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星火的人民力量——大別山走出兩支紅軍隊伍的歷史啟示'

"

滾滾長江水,巍巍大別山。

綿延近400公里的大別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駐地所在。紅四方面軍在此誕生,紅二十五軍在此重建,紅二十八軍在這裡改編。參加長征的四支紅軍部隊,有兩支源於此地。

這是一塊紅色的沃土。從1923年冬建立黨組織,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26年間,大別山區黨的組織不散,武裝鬥爭不斷,革命紅旗不倒。數十萬大別山兒女前赴後繼,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

葵花向陽:孤軍長征一心向著黨中央

漫漫長征路上,有一支紅軍主力部隊後發而先至,最先到達陝北。

更為神奇的是,不同於其他主力部隊,這支部隊不僅人數不減反增,還成功創建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建立了特殊的功勳。

這支部隊,就是“北上先鋒”——紅二十五軍。

1934年11月16日,重建於大別山區紅安縣的紅二十五軍根據中共中央指令從何家衝出發開始長征,歷時10個月,輾轉9000裡,多次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於1935年9月率先到達陝北,成為長征中最先到達陝北的一支工農紅軍。

“共產黨員跟我來!”血戰獨樹鎮的戰鬥中,紅二十五軍政治委員吳煥先手持大刀,一馬當先,率領部隊同國民黨軍隊殊死血戰。此一役,紅二十五軍數百名戰士犧牲,這一聲吶喊,至今仍振聾發聵。

長征一路高歌猛進,而吳煥先卻在一次搶佔制高點的戰鬥中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8歲。

難以想象,這群被稱為“娃娃軍”的年輕戰士,是憑藉著怎樣的精神走上了長征路,又是怎樣在一次次戰鬥中拋灑熱血、磨鍊成鋼……

1935年冬,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到達陝甘寧邊區,但部隊缺衣少糧,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毛澤東親自給紅二十五軍軍長徐海東寫了張借條,希望他能借2500塊大洋給中央,解決中央紅軍穿衣吃飯問題。

此時的紅二十五軍,餘錢也不過只有7000塊大洋,但徐海東大手一揮,命令只給自己部隊留下2000塊大洋,其餘全給中央送去。紅二十五軍節衣縮食,捱過了在陝北的第一個冬天。

多年以後,毛澤東還一直記得這件事情,稱紅二十五軍“為中國革命立下了大功”。

位於紅安縣七裡坪鎮的河灘上,一座高16米的紀念碑巍巍而立。紀念碑正面,是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的碑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地。

1931年11月7日,以鄂豫皖蘇區部隊為主力的紅四方面軍在七裡坪宣告成立。

根據全國形勢和紅軍所處環境的變化,中共中央作出兩大主力軍北上,建立川陝根據地的決定,紅四方面軍正式踏上長征之路。

在漫漫征途中,紅四方面軍徐向前、李先念、王樹聲等主要將領一面同圍追堵截的敵人浴血奮戰,一面還要同張國燾的分裂行為做鬥爭。吃草根、嚼皮帶、過草地,紅四方面軍歷經重重困難,肩上的紅旗,卻一時一刻都沒有放下。

黨嶺山,高5000多米。風雪之中,有的戰士被凍僵而失去知覺,有的戰士甚至被大風颳到了山澗之中而犧牲。時任紅四方面軍總兵站部部長的吳先恩帶人叫醒被凍僵的紅軍戰士,遇到被凍死的,只能含淚就地掩埋。

茫茫雪地之中,一支凍僵了、卻直直伸著的胳膊引起了吳先恩的注意。他走上前去,用力掰開這名戰士緊緊攥著的拳頭,一本黨員證和一塊銀元赫然出現在眼前。

打開黨員證,上面寫著:“中共黨員劉志海,1933年2月入黨。”

這位紅軍戰士,犧牲之前還在想著黨、想著革命、想著交上自己的最後一次黨費。正是這種對黨的赤膽忠誠,像向日葵永遠向著太陽一樣,指引著紅軍將士在長征路上前赴後繼,接力前行。

“哪朵葵花不向太陽,哪個窮人不向共產黨?任憑白匪再猖狂,燒我房屋搶我糧。一顆紅心拿不去,頭斷血流不投降!”在紅軍戰士走過的長征路上,一首首歌謠至今仍在傳唱。

喚起工農:“銅鑼一響,四十八萬”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這首唱遍紅安大街小巷的革命歌謠,就是當年紅安兒女前赴後繼、不怕流血犧牲的真實寫照。

