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蛐蛐罐

小時候養蛐蛐根本不知道有專用的蛐蛐罐,罐頭瓶兒和各式各樣罐子甚至大號的子彈殼都可以成為一隻蛐蛐的容身之所。後來知道了,養蛐蛐要用蛐蛐罐,不是拿個罐頭瓶裡面砸上土就可以了,蛐蛐也需要一個透氣保溼的好房子。

蛐蛐罐南方多稱為“盆兒”,分南北兩種,即南盆北罐。南盆歷史較早,約始於南宋,北罐應是由南盆發展而來。南盆也稱“蘇盆”,罐壁較薄,內腔寬大,造型偏扁,形制多樣,除了圓盆之外還有六角盆、八角盆、腰子盆,有多足盆、圈足盆,獸足盆等。蘇盆的紋飾更是北罐所無法比擬的,以古獸紋、龍鳳紋、山水紋、花鳥紋、人物紋為主要題材。蘇盆不僅是外觀多樣,制盆的材料也是有講究的。要用取自地表一米以下的土,且要在秋天取土,堆放在野外,經寒冬的凍結再融開,土質就發生了變化。到來年三月,把歷經一冬的土加水攪成泥漿,過濾去相對粗的顆粒,再用腳去反覆踩踏,如同揣面。這樣的泥才可以做出上品蘇盆。在製坯、陰乾、上窯、燒製等工序中也有很多要求,哪一條出了問題,燒出來的蘇盆都難成佳品。

北罐外觀簡樸厚重,透露出北方人的質樸敦厚。北罐多是澄漿泥罐,其製作方法雖不繁複卻也不是簡而易得的。土要經過堆放、冷凍、反覆的淋洗、過濾、沉澱後進行製坯、陰乾、燒製。北罐高且壁厚,外觀少有紋飾。北罐以趙子玉製為翹楚,真罐有白泥、紫泥、藕荷盆、太子盆、全福、永勝等十三種。而趙子玉罐的仿品在清中期就已經很多了,連南罐製造大師鄒東帆也仿過趙子玉的“大恭信”。南罐製造大家中並無一人可與趙子玉齊名,故趙子玉為古今蟋蟀文化中制罐第一人。

南罐紋飾形制多樣,精於工;北罐簡樸實用,重於器,這也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瞭解蛐蛐罐,就開始對澄漿泥的罐子動心思了!無奈囊中空虛,只能望梅止渴!

上班了,手裡有了點兒小錢兒,花了當時一個月半的工資,買了一對仿趙子玉的澄漿泥蛐蛐罐。我對澄漿泥的罐子覬覦已久,終於在水錐子市場下了手。這是一對標準的北罐,厚重而規矩,罐底印著雙框陽文古燕趙子玉造。九十年代初趙子玉的罐子不可能是新的,如果是真的,也得百倍以上的價格了。雖然這對罐子是仿品,但是質量絕對一流。經過了二十多年,現在這對罐子燥氣全無,養蟲兒是再好不過的傢什了!所以這對寶貝罐子每年一定是最好的兩隻蛐蛐住在裡面。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蛐蛐罐

小時候養蛐蛐根本不知道有專用的蛐蛐罐,罐頭瓶兒和各式各樣罐子甚至大號的子彈殼都可以成為一隻蛐蛐的容身之所。後來知道了,養蛐蛐要用蛐蛐罐,不是拿個罐頭瓶裡面砸上土就可以了,蛐蛐也需要一個透氣保溼的好房子。

蛐蛐罐南方多稱為“盆兒”,分南北兩種,即南盆北罐。南盆歷史較早,約始於南宋,北罐應是由南盆發展而來。南盆也稱“蘇盆”,罐壁較薄,內腔寬大,造型偏扁,形制多樣,除了圓盆之外還有六角盆、八角盆、腰子盆,有多足盆、圈足盆,獸足盆等。蘇盆的紋飾更是北罐所無法比擬的,以古獸紋、龍鳳紋、山水紋、花鳥紋、人物紋為主要題材。蘇盆不僅是外觀多樣,制盆的材料也是有講究的。要用取自地表一米以下的土,且要在秋天取土,堆放在野外,經寒冬的凍結再融開,土質就發生了變化。到來年三月,把歷經一冬的土加水攪成泥漿,過濾去相對粗的顆粒,再用腳去反覆踩踏,如同揣面。這樣的泥才可以做出上品蘇盆。在製坯、陰乾、上窯、燒製等工序中也有很多要求,哪一條出了問題,燒出來的蘇盆都難成佳品。

北罐外觀簡樸厚重,透露出北方人的質樸敦厚。北罐多是澄漿泥罐,其製作方法雖不繁複卻也不是簡而易得的。土要經過堆放、冷凍、反覆的淋洗、過濾、沉澱後進行製坯、陰乾、燒製。北罐高且壁厚,外觀少有紋飾。北罐以趙子玉製為翹楚,真罐有白泥、紫泥、藕荷盆、太子盆、全福、永勝等十三種。而趙子玉罐的仿品在清中期就已經很多了,連南罐製造大師鄒東帆也仿過趙子玉的“大恭信”。南罐製造大家中並無一人可與趙子玉齊名,故趙子玉為古今蟋蟀文化中制罐第一人。

南罐紋飾形制多樣,精於工;北罐簡樸實用,重於器,這也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瞭解蛐蛐罐,就開始對澄漿泥的罐子動心思了!無奈囊中空虛,只能望梅止渴!

