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慈茶話|陳曼生與曼生壺的關係

宣紙 篆刻 書法 一慈茶館 2017-06-08

評價一套茶具,本來首先應考慮它的實用價值。茶具只有具備了比例恰當的容積和重量、提用方便的壺把、周圍合縫的壺蓋、出水流暢的壺嘴、脫俗和諧的質地與圖案,兼具美觀和實用,才能算得上完美。

但在陳曼生和他的同道看來,紫砂壺僅僅具有功能的作用和簡單意義上的美觀,那便稱不上是藝術的載體。既然那壺中所蓄之茶,早已不僅僅只為解渴,更具備了精神的滋潤,那盛茶的器皿,自然在此理念統領之下登堂入室,在藝術的殿堂安身立命了。壺形是否脫俗,壺銘、書法、印章、刻工刀法是否充滿文人雅趣,都成為欣賞紫砂壺的要義。

一慈茶話|陳曼生與曼生壺的關係

在陳曼生之前,亦有人在紫砂壺的形制上做過種種審美的努力,但將詩、書、畫、印同時集中在精心創制的壺身之上,則是從陳曼生開始的。說白了,陳曼生就是將紫砂壺作了立體的紫泥宣紙,來傾注中國文人畫的意蘊。而且,比之於常規的文人畫,陳曼生等人還做了一件創造性的事情,每一份立體的紫砂宣紙都是根據內容而特製的,因此,每一份紫砂宣紙也都是獨一無二的。

紫砂的造型能力特別強,因為從泥而來,上手並不難,做好卻不易。這樣,就往往形成了文人動口動腦、工匠動手的強強聯手合作。如此,陳曼生與楊彭年兄妹就形成了天作之合。

一慈茶話|陳曼生與曼生壺的關係

名士名工,相得益彰,可以說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個群體的工匠得到了如紫砂界那般崇高的地位。同樣,也沒有哪個領域如紫砂界一般推崇和實現了文人的創意。“人類瞭解現在、過去與未來的萬丈雄心”,再好不過地在紫砂壺上體現出來了。

傳世“曼生壺”,無論是詩、文,或是金石、磚瓦文字,均鐫刻在壺腹或肩部,佔據空間大而顯眼,所刻銘文篆、隸、楷、行書都有。行楷古雅,八分書尤其“簡左超逸”,篆刻直追秦漢。

一慈茶話|陳曼生與曼生壺的關係

陳曼生自己不光設計、監製了許多傳世的紫砂壺樣,他還親自制作了一些精彩的壺藝絕品,或篆刻其上。短短几年,他寫下大量的壺銘。

另外,陳曼生改革了以往的傳統手法,將壺底中央鈐蓋陶人印記的部位蓋上自己的大印“阿曼陀室”,而把製陶人的印章移至壺蓋或壺把下腹部。由此可見,制壺伊始,陳曼生便清晰地定位了文人在紫砂壺創制中的不二地位。

一慈茶話|陳曼生與曼生壺的關係


著 王旭烽 《茶的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