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平原概況

長江 農業 種植業 馬兜鈴 牛蒡 旭東讀史 2018-12-16

長江中下游平原(Yangtze Plain,Middle and Lower ;Ch'ang Chiang Chung-hsia-yu P'ing-yuen)是指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為中國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國鄂、湘、贛、皖、蘇、浙、滬等7省市,素有“水鄉澤國”之稱,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水陸交通發達。

長江中下游平原概況

地形地貌

地形的顯著特點是地勢低平,河渠縱橫,湖泊星布,一般海拔5

長江中下游平原概況

中國地形圖

~100米,但海拔大部在50米以下。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為氾濫平原和濱海平原。漢江三角洲地勢亦自西北向東南微傾,湖泊成群擠集於東南前緣。洞庭湖平原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地勢北高南低。

鄱陽湖平原地勢低平,大部海拔在50米以下,水網稠密,地表覆蓋為紅土及河流沖積物。三角洲以北即為裡下河平原。平原為周高中低的碟形窪地。窪地北緣為黃河故道;南緣為三角洲長江北岸部分;西緣是洪澤湖和運西大堤;東緣則是蘇北濱海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概況

長江中下游平原(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地理網)

形成過程

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揚子準地臺褶皺斷拗帶內,燕山運動產生一系列斷陷盆地,後經長江切通、

長江中下游平原概況

貫連和沖積後,形成現今的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整體。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平原邊緣白堊系―第三系紅層和第四紀紅土層微微掀升,經流水衝切,成為相對高度20~30米的紅土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區則繼續下降形成氾濫平原和濱海平原。

江漢平原主要由長江和漢江沖積而成;洞庭湖平原主要則由通過荊江南岸太平、藕池、鬆滋、調絃(1958年堵塞)四口南下的長江泥沙沖積而成;鄱陽湖平原除邊緣紅土崗丘外,中部的泛濫平原主要是由贛江、撫河、信江、修河、饒河等河流衝淤而成;蘇皖沿江平原是受鎮江和長江沖積形成的平原,其中包括蕪湖平原和巢湖平原。

土壤狀況

長江中下游平原土壤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地大部為水稻土。紅壤生物富集作用十分旺盛,自然植被下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可達70~80克/千克,但受土壤侵蝕、耕作方式影響較大。黃棕壤有機質含量也比較高,但經過耕墾明顯下降。紫色土有機質含量普遍較低,通常林草地>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有利於形成良好結構,增強土壤顆粒的粘結力,提高蓄水保土能力。該地區的紅壤、黃壤、黃棕壤與石灰土一般質地粘重,透水性差,地表徑流量大,若植被消失、土壤結構破壞,極易發生水土流失;而紫色土和粗骨土透水性雖好,但土層多淺薄,在失去植被保護和降雨強度較大的情況下,亦易發生強烈侵蝕。

1940-2002年間,在86×103平方千米的長江中下游平原鄉村區域中有47%的面積發生了土地利用覆被轉化,主要是耕地面積減少,非耕地面積增加。不同土地利用覆被類型的面積變化引起了其土壤有機碳儲量的改變,其中稻田和閒置水域面積分別減少21.5%和6.7%,並造成其0-30釐米土壤(或底泥)有機碳儲量分別減少了41.8TgC和12.9TgC;而水產養殖、非滲漏表面為主的建築用地、種植多年生木本作物和種植一年生作物的水澆地面積分別增加14.2%、7.7%、3.5%和2.0%,使其0-30釐米土壤(或底泥)有機碳儲量分別增加32.2TgC、22.2TgC、12.2TgC和6.5TgC。(注:TgC為土壤有機碳含量值單位)

氣候特徵

長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節分配較均,但有“伏旱”。無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動積溫達4500~5000℃。