上班了,手裡有了點兒小錢兒,花了當時一個月半的工資,買了一對仿趙子玉的澄漿泥蛐蛐罐。我對澄漿泥的罐子覬覦已久,終於在水錐子市場下了手。這是一對標準的北罐,厚重而規矩,罐底印著雙框陽文古燕趙子玉造。九十年代初趙子玉的罐子不可能是新的,如果是真的,也得百倍以上的價格了。雖然這對罐子是仿品,但是質量絕對一流。經過了二十多年,現在這對罐子燥氣全無,養蟲兒是再好不過的傢什了!所以這對寶貝罐子每年一定是最好的兩隻蛐蛐住在裡面。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蛐蛐罐

小時候養蛐蛐根本不知道有專用的蛐蛐罐,罐頭瓶兒和各式各樣罐子甚至大號的子彈殼都可以成為一隻蛐蛐的容身之所。後來知道了,養蛐蛐要用蛐蛐罐,不是拿個罐頭瓶裡面砸上土就可以了,蛐蛐也需要一個透氣保溼的好房子。

蛐蛐罐南方多稱為“盆兒”,分南北兩種,即南盆北罐。南盆歷史較早,約始於南宋,北罐應是由南盆發展而來。南盆也稱“蘇盆”,罐壁較薄,內腔寬大,造型偏扁,形制多樣,除了圓盆之外還有六角盆、八角盆、腰子盆,有多足盆、圈足盆,獸足盆等。蘇盆的紋飾更是北罐所無法比擬的,以古獸紋、龍鳳紋、山水紋、花鳥紋、人物紋為主要題材。蘇盆不僅是外觀多樣,制盆的材料也是有講究的。要用取自地表一米以下的土,且要在秋天取土,堆放在野外,經寒冬的凍結再融開,土質就發生了變化。到來年三月,把歷經一冬的土加水攪成泥漿,過濾去相對粗的顆粒,再用腳去反覆踩踏,如同揣面。這樣的泥才可以做出上品蘇盆。在製坯、陰乾、上窯、燒製等工序中也有很多要求,哪一條出了問題,燒出來的蘇盆都難成佳品。

北罐外觀簡樸厚重,透露出北方人的質樸敦厚。北罐多是澄漿泥罐,其製作方法雖不繁複卻也不是簡而易得的。土要經過堆放、冷凍、反覆的淋洗、過濾、沉澱後進行製坯、陰乾、燒製。北罐高且壁厚,外觀少有紋飾。北罐以趙子玉製為翹楚,真罐有白泥、紫泥、藕荷盆、太子盆、全福、永勝等十三種。而趙子玉罐的仿品在清中期就已經很多了,連南罐製造大師鄒東帆也仿過趙子玉的“大恭信”。南罐製造大家中並無一人可與趙子玉齊名,故趙子玉為古今蟋蟀文化中制罐第一人。

南罐紋飾形制多樣,精於工;北罐簡樸實用,重於器,這也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瞭解蛐蛐罐,就開始對澄漿泥的罐子動心思了!無奈囊中空虛,只能望梅止渴!

上班了,手裡有了點兒小錢兒,花了當時一個月半的工資,買了一對仿趙子玉的澄漿泥蛐蛐罐。我對澄漿泥的罐子覬覦已久,終於在水錐子市場下了手。這是一對標準的北罐,厚重而規矩,罐底印著雙框陽文古燕趙子玉造。九十年代初趙子玉的罐子不可能是新的,如果是真的,也得百倍以上的價格了。雖然這對罐子是仿品,但是質量絕對一流。經過了二十多年,現在這對罐子燥氣全無,養蟲兒是再好不過的傢什了!所以這對寶貝罐子每年一定是最好的兩隻蛐蛐住在裡面。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蛐蛐罐

小時候養蛐蛐根本不知道有專用的蛐蛐罐,罐頭瓶兒和各式各樣罐子甚至大號的子彈殼都可以成為一隻蛐蛐的容身之所。後來知道了,養蛐蛐要用蛐蛐罐,不是拿個罐頭瓶裡面砸上土就可以了,蛐蛐也需要一個透氣保溼的好房子。

蛐蛐罐南方多稱為“盆兒”,分南北兩種,即南盆北罐。南盆歷史較早,約始於南宋,北罐應是由南盆發展而來。南盆也稱“蘇盆”,罐壁較薄,內腔寬大,造型偏扁,形制多樣,除了圓盆之外還有六角盆、八角盆、腰子盆,有多足盆、圈足盆,獸足盆等。蘇盆的紋飾更是北罐所無法比擬的,以古獸紋、龍鳳紋、山水紋、花鳥紋、人物紋為主要題材。蘇盆不僅是外觀多樣,制盆的材料也是有講究的。要用取自地表一米以下的土,且要在秋天取土,堆放在野外,經寒冬的凍結再融開,土質就發生了變化。到來年三月,把歷經一冬的土加水攪成泥漿,過濾去相對粗的顆粒,再用腳去反覆踩踏,如同揣面。這樣的泥才可以做出上品蘇盆。在製坯、陰乾、上窯、燒製等工序中也有很多要求,哪一條出了問題,燒出來的蘇盆都難成佳品。

北罐外觀簡樸厚重,透露出北方人的質樸敦厚。北罐多是澄漿泥罐,其製作方法雖不繁複卻也不是簡而易得的。土要經過堆放、冷凍、反覆的淋洗、過濾、沉澱後進行製坯、陰乾、燒製。北罐高且壁厚,外觀少有紋飾。北罐以趙子玉製為翹楚,真罐有白泥、紫泥、藕荷盆、太子盆、全福、永勝等十三種。而趙子玉罐的仿品在清中期就已經很多了,連南罐製造大師鄒東帆也仿過趙子玉的“大恭信”。南罐製造大家中並無一人可與趙子玉齊名,故趙子玉為古今蟋蟀文化中制罐第一人。

南罐紋飾形制多樣,精於工;北罐簡樸實用,重於器,這也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瞭解蛐蛐罐,就開始對澄漿泥的罐子動心思了!無奈囊中空虛,只能望梅止渴!

