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泰州——晁說之《海陵閒居》


詩話泰州——晁說之《海陵閒居》

海陵閒居宋•晁說之春色海邊雖到晚,幽居亦且得徘徊。風輕花影閒閒去,人靜棋聲揭揭來。莫話艱難催白髮,從教顛倒長青苔。明朝此興如能在,夢到樑王舊吹臺。

此詩寫於1129年的春天,為晁說之在海陵第二年所寫。此詩著眼點在一“閒”字,也是詩人難得的一點靜謐時光。作者晁說之(1059-1129),字以道、伯以,號景迂生。生於山東鉅野名門望族。元豐五年(1082),進士及第。蘇東坡以其“文章典麗,可備著述”舉薦。與其兄長晁補之、弟晁禎之、 晁衝之(堂兄弟)並稱為“鉅野四晁”,皆是文學家。如此出身,若不是恰遭國破家亡,想必也會幸福老去。然而,若此也就沒有他海陵之行,也就沒有那麼多海陵詩篇了。

公元1128年正月二十八日,詩人跟隨難民南下,投奔到早幾年居住在海陵城的兄弟家中。對於行將七十的詩人來說,經歷這次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生活,身體狀況無疑遭受沉重打擊。他將這次避難經過寫進詩中:脫身兵火欲何之,不料茲焉過所期。軒檻如僧縈橘柚,鄉關似夢識蒿藜。弟兄朋友談平昔,盜賊羌胡問幾時。共約更明王道正,或能一語到天墀。即便脫離了兵火又能怎麼樣,走到哪裡,都人心惶惶,況且夢裡還那麼思念故鄉,只要一日戰爭未平,未來生活依舊沒有著落。

在海陵住下一個多月,轉眼就到了寒食節。可是,我們的詩人卻沒心情過節。為什麼呢,江洋大盜趁亂而起,四處打劫。有一次,詩人跳入河中才躲過一劫,差一點就成為寒食新鬼。再看看每家每戶,都被盜賊搶掠一空,到處都是一片哀哭聲。這個寒食節,可真真令人愁苦啊。


詩話泰州——晁說之《海陵閒居》

流寓海陵半年,時光走到了秋天,詩人忽得友人周元仲(字分寧)寄來的書信,欣慰自然與常日不同。於是提筆給友人回信,將最近孤獨愁苦的心情訴之筆端:海陵士子江東客,我到海陵無主人。蒼波知君到何處,直待書來消息真。與君相去歲月久,世事茫茫誰出手。桑田欲變仙人去,鶴駕雲軿安得取。愁腸出淚付滄波,江上秋風奈我何。何處雲山君待我,更煩先寄彩雲歌。在這個亂世之中,唯有友誼能給詩人帶來些許溫暖。

秋天的海陵有一個重要節日,叫做“秋社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春社日一樣)。秋社日干嘛呢?祭神報謝,食糕、飲酒、回孃家。糕怎麼做?人們會用麵粉拌糖,燙麵蒸熟,切成菱形大塊“面糕”。還有複雜一點的“黃米糕”、“棗慄糕”、“餌公式糕”等。好聽點有叫“食鹿糕”,寓意來年“食祿”(做官);“萬象糕”,寓意“萬象高”(好運)。這項古老的海陵遺風,一直到現在還有,人們仍舊會用雲片糕祭神報謝。


詩話泰州——晁說之《海陵閒居》

此時的海陵社日,經過盜賊搶掠一空,哪還有糕點可吃。詩人用一首五言絕句,直抒悽慘的境遇:信美非真美,徒勞本自勞。異鄉今日社,寂寞食無糕。

異鄉、寂寞、無糕,並沒有讓詩人沉淪下去。他聽著秋風裡的畫角聲,更覺得海陵的秋思愈加清亮。對詩人來說,兵荒馬亂已然成為一種常態,不如樂觀一些,君不見明年梅花一樣會崢嶸綻放麼。

春梅開了,詩人終於等來了海陵的第二個春天。雖然來的很遲,但總歸來了。此時的詩人,日子才稍稍穩定下來,得以用尋常的眼光打量周圍的人事。風輕花影、人靜棋聲,人們彷彿又回到了和平年代,過起了詩意一般的田園日子。然而,快樂的時光是多麼的短暫,一想到戰亂,頭髮又愁白了幾根,何況教室裡倒地的桌椅上,都長滿了青苔。如果明朝興致還在的話,不妨夢裡把我送回梁園(與老家咫尺),與李白、杜甫、高適一起詩酒唱和吧。自感時日無多的詩人,終在這一年秋天,要求後輩做一個“清虛、忠厚” (《海陵書事》)的人之後,駕鶴西去了。

-作者-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主攻唐宋詩詞的整理與研究,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散文集《讀書旅行》。公開發表文章二百餘篇。《泰州晚報》專欄作家、唐詩宋詞古詩詞(tcgsc8)專欄作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