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期望,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理解,雙方的衝突逐漸凸顯。

美國工人無法理解中國工人怎麼能忍受長時間的機械性勞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社會處於發展期,與過去相比,未來更有希望,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因此願意忍受當下繁重的勞作。

中國工人也無法理解美國工人已經失業了還挑三揀四,每天八小時工作、30分鐘午餐時間外加兩個15分鐘休息依然不滿意,那是因為美國工人跌落出中產階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爬回去。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期望,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理解,雙方的衝突逐漸凸顯。

美國工人無法理解中國工人怎麼能忍受長時間的機械性勞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社會處於發展期,與過去相比,未來更有希望,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因此願意忍受當下繁重的勞作。

中國工人也無法理解美國工人已經失業了還挑三揀四,每天八小時工作、30分鐘午餐時間外加兩個15分鐘休息依然不滿意,那是因為美國工人跌落出中產階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爬回去。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按照美國產業工人的傳統思維,此時必須有工會介入到其中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甚至上升到了維護偉大的“美國夢”高度。而在中國模式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美國工會無疑成為了一個阻礙效率的障礙物。

客觀來說,並不是美國人懶,而是美國只要有工會的地方,工人都懶。美國工會已經變成了議員的政治工具,無限制的承諾工人待遇,最後全部轉嫁給工廠。換句話說,習慣了討價還價,誰還願意艱苦奮鬥呢。

工業“空心化”導致經濟惡化,更加劇了工業企業的撤出,美國藍領工人階層徹底被拋棄。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開啟了“去工業化”大潮。20世紀末美國還貌似繁榮,實際上是以高科技產業和金融集團挾帶全世界資本擴張的結果,其代價就是那些曾經繁盛的製造業地域逐漸萎縮。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期望,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理解,雙方的衝突逐漸凸顯。

美國工人無法理解中國工人怎麼能忍受長時間的機械性勞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社會處於發展期,與過去相比,未來更有希望,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因此願意忍受當下繁重的勞作。

中國工人也無法理解美國工人已經失業了還挑三揀四,每天八小時工作、30分鐘午餐時間外加兩個15分鐘休息依然不滿意,那是因為美國工人跌落出中產階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爬回去。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按照美國產業工人的傳統思維,此時必須有工會介入到其中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甚至上升到了維護偉大的“美國夢”高度。而在中國模式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美國工會無疑成為了一個阻礙效率的障礙物。

客觀來說,並不是美國人懶,而是美國只要有工會的地方,工人都懶。美國工會已經變成了議員的政治工具,無限制的承諾工人待遇,最後全部轉嫁給工廠。換句話說,習慣了討價還價,誰還願意艱苦奮鬥呢。

工業“空心化”導致經濟惡化,更加劇了工業企業的撤出,美國藍領工人階層徹底被拋棄。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開啟了“去工業化”大潮。20世紀末美國還貌似繁榮,實際上是以高科技產業和金融集團挾帶全世界資本擴張的結果,其代價就是那些曾經繁盛的製造業地域逐漸萎縮。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現在,美國工業造血能力日益匱乏,經濟在“錢生錢”的金融遊戲下,越玩越虛弱,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權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科技產業在支撐。更可怕的是,美國人喪失了對勞動的熱情,財富創造力已經不可逆轉地受到了傷害。

今天,美國40%的服裝和30%的鞋都是從中國來的,加稅最後都會是美國老百姓買單。即便是鼓勵製造業迴流,美國已嚴重缺乏製造業所需的工人、供應鏈和相應的物流和工廠,尤其是已經沒有願意幹藍領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工人。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期望,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理解,雙方的衝突逐漸凸顯。

美國工人無法理解中國工人怎麼能忍受長時間的機械性勞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社會處於發展期,與過去相比,未來更有希望,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因此願意忍受當下繁重的勞作。

中國工人也無法理解美國工人已經失業了還挑三揀四,每天八小時工作、30分鐘午餐時間外加兩個15分鐘休息依然不滿意,那是因為美國工人跌落出中產階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爬回去。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按照美國產業工人的傳統思維,此時必須有工會介入到其中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甚至上升到了維護偉大的“美國夢”高度。而在中國模式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美國工會無疑成為了一個阻礙效率的障礙物。

客觀來說,並不是美國人懶,而是美國只要有工會的地方,工人都懶。美國工會已經變成了議員的政治工具,無限制的承諾工人待遇,最後全部轉嫁給工廠。換句話說,習慣了討價還價,誰還願意艱苦奮鬥呢。

工業“空心化”導致經濟惡化,更加劇了工業企業的撤出,美國藍領工人階層徹底被拋棄。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開啟了“去工業化”大潮。20世紀末美國還貌似繁榮,實際上是以高科技產業和金融集團挾帶全世界資本擴張的結果,其代價就是那些曾經繁盛的製造業地域逐漸萎縮。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現在,美國工業造血能力日益匱乏,經濟在“錢生錢”的金融遊戲下,越玩越虛弱,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權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科技產業在支撐。更可怕的是,美國人喪失了對勞動的熱情,財富創造力已經不可逆轉地受到了傷害。

