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彩 蛋 ①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彩 蛋 ①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剛出場就領飯盒的焦遂,是唐朝著名的“醉八仙”之一。

杜甫曾寫有《飲中八仙歌》,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列為“酒中八仙”。

杜甫在詩中讚美李白海量的那幾句: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你一定背過。

你不一定會背的是焦遂的這句: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彩 蛋 ①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剛出場就領飯盒的焦遂,是唐朝著名的“醉八仙”之一。

杜甫曾寫有《飲中八仙歌》,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列為“酒中八仙”。

杜甫在詩中讚美李白海量的那幾句: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你一定背過。

你不一定會背的是焦遂的這句: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說的就是焦遂,他也是一位雄辯家,但有趣的是,據記載,焦遂有口吃的毛病,平時說話結結巴巴,焦遂滿飲五斗之後,精神煥發,神采斐然,滔滔不絕,語驚四座。

可見是個能一直喝的主兒。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彩 蛋 ①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剛出場就領飯盒的焦遂,是唐朝著名的“醉八仙”之一。

杜甫曾寫有《飲中八仙歌》,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列為“酒中八仙”。

杜甫在詩中讚美李白海量的那幾句: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你一定背過。

你不一定會背的是焦遂的這句: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說的就是焦遂,他也是一位雄辯家,但有趣的是,據記載,焦遂有口吃的毛病,平時說話結結巴巴,焦遂滿飲五斗之後,精神煥發,神采斐然,滔滔不絕,語驚四座。

可見是個能一直喝的主兒。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八仙圖最後描繪焦遂的場景有十人,位於中間的焦遂正高談闊論,旁邊人聽得津津有味,畫面集中渲染他的卓越見識和雄辯口才。

彩 蛋 ②

劇中多次出現的歌女許鶴子,唐史上確有其人。

她真名為許合子,劇中花車上的條幅也寫得是“吉州永新縣許合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彩 蛋 ①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剛出場就領飯盒的焦遂,是唐朝著名的“醉八仙”之一。

杜甫曾寫有《飲中八仙歌》,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列為“酒中八仙”。

杜甫在詩中讚美李白海量的那幾句: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你一定背過。

你不一定會背的是焦遂的這句: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說的就是焦遂,他也是一位雄辯家,但有趣的是,據記載,焦遂有口吃的毛病,平時說話結結巴巴,焦遂滿飲五斗之後,精神煥發,神采斐然,滔滔不絕,語驚四座。

可見是個能一直喝的主兒。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八仙圖最後描繪焦遂的場景有十人,位於中間的焦遂正高談闊論,旁邊人聽得津津有味,畫面集中渲染他的卓越見識和雄辯口才。

彩 蛋 ②

劇中多次出現的歌女許鶴子,唐史上確有其人。

她真名為許合子,劇中花車上的條幅也寫得是“吉州永新縣許合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馬蘇、唐國強主演的《大唐歌飛》就以她為原型。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玄宗曾評價許合子“歌值千金”。

據《樂府雜錄》記載,許合子在開元末年就被玄宗選入宮中,成為御用歌女。

因此不可能像劇中那樣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打擂臺,參加選秀。許合子擅長女高音,深秋月明之夜,她高歌一曲,能傳遍長安九條大街。

玄宗曾讓樂師李謨吹笛子追逐許合子的音調,結果一曲下來,笛子都被震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彩 蛋 ①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剛出場就領飯盒的焦遂,是唐朝著名的“醉八仙”之一。

杜甫曾寫有《飲中八仙歌》,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列為“酒中八仙”。

杜甫在詩中讚美李白海量的那幾句: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你一定背過。

你不一定會背的是焦遂的這句: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說的就是焦遂,他也是一位雄辯家,但有趣的是,據記載,焦遂有口吃的毛病,平時說話結結巴巴,焦遂滿飲五斗之後,精神煥發,神采斐然,滔滔不絕,語驚四座。

