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十二時辰》中異教徒意圖縱火長安城,看古代城市如何防火


從《長安十二時辰》中異教徒意圖縱火長安城,看古代城市如何防火

山川網:《長安十二時辰》,一部目前正在網絡熱播的歷史懸疑劇。自開播至今,該劇的口碑一直不錯,目前的豆瓣評分還保持在8.6分的高位。

關於該劇好評的理由,除了原著中跌宕起伏的情結設定外,很關鍵的一點要素就是,劇集在服裝、攝影、燈光、音樂各方面的精雕細琢,最大程度上做到了現代人能夠理解和想象的盛世長安景象。

對於所有華夏兒女而言,“長安”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地名,她更是中國人內心深處的一個夢。這個夢既美輪美奐,又壯闊恢弘,她意味著中華文明曾經屹立於世界之巔的無上榮光。

而《長安十二時辰》中最大的戲劇衝突,正是意圖在上元節縱火長安城的異教徒與守衛長安城平安英雄之間的較量。那麼今天我們不妨借《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和大家一起聊聊中國古城和古建的一些前塵往事。


火災是所有城市的噩夢


從《長安十二時辰》中異教徒意圖縱火長安城,看古代城市如何防火

據考古學家推測,人類最早開始自己使用火的時間應該在大約100萬年以前。火的應用,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100多萬年前的元謀人,到50萬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了用火的痕跡。人類最初使用的都是自然火。

人工取火發明以後,原始人掌握了一種強大的自然力,促進了人類的體制和社會的發展,而最終把人與動物分開。但千萬年來,火在幫助人類更好進行社會發展的同時,也不斷給人類文明帶來危險與災難。

而城市作為人類演進到特定社會階段後,彙集人口數量與日俱增的龐大社會機器。火災對於城市的破壞力,顯然要比鄉村巨大得多。

在《長安十二時辰》故事的設定中,長安城面臨的最大危機,來自於“闕勒霍多”(突厥語,在劇中被翻譯為末世火劫)。而這一劫難的關鍵,就在於一種名為“石脂”的易燃易爆品。

在故事中,意圖破壞長安的反面人物,通過特殊的工藝方法,可以從石脂中抽取出一種黑色液體,而該液體高度易燃易爆,一旦引燃撲救極其困難。站在當下人的角度,我們基本一眼就能看出,這正是石油的前身。

即使在現代,我們已經建立起相對比較完善的城市消防體制的前提下,火災帶給我們的破壞性依舊十分驚人。劇國家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接報火災23.7萬起,亡1407人,傷798人,已統計直接財產損失36.75億元。

那麼對於古代城市而言,火,到底是怎樣可怕的一件事情呢?


以故宮為例,談中國古城古建防火的短板


從《長安十二時辰》中異教徒意圖縱火長安城,看古代城市如何防火

談到古城古建火災,那麼在歷史上屢遭火災的北京故宮,顯然就不能不提。

故宮歷經明清兩代24朝。在這400年間,有記載的火災就有80多起,損失巨大。在世人熟知的,民國11年的建福宮大火事件中,宮內所藏的經文,珍寶,玉器,書畫,大小金佛無數,再加上殿旁幾棵數百年的參天松柏悉數化為灰燼。

溥儀後來在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提到,大火過後,內務府找人來處理後事,中標的商家在廢墟中竟然撿出17000多兩金塊和金片,由此可知,損失數額必是天價。

據史料記載,相比古代的普通民居,故宮失火的比率確實有明顯的突出,再加上故宮是政治中樞,每次火災都有詳盡的記載,平均每七年就有一次失火,讓人印象深刻。

首先故宮作為中國古典建築的代表之作,其木質樑架結構,是無法避免的防火弱點。在古代,相比開採石材,木材的取用和加工無疑都更為便捷。同時,在建屋之前,木材都要經過乾燥處理,這必然會加劇潛在的火災隱患。

同時,相比於現代建築結構,中國古代建築,特別是像故宮這樣宮殿式的建築結構,普遍使用樑柱式搭建。這種結構一方面牆壁較少,對於發生火災後隔絕火勢迅速蔓延不利;另一方面火災一旦燒燬屋頂的承重大梁,整個宮殿都將迅速坍塌,無法進行補救。

其次是中國古人對於自然科學瞭解的不足,造成了高層建築物避雷措施的缺失。而故宮三大殿作為北京城內最重要的“高層建築”,自然成為雷電的首要目標。據數據統計,雷電是引發故宮火災的最主要因素。早在建成後的第二年,作為故宮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就遭遇雷電致火,火焰蔓延到背後的中和殿,保和殿,將其化為一片焦土。明成祖朱棣不得不在原地另起爐灶,花了3年的時間才全部復原。

