵意義,權力常常在崗位的稱謂中就分配了。

  • 你會發現,總經理的會議室裡多是職能部門的人,而二線職能部門負責人的稱謂都比分公司、一線崗位的稱謂高。
  • 你又如何讓一個人力資源總監去為一個小小的一線經理服務?
  • 彼此見面一打招呼,上下心態就立刻拉開了。
  • 這樣的分配就不是基於責任的分配,管理效力自然大打折扣。
陳春花:10年研究200家企業,大多不是死在產品不行,而是管理太爛!

三、管理始終為經營服務

這是我一直堅持的觀點,也是談得最多的話題。

其中含有兩個重要的認識:

  • 第一,管理做什麼,必須由經營決定;
  • 第二,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經營水平。

首先,為什麼管理做什麼要由經營確定?

在一個公司中,“經營”是選擇對的事情做;管理是要把事情做對。

邏輯關係非常明顯。

  • 比如通常情況下,薄利多銷經營,對應規模化和成本管理;
  • 一分價錢一分貨經營,對應品質和品牌管理;
  • 服務化經營對應流程管理;
  • 定製化經營對應柔性化管理等。
陳春花:10年研究200家企業,大多不是死在產品不行,而是管理太爛!

其次,為什麼管理不能大於經營?

  • 因為一個公司的管理能力大於經營能力的話,那常常意味著虧損。
  •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公司制度很健全、文化理念很先進、人才很優秀,但就是經營不景氣的原因。
  • 雖然你很懂管理,但是你的管理觀有問題。
  • 你不妨看看,你公司最優秀的人是在做經營,還是在做管理?
  • 你開內部會議多,還是開外部會議多?
  • 如果你的高管團隊每一次都是開內部會議,每天看到的都是他的下屬,那麼你的管理就大過了經營。

這就是傑克•韋爾奇為什麼說:

不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時間都在開內部會議,下午不重要的時間見客戶;

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時間都在見客戶;下午儘量少的時間開內部會議。

從時間的分配上就可以知道,你是經營大,還是管理大。

聲明:素材與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處理。

商業合作,請後臺私信“合作”,獲取聯繫方式!

歡迎關注【職場千里馬文化】頭條號,每天學點職場文化,助力升職加薪!

網友都在看:

無能領導的10種表現,你的領導中5個以上,堅決不要追隨,謹記!

致管理者:寧可手下無人可用,也要辭退這類消極員工!

執行力差,大多是管理無能:高層控方向、中層提效率、基層抓團隊!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生意,都要學會這些,財氣才會源源不斷!經典!

金牌銷售必懂39條“銷售潛規則”,輕鬆拿下各種客戶!(純乾貨)

董明珠談管理:沒有人才,一切歸零;管理人,就要得罪人!

大格局的人,必備5大思維、6大素養和10種能力!遲早能成大事!

非常完整的公司管理手冊模板,管理者日常工作必備!(非常詳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