今天,美國40%的服裝和30%的鞋都是從中國來的,加稅最後都會是美國老百姓買單。即便是鼓勵製造業迴流,美國已嚴重缺乏製造業所需的工人、供應鏈和相應的物流和工廠,尤其是已經沒有願意幹藍領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工人。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富士康2017年7月宣佈斥資108億美元在美國建立一座液晶面板生產工廠。然而事與願違, 兩年過去,項目陷入停滯,沒有足夠的配套廠商,也招不到合適的工人,至今工廠沒有建成,甚至還要進一步縮減規模。這才是真正的“美國工廠”,美國再工業化之路艱難無比。

美國汽車工業也一樣難逃厄運,美國汽車行業的三家巨頭公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在全球汽車版圖中節節敗退,2008年經濟危機中,通用與克萊斯勒不僅被迫破產。

曾有“世界汽車工業之都”之稱的底特律,如今也已“破產”,留給世界的只剩下了回憶。今年3月,位於俄亥俄州的另一家通用汽車工廠又關閉了,打算明年初關閉其他四個北美工廠。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期望,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理解,雙方的衝突逐漸凸顯。

美國工人無法理解中國工人怎麼能忍受長時間的機械性勞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社會處於發展期,與過去相比,未來更有希望,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因此願意忍受當下繁重的勞作。

中國工人也無法理解美國工人已經失業了還挑三揀四,每天八小時工作、30分鐘午餐時間外加兩個15分鐘休息依然不滿意,那是因為美國工人跌落出中產階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爬回去。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按照美國產業工人的傳統思維,此時必須有工會介入到其中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甚至上升到了維護偉大的“美國夢”高度。而在中國模式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美國工會無疑成為了一個阻礙效率的障礙物。

客觀來說,並不是美國人懶,而是美國只要有工會的地方,工人都懶。美國工會已經變成了議員的政治工具,無限制的承諾工人待遇,最後全部轉嫁給工廠。換句話說,習慣了討價還價,誰還願意艱苦奮鬥呢。

工業“空心化”導致經濟惡化,更加劇了工業企業的撤出,美國藍領工人階層徹底被拋棄。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開啟了“去工業化”大潮。20世紀末美國還貌似繁榮,實際上是以高科技產業和金融集團挾帶全世界資本擴張的結果,其代價就是那些曾經繁盛的製造業地域逐漸萎縮。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現在,美國工業造血能力日益匱乏,經濟在“錢生錢”的金融遊戲下,越玩越虛弱,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權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科技產業在支撐。更可怕的是,美國人喪失了對勞動的熱情,財富創造力已經不可逆轉地受到了傷害。

今天,美國40%的服裝和30%的鞋都是從中國來的,加稅最後都會是美國老百姓買單。即便是鼓勵製造業迴流,美國已嚴重缺乏製造業所需的工人、供應鏈和相應的物流和工廠,尤其是已經沒有願意幹藍領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工人。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富士康2017年7月宣佈斥資108億美元在美國建立一座液晶面板生產工廠。然而事與願違, 兩年過去,項目陷入停滯,沒有足夠的配套廠商,也招不到合適的工人,至今工廠沒有建成,甚至還要進一步縮減規模。這才是真正的“美國工廠”,美國再工業化之路艱難無比。

美國汽車工業也一樣難逃厄運,美國汽車行業的三家巨頭公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在全球汽車版圖中節節敗退,2008年經濟危機中,通用與克萊斯勒不僅被迫破產。

曾有“世界汽車工業之都”之稱的底特律,如今也已“破產”,留給世界的只剩下了回憶。今年3月,位於俄亥俄州的另一家通用汽車工廠又關閉了,打算明年初關閉其他四個北美工廠。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市場與國家免籤,通用汽車在這場Battle當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站中國這一邊,首先是中國的人力成本相比美國要便宜很多,而且組織紀律良好,效率優勢明顯,另外一箇中國市場已經連續六年成為通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2010年開始,美國進行了再工業化過程,倡導製造業迴歸,但時至今日,不僅沒有奏效,反而加速了製造業的逃離。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期望,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理解,雙方的衝突逐漸凸顯。

美國工人無法理解中國工人怎麼能忍受長時間的機械性勞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社會處於發展期,與過去相比,未來更有希望,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因此願意忍受當下繁重的勞作。

中國工人也無法理解美國工人已經失業了還挑三揀四,每天八小時工作、30分鐘午餐時間外加兩個15分鐘休息依然不滿意,那是因為美國工人跌落出中產階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爬回去。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按照美國產業工人的傳統思維,此時必須有工會介入到其中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甚至上升到了維護偉大的“美國夢”高度。而在中國模式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美國工會無疑成為了一個阻礙效率的障礙物。

客觀來說,並不是美國人懶,而是美國只要有工會的地方,工人都懶。美國工會已經變成了議員的政治工具,無限制的承諾工人待遇,最後全部轉嫁給工廠。換句話說,習慣了討價還價,誰還願意艱苦奮鬥呢。

工業“空心化”導致經濟惡化,更加劇了工業企業的撤出,美國藍領工人階層徹底被拋棄。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開啟了“去工業化”大潮。20世紀末美國還貌似繁榮,實際上是以高科技產業和金融集團挾帶全世界資本擴張的結果,其代價就是那些曾經繁盛的製造業地域逐漸萎縮。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現在,美國工業造血能力日益匱乏,經濟在“錢生錢”的金融遊戲下,越玩越虛弱,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權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科技產業在支撐。更可怕的是,美國人喪失了對勞動的熱情,財富創造力已經不可逆轉地受到了傷害。

