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我的混杯時代,薦讀薦轉

香菸 陶瓷 美文 小哇豆 小哇豆 2017-08-11

編輯部裡5個人,只有4只杯子。

杯子,是那種瑩潤如玉、金邊素胎的陶瓷杯子。杯身之上,青山隱隱現,舟帆蔽江來,看起來很有幾分情調。只是上面的蓋子,早已不知去向。

杯少人多,大家不分你我,不管哪個泡的茶,誰渴了,只要杯子裡面有水,抓起來儘管豪飲。好長時間都這樣。編輯部裡都是年輕人,最年長的方兄也不過30歲,大家多是二十郎當歲的年齡,誰也沒有什麼忌諱,或者沒感到什麼彆扭。

再見,我的混杯時代,薦讀薦轉

最初時候,我卻不太適應這樣隨便混用杯子的境況,悄悄從家裡帶了一隻杯子,可是不到一天的工夫,5個人幾乎用了個遍。大家都和你家人一樣,親親密密的,我也不好說什麼。好在,我這個人平時很少喝水,特別是純淨的白水,根本喝不下去,只有泡上茶或者菊花、薄荷、冰糖之類,才可以勉強入口。入鄉隨俗,就這樣吧。

這樣混用杯子雖不太雅,但是既然存在,當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土壤。有勤快如小蘇者,她天天把杯子洗得鋥明瓦亮,還有人專門從家裡帶來菊花、薄荷、生地、胖大海之類,置於案旁。你也不用專門去泡茶,自然有人樂於此道。渴的時候,隨手撈一杯,冷熱正合適,何樂而不為?這種混用魅力,對於我們這些年輕的不太講究的懶人來說,實在太強大了,簡直不可抵禦。

日子一天天過去,大家處得親如一家人。杯子嘛,你喝、我喝、大家喝,誰也不嫌棄誰。直到李老師的到來,才發生了一點點小小的變化。

 李老師是上世紀60年代鄭州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高材生,我們總編高中時代的語文老師,退休以後,賦閒在家,總編就請他來我們編輯部幫忙,負責文字的把關。我們隨著總編都稱他“李老師”。

 李老師60多歲,人極愛乾淨,穿著整潔,心腸也好。他特別愛喝水,隨身總帶一隻精緻的不鏽鋼水杯。每天開始工作前,要先泡好一杯茶,然後,才專心伏案工作。可是,往往等李老師去端杯暢飲的時候,卻發現杯子空空如也。有的時候,杯子的口兒上還會留有一個明顯的脣印。這實在讓李老師感到震驚和不解:如今的女孩子怎麼了?難道連老頭兒用過的杯子也不嫌棄?人家不嫌棄不要緊,可李老師自己卻受不了,只是他剛來,也不好意思說什麼。

接下來的一天,我看到編輯部的每個杯子上面都貼上了一個標籤兒,標籤上分別寫有每個編輯的名字。瞧那灑脫的字跡,一看便知是李老師所為。哈哈,他竟然為此從家裡多帶了幾隻杯子。這樣,大家人手一杯,還有多餘的杯子用來招待客人,這樣大概不會再出現混用的局面了。但這僅僅是李老師一廂情願的想法,我竊笑:這法子不管用的。我不敢對他說透,不忍心一瓢冷水澆滅他希望的小火苗兒。

再見,我的混杯時代,薦讀薦轉

 第二天早上,不知是誰把頭天的剩茶水倒掉,又把杯子洗得乾乾淨淨,那可憐的寫著名字的標籤早已被水泡得不知去向。李老師沏了一杯茶,啜了幾口,放下,可能是太燙。他拿起一張報紙,扶著老花鏡看了起來。這時,校對小蘇抓起他的杯子,吹了幾下,就是一口。然後小蘇大驚小怪地嚷起來:“媽呀,燙死我了!”李老師聽見,再看看自己杯口的紅脣印,滿臉驚愕,頓時石化。

 春去秋來,花謝花開,杯子就這樣,還是大家混用著,不分男女、不分老幼,連李老師也漸漸入鄉隨俗了。

 有時,小蘇在茶几上把杯子一字排開,放上剛剛洗淨的青青翠翠的薄荷葉,沏上開水。頓時,那涼涼的、麻麻的味道在編輯部瀰漫開來,好爽啊!有時,不知哪位編輯、記者採訪之餘,在地邊、堰頭兒順手採來野菊花,那苦苦的清香就會在房間裡面縈繞好幾天。特別是沏上開水之後,那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開始在水杯中自由自在地遊弋,別是一番情趣。

 後來,我調動了工作,混用杯子的日子隨之結束。

 一個人一間辦公室,沒人會亂動我的杯子,當然也沒有人天天去替我洗了。我喝水的時候不多,有時候,水喝完了,在杯子底就留下了茶葉或者菊花,不到下次喝水,我往往記不起來去倒掉或者清洗。

我的辦公室裡有一臺電視,平時幾乎沒有人看。美國入侵伊拉克的那些日子,我的辦公室裡天天座無虛席。大家對戰爭的關心和熱情令我始料未及。看電視的大多是男士,也有抽菸的。當煙霧在房間薄紗一般飄蕩的時候,我往往躲到別處去,因為我不喜歡戰爭,更不喜歡香菸的味道。

再見,我的混杯時代,薦讀薦轉

一日,停電。電梯沒開,我氣喘吁吁爬上7樓,口渴得要命,抓起杯子的時候,卻驚訝地發現,在杯底那沒倒的杭白菊上面赫然躺著一隻菸蒂,還有一些濡溼的菸灰。我的氣憤可想而知。我們單位抽菸的男士不算太多,我思忖了一下,覺得我的一位同事最為“可疑”,我徑直找到他質問。誰知道他滿臉歉意:“不好意思,看電視太專注,無意把你的水杯當成菸灰缸了,實在抱歉!”我還能說什麼呢?!只好一臉地苦笑,自認倒黴。並且隨手把杯子丟進了廢紙簍裡,也算對他的一種抗議。

 好多年過去了,生活中的杯子換了一茬又一茬,用過之後便不再想起。但是,那些混用過的白淨如玉的杯子,在記憶中卻清晰如昨。我常常會想起那些混用杯子的日子,想起那個充溢活力、充溢溫馨的編輯部,想起那裡的一張張年輕、鮮活的面孔,想起發生在編輯部裡的一件件讓我感動、讓我思考的故事。我知道,那些日子早已煙消雲散,它只能留在歲月的深處,成為溫暖我的青春記憶。

再見,我的混杯時代!再見,我的與文字為伍的青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