而除了上述的先天不足和天災難測外,人禍也是造成故宮多次火災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整座紫禁城人數眾多,點蠟,炊火,取暖,花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釀成火災。另外,以太監為代表的故宮底層人員,由於俸祿的微薄,偷盜宮中珠寶財物就屢禁不止。而為了逃避偷盜行為被發現後的死罪,所以一些太監乾脆就鋌而走險縱火毀滅證據。

另一方面,相比龐大的故宮宮殿群,宮內的消防設施可謂是極度落後。日常只儲備少量的救火水缸,且如果火災發生於天乾物燥的冬季,水源結冰的前提下取水更添難度。一旦發生火災,全靠人工通過水桶之類的簡單工具進行撲救,自然是常常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在去年9月份發生的巴西國家博物館火災後,我們曾安排推送《文明之殤丨這些年,多少中國古城古建毀於大火?》。該文中整理了從新中國建立至今,發生於古城古建的火災記錄,可謂是觸目驚心。


望火樓,古代城市的119消防


從《長安十二時辰》中異教徒意圖縱火長安城,看古代城市如何防火

望火樓既不是佛塔,也不同於長城上燃起狼煙的烽火臺。它是宋代城市防火設施中重要的一環,是我國早期的消防站。

北宋建立之初,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系統的防火措施。根據宋朝皇帝欽定的《營造法式》中的記載:望火樓是一座建造在立柱上的方形二層樓,要建在全城的高處。根據《營造法式》規定樓要高30尺以上,也就是要有9.30米以上,相當於4層樓的高度。

士兵站在建於高處的望火樓上,對全城的火警一覽無餘。他們日夜值宿,若發生火災,白天用旗幟發出撲救信號,朝天門內揮指三次旗,朝天門外揮指兩次旗,城外揮指一次旗。夜間用燈光發出撲救信號。所以,這望火樓就相當於是宋代的“119”。

當然,望火樓的功能不僅限於發現火警。根據《東京夢華錄》中的記載,望火樓頂設士兵瞭望火情,而樓下則有房屋數間,屯兵數百人,並配備了各式滅火設備。一旦樓頂的士兵發現火情,能第一時間趕往火災現場進行撲救。

南宋的杭州城,在繼承北宋這一套完善的城市火警與消防制度的基礎上,又將全杭城內外分成了二十餘個區域,稱為“隅”。各隅分別配備消防官兵一百至數百員,叫“潛火兵”;每隅又建望火樓一座。這樣可以更精準、更快速地應對火警。


從《長安十二時辰》中異教徒意圖縱火長安城,看古代城市如何防火

伴隨著時間的推進,許多古城的望火樓事實上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進程中。

目前現存比較有名的,一個是揚州望火樓,一個是青島望火樓。

揚州望火樓:據史料記載,清代望火樓位於當時揚州最繁華的地段教場北首,是一座高五層的建築,似寶塔般,矗立在商鋪林立、巷道蜿蜒的老城區,是老揚州的最高建築。提起望火樓,老揚州人無人不曉。望火樓就是一個指揮哨所,當時在望火樓上設專人放哨。敲鐘報警還有講究,據說先是連續急促的敲鐘鳴鑼聲,然後按照“一東二南三西四北”敲出節奏。

抗戰初期,“望火樓”的緊急鐘聲又成為揚州防日寇敵機轟炸的警報。上世紀60年代望火樓逐漸廢棄不用,後來臺塌樓破。時過境遷,望火樓已經不再是揚州城市消防的中心。望火樓舊址將被改建成商業廣場的規劃改造方案一直受到市民的熱切關注。

青島望火樓:望火樓位於觀象山西麓的觀象一路45號,建於1905年,由德國建築師庫爾特 羅克格設計。望火樓為膠澳巡捕局消防觀望臺, 24小時安排人員守侯觀望,一旦發現火情,由樓內的值班員拉響樓頂懸掛的銅製警鈴,先鳴亂鍾30下,然後通過鳴鐘的下數來通知消防隊火場的位置,即市南區鳴一下,市北區鳴二下,依次類推。1930年前後,青島開通撥號自動電話後,望火樓的功能逐漸被電話報警取代。到上世紀40年代初,完成了歷史使命的望火樓便被封閉。

青島望火樓為八角形,高16米,建築面積170平方米。沿內旋梯的走向鑲嵌著幾個粗石臺的小窗,頂部的8根花崗石立柱,撐起最上面兩折銅皮屋頂的瞭塔,這裡曾是德佔時期青島市區的制高點,為青島的地標性建築。

解放後,望火樓用於青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龍華路房管所倉庫。2009年5月19日,望火樓在無知的“維修”中被拆毀,現為重建。


歷朝歷代,古城如何防火


從《長安十二時辰》中異教徒意圖縱火長安城,看古代城市如何防火

由於時間和篇幅原因,上文中我們也僅僅是選取了一些比較具有代表性古代防火方法的方式分享給大家。當然了,歷朝歷代對於防火這件事,都有其不同的方式。從黃帝時期到明清兩代,我們的祖先一直都在通過嘗試各種各樣的方法,與火災進行鬥爭——