今天,美國40%的服裝和30%的鞋都是從中國來的,加稅最後都會是美國老百姓買單。即便是鼓勵製造業迴流,美國已嚴重缺乏製造業所需的工人、供應鏈和相應的物流和工廠,尤其是已經沒有願意幹藍領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工人。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富士康2017年7月宣佈斥資108億美元在美國建立一座液晶面板生產工廠。然而事與願違, 兩年過去,項目陷入停滯,沒有足夠的配套廠商,也招不到合適的工人,至今工廠沒有建成,甚至還要進一步縮減規模。這才是真正的“美國工廠”,美國再工業化之路艱難無比。

美國汽車工業也一樣難逃厄運,美國汽車行業的三家巨頭公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在全球汽車版圖中節節敗退,2008年經濟危機中,通用與克萊斯勒不僅被迫破產。

曾有“世界汽車工業之都”之稱的底特律,如今也已“破產”,留給世界的只剩下了回憶。今年3月,位於俄亥俄州的另一家通用汽車工廠又關閉了,打算明年初關閉其他四個北美工廠。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市場與國家免籤,通用汽車在這場Battle當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站中國這一邊,首先是中國的人力成本相比美國要便宜很多,而且組織紀律良好,效率優勢明顯,另外一箇中國市場已經連續六年成為通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2010年開始,美國進行了再工業化過程,倡導製造業迴歸,但時至今日,不僅沒有奏效,反而加速了製造業的逃離。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從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來看,中國也走過了一段極其不容易的工業化發展路程,在缺技術、沒資本、沒市場的條件下,唯一可以憑藉的只有勤勞的雙手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將巨大的人口紅利轉化為產業優勢。從80年代開始,為了過上好日子,無數的中國人背井離鄉,投身工業化的浪潮,常年從事著乎等同機器人般的機械操作,置身於半軍事化的嚴密管理,努力提高效率和效益,尤其是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工人是在以每週50到60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長與歐美每週30小時的工作制進行“龜兔賽跑”,經過一整代人的努力,才於本世紀初最終基本奠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

“事少錢多離家近”是所有人的理想,但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有人選擇妥協,有人選擇離開,大部分美國工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現實。

工會可以是美國工人的擋箭牌,但是中國人對於工會這個組織的運用,那真是有百鍊鋼化繞指柔般爐火純青的功力,霸氣的美國工會在強勢中國企業面前都是弱雞。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總之福耀玻璃通過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等許多方式,活學活用《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和美國工會鬥智鬥勇。

2017年11月,美國勞資委決定組織一場官方投票,要和福耀玻璃搞大決戰。對於這種事,中國人從來不慫的。最終在投票中,美國工人以444票贊成、868票反對,為這場爭端畫上了句號。一套降龍十八掌還沒使完呢,曾經橫掃美國的UAW就跪了。遇到真正的高手,滅霸也成戰五渣了。

影片中,工人對於美國工會是相當的糾結。一方面,他們希望工會能為他們爭取更多的福利;一方面,他們又對工會處理事情的方式憂心忡忡,擔心他們會毀了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顯然,代頓的美國人,真的是窮怕了。如今,《美國工廠》顯然已經不是一座美國工廠,而是一家中國工廠。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期望,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理解,雙方的衝突逐漸凸顯。

美國工人無法理解中國工人怎麼能忍受長時間的機械性勞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社會處於發展期,與過去相比,未來更有希望,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因此願意忍受當下繁重的勞作。

中國工人也無法理解美國工人已經失業了還挑三揀四,每天八小時工作、30分鐘午餐時間外加兩個15分鐘休息依然不滿意,那是因為美國工人跌落出中產階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爬回去。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按照美國產業工人的傳統思維,此時必須有工會介入到其中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甚至上升到了維護偉大的“美國夢”高度。而在中國模式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美國工會無疑成為了一個阻礙效率的障礙物。

客觀來說,並不是美國人懶,而是美國只要有工會的地方,工人都懶。美國工會已經變成了議員的政治工具,無限制的承諾工人待遇,最後全部轉嫁給工廠。換句話說,習慣了討價還價,誰還願意艱苦奮鬥呢。

工業“空心化”導致經濟惡化,更加劇了工業企業的撤出,美國藍領工人階層徹底被拋棄。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開啟了“去工業化”大潮。20世紀末美國還貌似繁榮,實際上是以高科技產業和金融集團挾帶全世界資本擴張的結果,其代價就是那些曾經繁盛的製造業地域逐漸萎縮。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現在,美國工業造血能力日益匱乏,經濟在“錢生錢”的金融遊戲下,越玩越虛弱,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權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科技產業在支撐。更可怕的是,美國人喪失了對勞動的熱情,財富創造力已經不可逆轉地受到了傷害。

今天,美國40%的服裝和30%的鞋都是從中國來的,加稅最後都會是美國老百姓買單。即便是鼓勵製造業迴流,美國已嚴重缺乏製造業所需的工人、供應鏈和相應的物流和工廠,尤其是已經沒有願意幹藍領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工人。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富士康2017年7月宣佈斥資108億美元在美國建立一座液晶面板生產工廠。然而事與願違, 兩年過去,項目陷入停滯,沒有足夠的配套廠商,也招不到合適的工人,至今工廠沒有建成,甚至還要進一步縮減規模。這才是真正的“美國工廠”,美國再工業化之路艱難無比。