可見是個能一直喝的主兒。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八仙圖最後描繪焦遂的場景有十人,位於中間的焦遂正高談闊論,旁邊人聽得津津有味,畫面集中渲染他的卓越見識和雄辯口才。

彩 蛋 ②

劇中多次出現的歌女許鶴子,唐史上確有其人。

她真名為許合子,劇中花車上的條幅也寫得是“吉州永新縣許合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馬蘇、唐國強主演的《大唐歌飛》就以她為原型。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玄宗曾評價許合子“歌值千金”。

據《樂府雜錄》記載,許合子在開元末年就被玄宗選入宮中,成為御用歌女。

因此不可能像劇中那樣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打擂臺,參加選秀。許合子擅長女高音,深秋月明之夜,她高歌一曲,能傳遍長安九條大街。

玄宗曾讓樂師李謨吹笛子追逐許合子的音調,結果一曲下來,笛子都被震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玄宗有天在勤政樓設宴,引來上萬百姓圍觀,喧鬧之聲吵得玄宗都聽不到奏樂。

玄宗一氣之下,要撤宴,不玩了。

高力士請來許合子,歌喉一轉,眾聲寂寂,無人再喧譁。

安史之亂後,許合子流落民間,委身一個普通的士人,窮困潦倒,在揚州一帶賣唱為生。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彩 蛋 ①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剛出場就領飯盒的焦遂,是唐朝著名的“醉八仙”之一。

杜甫曾寫有《飲中八仙歌》,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列為“酒中八仙”。

杜甫在詩中讚美李白海量的那幾句: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你一定背過。

你不一定會背的是焦遂的這句: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說的就是焦遂,他也是一位雄辯家,但有趣的是,據記載,焦遂有口吃的毛病,平時說話結結巴巴,焦遂滿飲五斗之後,精神煥發,神采斐然,滔滔不絕,語驚四座。

可見是個能一直喝的主兒。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八仙圖最後描繪焦遂的場景有十人,位於中間的焦遂正高談闊論,旁邊人聽得津津有味,畫面集中渲染他的卓越見識和雄辯口才。

彩 蛋 ②

劇中多次出現的歌女許鶴子,唐史上確有其人。

她真名為許合子,劇中花車上的條幅也寫得是“吉州永新縣許合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馬蘇、唐國強主演的《大唐歌飛》就以她為原型。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玄宗曾評價許合子“歌值千金”。

據《樂府雜錄》記載,許合子在開元末年就被玄宗選入宮中,成為御用歌女。

因此不可能像劇中那樣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打擂臺,參加選秀。許合子擅長女高音,深秋月明之夜,她高歌一曲,能傳遍長安九條大街。

玄宗曾讓樂師李謨吹笛子追逐許合子的音調,結果一曲下來,笛子都被震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玄宗有天在勤政樓設宴,引來上萬百姓圍觀,喧鬧之聲吵得玄宗都聽不到奏樂。

玄宗一氣之下,要撤宴,不玩了。

高力士請來許合子,歌喉一轉,眾聲寂寂,無人再喧譁。

安史之亂後,許合子流落民間,委身一個普通的士人,窮困潦倒,在揚州一帶賣唱為生。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士人辭世後,許合子和母親回到長安,淪為風塵歌妓。

臨死之時,許合子對母親說,“阿母錢樹子倒矣”。

孃親,您的搖錢樹要倒了。

您照顧好自己,女兒走了。

亂世之下,薄命最是紅顏。

彩 蛋 ③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彩 蛋 ①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剛出場就領飯盒的焦遂,是唐朝著名的“醉八仙”之一。

杜甫曾寫有《飲中八仙歌》,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列為“酒中八仙”。

杜甫在詩中讚美李白海量的那幾句: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你一定背過。

你不一定會背的是焦遂的這句: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說的就是焦遂,他也是一位雄辯家,但有趣的是,據記載,焦遂有口吃的毛病,平時說話結結巴巴,焦遂滿飲五斗之後,精神煥發,神采斐然,滔滔不絕,語驚四座。