上班了,手裡有了點兒小錢兒,花了當時一個月半的工資,買了一對仿趙子玉的澄漿泥蛐蛐罐。我對澄漿泥的罐子覬覦已久,終於在水錐子市場下了手。這是一對標準的北罐,厚重而規矩,罐底印著雙框陽文古燕趙子玉造。九十年代初趙子玉的罐子不可能是新的,如果是真的,也得百倍以上的價格了。雖然這對罐子是仿品,但是質量絕對一流。經過了二十多年,現在這對罐子燥氣全無,養蟲兒是再好不過的傢什了!所以這對寶貝罐子每年一定是最好的兩隻蛐蛐住在裡面。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蛐蛐罐

小時候養蛐蛐根本不知道有專用的蛐蛐罐,罐頭瓶兒和各式各樣罐子甚至大號的子彈殼都可以成為一隻蛐蛐的容身之所。後來知道了,養蛐蛐要用蛐蛐罐,不是拿個罐頭瓶裡面砸上土就可以了,蛐蛐也需要一個透氣保溼的好房子。

蛐蛐罐南方多稱為“盆兒”,分南北兩種,即南盆北罐。南盆歷史較早,約始於南宋,北罐應是由南盆發展而來。南盆也稱“蘇盆”,罐壁較薄,內腔寬大,造型偏扁,形制多樣,除了圓盆之外還有六角盆、八角盆、腰子盆,有多足盆、圈足盆,獸足盆等。蘇盆的紋飾更是北罐所無法比擬的,以古獸紋、龍鳳紋、山水紋、花鳥紋、人物紋為主要題材。蘇盆不僅是外觀多樣,制盆的材料也是有講究的。要用取自地表一米以下的土,且要在秋天取土,堆放在野外,經寒冬的凍結再融開,土質就發生了變化。到來年三月,把歷經一冬的土加水攪成泥漿,過濾去相對粗的顆粒,再用腳去反覆踩踏,如同揣面。這樣的泥才可以做出上品蘇盆。在製坯、陰乾、上窯、燒製等工序中也有很多要求,哪一條出了問題,燒出來的蘇盆都難成佳品。

北罐外觀簡樸厚重,透露出北方人的質樸敦厚。北罐多是澄漿泥罐,其製作方法雖不繁複卻也不是簡而易得的。土要經過堆放、冷凍、反覆的淋洗、過濾、沉澱後進行製坯、陰乾、燒製。北罐高且壁厚,外觀少有紋飾。北罐以趙子玉製為翹楚,真罐有白泥、紫泥、藕荷盆、太子盆、全福、永勝等十三種。而趙子玉罐的仿品在清中期就已經很多了,連南罐製造大師鄒東帆也仿過趙子玉的“大恭信”。南罐製造大家中並無一人可與趙子玉齊名,故趙子玉為古今蟋蟀文化中制罐第一人。

南罐紋飾形制多樣,精於工;北罐簡樸實用,重於器,這也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瞭解蛐蛐罐,就開始對澄漿泥的罐子動心思了!無奈囊中空虛,只能望梅止渴!

上班了,手裡有了點兒小錢兒,花了當時一個月半的工資,買了一對仿趙子玉的澄漿泥蛐蛐罐。我對澄漿泥的罐子覬覦已久,終於在水錐子市場下了手。這是一對標準的北罐,厚重而規矩,罐底印著雙框陽文古燕趙子玉造。九十年代初趙子玉的罐子不可能是新的,如果是真的,也得百倍以上的價格了。雖然這對罐子是仿品,但是質量絕對一流。經過了二十多年,現在這對罐子燥氣全無,養蟲兒是再好不過的傢什了!所以這對寶貝罐子每年一定是最好的兩隻蛐蛐住在裡面。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蛐蛐罐

小時候養蛐蛐根本不知道有專用的蛐蛐罐,罐頭瓶兒和各式各樣罐子甚至大號的子彈殼都可以成為一隻蛐蛐的容身之所。後來知道了,養蛐蛐要用蛐蛐罐,不是拿個罐頭瓶裡面砸上土就可以了,蛐蛐也需要一個透氣保溼的好房子。

蛐蛐罐南方多稱為“盆兒”,分南北兩種,即南盆北罐。南盆歷史較早,約始於南宋,北罐應是由南盆發展而來。南盆也稱“蘇盆”,罐壁較薄,內腔寬大,造型偏扁,形制多樣,除了圓盆之外還有六角盆、八角盆、腰子盆,有多足盆、圈足盆,獸足盆等。蘇盆的紋飾更是北罐所無法比擬的,以古獸紋、龍鳳紋、山水紋、花鳥紋、人物紋為主要題材。蘇盆不僅是外觀多樣,制盆的材料也是有講究的。要用取自地表一米以下的土,且要在秋天取土,堆放在野外,經寒冬的凍結再融開,土質就發生了變化。到來年三月,把歷經一冬的土加水攪成泥漿,過濾去相對粗的顆粒,再用腳去反覆踩踏,如同揣面。這樣的泥才可以做出上品蘇盆。在製坯、陰乾、上窯、燒製等工序中也有很多要求,哪一條出了問題,燒出來的蘇盆都難成佳品。

