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

中國西藏網訊 波瀾壯闊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國工農紅軍造就了神話般的傳奇宏偉歷史畫卷。長征途中,有一段建立藏族紅軍隊伍的佳話,至今在當地廣為傳頌。

"

中國西藏網訊 波瀾壯闊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國工農紅軍造就了神話般的傳奇宏偉歷史畫卷。長征途中,有一段建立藏族紅軍隊伍的佳話,至今在當地廣為傳頌。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縣甲居藏寨 攝影:李元梅

"

中國西藏網訊 波瀾壯闊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國工農紅軍造就了神話般的傳奇宏偉歷史畫卷。長征途中,有一段建立藏族紅軍隊伍的佳話,至今在當地廣為傳頌。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縣甲居藏寨 攝影:李元梅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藏民獨立師”師部舊址 攝影:李元梅

1935年6月中旬和10月中旬,紅軍曾兩次到過現今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1936年7月離開丹巴北上,前後留駐時間近一年。期間,建立了一支藏族紅軍隊伍——“丹巴藏民獨立師”,2000多名丹巴藏族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

"

中國西藏網訊 波瀾壯闊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國工農紅軍造就了神話般的傳奇宏偉歷史畫卷。長征途中,有一段建立藏族紅軍隊伍的佳話,至今在當地廣為傳頌。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縣甲居藏寨 攝影:李元梅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藏民獨立師”師部舊址 攝影:李元梅

1935年6月中旬和10月中旬,紅軍曾兩次到過現今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1936年7月離開丹巴北上,前後留駐時間近一年。期間,建立了一支藏族紅軍隊伍——“丹巴藏民獨立師”,2000多名丹巴藏族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師部舊址內,馬駿生前住過的房間 攝影:李元梅

原成都軍區後勤部政委金世柏曾是“丹巴藏民獨立師”的副師長,他在成都軍區後勤部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整理出版的《紅軍長征回憶與研究》一書中,詳述了獨立師建立與解散的過程。

據金世柏回憶,1935年10月16日,紅四方面軍南下佔領丹巴縣後,在組建丹巴縣蘇維埃政府的同時,開始組建丹巴民族地方武裝。當時,丹巴縣有個藏族頭人叫馬駿,又名麻孜•阿布,其父馬老太爺在當地是個有名的大頭人,他們組織的一個丹巴藏族獨立團,願意配合紅軍,同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

為了正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積極做好少數民族上層頭人的統戰工作,1936年1月,紅四方面軍總部和川陝省委決定:繼續保留和發展馬駿這支部隊,將其擴建為一支獨立師,任命馬駿為師長,李中權為政委,金世柏為副師長。

"

中國西藏網訊 波瀾壯闊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國工農紅軍造就了神話般的傳奇宏偉歷史畫卷。長征途中,有一段建立藏族紅軍隊伍的佳話,至今在當地廣為傳頌。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縣甲居藏寨 攝影:李元梅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藏民獨立師”師部舊址 攝影:李元梅

1935年6月中旬和10月中旬,紅軍曾兩次到過現今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1936年7月離開丹巴北上,前後留駐時間近一年。期間,建立了一支藏族紅軍隊伍——“丹巴藏民獨立師”,2000多名丹巴藏族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師部舊址內,馬駿生前住過的房間 攝影:李元梅

原成都軍區後勤部政委金世柏曾是“丹巴藏民獨立師”的副師長,他在成都軍區後勤部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整理出版的《紅軍長征回憶與研究》一書中,詳述了獨立師建立與解散的過程。

據金世柏回憶,1935年10月16日,紅四方面軍南下佔領丹巴縣後,在組建丹巴縣蘇維埃政府的同時,開始組建丹巴民族地方武裝。當時,丹巴縣有個藏族頭人叫馬駿,又名麻孜•阿布,其父馬老太爺在當地是個有名的大頭人,他們組織的一個丹巴藏族獨立團,願意配合紅軍,同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

為了正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積極做好少數民族上層頭人的統戰工作,1936年1月,紅四方面軍總部和川陝省委決定:繼續保留和發展馬駿這支部隊,將其擴建為一支獨立師,任命馬駿為師長,李中權為政委,金世柏為副師長。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師部舊址內懸掛的馬鞍和布褂子 攝影:李元梅

根據上級指示,獨立師當時主要擔負以下幾項任務:

開展對敵鬥爭。部隊沿大金川河一線擔任警戒,派出若干小分隊,選擇重要交通路口,構築工事,日夜堅守,防止敵人襲擾,以確保主力紅軍側翼的安全。

維護當地社會治安。當紅軍進入藏區後,有少數反動頭人,裹脅了部份不明真相的群眾外逃,進行造謠破壞。獨立師緊緊依靠當地群眾,採取種種有效辦法,與之進行了堅決鬥爭,保護了人民的利益。