可見是個能一直喝的主兒。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八仙圖最後描繪焦遂的場景有十人,位於中間的焦遂正高談闊論,旁邊人聽得津津有味,畫面集中渲染他的卓越見識和雄辯口才。

彩 蛋 ②

劇中多次出現的歌女許鶴子,唐史上確有其人。

她真名為許合子,劇中花車上的條幅也寫得是“吉州永新縣許合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馬蘇、唐國強主演的《大唐歌飛》就以她為原型。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玄宗曾評價許合子“歌值千金”。

據《樂府雜錄》記載,許合子在開元末年就被玄宗選入宮中,成為御用歌女。

因此不可能像劇中那樣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打擂臺,參加選秀。許合子擅長女高音,深秋月明之夜,她高歌一曲,能傳遍長安九條大街。

玄宗曾讓樂師李謨吹笛子追逐許合子的音調,結果一曲下來,笛子都被震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玄宗有天在勤政樓設宴,引來上萬百姓圍觀,喧鬧之聲吵得玄宗都聽不到奏樂。

玄宗一氣之下,要撤宴,不玩了。

高力士請來許合子,歌喉一轉,眾聲寂寂,無人再喧譁。

安史之亂後,許合子流落民間,委身一個普通的士人,窮困潦倒,在揚州一帶賣唱為生。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士人辭世後,許合子和母親回到長安,淪為風塵歌妓。

臨死之時,許合子對母親說,“阿母錢樹子倒矣”。

孃親,您的搖錢樹要倒了。

您照顧好自己,女兒走了。

亂世之下,薄命最是紅顏。

彩 蛋 ③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葛老曾說他要找尋的那批金器埋藏在何家村,但長安附近根本沒有這個村子。

葛老不知道,長安確有何家村。

只是要等到1200多年後,何家村的名字才在考古界如雷貫耳。

何家村位於長安城興化坊內,在今天西安市南郊。

1970年10月5日,陝西省公安廳收容遣送站在何家村蓋樓打地基時,挖出兩個大陶甕和一個銀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彩 蛋 ①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剛出場就領飯盒的焦遂,是唐朝著名的“醉八仙”之一。

杜甫曾寫有《飲中八仙歌》,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列為“酒中八仙”。

杜甫在詩中讚美李白海量的那幾句: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你一定背過。

你不一定會背的是焦遂的這句: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說的就是焦遂,他也是一位雄辯家,但有趣的是,據記載,焦遂有口吃的毛病,平時說話結結巴巴,焦遂滿飲五斗之後,精神煥發,神采斐然,滔滔不絕,語驚四座。

可見是個能一直喝的主兒。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八仙圖最後描繪焦遂的場景有十人,位於中間的焦遂正高談闊論,旁邊人聽得津津有味,畫面集中渲染他的卓越見識和雄辯口才。

彩 蛋 ②

劇中多次出現的歌女許鶴子,唐史上確有其人。

她真名為許合子,劇中花車上的條幅也寫得是“吉州永新縣許合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馬蘇、唐國強主演的《大唐歌飛》就以她為原型。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玄宗曾評價許合子“歌值千金”。

據《樂府雜錄》記載,許合子在開元末年就被玄宗選入宮中,成為御用歌女。

因此不可能像劇中那樣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打擂臺,參加選秀。許合子擅長女高音,深秋月明之夜,她高歌一曲,能傳遍長安九條大街。

玄宗曾讓樂師李謨吹笛子追逐許合子的音調,結果一曲下來,笛子都被震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玄宗有天在勤政樓設宴,引來上萬百姓圍觀,喧鬧之聲吵得玄宗都聽不到奏樂。

玄宗一氣之下,要撤宴,不玩了。

高力士請來許合子,歌喉一轉,眾聲寂寂,無人再喧譁。

安史之亂後,許合子流落民間,委身一個普通的士人,窮困潦倒,在揚州一帶賣唱為生。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士人辭世後,許合子和母親回到長安,淪為風塵歌妓。