92年前,共產黨員潘忠汝、吳光浩等領導大別山區的黃安、麻城兩縣農民自衛軍首舉義旗,向著黃安縣城進發,成千上萬的群眾手持鳥銃、魚叉等原始武器紛紛加入起義行列,將革命的旗幟第一次插上了黃安縣城。

從此,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創立了自己的武裝和革命根據地。黃安縣後來也改名紅安縣,成為共和國唯一以“紅”命名的縣。

在接下來的近30年時間裡,大別山始終紅旗不倒,火種不斷。黨組織的活動從未間斷,黨領導的革命武裝鬥爭從未間斷,革命根據地的建設活動從未間斷。

大別山人民發揚“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的“一要三不要”和“圖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的“一圖兩不圖”精神,數十萬子弟前赴後繼投身革命。

在大別山區,至今還流傳著一個“舍子救紅軍”的英雄故事。1928年5月的一個傍晚,後來成為開國大將的王樹聲被敵人追殺到麻城縣西張店村,躲進了老百姓周家姆的家。敵人誓言抓不到王樹聲就“血洗西張店”。周家姆站出來說:“王樹聲就藏在我家裡。”

周家姆讓大兒子王政道換上王樹聲的衣服,被敵人捆走。王樹聲脫離了險境,王政道卻犧牲了。悲痛欲絕的周家姆又將其他三個兒子相繼送進了紅軍隊伍。

幾年後,已是紅軍師長的王樹聲回家探望,撲通跪在了周家姆面前,熱淚盈眶地說:“乾孃,您不只是我的乾孃,也是我們紅軍的乾孃啊!有了您這樣的娘,我們紅軍才生生不息,不斷壯大啊。”

正因為有無數像周家姆一樣的人民的支持,紅軍才日漸壯大,不斷奪取勝利。出發時總兵力只有2980餘人的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兵力達到3400多人,這還不包括留在鄂豫陝根據地的紅74師等部隊。

紅軍所到之處,打土豪,分田地,幫助勞苦人民翻身解放,被老百姓視為自己的子弟兵,被稱為“菩薩兵”。關鍵時候,人民群眾紛紛把“最後一塊布,最後一碗米,最後一個兒子”交給紅軍、交給共產黨。

今年81歲的湖北省麻城市民政局退休幹部史瑞林,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開國上將陳再道1987年接受他採訪時,深情地講述長征途中發生的故事。

陳再道帶領部隊準備踏過若爾蓋草地時,周邊老百姓聞訊紛紛趕來告知:“這是死亡之地,踏進一個死一個。”陳再道帶領士兵走訪周邊村莊,問計百姓。

“要弓著腰”“慢慢走”“拉開距離”“帶個木棍探路”……老百姓獻上一條條“親身經驗”,還自發送來許多竹竿、木棍和乾糧。最終,依靠這些“避險妙計”,全團全部通過,沒有一例傷亡。

同樣得益於老百姓的幫助,陳再道將軍治好了不少官兵的傷病,率部三過雪山草地,策應紅二方面軍北上,為長征勝利會師做出了重要貢獻。

血濃於水。人民軍隊,一刻也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上,紅軍一路與人民群眾結下生死情誼,一路攻堅克難、發展壯大,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為光榮和壯烈的遠征。

艱苦卓絕:十四萬英烈譜寫紅色史詩

戴雪舫、戴先伯、戴先誠、戴先治、戴克敏、戴華堂……

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長長的“紅安革命烈士紀念牆”上,按姓氏筆畫寫著密密麻麻的14萬個名字,其中可以看到很多是兄弟,是父子,是叔侄,甚至是姐妹或母女。

鄂豫邊革命根據地創建人之一戴克敏,21歲時參與領導黃麻起義,隨後創建了柴山堡根據地和紅三十一師,26歲時為革命犧牲。戴家一門忠烈,全家有14人蔘加革命,其中11人英勇獻身,2人病逝在工作崗位,僅有戴克敏胞妹戴覺敏倖存。