北罐外觀簡樸厚重,透露出北方人的質樸敦厚。北罐多是澄漿泥罐,其製作方法雖不繁複卻也不是簡而易得的。土要經過堆放、冷凍、反覆的淋洗、過濾、沉澱後進行製坯、陰乾、燒製。北罐高且壁厚,外觀少有紋飾。北罐以趙子玉製為翹楚,真罐有白泥、紫泥、藕荷盆、太子盆、全福、永勝等十三種。而趙子玉罐的仿品在清中期就已經很多了,連南罐製造大師鄒東帆也仿過趙子玉的“大恭信”。南罐製造大家中並無一人可與趙子玉齊名,故趙子玉為古今蟋蟀文化中制罐第一人。

南罐紋飾形制多樣,精於工;北罐簡樸實用,重於器,這也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瞭解蛐蛐罐,就開始對澄漿泥的罐子動心思了!無奈囊中空虛,只能望梅止渴!

上班了,手裡有了點兒小錢兒,花了當時一個月半的工資,買了一對仿趙子玉的澄漿泥蛐蛐罐。我對澄漿泥的罐子覬覦已久,終於在水錐子市場下了手。這是一對標準的北罐,厚重而規矩,罐底印著雙框陽文古燕趙子玉造。九十年代初趙子玉的罐子不可能是新的,如果是真的,也得百倍以上的價格了。雖然這對罐子是仿品,但是質量絕對一流。經過了二十多年,現在這對罐子燥氣全無,養蟲兒是再好不過的傢什了!所以這對寶貝罐子每年一定是最好的兩隻蛐蛐住在裡面。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蛐蛐罐

小時候養蛐蛐根本不知道有專用的蛐蛐罐,罐頭瓶兒和各式各樣罐子甚至大號的子彈殼都可以成為一隻蛐蛐的容身之所。後來知道了,養蛐蛐要用蛐蛐罐,不是拿個罐頭瓶裡面砸上土就可以了,蛐蛐也需要一個透氣保溼的好房子。

蛐蛐罐南方多稱為“盆兒”,分南北兩種,即南盆北罐。南盆歷史較早,約始於南宋,北罐應是由南盆發展而來。南盆也稱“蘇盆”,罐壁較薄,內腔寬大,造型偏扁,形制多樣,除了圓盆之外還有六角盆、八角盆、腰子盆,有多足盆、圈足盆,獸足盆等。蘇盆的紋飾更是北罐所無法比擬的,以古獸紋、龍鳳紋、山水紋、花鳥紋、人物紋為主要題材。蘇盆不僅是外觀多樣,制盆的材料也是有講究的。要用取自地表一米以下的土,且要在秋天取土,堆放在野外,經寒冬的凍結再融開,土質就發生了變化。到來年三月,把歷經一冬的土加水攪成泥漿,過濾去相對粗的顆粒,再用腳去反覆踩踏,如同揣面。這樣的泥才可以做出上品蘇盆。在製坯、陰乾、上窯、燒製等工序中也有很多要求,哪一條出了問題,燒出來的蘇盆都難成佳品。

北罐外觀簡樸厚重,透露出北方人的質樸敦厚。北罐多是澄漿泥罐,其製作方法雖不繁複卻也不是簡而易得的。土要經過堆放、冷凍、反覆的淋洗、過濾、沉澱後進行製坯、陰乾、燒製。北罐高且壁厚,外觀少有紋飾。北罐以趙子玉製為翹楚,真罐有白泥、紫泥、藕荷盆、太子盆、全福、永勝等十三種。而趙子玉罐的仿品在清中期就已經很多了,連南罐製造大師鄒東帆也仿過趙子玉的“大恭信”。南罐製造大家中並無一人可與趙子玉齊名,故趙子玉為古今蟋蟀文化中制罐第一人。

南罐紋飾形制多樣,精於工;北罐簡樸實用,重於器,這也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瞭解蛐蛐罐,就開始對澄漿泥的罐子動心思了!無奈囊中空虛,只能望梅止渴!

上班了,手裡有了點兒小錢兒,花了當時一個月半的工資,買了一對仿趙子玉的澄漿泥蛐蛐罐。我對澄漿泥的罐子覬覦已久,終於在水錐子市場下了手。這是一對標準的北罐,厚重而規矩,罐底印著雙框陽文古燕趙子玉造。九十年代初趙子玉的罐子不可能是新的,如果是真的,也得百倍以上的價格了。雖然這對罐子是仿品,但是質量絕對一流。經過了二十多年,現在這對罐子燥氣全無,養蟲兒是再好不過的傢什了!所以這對寶貝罐子每年一定是最好的兩隻蛐蛐住在裡面。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蛐蛐罐

小時候養蛐蛐根本不知道有專用的蛐蛐罐,罐頭瓶兒和各式各樣罐子甚至大號的子彈殼都可以成為一隻蛐蛐的容身之所。後來知道了,養蛐蛐要用蛐蛐罐,不是拿個罐頭瓶裡面砸上土就可以了,蛐蛐也需要一個透氣保溼的好房子。