長江中下游平原概況

自然資源

編輯

植物資源

●陸生植物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域內分佈的常見野生草本植物種類有土茯苓、益母草、明黨蔘、葛根、虎杖、夏枯草、白花前胡、烏藥、野菊花、地榆、茵陳、淡竹葉、何首烏、女貞子、南沙蔘、百部、瓜蔞、桔梗、丹蔘、牛蒡子、淫羊藿、白前、白花蛇舌草、玉竹、夏天無、太子參、雞血藤、白藥子、貓爪草、北柴胡,南柴胡、馬兜鈴、射干、艾葉、積雪草等;喬木類有樟樹、女貞、冬青、枸骨、楓香、梧桐、合歡、烏梅、南酸棗等;灌木類有覆盆子、檵木、金櫻子、木芙蓉、棕櫚、山胡椒、凍綠、野山楂等。

●水生植物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域內水生植物主要在湖泊內,從沿岸淺水向中心深水方向呈有規律的環狀分佈,依次為挺水植物帶、浮水植物帶和沉水植物帶。挺水型水生植物指根扎生於水底淤泥,植物體上部或葉挺生於水面的種類,多分佈於內湖淺水、淺溏、溝汊及水田中,主要種類有蘆葦、水燭、東方香蒲、蓮、菰、慈菇、澤瀉、黑三稜、菖蒲、石菖蒲、水蔥、雨久花、鴨舌草和中華水韭等;浮水型指植物體懸浮於水上或僅葉片浮生於水面的種類,多分佈於湖緣、池塘、溝汊等靜水水域,主要種類有芡實、菱、野菱、莕菜、浮萍、紫萍、滿江紅、四葉萍、鳳眼蓮、空心蓮子草、蓴菜、睡蓮、萍蓬草、水蕨、水龍等;沉水型紮根於水底淤泥中或沉於水中的植物,多分佈於水深4米以的暖流靜水水域中,主要種類有眼子菜、菹菜、竹葉眼子菜、金魚藻、黑藻、水車前及苦草等;在平原的溝溪長期積水處或土壤潮溼的沼澤地,還分佈有燈心草、谷精草、矮慈菇、牛毛氈、節節菜、圓葉節節菜、水莧菜、丁香蓼、水芹、半枝蓮、水蘇、薄荷、鱧腸、蔓荊子、水蜈蚣、魚腥草、三白草、毛莨,半邊蓮、貓爪草和白前等。

動物資源

長江中下游平原區域內主要有蟾酥、地龍、刺蝟皮、土鱉蟲、鱉甲、龜甲、殭蠶、蟬蛻、水蛭、蜈蚣、牡蠣、青娘蟲、虻蟲、蠐螬蟲、蜣螂蟲、螻蛄、守宮(壁虎)、蘄蛇、烏梢蛇、白花蛇,穿山甲、水獺、猴、鹿、熊、貓、鮠、鯿、鯝、鮈、鰱、鯉、鯽、青、草、鱤、鱭、鰣、香魚、銀魚(有大銀魚、短吻銀魚、細銀魚、尖頭銀魚等多種)、鰻鱺、花鱸和松花鱸(又名四鰓鱸)、中華鱘、揚子鱷等動物。

礦產資源

長江中下游平原礦產資源種類很多,主要有螢石、磁石、滑石、紫石英、秋石、青礞石、代赫石、寒水石、自然銅、陽起石、雲母、禹糧石、鵝管石、石膏、煤炭、有色金屬等。其中有色金屬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這主要由於江南山地丘陵在地質歷史上曾有過大規模的岩漿活動,岩漿在冷凝過程中,所含的各種金屬成分在不同溫度下分別形成鎢、銻、銅、鉛、鋅等有色金屬。

江西大餘的鎢、湖南冷水江的銻,都是有名的礦藏。江西德興、安徽銅陵和湖北大冶的銅,湖南水口山的鉛鋅也都是儲量很大的礦區。黑色金屬中有湖北大冶和安徽馬鞍山與廬江的鐵礦,它們分別為武漢和馬鞍山的鋼鐵工業提供了原料,湖南湘潭的錳礦也很有名。

煤炭資源分佈情況是:長江以北多大煤田,如江蘇徐州,安徽的淮北、淮南;長江以南多中小煤田,主要有江西萍鄉、豐城,湖南資興等。非金屬礦產有湖北的磷礦,在中國佔有重要地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