這樣的革命家庭,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還有很多。

有一組數據,令人肅然起敬:在紅四方面軍的序列裡,曾經每3名紅軍戰士中就有1名是紅安人,每犧牲的4名紅軍英烈中就有1名是紅安籍。

有一種精神,讓人為之動容。

在大別山區,僅紅安縣就有14萬人參加革命英勇獻身,其中登記在冊的烈士22552人,而更多人連姓名都沒有留下。他們的英魂融進了紅旗,融進了黨徽,融進了這片土地永不會磨滅的民族精神裡。

家家有烈士,戶戶有紅軍,處處埋忠骨,嶺嶺皆豐碑。這片紅色的大地,由烈士的鮮血染就,由英雄兒女的丹心鑄成。

面對黑色的死亡,大別山兒女沒有退縮。紅旗在這裡樹起來、紮下根,就不曾倒下。

紅四方面軍主力轉移後,中共鄂豫皖省委將分散在根據地的紅軍、游擊隊、傷病員集中起來,重建紅二十五軍,吳煥先任軍長。“鄂豫皖根據地是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丟,大別山的紅旗不能倒!”因為革命,吳煥先的家遭土豪劣紳血洗,倖存下來的母親和妻子將乞討來的幾十斤大米和十幾個雞蛋送到紅軍部隊後,相繼去世。

破家幹革命,毀身紓國難。

這些革命先烈,多數未能在父母膝前盡孝,卻是千萬受壓迫求解放的百姓的孝子;他們為革命獻出最後一個兒女甚至未及留下子嗣,向著中國光明的未來,以我血薦軒轅,為後世開太平。

“媽媽告訴我,紅軍到了,我們要去擁護紅軍。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擁護紅軍?媽媽說:紅軍是我們自己的軍隊。”

“姐姐縫了一個布袋,繡上擁護紅軍四個字,掛在牆上,每日抓米一把,積少成多,預備送給紅軍吃。”

——這是20世紀30年代,紅安縣七裡坪鎮列寧小學的國語課文中的兩段話。

“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

——這是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的歌詞,這首歌隨著紅二十五軍的長征,“一人唱過萬人傳”。

這些課文和歌謠傳唱出了“長征密碼”,也道出了中國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密碼——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唯其如此,無往不勝!

記者:宋振遠 徐海波 孫少龍 王若辰

編輯:程昊 肖磊濤

"

滾滾長江水,巍巍大別山。

綿延近400公里的大別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駐地所在。紅四方面軍在此誕生,紅二十五軍在此重建,紅二十八軍在這裡改編。參加長征的四支紅軍部隊,有兩支源於此地。

這是一塊紅色的沃土。從1923年冬建立黨組織,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26年間,大別山區黨的組織不散,武裝鬥爭不斷,革命紅旗不倒。數十萬大別山兒女前赴後繼,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

葵花向陽:孤軍長征一心向著黨中央

漫漫長征路上,有一支紅軍主力部隊後發而先至,最先到達陝北。

更為神奇的是,不同於其他主力部隊,這支部隊不僅人數不減反增,還成功創建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建立了特殊的功勳。

這支部隊,就是“北上先鋒”——紅二十五軍。

1934年11月16日,重建於大別山區紅安縣的紅二十五軍根據中共中央指令從何家衝出發開始長征,歷時10個月,輾轉9000裡,多次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於1935年9月率先到達陝北,成為長征中最先到達陝北的一支工農紅軍。

“共產黨員跟我來!”血戰獨樹鎮的戰鬥中,紅二十五軍政治委員吳煥先手持大刀,一馬當先,率領部隊同國民黨軍隊殊死血戰。此一役,紅二十五軍數百名戰士犧牲,這一聲吶喊,至今仍振聾發聵。

長征一路高歌猛進,而吳煥先卻在一次搶佔制高點的戰鬥中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8歲。

難以想象,這群被稱為“娃娃軍”的年輕戰士,是憑藉著怎樣的精神走上了長征路,又是怎樣在一次次戰鬥中拋灑熱血、磨鍊成鋼……

1935年冬,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到達陝甘寧邊區,但部隊缺衣少糧,面臨嚴重的經濟問題。毛澤東親自給紅二十五軍軍長徐海東寫了張借條,希望他能借2500塊大洋給中央,解決中央紅軍穿衣吃飯問題。

此時的紅二十五軍,餘錢也不過只有7000塊大洋,但徐海東大手一揮,命令只給自己部隊留下2000塊大洋,其餘全給中央送去。紅二十五軍節衣縮食,捱過了在陝北的第一個冬天。