美國汽車工業也一樣難逃厄運,美國汽車行業的三家巨頭公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在全球汽車版圖中節節敗退,2008年經濟危機中,通用與克萊斯勒不僅被迫破產。

曾有“世界汽車工業之都”之稱的底特律,如今也已“破產”,留給世界的只剩下了回憶。今年3月,位於俄亥俄州的另一家通用汽車工廠又關閉了,打算明年初關閉其他四個北美工廠。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市場與國家免籤,通用汽車在這場Battle當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站中國這一邊,首先是中國的人力成本相比美國要便宜很多,而且組織紀律良好,效率優勢明顯,另外一箇中國市場已經連續六年成為通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2010年開始,美國進行了再工業化過程,倡導製造業迴歸,但時至今日,不僅沒有奏效,反而加速了製造業的逃離。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從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來看,中國也走過了一段極其不容易的工業化發展路程,在缺技術、沒資本、沒市場的條件下,唯一可以憑藉的只有勤勞的雙手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將巨大的人口紅利轉化為產業優勢。從80年代開始,為了過上好日子,無數的中國人背井離鄉,投身工業化的浪潮,常年從事著乎等同機器人般的機械操作,置身於半軍事化的嚴密管理,努力提高效率和效益,尤其是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工人是在以每週50到60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長與歐美每週30小時的工作制進行“龜兔賽跑”,經過一整代人的努力,才於本世紀初最終基本奠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

“事少錢多離家近”是所有人的理想,但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有人選擇妥協,有人選擇離開,大部分美國工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現實。

工會可以是美國工人的擋箭牌,但是中國人對於工會這個組織的運用,那真是有百鍊鋼化繞指柔般爐火純青的功力,霸氣的美國工會在強勢中國企業面前都是弱雞。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總之福耀玻璃通過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等許多方式,活學活用《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和美國工會鬥智鬥勇。

2017年11月,美國勞資委決定組織一場官方投票,要和福耀玻璃搞大決戰。對於這種事,中國人從來不慫的。最終在投票中,美國工人以444票贊成、868票反對,為這場爭端畫上了句號。一套降龍十八掌還沒使完呢,曾經橫掃美國的UAW就跪了。遇到真正的高手,滅霸也成戰五渣了。

影片中,工人對於美國工會是相當的糾結。一方面,他們希望工會能為他們爭取更多的福利;一方面,他們又對工會處理事情的方式憂心忡忡,擔心他們會毀了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顯然,代頓的美國人,真的是窮怕了。如今,《美國工廠》顯然已經不是一座美國工廠,而是一家中國工廠。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紀錄片的最後,當曹德旺再次考察這家工廠時,管理人員打算加大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節省人力成本。誠然,自動化設備能有效提高生產製造的效率和可靠性,減少生產過程對工人的依賴。“機器換人”後,困擾福耀美國工廠的生產效率的瓶頸將得到消除。

與美國工人的低效率問題一樣,近年來,中國的製造業伴隨著人口紅利的喪失,同樣正在悄悄失去傳統優勢,對於尚未完全實現工業化的中國來說,的確不是一個好兆頭。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期望,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理解,雙方的衝突逐漸凸顯。

美國工人無法理解中國工人怎麼能忍受長時間的機械性勞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社會處於發展期,與過去相比,未來更有希望,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因此願意忍受當下繁重的勞作。

中國工人也無法理解美國工人已經失業了還挑三揀四,每天八小時工作、30分鐘午餐時間外加兩個15分鐘休息依然不滿意,那是因為美國工人跌落出中產階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爬回去。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按照美國產業工人的傳統思維,此時必須有工會介入到其中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甚至上升到了維護偉大的“美國夢”高度。而在中國模式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美國工會無疑成為了一個阻礙效率的障礙物。

客觀來說,並不是美國人懶,而是美國只要有工會的地方,工人都懶。美國工會已經變成了議員的政治工具,無限制的承諾工人待遇,最後全部轉嫁給工廠。換句話說,習慣了討價還價,誰還願意艱苦奮鬥呢。

工業“空心化”導致經濟惡化,更加劇了工業企業的撤出,美國藍領工人階層徹底被拋棄。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開啟了“去工業化”大潮。20世紀末美國還貌似繁榮,實際上是以高科技產業和金融集團挾帶全世界資本擴張的結果,其代價就是那些曾經繁盛的製造業地域逐漸萎縮。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現在,美國工業造血能力日益匱乏,經濟在“錢生錢”的金融遊戲下,越玩越虛弱,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權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科技產業在支撐。更可怕的是,美國人喪失了對勞動的熱情,財富創造力已經不可逆轉地受到了傷害。

今天,美國40%的服裝和30%的鞋都是從中國來的,加稅最後都會是美國老百姓買單。即便是鼓勵製造業迴流,美國已嚴重缺乏製造業所需的工人、供應鏈和相應的物流和工廠,尤其是已經沒有願意幹藍領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工人。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富士康2017年7月宣佈斥資108億美元在美國建立一座液晶面板生產工廠。然而事與願違, 兩年過去,項目陷入停滯,沒有足夠的配套廠商,也招不到合適的工人,至今工廠沒有建成,甚至還要進一步縮減規模。這才是真正的“美國工廠”,美國再工業化之路艱難無比。