黃帝時,已經有掌管火事的部門。據《史記》記載,黃帝在安排國計民生時,明確提出要有節制地用火,還設置了專門管理用火安全的官員,叫“火政”。

商朝,有幾座糧倉被燒,火勢不小,出土的甲骨文中有記載,這也是文字出現後最早有關火災的紀錄。商朝看到火的厲害,制定了火規,對遺棄在道路上的灰燼復燃後釀成火災的,要處以斷手的刑罰。

周朝規定,仲春二月,宮廷中掌管用火的官員要在城中用木槌敲大鈴,提醒大家防火。這也是更夫喊火燭的由來——每到冬天,時近黃昏,街上就會傳來一陣陣“寒冬臘月,火燭小心,水缸滿滿,灶倉清清”的呼喊聲。周朝禁火期大多吃冷食,不讓做飯。春耕了,老百姓不能餓肚子幹活,所以禁火期前就得備好足夠的乾糧。

春秋戰國時,管仲說管理好“火”是關係到國家貧富的大事之一,並提出了修訂火憲的意見。那時舉行儀式的人,需用左手舉火把,以減少明火亂動的危險。右手捧碗隨時接灰燼,以防殘火落地亂濺。舉火人要坐屋角,因為屋角不是活動的中心,還不準跟別人打招呼,不準講話,不準唱歌,做到專心守職。可以說,對火的管理達到了一定高度。

漢代,水火盜賊不分家,統一由武官執金吾負責。“金吾”是兩端帶鎏金的銅棒,對付難管理的社會問題是很有威懾力的。《漢書》中說,西漢長安“每街一亭”,有16個街亭;東漢洛陽24街,有24個街亭。街亭和現在的派出所差不多,街亭裡有大鼓,有房間,有廣場,可以駐紮軍警,大的可容納幾千人。東漢史學家荀悅對於火情的看法是“防為上,救次之,誡為下”,“防患於未然”是從這兒來的。

唐代負責火情的組織叫“武侯鋪”,分佈在城市、坊間,佈置的消防兵從一二十人到上百人不等,在全城形成一個火情傳達系統。滅火工具大多是用豬、牛、羊等動物的皮編織的袋子。據說,唐以前都是用這些簡單的工具滅火。

到了宋朝,火好像不那麼恣意妄為了,世界上的第一支城市消防隊誕生了,組織形式很像現在的消防隊。負責地方火禁等事宜的防火官叫廂使。當時開封等地火禁很嚴格,半夜就要滅掉一切燭火。假如有的人家後半夜燒紙,必須事先告知。滅火的兵叫防隅軍,都經過嚴格訓練,專門夜間巡邏督促居民按時熄滅油燈、蠟燭等。地勢高的地方有瞭望火樓,白天黑夜不離人。一旦有火情,撲救的各支隊配合密切,有的救護、安置受傷居民;有的搶救財產;有的運水滅火,紋絲不亂。北宋仁宗時,已經有了水袋、水囊、麻搭等比較先進的滅火工具。蘇東坡在杭州任通判和太守時,升級了滅火隊員的配置工具,有棚索、斧、鋸、火籠、火背心等滅火裝備。

明朝,一些城市組建了火兵,主要是防禦敵軍火攻引起的火災和防範其他火患。火兵駐紮在城中心或建築密集、人員流動多的地方,配有水桶、藤鬥、麻搭、唧筒、竹梯、斧、鋸等救火器具。皇帝的東西是不能有閃失的,盛放鑾駕儀仗等器物的倉庫除沿護城河設置外,還建造了絕對可靠的防火隔牆。防火隔牆其實是每隔7間房屋空出的一間房,無門無窗,裡面都是夯實的土,厚度達5米。另外,居民的白壁青瓦馬頭牆有防火和防風雙重作用;寺廟、祠堂等建築屋脊上怪獸嘴裡吐出的曲折鐵舌頭,防雷火的,也就是避雷針。

清朝,對於火的管理更科學了。康熙、雍正、乾隆時朝,每個防火班人數不下兩百人。防火班又叫機桶處,機桶當時是十分先進的引水滅火工具。這種國產的救火器又稱“水龍”,一般放在防火班人員的宿舍裡,行動時便於攜帶。在不少清宮影視劇中,有些火勢是很大的,讓人一看就發毛。同治年間,民間自發成立了消防組織“水龍局”。清代詩人吳東發看了“水龍”表演後,寫下“數人併力動樞機,呼吸縱送在復右”的詩句,從中看出這個滅火工具不同尋常。

本文綜合參考以下素材,深表謝意!

《歷史|古代是如何防火的?》·中辰安寶

《故宮為什麼總是失火?》·壹讀

《望火樓——宋朝的“119” 》·杭州住保房管

另有部分素材綜合取自網絡多方素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