蛐蛐罐南方多稱為“盆兒”,分南北兩種,即南盆北罐。南盆歷史較早,約始於南宋,北罐應是由南盆發展而來。南盆也稱“蘇盆”,罐壁較薄,內腔寬大,造型偏扁,形制多樣,除了圓盆之外還有六角盆、八角盆、腰子盆,有多足盆、圈足盆,獸足盆等。蘇盆的紋飾更是北罐所無法比擬的,以古獸紋、龍鳳紋、山水紋、花鳥紋、人物紋為主要題材。蘇盆不僅是外觀多樣,制盆的材料也是有講究的。要用取自地表一米以下的土,且要在秋天取土,堆放在野外,經寒冬的凍結再融開,土質就發生了變化。到來年三月,把歷經一冬的土加水攪成泥漿,過濾去相對粗的顆粒,再用腳去反覆踩踏,如同揣面。這樣的泥才可以做出上品蘇盆。在製坯、陰乾、上窯、燒製等工序中也有很多要求,哪一條出了問題,燒出來的蘇盆都難成佳品。

北罐外觀簡樸厚重,透露出北方人的質樸敦厚。北罐多是澄漿泥罐,其製作方法雖不繁複卻也不是簡而易得的。土要經過堆放、冷凍、反覆的淋洗、過濾、沉澱後進行製坯、陰乾、燒製。北罐高且壁厚,外觀少有紋飾。北罐以趙子玉製為翹楚,真罐有白泥、紫泥、藕荷盆、太子盆、全福、永勝等十三種。而趙子玉罐的仿品在清中期就已經很多了,連南罐製造大師鄒東帆也仿過趙子玉的“大恭信”。南罐製造大家中並無一人可與趙子玉齊名,故趙子玉為古今蟋蟀文化中制罐第一人。

南罐紋飾形制多樣,精於工;北罐簡樸實用,重於器,這也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瞭解蛐蛐罐,就開始對澄漿泥的罐子動心思了!無奈囊中空虛,只能望梅止渴!

上班了,手裡有了點兒小錢兒,花了當時一個月半的工資,買了一對仿趙子玉的澄漿泥蛐蛐罐。我對澄漿泥的罐子覬覦已久,終於在水錐子市場下了手。這是一對標準的北罐,厚重而規矩,罐底印著雙框陽文古燕趙子玉造。九十年代初趙子玉的罐子不可能是新的,如果是真的,也得百倍以上的價格了。雖然這對罐子是仿品,但是質量絕對一流。經過了二十多年,現在這對罐子燥氣全無,養蟲兒是再好不過的傢什了!所以這對寶貝罐子每年一定是最好的兩隻蛐蛐住在裡面。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鳴蟲顧名思義就是會鳴叫的昆蟲,而我們玩兒的是善於鳴叫且鳴叫聲音動聽的昆蟲。

人們蓄養的鳴蟲品種很多,比如蟈蟈、蛐蛐、油葫蘆以及各種蛉子等,北方以京津為鳴蟲的主要市場,蟈蟈、蛐蛐、油葫蘆是主要的賞玩鳴蟲,雖然也有蛉子售賣,但遠不及這三種受眾群體大;而南方以上海、杭州為主要市場,更多的蟲兒友偏愛蛉蟲,也許是南北方人性格的差異原因吧。不過這些年,北京蟲兒友養蛉蟲的越來越多,南方蟲兒友養蟈蟈的也日漸興盛,交通的便利和網絡的發達,讓南北方文化的交融變得更容易了。

蟈蟈、蛐蛐、油葫蘆這三大鳴蟲中,蛐蛐則是南北方一千多年來一直都很興盛的一個品種。皆因為蛐蛐所玩兒的點主要不是聽叫兒,而是鬥!所以其學名是“鬥蟋”。蟋蟀的生物分類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有翅亞綱-直翅目-螽斯亞目-蟋蟀科。而蛐蛐、油葫蘆都是這個科的昆蟲,所以文中鬥蟋我按照北京的叫法稱為“蛐蛐”而不稱其“蟋蟀”。鬥蟋就是要鬥,北京話叫“掐蛐蛐”。掐蛐蛐之風據說始於唐代,後經宋、元、明、清沿襲至今。其中只有蒙古人統治中國的元代,掐蛐蛐不太興盛以外,其他各個朝代都是民間甚至宮廷內盛行的遊戲。

掐蛐蛐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是詩經中的一段。古人於蛐蛐所做詩文很多,連白居易、杜甫、張維這樣的大文豪都以《促織》為題作詩,可見蛐蛐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自唐代出現養蛐蛐開始,至宋朝此風漸盛,北宋滅亡以後,南宋出了一個叫賈似道的宰相,他不顧國家大事,躲在杭州西湖畔的半閒堂中潛心蛐蛐“研究”,被稱為“蟋蟀宰相”。不過他的研究確有成果,編撰了一部《促織經》,雖字數不多,但卻是最早的一部蛐蛐專注。不僅僅是宰相誤國玩蛐蛐,後又有明朝皇帝也對此津津樂道。明宣宗朱瞻基更是一個蛐蛐迷,他下令蘇州等地蛐蛐產地的知府進貢蛐蛐,不達標就會被斥罰。此舉勞民傷財,百姓受苦不疊,蒲松齡的《聊齋》中便有一篇《促織》就是諷刺明宣宗當朝不顧民間疾苦,只圖自己享受。印象中我小的時候還看過這篇《促織》改編的動畫片(也許是電影,記不清了)。國家的老大好於此道,那民間自然此風盛行。自宋朝賈似道著《促織經》後,明清兩代至近代皆有多人編撰此類書籍。如明朝袁道宏的《蓄促織》、劉侗的《促織志》,以及清朝石蓮所著《蟋蟀祕要》,近代李石孫寫的《祕本蟋蟀譜》等等,其中以清中早期著書較多。現代自然首推中科院教授昆蟲學家吳繼傳。其關於鳴蟲著書數部,其中以最早期的《中國鬥蟋》最為精彩。