美國汽車工業也一樣難逃厄運,美國汽車行業的三家巨頭公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在全球汽車版圖中節節敗退,2008年經濟危機中,通用與克萊斯勒不僅被迫破產。

曾有“世界汽車工業之都”之稱的底特律,如今也已“破產”,留給世界的只剩下了回憶。今年3月,位於俄亥俄州的另一家通用汽車工廠又關閉了,打算明年初關閉其他四個北美工廠。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市場與國家免籤,通用汽車在這場Battle當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站中國這一邊,首先是中國的人力成本相比美國要便宜很多,而且組織紀律良好,效率優勢明顯,另外一箇中國市場已經連續六年成為通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2010年開始,美國進行了再工業化過程,倡導製造業迴歸,但時至今日,不僅沒有奏效,反而加速了製造業的逃離。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從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來看,中國也走過了一段極其不容易的工業化發展路程,在缺技術、沒資本、沒市場的條件下,唯一可以憑藉的只有勤勞的雙手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將巨大的人口紅利轉化為產業優勢。從80年代開始,為了過上好日子,無數的中國人背井離鄉,投身工業化的浪潮,常年從事著乎等同機器人般的機械操作,置身於半軍事化的嚴密管理,努力提高效率和效益,尤其是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工人是在以每週50到60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長與歐美每週30小時的工作制進行“龜兔賽跑”,經過一整代人的努力,才於本世紀初最終基本奠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

“事少錢多離家近”是所有人的理想,但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有人選擇妥協,有人選擇離開,大部分美國工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現實。

工會可以是美國工人的擋箭牌,但是中國人對於工會這個組織的運用,那真是有百鍊鋼化繞指柔般爐火純青的功力,霸氣的美國工會在強勢中國企業面前都是弱雞。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總之福耀玻璃通過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等許多方式,活學活用《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和美國工會鬥智鬥勇。

2017年11月,美國勞資委決定組織一場官方投票,要和福耀玻璃搞大決戰。對於這種事,中國人從來不慫的。最終在投票中,美國工人以444票贊成、868票反對,為這場爭端畫上了句號。一套降龍十八掌還沒使完呢,曾經橫掃美國的UAW就跪了。遇到真正的高手,滅霸也成戰五渣了。

影片中,工人對於美國工會是相當的糾結。一方面,他們希望工會能為他們爭取更多的福利;一方面,他們又對工會處理事情的方式憂心忡忡,擔心他們會毀了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顯然,代頓的美國人,真的是窮怕了。如今,《美國工廠》顯然已經不是一座美國工廠,而是一家中國工廠。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紀錄片的最後,當曹德旺再次考察這家工廠時,管理人員打算加大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節省人力成本。誠然,自動化設備能有效提高生產製造的效率和可靠性,減少生產過程對工人的依賴。“機器換人”後,困擾福耀美國工廠的生產效率的瓶頸將得到消除。

與美國工人的低效率問題一樣,近年來,中國的製造業伴隨著人口紅利的喪失,同樣正在悄悄失去傳統優勢,對於尚未完全實現工業化的中國來說,的確不是一個好兆頭。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而且,高昂的房價正在摧毀年輕一代的夢想,對於普遍工資不高,工作環境又比較惡劣,而且崇尚匠心精神的製造業而言,不得不說是一項殘酷的考驗。隨著家庭條件的改善,即便是工資大漲,工廠裡相對惡劣的作業環境和流水線上枯燥重複的勞動,對於年輕一代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弱,相比這些需要養家餬口的美國中年人而言,時下中國的年輕人更有抗拒的理由。

當網紅直播催生出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新的“白富美”的時候,年輕一代的選擇更加多元,外賣小哥、滴滴司機、主播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進入製造工廠做一名工人成了很多人的非必要選擇。

隨著勞動力、土地、原材料和能源等要素成本的上升,中國製造的成本大幅增長,製造業集群已經進入調整期。因此,中國也面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難題,大環境的變化驅使製造業也不得不去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於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制造行業,自動化的機械臂才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大勢所趨,中美製造業屆時會否站上同一起跑線呢,這是一個極富想象力的話題。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期望,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理解,雙方的衝突逐漸凸顯。

美國工人無法理解中國工人怎麼能忍受長時間的機械性勞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社會處於發展期,與過去相比,未來更有希望,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因此願意忍受當下繁重的勞作。

中國工人也無法理解美國工人已經失業了還挑三揀四,每天八小時工作、30分鐘午餐時間外加兩個15分鐘休息依然不滿意,那是因為美國工人跌落出中產階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爬回去。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按照美國產業工人的傳統思維,此時必須有工會介入到其中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甚至上升到了維護偉大的“美國夢”高度。而在中國模式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美國工會無疑成為了一個阻礙效率的障礙物。

客觀來說,並不是美國人懶,而是美國只要有工會的地方,工人都懶。美國工會已經變成了議員的政治工具,無限制的承諾工人待遇,最後全部轉嫁給工廠。換句話說,習慣了討價還價,誰還願意艱苦奮鬥呢。