臨死之時,許合子對母親說,“阿母錢樹子倒矣”。

孃親,您的搖錢樹要倒了。

您照顧好自己,女兒走了。

亂世之下,薄命最是紅顏。

彩 蛋 ③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葛老曾說他要找尋的那批金器埋藏在何家村,但長安附近根本沒有這個村子。

葛老不知道,長安確有何家村。

只是要等到1200多年後,何家村的名字才在考古界如雷貫耳。

何家村位於長安城興化坊內,在今天西安市南郊。

1970年10月5日,陝西省公安廳收容遣送站在何家村蓋樓打地基時,挖出兩個大陶甕和一個銀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裡面裝有文物1000餘件,其中金銀器皿就達271件,有4件屬國寶級,被考古界稱為何家村遺寶。

遺寶中的鑲金獸首瑪瑙杯、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都是海內孤品,禁止出境展覽。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講述了發生在帝都長安24個小時裡的一場“狼人殺”遊戲,也可以稱作“長安反恐24小時”。故事以一個極具質感的長鏡頭開場,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開,讓人一秒鐘夢迴大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除了紮實的劇情,這部劇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正是它對盛世大唐的高度還原。大到城市格局,小到市井日常,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了精心雕琢,再現千年前的熱鬧繁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劇情的推進,更多的唐律法條浮上水面,更多的歷史人物聯袂登場,更多的朝局內幕逐漸揭開,更多的政治鬥爭漸次展開……我們專門研究隋唐史的歷史學博士也扛起鐵鍬,把上篇文章留下的大坑逐一填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本期由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綜合辦吳鵬博士帶你破解《長安十二時辰》靖安司“犯罪三人組”及虛擬時空背後的真實歷史。

01

靖安司的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裡,朝廷健康政治力量的集結地——靖安司中,一群好人都在花樣犯罪。

尤以張小敬為甚。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其實早在十五年前,張小敬就該死了。

李必曾問張小敬的佩刀為何只有兩尺三寸,不是正常的三尺橫刀。

張小敬說:“舊曆十七年,在石堡城因拒不出戰,信安王特賜無用刀,意為膽小無用之人,他人出戰,我壁上觀即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石堡城大致位於今天青海省湟中縣和共和縣之間,是吐蕃從青海湖以南進入黃河上游、湟水流域,與唐朝爭奪西域的前進基地。

舊曆十七年,即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這年三月二十四,朔方節度使信安王李禕,發動了大唐與吐蕃的第一次石堡城之戰。

此戰信安王採取長途奔襲的戰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石堡城,拓展疆土一千餘里。吐蕃被迫以外甥的身份向舅舅唐朝求和。張小敬不知為何在石堡城之戰中拒不出戰。

根據唐代軍事法令重要文獻《通典·兵典》和《太白陰經》中的法條,他犯下“進退應接乖者”的作戰消極罪、“違主帥令”“違將軍一時一命”的違抗作戰命令罪等多項罪名。

每一條都是“斬刑”的死罪。而信安王留下張小敬小命,只賜無用短刀羞辱,可見其中另有隱情。

劇中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上元節這天,張小敬為查處狼衛藏身之處,被迫按照葛老的要求說出暗樁小乙的名字,並將其殺掉。以致犯下唐律重罪,依律應處以斬刑。正如崔器所說,“若是查出與葛老有何交易”,張小敬便會犯下“十惡”大罪中的“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算張小敬和葛老之間的事經得起查,但他為了轉移狼衛視線,給狼衛畫出了右相府防禦圖,是為通敵,同樣犯下“謀叛”罪。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數罪併罰,張小敬只能去做大唐的死人。

在知法犯法上,李必也不遑多讓。他為勸李林甫允許何老參加上元節御宴,情急之下要硬闖李府,被保衛李府的右驍衛軍官摁住。

李府管家李四方搬出《唐律疏議》第312條,“毆佐職者徒一年,李公碰了他們,就算毆,須吃一年的牢飯”。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律疏議》第312條