為紅軍籌集糧食和其他物資。當時籌糧的具體辦法是:一般以馬老太爺的名義,用藏文寫條子(即通知),派人送到各村鎮,要求限期將所需糧食如數送到指定地點。獨立師籌集的糧食,不僅滿足了本身的需要,還保證了駐丹巴的紅三十一軍九十一師部隊的供應。

積極開展群眾工作。獨立師的戰士大多是本地人,熟悉當地的群眾語言和風俗習慣,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獨立師的宣傳和影響下,當時有不少藏族青年紛紛報名參加紅軍。

為了適應上述任務,獨立師還抓緊時間進行了軍政訓練,如練習射擊、投彈、隊列和構築工事,學習做群眾工作的方法等,使部隊的軍政素質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

中國西藏網訊 波瀾壯闊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國工農紅軍造就了神話般的傳奇宏偉歷史畫卷。長征途中,有一段建立藏族紅軍隊伍的佳話,至今在當地廣為傳頌。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縣甲居藏寨 攝影:李元梅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藏民獨立師”師部舊址 攝影:李元梅

1935年6月中旬和10月中旬,紅軍曾兩次到過現今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1936年7月離開丹巴北上,前後留駐時間近一年。期間,建立了一支藏族紅軍隊伍——“丹巴藏民獨立師”,2000多名丹巴藏族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師部舊址內,馬駿生前住過的房間 攝影:李元梅

原成都軍區後勤部政委金世柏曾是“丹巴藏民獨立師”的副師長,他在成都軍區後勤部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整理出版的《紅軍長征回憶與研究》一書中,詳述了獨立師建立與解散的過程。

據金世柏回憶,1935年10月16日,紅四方面軍南下佔領丹巴縣後,在組建丹巴縣蘇維埃政府的同時,開始組建丹巴民族地方武裝。當時,丹巴縣有個藏族頭人叫馬駿,又名麻孜•阿布,其父馬老太爺在當地是個有名的大頭人,他們組織的一個丹巴藏族獨立團,願意配合紅軍,同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

為了正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積極做好少數民族上層頭人的統戰工作,1936年1月,紅四方面軍總部和川陝省委決定:繼續保留和發展馬駿這支部隊,將其擴建為一支獨立師,任命馬駿為師長,李中權為政委,金世柏為副師長。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師部舊址內懸掛的馬鞍和布褂子 攝影:李元梅

根據上級指示,獨立師當時主要擔負以下幾項任務:

開展對敵鬥爭。部隊沿大金川河一線擔任警戒,派出若干小分隊,選擇重要交通路口,構築工事,日夜堅守,防止敵人襲擾,以確保主力紅軍側翼的安全。

維護當地社會治安。當紅軍進入藏區後,有少數反動頭人,裹脅了部份不明真相的群眾外逃,進行造謠破壞。獨立師緊緊依靠當地群眾,採取種種有效辦法,與之進行了堅決鬥爭,保護了人民的利益。

為紅軍籌集糧食和其他物資。當時籌糧的具體辦法是:一般以馬老太爺的名義,用藏文寫條子(即通知),派人送到各村鎮,要求限期將所需糧食如數送到指定地點。獨立師籌集的糧食,不僅滿足了本身的需要,還保證了駐丹巴的紅三十一軍九十一師部隊的供應。

積極開展群眾工作。獨立師的戰士大多是本地人,熟悉當地的群眾語言和風俗習慣,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獨立師的宣傳和影響下,當時有不少藏族青年紛紛報名參加紅軍。

為了適應上述任務,獨立師還抓緊時間進行了軍政訓練,如練習射擊、投彈、隊列和構築工事,學習做群眾工作的方法等,使部隊的軍政素質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縣黨史辦工作人員格絨登幹 攝影:李元梅

據丹巴縣黨史辦工作人員格絨登幹講述,1936年2月,獨立師在紅軍的支援和游擊隊的配合下,兵分兩路,攻打丹東土司武裝,經激烈戰鬥,打垮了反動武裝,控制了獨狼溝口,保證了丹巴至道孚的通道暢通無阻,為紅軍主力西進康北作出貢獻。

正當獨立師順利進行各項任務,不斷髮展壯大的時候。1936年6月下旬,主力紅軍陸續翻越黨嶺雪山西進康北,張國燾懷疑“馬駿是少數民族上層知識分子,反覆無常,肯定不會同我軍北上。在我軍離開時定會叛變,反對我軍”,兩次電令九十一師將馬駿祕密處決。馬駿受害時年僅31歲。

丹巴縣人民政府於1989年1月31日召開為馬駿同志公開平反昭雪大會,馬駿的英雄事蹟終於為世人所知。

"

中國西藏網訊 波瀾壯闊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國工農紅軍造就了神話般的傳奇宏偉歷史畫卷。長征途中,有一段建立藏族紅軍隊伍的佳話,至今在當地廣為傳頌。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縣甲居藏寨 攝影:李元梅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藏民獨立師”師部舊址 攝影:李元梅