工業“空心化”導致經濟惡化,更加劇了工業企業的撤出,美國藍領工人階層徹底被拋棄。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開啟了“去工業化”大潮。20世紀末美國還貌似繁榮,實際上是以高科技產業和金融集團挾帶全世界資本擴張的結果,其代價就是那些曾經繁盛的製造業地域逐漸萎縮。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現在,美國工業造血能力日益匱乏,經濟在“錢生錢”的金融遊戲下,越玩越虛弱,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權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科技產業在支撐。更可怕的是,美國人喪失了對勞動的熱情,財富創造力已經不可逆轉地受到了傷害。

今天,美國40%的服裝和30%的鞋都是從中國來的,加稅最後都會是美國老百姓買單。即便是鼓勵製造業迴流,美國已嚴重缺乏製造業所需的工人、供應鏈和相應的物流和工廠,尤其是已經沒有願意幹藍領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工人。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富士康2017年7月宣佈斥資108億美元在美國建立一座液晶面板生產工廠。然而事與願違, 兩年過去,項目陷入停滯,沒有足夠的配套廠商,也招不到合適的工人,至今工廠沒有建成,甚至還要進一步縮減規模。這才是真正的“美國工廠”,美國再工業化之路艱難無比。

美國汽車工業也一樣難逃厄運,美國汽車行業的三家巨頭公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在全球汽車版圖中節節敗退,2008年經濟危機中,通用與克萊斯勒不僅被迫破產。

曾有“世界汽車工業之都”之稱的底特律,如今也已“破產”,留給世界的只剩下了回憶。今年3月,位於俄亥俄州的另一家通用汽車工廠又關閉了,打算明年初關閉其他四個北美工廠。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市場與國家免籤,通用汽車在這場Battle當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站中國這一邊,首先是中國的人力成本相比美國要便宜很多,而且組織紀律良好,效率優勢明顯,另外一箇中國市場已經連續六年成為通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2010年開始,美國進行了再工業化過程,倡導製造業迴歸,但時至今日,不僅沒有奏效,反而加速了製造業的逃離。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從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來看,中國也走過了一段極其不容易的工業化發展路程,在缺技術、沒資本、沒市場的條件下,唯一可以憑藉的只有勤勞的雙手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將巨大的人口紅利轉化為產業優勢。從80年代開始,為了過上好日子,無數的中國人背井離鄉,投身工業化的浪潮,常年從事著乎等同機器人般的機械操作,置身於半軍事化的嚴密管理,努力提高效率和效益,尤其是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工人是在以每週50到60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長與歐美每週30小時的工作制進行“龜兔賽跑”,經過一整代人的努力,才於本世紀初最終基本奠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

“事少錢多離家近”是所有人的理想,但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有人選擇妥協,有人選擇離開,大部分美國工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現實。

工會可以是美國工人的擋箭牌,但是中國人對於工會這個組織的運用,那真是有百鍊鋼化繞指柔般爐火純青的功力,霸氣的美國工會在強勢中國企業面前都是弱雞。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總之福耀玻璃通過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等許多方式,活學活用《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和美國工會鬥智鬥勇。

2017年11月,美國勞資委決定組織一場官方投票,要和福耀玻璃搞大決戰。對於這種事,中國人從來不慫的。最終在投票中,美國工人以444票贊成、868票反對,為這場爭端畫上了句號。一套降龍十八掌還沒使完呢,曾經橫掃美國的UAW就跪了。遇到真正的高手,滅霸也成戰五渣了。

影片中,工人對於美國工會是相當的糾結。一方面,他們希望工會能為他們爭取更多的福利;一方面,他們又對工會處理事情的方式憂心忡忡,擔心他們會毀了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顯然,代頓的美國人,真的是窮怕了。如今,《美國工廠》顯然已經不是一座美國工廠,而是一家中國工廠。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紀錄片的最後,當曹德旺再次考察這家工廠時,管理人員打算加大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節省人力成本。誠然,自動化設備能有效提高生產製造的效率和可靠性,減少生產過程對工人的依賴。“機器換人”後,困擾福耀美國工廠的生產效率的瓶頸將得到消除。

與美國工人的低效率問題一樣,近年來,中國的製造業伴隨著人口紅利的喪失,同樣正在悄悄失去傳統優勢,對於尚未完全實現工業化的中國來說,的確不是一個好兆頭。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而且,高昂的房價正在摧毀年輕一代的夢想,對於普遍工資不高,工作環境又比較惡劣,而且崇尚匠心精神的製造業而言,不得不說是一項殘酷的考驗。隨著家庭條件的改善,即便是工資大漲,工廠裡相對惡劣的作業環境和流水線上枯燥重複的勞動,對於年輕一代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弱,相比這些需要養家餬口的美國中年人而言,時下中國的年輕人更有抗拒的理由。

當網紅直播催生出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新的“白富美”的時候,年輕一代的選擇更加多元,外賣小哥、滴滴司機、主播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進入製造工廠做一名工人成了很多人的非必要選擇。

隨著勞動力、土地、原材料和能源等要素成本的上升,中國製造的成本大幅增長,製造業集群已經進入調整期。因此,中國也面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難題,大環境的變化驅使製造業也不得不去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於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制造行業,自動化的機械臂才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大勢所趨,中美製造業屆時會否站上同一起跑線呢,這是一個極富想象力的話題。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自動化的號角下,類似福耀玻璃一樣的勞動密集型工廠,需求的工人數量將大大降低,製造工廠將成為另外一番景象。那麼,排除工人這個棘手的問題後,美國的能源成本、綜合稅負遠低於中國,是否能促使更多的製造業迴歸美國?美國的再工業化能否順利實現?這應該是白宮和華爾街那些政商精英們所打的小算盤,聽上去似乎不無道理。