屬於第二十一卷《鬥訟》

該條規定:“歐佐職者,徒一年;傷重者,加凡鬥傷一等;死者,斬”

毆打所在部門長官之外的九品以上官員,二尺八的牌子脖子上掛,吃著菜裡沒有一滴油的牢飯,進行一年勞動改造。

打傷的話,勞動改造延長半年。

若是失手或激情打死佐職,直接拖出去斬了。

劇中的法條沒毛病,但這裡有個bug。這條唐律的犯罪主體是“所部吏卒”,即佐職所在部門的官吏。

李必在劇中的官職是靖安司司丞,並非右驍衛官員,不屬於《唐律疏議》第312條要懲治的犯罪主體。

就算李必扇了右驍衛軍官耳光,也觸發不了唐律312條的懲戒機制。

李必的真正罪行,是長官對下屬的失察罪。

也就是說,他要當張小敬的背鍋俠。李林甫給李必定下的罪名,正是如此。

追捕狼衛過程中,若是致使長安騷亂,犯下失察罪,所用之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李必一同領罪。若發生人命損傷,勞動改造三到五年。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若是驚了皇帝聖駕,李必直接腦袋搬家,再也做不了封侯拜相的春秋大夢。

李林甫條條罪名直擊要害,必欲致李必於死地。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就連八品小吏徐賓,也要來湊成靖安司犯罪三人組。他為了籌措鑽研竹子造紙之術的經費,不惜將名下的250畝職田給當了。

職田又稱職分田

是唐代官員俸祿的重要組成部分。

官員可將名下的職分田出租出去,所得收入計入個人工資,佔官員收入的三成左右。

但職分田的所有權屬於朝廷,官員只擁有使用權。退休之後要交還朝廷,不能私下買賣。

若公然賣田,挖大唐牆角,按《唐律疏議》中的《戶婚律》,屬於“妄認、盜貿賣公私田”罪。

“一畝以下笞五十,五畝加一等;過杖一百,十畝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賣一畝地,就要打五十小竹板或小荊條,五畝加重一等刑罰。

二十五畝以上,打一百大竹板或大荊條,十畝加重一等刑罰。

五十五畝以上,則要吃兩年牢飯。

徐賓一下子把二百五十畝職分田全當了,肯定要頂滿格體驗兩年鐵窗生活。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最讓人玩味的,是靖安司中人寧可以身試法,也要挽救長安百姓於危亡之中。

張小敬、李必是為了查案捉狼衛。徐賓是為了改進造紙術,降低大唐重建戶籍田畝檔案的成本。而李林甫卻處處拿出唐律,妄圖以法律的名義制裁靖安司,法辦張小敬、李必。

唐律,在李林甫的手中,只是玩物,是打擊政敵的工具,實現野心的武器。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從古至今,法治的完整意義,恐怕絕不能僅僅是依據法條定罪斷案。

大是大非,立場站位,政治效應,社會效果,恐怕更應該是法治需要考慮的。

而這,恰恰是盛唐法治事業的優秀代表李林甫,所刻意迴避的。

你沒看錯,李林甫確實對盛唐立法事業做出過重大貢獻。

02

李林甫的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林九郎,原型為李林甫

右相李林甫除了是玄宗的宰相臣子外,兩人還有一層血緣關係。他是唐高祖李淵堂弟長平王李叔良的曾孫,按輩分來說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叔叔,和當年的劉皇叔劉備有得一比。因此玄宗想把朝廷大政全權委託給李林甫,肥水也沒流進外人田。都是他李家的人。

玄宗重用李林甫,主要是看重其超強的辦事能力,尤其是敢於啃改革硬骨頭的牙口。而這,和開元天寶年間唐朝的內憂外患是分不開的。

在唐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同時,周邊的東突厥、吐蕃、大食也在崛起。從開元末年到天寶初年,唐朝面臨的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首先是唐朝徹底搬掉了東突厥這塊壓在背上的大石頭。