要說玩兒蛐蛐,,北京孩子大多都有過捕捉和斗的經歷,我也不例外,小時候夏天主要的娛樂就是捉蛐蛐,鬥蛐蛐。甚至一直到上班,還在進行著蛐蛐的捕、養、斗的“工作”。

第一次認識蛐蛐,是五歲的是時候爸爸帶著我在大河邊逮的,那條河不知道現在是變成暗河了還是被填了,就是現在慈雲寺橋的位置,走向是南北的,完全就在東四環下面。蛐蛐逮回來,放在一個土黃色硬紙盒的圓筒裡,樣子和大小與現在吳裕泰的硬紙盒茶葉罐差不多,不過紙盒外面有封蠟,原本好像是裝藥的。晚上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是為了讓小蟲子們能透氣吧)偷偷的把紙盒蓋從裡面撕開了一個小洞洞,洞很小,蛐蛐不足以鑽出,但是第二天早上,小洞洞變成了大洞,盒中的蛐蛐成功越獄。爸爸看到後告訴我,蛐蛐的牙齒很厲害,它們是從我撕破的地方,把洞咬大,逃之夭夭了。最早的記憶就是這些,直到搬家,我也大了一些,開始自己逮蛐蛐,由此投入了一項持續十幾年的“研究工作”。

上小學了,也自由了,和小夥伴們敢跑到離家將近一公里遠的和平里火車站附近。玩的範圍大了,逮蛐蛐的機會就多了。

那時候從家往西沒多遠就是一個村子,村子裡面老房、破牆到處都是,蛐蛐自然更是不少。每到暑假,上午睡到自然醒,寫完作業下午就開始西行捉蛐蛐了。草叢、牆縫、磚堆,一個不能落,尤其是草叢裡面的石板或木板下面,蛐蛐一定有很多,一般也會有一隻個頭兒比較大的。有一陣子,只要聞到腐敗的野草混合著潮溼泥土的味道,就開始興奮,小腦子裡想的就是:這裡面一定有蛐蛐。那時候也不懂節氣與蛐蛐的關係,從野地裡開始有蛐蛐叫一直逮到野草衰敗枯黃,到處都逮不到蛐蛐了為止,根本不知道逮蛐蛐其實應該在處暑與白露之間的這十幾天之間,早了蟲子太嫩,晚了蟲子過於老結。反正是有時間就去逮,這是那些年最大的樂趣!

在一個烈日的午後,我在一個野草從中,半人高的磚堆在身旁。掀開石板,一隻通體發紅蛐蛐從石板下蹦到磚堆上,轉瞬鑽了進去。我就開始翻磚,磚堆中不僅僅是跑進去的那隻,裡面還有很多,這讓我停不下手了。兩個多小時後,磚堆的位置看見了土地,而我左側卻站起了一個和原來差不多的新磚堆。不知不覺中,幾百塊磚被轉移了。還記得那次汗是出透了,而收穫也是異常的豐富。

北京以前一直是好蛐蛐的產地,在西山周邊、海淀蘇家坨、昌平十三陵附近經常會有將蟲出現。即便是在東直門外我也曾經逮到過一隻六七釐的將軍。這事後邊再說。全國蛐蛐的產地以山東寧津、寧陽,河北的樂亭、滄州、易縣、南方的江浙滬徽一帶。其中以山東蛐蛐更為出眾。因此,山東河北的蛐蛐被稱為“北蟲”,江浙滬徽的蛐蛐被稱作“南蟲”。全國曆年的鬥蟋大賽中,山東蛐蛐問鼎次數最多。比賽中的蛐蛐絕大多數都是蟲友從各地捕蟲農民的手裡收上來的,因為向自己親手捉到一隻好蛐蛐,需要的不僅僅是經驗和吃苦,還需要運氣。

曾經有幾年我的床下有一半的地方是蛐蛐罐,每個罐子裡面都住著一隻黑色的小鬥士。夜裡,床下眾蟲齊鳴,樓下也是蛐蛐、油葫蘆、撈咪伴和著幾聲蛙鳴。屋裡樓下交相呼應,夏蟲交響曲,每晚準時奏響。不管是放學回家,還是下班回家,總要用很長的時間燙罐兒、刷蛉房、涮水盂、換食。樂趣在哪兒?不僅僅是鬥蛐蛐,還在於捕養的整個過程。每年被我帶回家的蛐蛐都有幾百只,每次出去逮蛐蛐,少則十幾只,多則三四十個紙卷拿回家,一個個的往大洗衣服盆裡倒。那會兒還少有家庭用洗衣機,都是一個敞口的大鋁盆。大鋁盆的直徑約60cm,蛐蛐在裡面蹦不出來,十幾只在盆底可以仔細的挑選。篩出三兩隻自認為品相不錯的,其他的一扭身從窗口又放回了大自然。