1935年6月中旬和10月中旬,紅軍曾兩次到過現今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1936年7月離開丹巴北上,前後留駐時間近一年。期間,建立了一支藏族紅軍隊伍——“丹巴藏民獨立師”,2000多名丹巴藏族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師部舊址內,馬駿生前住過的房間 攝影:李元梅

原成都軍區後勤部政委金世柏曾是“丹巴藏民獨立師”的副師長,他在成都軍區後勤部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整理出版的《紅軍長征回憶與研究》一書中,詳述了獨立師建立與解散的過程。

據金世柏回憶,1935年10月16日,紅四方面軍南下佔領丹巴縣後,在組建丹巴縣蘇維埃政府的同時,開始組建丹巴民族地方武裝。當時,丹巴縣有個藏族頭人叫馬駿,又名麻孜•阿布,其父馬老太爺在當地是個有名的大頭人,他們組織的一個丹巴藏族獨立團,願意配合紅軍,同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

為了正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積極做好少數民族上層頭人的統戰工作,1936年1月,紅四方面軍總部和川陝省委決定:繼續保留和發展馬駿這支部隊,將其擴建為一支獨立師,任命馬駿為師長,李中權為政委,金世柏為副師長。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師部舊址內懸掛的馬鞍和布褂子 攝影:李元梅

根據上級指示,獨立師當時主要擔負以下幾項任務:

開展對敵鬥爭。部隊沿大金川河一線擔任警戒,派出若干小分隊,選擇重要交通路口,構築工事,日夜堅守,防止敵人襲擾,以確保主力紅軍側翼的安全。

維護當地社會治安。當紅軍進入藏區後,有少數反動頭人,裹脅了部份不明真相的群眾外逃,進行造謠破壞。獨立師緊緊依靠當地群眾,採取種種有效辦法,與之進行了堅決鬥爭,保護了人民的利益。

為紅軍籌集糧食和其他物資。當時籌糧的具體辦法是:一般以馬老太爺的名義,用藏文寫條子(即通知),派人送到各村鎮,要求限期將所需糧食如數送到指定地點。獨立師籌集的糧食,不僅滿足了本身的需要,還保證了駐丹巴的紅三十一軍九十一師部隊的供應。

積極開展群眾工作。獨立師的戰士大多是本地人,熟悉當地的群眾語言和風俗習慣,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獨立師的宣傳和影響下,當時有不少藏族青年紛紛報名參加紅軍。

為了適應上述任務,獨立師還抓緊時間進行了軍政訓練,如練習射擊、投彈、隊列和構築工事,學習做群眾工作的方法等,使部隊的軍政素質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丹巴縣黨史辦工作人員格絨登幹 攝影:李元梅

據丹巴縣黨史辦工作人員格絨登幹講述,1936年2月,獨立師在紅軍的支援和游擊隊的配合下,兵分兩路,攻打丹東土司武裝,經激烈戰鬥,打垮了反動武裝,控制了獨狼溝口,保證了丹巴至道孚的通道暢通無阻,為紅軍主力西進康北作出貢獻。

正當獨立師順利進行各項任務,不斷髮展壯大的時候。1936年6月下旬,主力紅軍陸續翻越黨嶺雪山西進康北,張國燾懷疑“馬駿是少數民族上層知識分子,反覆無常,肯定不會同我軍北上。在我軍離開時定會叛變,反對我軍”,兩次電令九十一師將馬駿祕密處決。馬駿受害時年僅31歲。

丹巴縣人民政府於1989年1月31日召開為馬駿同志公開平反昭雪大會,馬駿的英雄事蹟終於為世人所知。

紅軍長征曾建立一支藏族紅軍隊伍

圖為師部舊址內,馬駿生前住過的房間 攝影:李元梅

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奉命北上,總部決定,獨立師的人員,不願遠離家鄉的,留在當地繼續堅持革命鬥爭,願意隨紅軍北上的,編入其他部隊。北上的戰士中,大多數同志光榮犧牲,有十幾名藏族青年堅定地隨紅軍走過草地,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丹巴作為紅四方面軍南下和西進康北的後方和中轉基地,為紅四方面軍數萬人馬成功翻越海拔5470米的黨嶺雪山,西進康北與紅二、六軍團在甘孜會師做出了重大貢獻。1950年,鄧小平同志做出了“甘孜藏區人民對保存紅軍盡了最大的責任”的評價。

而以馬俊為師長的“丹巴藏民獨立師”,在配合紅軍作戰打擊反動民團和反動土司武裝,密切軍民關係和增進民族團結,保衛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立下了不朽的戰功。(中國西藏網 記者/李元梅 部分資料參考自《紅軍長征在丹巴》《紅軍長征回憶與研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