早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太宗就派大將李靖、李勣打敗東突厥,使之歸附唐朝。但唐高宗末年,東突厥擺脫了唐朝的控制,重新建國。

武周時期,突厥經常打進河北內地,逼得武則天祭出大殺器狄仁傑出征,才勉強將其趕走。更危險的是,北面的東突厥和西南的吐蕃有聯合夾擊唐朝的傾向。

玄宗即位初期,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東突厥身上,在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敗東突厥後,又在朔方、河西等地設立節度使,以隔斷東突厥和吐蕃的聯繫。

劇中李必曾說,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玄宗封禪泰山,害怕突厥趁機犯邊添堵。在宰相張說的建議下,玄宗下令招收募兵,張小敬即是那年入伍參軍。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但歷史的真相是,早在開元十年,張說即已進行募兵制度改革。封禪泰山時,為免突厥入侵,玄宗邀請突厥可汗派重臣前來觀禮,又大量購買突厥戰馬,向其輸送經濟利益,才換來邊境上的安寧,而非募兵守邊。

開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東突厥連續發生兩次政變,兩任可汗都被自己人幹掉,內亂不已,實力急劇下降。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八月,東突厥又是窩裡反。玄宗下令王忠嗣抓住時機發動決戰,終於將其徹底滅亡。劇中狼衛在上元節企圖火攻長安,實屬東突厥走投無路之下的最後一哆嗦。

垂死掙扎,絕望哀嚎。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全力對付東突厥的同時,唐朝也面臨西南方向吐蕃的巨大壓力。雙方多次大戰,爭奪戰略要地。除石堡城外,小勃律也是一個重要爭奪點。

小勃律位於今天克什米爾東北部吉爾吉特雅辛河流域,是吐蕃避開唐朝在河西隴右的強大兵力,從青藏高原沿唐朝力量薄弱的西邊進入西域,攻打唐朝安西四鎮的唯一通道。

小勃律可以說是大唐的西部門戶。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唐朝從關隴地區起家,實行關隴即西北本位政策。要確保關隴腹地無虞,必須守住安西四鎮。要固守安西四鎮,必須保住西域。要保住西域,必須控制小勃律,堵死吐蕃北上的通道。

唐朝必須將小勃律拉進自己懷抱,阻斷吐蕃與大食聯繫的渠道,避免吐蕃、大食同時在中亞方向形成對唐朝的聯合夾擊。

這是劇中李林甫寧可在長安大拆民房,搞得民怨沸騰,也要為小勃律修建外交使館的重要國際政治背景。

邊防戰事吃緊,軍費開支急速擴張。玄宗粉飾太平,要上大工程,大搞奢靡之風,也需要大把用錢。唐朝固有的財政體制,無法有效汲取賦稅。

唐朝經歷開元年間近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歌舞昇平之下,也積累了很多長期未能解決的矛盾。

朝廷政策迫切需要轉型,從開元年間的寬鬆放縱轉向天寶時期的嚴控收緊。唐玄宗起用李林甫,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七,李林甫取代主張寬和為政的張九齡,出任排名第一的首輔宰相。

他“謹守格式”,嚴格按照法律規章辦事,同時大刀闊斧對經濟、軍事、法律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財政上,推行戶稅、地稅改革,提高稅收比例,擴大稅負覆蓋面,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增加。

軍事上,全面推行募兵制,將唐朝軍隊改造成職業兵,狠抓戰鬥力建設,提高打贏能力。

法律上,對唐朝開國以來尤其是玄宗登基以來的律令格式進行全面清理。

將原有的七千多條律令格式,刪去一千多條,修改兩千多條,最終修成律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開元新格十卷,以適應政治社會經濟的變化,加強對各個層面的控制。