我所玩的蛐蛐都是自己逮的,那個時候還不知道有賣蛐蛐的。在逮蟲的經歷中捕到過兩隻個頭比較大的蛐蛐,一隻是在靠近和平里鐵道的護城河引渠旁,應該算是一隻白麻頭,方方正正,身體強壯,估計能有8釐的樣子,可一掐架才知道敢情是二爺,只開牙,不上口,牙還沒捱上呢,轉身就跑,後來用了多種方法,還是沒戲,就是不鬥。另一隻則相反,個頭也不小,但是不夠寬,上等子也許能有6釐多,是紫衣白牙青脖項,姑且叫它紫衣大將軍吧。是在我家樓下民工房的牆縫中逮到的。由於當時的自然環境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的硬化路面、人造綠植,所以樓下各種小動物小昆蟲很多。夜裡蟋蟀和蛙鳴是我的催眠曲。有一天晚上在床上聽到樓下傳來了洪亮的蛐蛐叫聲,在嘈雜的蟲鳴娃叫中很是響亮。我立刻斷定這是一隻好蛐蛐。悄悄的下床,穿上衣服,拿上手電,輕輕地開門下了樓。在樓後尋聲找到這隻蛐蛐藏身的位置。我用嘴叼著手電,左手拿著蛐蛐罩子蓋住牆縫,右手用探子伸進牆縫將這隻蛐蛐趕了出來,當這隻蛐蛐進入罩子的時候,我還不知道這就是當年夏天的大將軍出世了。當晚帶回家也沒有仔細看,隨便放到一個空的蛐蛐罐裡就睡覺了。第二天一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要品鑑一下昨晚收貨的成色。果不其然,這隻蛐蛐如我想的一樣,色正,架子硬,不爬罐不亂竄,個頭還是我當時蛐蛐裡最大的。興奮自不用說,給他換個我認為最好的家(再好也不過是個稍大罐頭瓶)也是必不可少的。

它平時很少叫,偶爾夜裡在我床下叫幾聲,其它的蛐蛐多數都立刻啞口,可見他很不一般,雖然到不了蟲王的級別,將軍是一定夠了。這隻蛐蛐一生鬥架十數場,只敗一場,還是敗給了小夥伴一條足有8釐的巨大蟲子,所勝的打鬥都是一兩個回合結束,一個噴夾對手必傷,能上第三口的很少。被它打敗的對手,不管怎麼調養,多數也都失去了戰鬥能力。發現這個情況,便不再用自己的蛐蛐和它鬥了,只是找差一些的蟲子給它練練口罷了。

紫衣大將軍和小夥伴那條大蟲子的戰鬥一直記憶猶新。

那是一個暑假的下午,我和小夥伴抱著罐頭瓶的蛐蛐罐在樓下集合。我這條6釐,他那條8釐,按規矩這樣大的體量差是不能斗的,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哪兒懂啊。這是一場驚心動魄酣暢淋漓的大戰,也是我今生見到的最過癮的戰鬥,比現在網上那些所謂了不得的蛐蛐打鬥視頻強多了。這一斗不知道用了多少回合,兩隻蟲子噴、夾、橋、扭、摔這些動作都出來了,整個過程足有七八分鐘。紫衣大將軍一直在主動進攻,表現出十足的鬥性,而且戰法不斷的變化,對手那條巨大的蟲子則守的嚴絲合縫。不過一旦對口掐住,紫衣大將軍的劣勢就出來了,身體小力量不如對方,有時會被對手甩翻,有時會被對手推著倒退,甚至被對手扭翻按在地上,但是紫衣大將軍卻一直在用不同的鉗口向對手進攻!蛐蛐在罐子裡打架,我和小夥伴則突突的心跳,都擔心自己的蟲子受傷,因為蛐蛐掐架,折大腿、掉爪花是常事。可是我們也沒有專業工具,蛐蛐一旦掐起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打鬥開始後,其實我們倆都後悔進行這次比試,可是鬥起來就只能等待分出勝負。好在鬥蟲結束雙方都沒有受傷。紫衣大將軍雖敗猶榮,畢竟重量差著不少,打成這樣也是已經是非常棒了。紫衣大將軍底子足,品相好,要是放在現在,肯定也是過千的玩意兒。回到家晚上開始逮蚊子,打算給紫衣大將軍補充體力。不記得在哪兒看到的,說帶血的蚊子、蒼蠅頭、鯽魚肉都是蛐蛐進補的食料。尤其是掐架之後的蛐蛐可以給一個帶血的蚊子吃,幫助恢復體力。不過這三樣我都試過,帶血的蚊子蛐蛐確實非常喜歡,而另外兩樣基本就不吃。

蛐蛐是百日蟲,再好的蟲子也熬不到立冬,多數霜降前就over了。這條紫衣大將軍雖然活過了霜降,但是也不可能再戰鬥了。它雖然這麼牛,其實就是在家門口逮的,並不是遠郊的田裡或山裡。那個時候的環境確實好,我住在三環裡,每年都能逮到不錯的蛐蛐,青蛙每晚都會在樓下鳴叫。而現在,樓下別說青蛙,就是能偶爾能聽到蛐蛐叫都是新鮮的。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北京城恐怕都逮不到5釐往上的蛐蛐了,偶然遇到一隻,還不如當初逮的蛐蛐秧子大呢。哎,也是,連寧津、易縣都沒有好蛐蛐了,何況北京啊!