自動化固然可以大大降低對工人的勞動要求,使得勞動強度大幅下降,但自動化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工人,而是對工人的勞動模式、技術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的自動化生產線,需要技能嫻熟、訓練有素和善於應變的熟練技術工人才能控制正常生產,對設備的檢修、維護更需要高超的技能,這在向來以製造業立國的德國,非常典型。

"

近日,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投資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在網上持續走紅,真是一部非常及時的應景之作。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這部來自美國的記錄片,通過極具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與西方管理模式的衝突,反映出中美的文化理念差異,引人入勝,透過這部影片,更引人深思。

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有好幾家汽車製造廠,本世紀初陸續被關閉。2008年12月23日,聖誕夜前一天,通用汽車關閉代頓工廠,數千名工人就此失業,代頓淪為“鐵鏽地帶”。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4年後,通用要求福耀在美國建一個工廠。2014年,曹德旺最終選擇了通用這座關閉的工廠,並宣佈僱用2000名當地工人。瞬間,彷彿一切都變得美好,一直想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企業找到了捷徑,而迫於生計的代頓人則歡呼雀躍。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蜜月期轉瞬即逝,隨之而來的是中美兩國工人和管理層的博弈,愈演愈烈。

在經過了短暫的重獲工作的喜悅之後,美國人發覺,這座由中國人管理的美國工廠,從時薪、工作環境 、工作強度各個方面跟自己認知的美國工廠有著很大的區別 。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當地人所期望的,是外國人用“外國錢”為當地重開一家典型的“美國工廠”,以“餵飽”這個社區和社區居民。但原本平均29美元/小時的“舒適藍領工”近乎消失,平均12.84美元/小時且“忙死忙活”的工作,離他們當初的期望值相差甚遠。

中國人卻憧憬著開一家“美國的中國工廠”,將原本需要在中國本土工廠中生產、再漂洋過海運來美國的產品就近生產出來賣給美國人。很快,曹德旺開始抱怨“美國式效率”,標準美式工人生活“太輕鬆”了,近乎懶惰。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不同的期望,對工作和生活的不同理解,雙方的衝突逐漸凸顯。

美國工人無法理解中國工人怎麼能忍受長時間的機械性勞作,任勞任怨,加班加點,那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中國社會處於發展期,與過去相比,未來更有希望,而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因此願意忍受當下繁重的勞作。

中國工人也無法理解美國工人已經失業了還挑三揀四,每天八小時工作、30分鐘午餐時間外加兩個15分鐘休息依然不滿意,那是因為美國工人跌落出中產階級之後,就再也沒有希望爬回去。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按照美國產業工人的傳統思維,此時必須有工會介入到其中維護自身的利益和尊嚴,甚至上升到了維護偉大的“美國夢”高度。而在中國模式下,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美國工會無疑成為了一個阻礙效率的障礙物。

客觀來說,並不是美國人懶,而是美國只要有工會的地方,工人都懶。美國工會已經變成了議員的政治工具,無限制的承諾工人待遇,最後全部轉嫁給工廠。換句話說,習慣了討價還價,誰還願意艱苦奮鬥呢。

工業“空心化”導致經濟惡化,更加劇了工業企業的撤出,美國藍領工人階層徹底被拋棄。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開啟了“去工業化”大潮。20世紀末美國還貌似繁榮,實際上是以高科技產業和金融集團挾帶全世界資本擴張的結果,其代價就是那些曾經繁盛的製造業地域逐漸萎縮。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現在,美國工業造血能力日益匱乏,經濟在“錢生錢”的金融遊戲下,越玩越虛弱,完全是依靠美元霸權全球吸血和一些高科技產業在支撐。更可怕的是,美國人喪失了對勞動的熱情,財富創造力已經不可逆轉地受到了傷害。

今天,美國40%的服裝和30%的鞋都是從中國來的,加稅最後都會是美國老百姓買單。即便是鼓勵製造業迴流,美國已嚴重缺乏製造業所需的工人、供應鏈和相應的物流和工廠,尤其是已經沒有願意幹藍領活且有一定技能的工人。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富士康2017年7月宣佈斥資108億美元在美國建立一座液晶面板生產工廠。然而事與願違, 兩年過去,項目陷入停滯,沒有足夠的配套廠商,也招不到合適的工人,至今工廠沒有建成,甚至還要進一步縮減規模。這才是真正的“美國工廠”,美國再工業化之路艱難無比。

美國汽車工業也一樣難逃厄運,美國汽車行業的三家巨頭公司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克萊斯勒汽車在全球汽車版圖中節節敗退,2008年經濟危機中,通用與克萊斯勒不僅被迫破產。