更重要的是,將唐朝行政制度法令大部收入其中的《唐六典》,在李林甫手上最終完成。

《唐六典》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行政法,但具有行政法典的性質,至少是一部便於查閱的行政法規工具書,彰顯了有唐一代的行政法令盛況。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李林甫由此成為中國古代法制史上繞不去的法治人物。但辦事能力極強的李林甫,與李泌、賀知章們相比,有個致命弱點。

他推行所有改革的唯一出發點就是玄宗的意旨,唯一的落腳點就是玄宗是否滿意歡喜,而非百姓的冷暖安危。當初就是因為玄宗看好,他才得以成為首輔。今後只有繼續讓玄宗認可,他才能繼續執掌相權。

李林甫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保住個人權勢。劇中李林甫曾問手下吉溫:小李必不顧前程,也要在今日保住靖安司,這是為什麼?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吉溫回道:保長安黎民。

李林甫大怒:你是第一天來長安官場嗎?

在李林甫心中,所有人做事都是為升官。至於百姓,那只是螻蟻而已,無足輕重。李林甫看不到何執正(賀知章)為大唐國運的憂心忡忡。看不到李必為保長安黎民的殫精竭慮。看不到張小敬為捉狼衛的奮不顧身。

即使看到,李林甫也會認為何執正、李必、張小敬們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此壞他接管朝廷大權的好事。

李林甫與李必之間,差了不止一個何執正。

而這,正是天寶四載(公元745年)之後,唐朝政策調整屢屢出現重大失誤、改革連續走上歧途的重要原因。

畢竟在玄宗看來,只有按他意旨推行的改革才是正道,脫離他掌控的改革都是邪路。

就算是親兒子,也不例外!

03

唐玄宗的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長安十二時辰》中一條晦暗不明的主線,就是玄宗借李林甫之手,對太子的全面打壓。

在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之前,玄宗是在逐步向太子全面交權的。

天寶初年,玄宗在重用李林甫的同時,也在全面啟用太子的班底。他任用皇甫惟明、王忠嗣為西北邊防節度使,滅掉東突厥、對抗吐蕃,執掌西北軍權。任用韋堅主持漕運,徵收江南賦稅,掌握財經大權。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皇甫惟明是太子的東宮舊部。王忠嗣是和太子一起長大的發小,韋堅是太子的小舅子。玄宗此舉,是在給太子培養班底,準備全面向太子交班。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天寶初年的玄宗,已經56歲。在他之前,父親睿宗55歲,爺爺高宗56歲,唐太宗52歲,只有大唐開國皇帝李淵活了70歲。玄宗認為60歲是他李唐皇室的魔咒,他自己可能也不會活過60歲,自然會在56歲的年齡急於安排後事。

天寶四載,玄宗終於闖過了60歲的大關。而且身體還倍兒棒,吃嘛嘛香。不信去問楊貴妃。

這年正月初六,玄宗在宮裡親自向上天祈福。恍恍惚惚聽見天空飄來四個字,聖壽延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本來是一種幻覺,可玄宗偏偏就信了,還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太子、宰相、百官紛紛上表,恭喜玄宗萬壽無疆,賀喜玄宗永遠健康。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面向未來的光輝歲月,玄宗充滿再立新功的信心。太子羽翼日漸豐滿,玄宗又不再準備全面交權。父子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這一切都被李林甫看在眼裡。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而天寶三載,正是玄宗即將闖過60歲大關的關鍵時刻。後來朝局的滔天巨浪,都在這一年潛滋暗長。

靜水深流,卻又蓄勢待動。《長安十二時辰》將故事的時間設定在天寶三載,可謂用心良苦,讓人一拍三嘆。

虛擬的是時空,真實的是歷史。

玄宗為翦除太子羽翼,會採取哪些措施?

李林甫又會在其中起到什麼作用?

年輕的李泌,到底能不能把樹大根深的李林甫掀下馬?

太子即位成肅宗後,要將李林甫從墳裡刨出來,踏上一萬隻腳,挫骨揚灰,李泌為何竭力勸阻?難道是聖母附身嗎?