多年以後,毛澤東還一直記得這件事情,稱紅二十五軍“為中國革命立下了大功”。

位於紅安縣七裡坪鎮的河灘上,一座高16米的紀念碑巍巍而立。紀念碑正面,是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的碑銘——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誕生地。

1931年11月7日,以鄂豫皖蘇區部隊為主力的紅四方面軍在七裡坪宣告成立。

根據全國形勢和紅軍所處環境的變化,中共中央作出兩大主力軍北上,建立川陝根據地的決定,紅四方面軍正式踏上長征之路。

在漫漫征途中,紅四方面軍徐向前、李先念、王樹聲等主要將領一面同圍追堵截的敵人浴血奮戰,一面還要同張國燾的分裂行為做鬥爭。吃草根、嚼皮帶、過草地,紅四方面軍歷經重重困難,肩上的紅旗,卻一時一刻都沒有放下。

黨嶺山,高5000多米。風雪之中,有的戰士被凍僵而失去知覺,有的戰士甚至被大風颳到了山澗之中而犧牲。時任紅四方面軍總兵站部部長的吳先恩帶人叫醒被凍僵的紅軍戰士,遇到被凍死的,只能含淚就地掩埋。

茫茫雪地之中,一支凍僵了、卻直直伸著的胳膊引起了吳先恩的注意。他走上前去,用力掰開這名戰士緊緊攥著的拳頭,一本黨員證和一塊銀元赫然出現在眼前。

打開黨員證,上面寫著:“中共黨員劉志海,1933年2月入黨。”

這位紅軍戰士,犧牲之前還在想著黨、想著革命、想著交上自己的最後一次黨費。正是這種對黨的赤膽忠誠,像向日葵永遠向著太陽一樣,指引著紅軍將士在長征路上前赴後繼,接力前行。

“哪朵葵花不向太陽,哪個窮人不向共產黨?任憑白匪再猖狂,燒我房屋搶我糧。一顆紅心拿不去,頭斷血流不投降!”在紅軍戰士走過的長征路上,一首首歌謠至今仍在傳唱。

喚起工農:“銅鑼一響,四十八萬”

“小小黃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這首唱遍紅安大街小巷的革命歌謠,就是當年紅安兒女前赴後繼、不怕流血犧牲的真實寫照。

92年前,共產黨員潘忠汝、吳光浩等領導大別山區的黃安、麻城兩縣農民自衛軍首舉義旗,向著黃安縣城進發,成千上萬的群眾手持鳥銃、魚叉等原始武器紛紛加入起義行列,將革命的旗幟第一次插上了黃安縣城。

從此,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創立了自己的武裝和革命根據地。黃安縣後來也改名紅安縣,成為共和國唯一以“紅”命名的縣。

在接下來的近30年時間裡,大別山始終紅旗不倒,火種不斷。黨組織的活動從未間斷,黨領導的革命武裝鬥爭從未間斷,革命根據地的建設活動從未間斷。

大別山人民發揚“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的“一要三不要”和“圖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的“一圖兩不圖”精神,數十萬子弟前赴後繼投身革命。

在大別山區,至今還流傳著一個“舍子救紅軍”的英雄故事。1928年5月的一個傍晚,後來成為開國大將的王樹聲被敵人追殺到麻城縣西張店村,躲進了老百姓周家姆的家。敵人誓言抓不到王樹聲就“血洗西張店”。周家姆站出來說:“王樹聲就藏在我家裡。”

周家姆讓大兒子王政道換上王樹聲的衣服,被敵人捆走。王樹聲脫離了險境,王政道卻犧牲了。悲痛欲絕的周家姆又將其他三個兒子相繼送進了紅軍隊伍。

幾年後,已是紅軍師長的王樹聲回家探望,撲通跪在了周家姆面前,熱淚盈眶地說:“乾孃,您不只是我的乾孃,也是我們紅軍的乾孃啊!有了您這樣的娘,我們紅軍才生生不息,不斷壯大啊。”

正因為有無數像周家姆一樣的人民的支持,紅軍才日漸壯大,不斷奪取勝利。出發時總兵力只有2980餘人的紅二十五軍,到達陝北後兵力達到3400多人,這還不包括留在鄂豫陝根據地的紅74師等部隊。

紅軍所到之處,打土豪,分田地,幫助勞苦人民翻身解放,被老百姓視為自己的子弟兵,被稱為“菩薩兵”。關鍵時候,人民群眾紛紛把“最後一塊布,最後一碗米,最後一個兒子”交給紅軍、交給共產黨。