這次紫衣大將軍雖然被打敗,但是在掐的過程中看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鬥法。後來才知道蛐蛐的鬥口咬法多種多樣,崩、舉、捏、壓、背、摔、拆、推、搖、勾、造橋、麻花、鏈條、倒叼、磨盤、抱腰啃等等。別看蟲子小,其鬥性十足,鬥法多樣,實在是在老天賜予地球的精靈。

掐蛐蛐的高手們,都會給蛐蛐相面。從色、形、頭、項、腿等身體特徵就能判斷這隻蛐蛐的戰鬥力。在古譜中將蛐蛐分為青、黃、紫、黑、白、紅六色,每色又分為十幾種至幾十種,共139個色種。比如青色蟲有白砂青、蘆花青、蚰蜒青、蟹殼青等38種;紫蟲又分為真紫、純紫、慄紫、茄皮紫、滑紫等21種。不僅僅是顏色有上百個顏色區別,還有八格辨和十二相之說。八格就是:頭、鉗、臉、項、翅、腿、肉(肚子)、須;而十二相是:形、聲、頭、眼、牙、須、項、翅、身、尾、小足(抱抓)、大腿。不管是八格辯還是十二相其實都是大同小異,通過觀看蛐蛐身體的各個部位來判斷蛐蛐的戰鬥力。不過照我看,就是頭大(頭大牙就大),身寬(身寬力量就足),腿粗(大腿的力量很重要)。至於什麼色的蟲要配什麼色的腿,什麼樣的鬥絲更好,我是如墜霧中,不學也罷!

要說玩兒,北京人可以說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地方,滿八旗的遺風百年不衰,但是鬥蛐蛐,這些年北京遠落後於江浙滬一帶。也許因我非圈內人,看到的報道也都是江浙滬一帶的原因吧,總之北京鬥蟋界的事兒近些年聽之甚少。每個鬥蟋繁榮的市場都有公養棚,凡是準備參加賽事的蛐蛐都要提前十數日進入公養棚,避免蟲主做手腳。做手腳的方法應該很多,我知道的鳳毛麟角,更沒有實際接觸過。最低劣的手段就是用藥水刷蛐蛐牙,這些藥水都是有毒或有刺激性的,但不至於讓蛐蛐很快死亡。當蛐蛐牙有毒性的時候,別的蛐蛐避之唯恐不及,何談掐架。還有喂興奮劑的等等,所以公養棚應運而出,避免了賽前做手腳。鬥蟋圈兒內的講究也很多,咱這外人就知之甚少了!

兒時就是用這樣的大鋁盆篩選蛐蛐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蛐蛐罐

小時候養蛐蛐根本不知道有專用的蛐蛐罐,罐頭瓶兒和各式各樣罐子甚至大號的子彈殼都可以成為一隻蛐蛐的容身之所。後來知道了,養蛐蛐要用蛐蛐罐,不是拿個罐頭瓶裡面砸上土就可以了,蛐蛐也需要一個透氣保溼的好房子。

蛐蛐罐南方多稱為“盆兒”,分南北兩種,即南盆北罐。南盆歷史較早,約始於南宋,北罐應是由南盆發展而來。南盆也稱“蘇盆”,罐壁較薄,內腔寬大,造型偏扁,形制多樣,除了圓盆之外還有六角盆、八角盆、腰子盆,有多足盆、圈足盆,獸足盆等。蘇盆的紋飾更是北罐所無法比擬的,以古獸紋、龍鳳紋、山水紋、花鳥紋、人物紋為主要題材。蘇盆不僅是外觀多樣,制盆的材料也是有講究的。要用取自地表一米以下的土,且要在秋天取土,堆放在野外,經寒冬的凍結再融開,土質就發生了變化。到來年三月,把歷經一冬的土加水攪成泥漿,過濾去相對粗的顆粒,再用腳去反覆踩踏,如同揣面。這樣的泥才可以做出上品蘇盆。在製坯、陰乾、上窯、燒製等工序中也有很多要求,哪一條出了問題,燒出來的蘇盆都難成佳品。

北罐外觀簡樸厚重,透露出北方人的質樸敦厚。北罐多是澄漿泥罐,其製作方法雖不繁複卻也不是簡而易得的。土要經過堆放、冷凍、反覆的淋洗、過濾、沉澱後進行製坯、陰乾、燒製。北罐高且壁厚,外觀少有紋飾。北罐以趙子玉製為翹楚,真罐有白泥、紫泥、藕荷盆、太子盆、全福、永勝等十三種。而趙子玉罐的仿品在清中期就已經很多了,連南罐製造大師鄒東帆也仿過趙子玉的“大恭信”。南罐製造大家中並無一人可與趙子玉齊名,故趙子玉為古今蟋蟀文化中制罐第一人。

南罐紋飾形制多樣,精於工;北罐簡樸實用,重於器,這也體現了南北文化的不同。

瞭解蛐蛐罐,就開始對澄漿泥的罐子動心思了!無奈囊中空虛,只能望梅止渴!

上班了,手裡有了點兒小錢兒,花了當時一個月半的工資,買了一對仿趙子玉的澄漿泥蛐蛐罐。我對澄漿泥的罐子覬覦已久,終於在水錐子市場下了手。這是一對標準的北罐,厚重而規矩,罐底印著雙框陽文古燕趙子玉造。九十年代初趙子玉的罐子不可能是新的,如果是真的,也得百倍以上的價格了。雖然這對罐子是仿品,但是質量絕對一流。經過了二十多年,現在這對罐子燥氣全無,養蟲兒是再好不過的傢什了!所以這對寶貝罐子每年一定是最好的兩隻蛐蛐住在裡面。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我說我玩兒之鳴蟲


【圖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歡迎各位朋友評論點贊,記得關注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