玄宗肅宗父子皇帝的爭權鬥爭中,永王李璘為何成為犧牲品?連帶李白也被殃及池魚。

大理評事元載在大理寺中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他和王韞秀的愛情,如何演變成典型的家族式腐敗!

從開元盛世到安史之亂斷崖式下跌的背後,隱藏著哪些無法化解的財政、軍事、決策機制死結?

欲知真相如何,且等吳博士下回填坑。

00

送福利~~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彩 蛋 ①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剛出場就領飯盒的焦遂,是唐朝著名的“醉八仙”之一。

杜甫曾寫有《飲中八仙歌》,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八人列為“酒中八仙”。

杜甫在詩中讚美李白海量的那幾句: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你一定背過。

你不一定會背的是焦遂的這句: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辯驚四筵。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說的就是焦遂,他也是一位雄辯家,但有趣的是,據記載,焦遂有口吃的毛病,平時說話結結巴巴,焦遂滿飲五斗之後,精神煥發,神采斐然,滔滔不絕,語驚四座。

可見是個能一直喝的主兒。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在八仙圖最後描繪焦遂的場景有十人,位於中間的焦遂正高談闊論,旁邊人聽得津津有味,畫面集中渲染他的卓越見識和雄辯口才。

彩 蛋 ②

劇中多次出現的歌女許鶴子,唐史上確有其人。

她真名為許合子,劇中花車上的條幅也寫得是“吉州永新縣許合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馬蘇、唐國強主演的《大唐歌飛》就以她為原型。

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玄宗曾評價許合子“歌值千金”。

據《樂府雜錄》記載,許合子在開元末年就被玄宗選入宮中,成為御用歌女。

因此不可能像劇中那樣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打擂臺,參加選秀。許合子擅長女高音,深秋月明之夜,她高歌一曲,能傳遍長安九條大街。

玄宗曾讓樂師李謨吹笛子追逐許合子的音調,結果一曲下來,笛子都被震裂。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玄宗有天在勤政樓設宴,引來上萬百姓圍觀,喧鬧之聲吵得玄宗都聽不到奏樂。

玄宗一氣之下,要撤宴,不玩了。

高力士請來許合子,歌喉一轉,眾聲寂寂,無人再喧譁。

安史之亂後,許合子流落民間,委身一個普通的士人,窮困潦倒,在揚州一帶賣唱為生。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士人辭世後,許合子和母親回到長安,淪為風塵歌妓。

臨死之時,許合子對母親說,“阿母錢樹子倒矣”。

孃親,您的搖錢樹要倒了。

您照顧好自己,女兒走了。

亂世之下,薄命最是紅顏。

彩 蛋 ③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劇中葛老曾說他要找尋的那批金器埋藏在何家村,但長安附近根本沒有這個村子。

葛老不知道,長安確有何家村。

只是要等到1200多年後,何家村的名字才在考古界如雷貫耳。

何家村位於長安城興化坊內,在今天西安市南郊。

1970年10月5日,陝西省公安廳收容遣送站在何家村蓋樓打地基時,挖出兩個大陶甕和一個銀罐。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裡面裝有文物1000餘件,其中金銀器皿就達271件,有4件屬國寶級,被考古界稱為何家村遺寶。

遺寶中的鑲金獸首瑪瑙杯、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都是海內孤品,禁止出境展覽。

法院人帶你破解《長安》靖安司“犯罪三人組”

這批文物的主人,也不是葛老懷疑的高力士。據考古專家研究,何家村遺寶應該是唐德宗時期負責全國財政賦稅工作的租庸使劉震所埋。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也就是劇中天寶三載(744)的差不多四十年後,長安發生涇原兵變。

居住在興化坊的劉震逃跑不及,只有將保管的賦稅和宮廷財物埋於地下。

葛老可能是穿越時空時沒把握好時間,往前穿得太猛了,多穿了四十年,以致苦苦尋找何家村,卻踏破鐵鞋無覓處。

作者:吳鵬 | 圖片來源於網絡| 編輯:鄭博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