曾有“世界汽車工業之都”之稱的底特律,如今也已“破產”,留給世界的只剩下了回憶。今年3月,位於俄亥俄州的另一家通用汽車工廠又關閉了,打算明年初關閉其他四個北美工廠。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市場與國家免籤,通用汽車在這場Battle當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站中國這一邊,首先是中國的人力成本相比美國要便宜很多,而且組織紀律良好,效率優勢明顯,另外一箇中國市場已經連續六年成為通用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2010年開始,美國進行了再工業化過程,倡導製造業迴歸,但時至今日,不僅沒有奏效,反而加速了製造業的逃離。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從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來看,中國也走過了一段極其不容易的工業化發展路程,在缺技術、沒資本、沒市場的條件下,唯一可以憑藉的只有勤勞的雙手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將巨大的人口紅利轉化為產業優勢。從80年代開始,為了過上好日子,無數的中國人背井離鄉,投身工業化的浪潮,常年從事著乎等同機器人般的機械操作,置身於半軍事化的嚴密管理,努力提高效率和效益,尤其是在9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工人是在以每週50到60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長與歐美每週30小時的工作制進行“龜兔賽跑”,經過一整代人的努力,才於本世紀初最終基本奠定了“世界工廠”的地位。

“事少錢多離家近”是所有人的理想,但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有人選擇妥協,有人選擇離開,大部分美國工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現實。

工會可以是美國工人的擋箭牌,但是中國人對於工會這個組織的運用,那真是有百鍊鋼化繞指柔般爐火純青的功力,霸氣的美國工會在強勢中國企業面前都是弱雞。篇幅所限,這裡就不展開細說了,總之福耀玻璃通過合縱連橫、遠交近攻等許多方式,活學活用《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和美國工會鬥智鬥勇。

2017年11月,美國勞資委決定組織一場官方投票,要和福耀玻璃搞大決戰。對於這種事,中國人從來不慫的。最終在投票中,美國工人以444票贊成、868票反對,為這場爭端畫上了句號。一套降龍十八掌還沒使完呢,曾經橫掃美國的UAW就跪了。遇到真正的高手,滅霸也成戰五渣了。

影片中,工人對於美國工會是相當的糾結。一方面,他們希望工會能為他們爭取更多的福利;一方面,他們又對工會處理事情的方式憂心忡忡,擔心他們會毀了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顯然,代頓的美國人,真的是窮怕了。如今,《美國工廠》顯然已經不是一座美國工廠,而是一家中國工廠。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紀錄片的最後,當曹德旺再次考察這家工廠時,管理人員打算加大引進自動化生產設備,節省人力成本。誠然,自動化設備能有效提高生產製造的效率和可靠性,減少生產過程對工人的依賴。“機器換人”後,困擾福耀美國工廠的生產效率的瓶頸將得到消除。

與美國工人的低效率問題一樣,近年來,中國的製造業伴隨著人口紅利的喪失,同樣正在悄悄失去傳統優勢,對於尚未完全實現工業化的中國來說,的確不是一個好兆頭。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而且,高昂的房價正在摧毀年輕一代的夢想,對於普遍工資不高,工作環境又比較惡劣,而且崇尚匠心精神的製造業而言,不得不說是一項殘酷的考驗。隨著家庭條件的改善,即便是工資大漲,工廠裡相對惡劣的作業環境和流水線上枯燥重複的勞動,對於年輕一代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弱,相比這些需要養家餬口的美國中年人而言,時下中國的年輕人更有抗拒的理由。

當網紅直播催生出移動互聯網時代下新的“白富美”的時候,年輕一代的選擇更加多元,外賣小哥、滴滴司機、主播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進入製造工廠做一名工人成了很多人的非必要選擇。

隨著勞動力、土地、原材料和能源等要素成本的上升,中國製造的成本大幅增長,製造業集群已經進入調整期。因此,中國也面臨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難題,大環境的變化驅使製造業也不得不去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於勞動密集型的傳統制造行業,自動化的機械臂才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大勢所趨,中美製造業屆時會否站上同一起跑線呢,這是一個極富想象力的話題。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在自動化的號角下,類似福耀玻璃一樣的勞動密集型工廠,需求的工人數量將大大降低,製造工廠將成為另外一番景象。那麼,排除工人這個棘手的問題後,美國的能源成本、綜合稅負遠低於中國,是否能促使更多的製造業迴歸美國?美國的再工業化能否順利實現?這應該是白宮和華爾街那些政商精英們所打的小算盤,聽上去似乎不無道理。

自動化固然可以大大降低對工人的勞動要求,使得勞動強度大幅下降,但自動化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工人,而是對工人的勞動模式、技術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的自動化生產線,需要技能嫻熟、訓練有素和善於應變的熟練技術工人才能控制正常生產,對設備的檢修、維護更需要高超的技能,這在向來以製造業立國的德國,非常典型。

曹德旺的“美國工廠”:能拯救“鐵鏽區”嗎?藍領工人路在何方?

眼下,中國正在全力以赴推進5G的商用,加快推進製造業升級,實現彎道超車,無論是終端還是基站的鋪設速度來看,中國在全球都是一騎絕塵。

說一千道一萬,過去幾十年“脫實向虛”的進程中,製造了一個虛胖的金融大帝國形象,而如今美國“再工業化”的關鍵還是人。正如《美國工廠》所反映的,工人成為再工業戰略的重要因素。能不能再次實現工業化,將是一個系統工程,因為這是整個產業鏈和配套體系的問題。不過,美國工廠所反映的美國製造業空心化、藍領工人用工荒等問題,值得中國現階段引以為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