今年81歲的湖北省麻城市民政局退休幹部史瑞林,至今還清晰地記得開國上將陳再道1987年接受他採訪時,深情地講述長征途中發生的故事。

陳再道帶領部隊準備踏過若爾蓋草地時,周邊老百姓聞訊紛紛趕來告知:“這是死亡之地,踏進一個死一個。”陳再道帶領士兵走訪周邊村莊,問計百姓。

“要弓著腰”“慢慢走”“拉開距離”“帶個木棍探路”……老百姓獻上一條條“親身經驗”,還自發送來許多竹竿、木棍和乾糧。最終,依靠這些“避險妙計”,全團全部通過,沒有一例傷亡。

同樣得益於老百姓的幫助,陳再道將軍治好了不少官兵的傷病,率部三過雪山草地,策應紅二方面軍北上,為長征勝利會師做出了重要貢獻。

血濃於水。人民軍隊,一刻也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上,紅軍一路與人民群眾結下生死情誼,一路攻堅克難、發展壯大,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為光榮和壯烈的遠征。

艱苦卓絕:十四萬英烈譜寫紅色史詩

戴雪舫、戴先伯、戴先誠、戴先治、戴克敏、戴華堂……

在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長長的“紅安革命烈士紀念牆”上,按姓氏筆畫寫著密密麻麻的14萬個名字,其中可以看到很多是兄弟,是父子,是叔侄,甚至是姐妹或母女。

鄂豫邊革命根據地創建人之一戴克敏,21歲時參與領導黃麻起義,隨後創建了柴山堡根據地和紅三十一師,26歲時為革命犧牲。戴家一門忠烈,全家有14人蔘加革命,其中11人英勇獻身,2人病逝在工作崗位,僅有戴克敏胞妹戴覺敏倖存。

這樣的革命家庭,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還有很多。

有一組數據,令人肅然起敬:在紅四方面軍的序列裡,曾經每3名紅軍戰士中就有1名是紅安人,每犧牲的4名紅軍英烈中就有1名是紅安籍。

有一種精神,讓人為之動容。

在大別山區,僅紅安縣就有14萬人參加革命英勇獻身,其中登記在冊的烈士22552人,而更多人連姓名都沒有留下。他們的英魂融進了紅旗,融進了黨徽,融進了這片土地永不會磨滅的民族精神裡。

家家有烈士,戶戶有紅軍,處處埋忠骨,嶺嶺皆豐碑。這片紅色的大地,由烈士的鮮血染就,由英雄兒女的丹心鑄成。

面對黑色的死亡,大別山兒女沒有退縮。紅旗在這裡樹起來、紮下根,就不曾倒下。

紅四方面軍主力轉移後,中共鄂豫皖省委將分散在根據地的紅軍、游擊隊、傷病員集中起來,重建紅二十五軍,吳煥先任軍長。“鄂豫皖根據地是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不能丟,大別山的紅旗不能倒!”因為革命,吳煥先的家遭土豪劣紳血洗,倖存下來的母親和妻子將乞討來的幾十斤大米和十幾個雞蛋送到紅軍部隊後,相繼去世。

破家幹革命,毀身紓國難。

這些革命先烈,多數未能在父母膝前盡孝,卻是千萬受壓迫求解放的百姓的孝子;他們為革命獻出最後一個兒女甚至未及留下子嗣,向著中國光明的未來,以我血薦軒轅,為後世開太平。

“媽媽告訴我,紅軍到了,我們要去擁護紅軍。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擁護紅軍?媽媽說:紅軍是我們自己的軍隊。”

“姐姐縫了一個布袋,繡上擁護紅軍四個字,掛在牆上,每日抓米一把,積少成多,預備送給紅軍吃。”

——這是20世紀30年代,紅安縣七裡坪鎮列寧小學的國語課文中的兩段話。

“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不打人罵人”“不損壞莊稼”……

——這是紅軍《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的歌詞,這首歌隨著紅二十五軍的長征,“一人唱過萬人傳”。

這些課文和歌謠傳唱出了“長征密碼”,也道出了中國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密碼——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唯其如此,無往不勝!

記者:宋振遠 徐海波 孫少龍 王若辰

編輯:程昊 肖磊濤

紅色星火的人民力量——大別山走出兩支紅軍隊伍的歷史啟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