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宦海沉浮,唉聲嘆氣都要注意

蔡邕:宦海沉浮,唉聲嘆氣都要注意

琴遇知音始可調,卓非善聽亦徒勞。今天偶然提起了蔡邕yōng,翻了翻以前的文章也沒寫過單獨寫過蔡邕,藉著寫離場方式順帶聊聊。

蔡邕,字伯喈,他的身份標籤不僅僅是蔡琰之父,在書法、音律、辭賦等多個方面都有建樹。蔡邕師從胡廣,本身起點就很高,胡廣作為太傅,也算是漢靈帝劉宏的老師之一。不僅胡廣的葬禮規格極盛,劉宏在熹平六年(177年)還專門讓人繪製了胡廣、黃瓊的畫像,蔡邕負責撰寫《胡廣黃瓊頌》,作為胡廣的弟子蔡邕自然也承蒙恩澤。

熹平四年(175年),立在太學門外的熹平石經就是蔡邕的手筆,作為當時知名的書法家,他還為眾多名士、官吏寫過碑文恰好從熹平六年開始,有多次蔡邕上書的記載,蔡邕是想在一次次中實現個人抱負,但身在朝廷哪那麼容易暢所欲言,諫言越是切中要害,觸犯的利益也就越多。

蔡邕:宦海沉浮,唉聲嘆氣都要注意

在光和元年(178年),因為金商門問對洩露,蔡邕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尤其是他建議廢黜的官吏,又怎麼會坐以待斃。結局是蔡邕差點被棄市,在呂強、盧植等人的勸諫下才改為流放,從此告別朝堂亡命江海。

直到中平六年(189年),董卓重新徵闢,蔡邕才回到闊別已久的朝廷中,恍然間時光偷偷走過了十二個春秋。董卓徵辟蔡邕的過程也不是一蹴而就,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學與名望,但蔡邕一開始採取的態度是裝病,這也是很常見的推脫之語。

但董卓還是堅定地要徵辟蔡邕,再次要求蔡邕所在的州郡把人弄來,躲是躲不過去了,最終蔡邕還是來到了京師。這裡有一個問題,案《後漢書·蔡邕傳》,蔡邕是“署祭酒”,董卓在此時還是司空,同樣有開府的權力,蔡邕是可能作為司空府屬吏出現的,一如後來的郭嘉。

“又切來州郡舉邕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見敬重”——《後漢書·蔡邕傳》

蔡邕人一就位董卓就開始重用在短短2個月內,蔡邕的官職發生了多次變遷,案《後漢書·蔡邕傳》“三日之閒,周曆三臺”。這裡的“三日”應該是“三月”的誤寫,不過蔡邕只經歷了御史臺與尚書檯,倒是沒見到關於謁者臺的記載。此後蔡邕還拒絕了巴郡太守的任命,作為侍中繼續留在朝堂。

“舉高第,補侍御史,又轉持書御史,遷尚書。”——《後漢書·蔡邕傳》

蔡邕:宦海沉浮,唉聲嘆氣都要注意

關於董卓的肆意妄為,蔡邕是想要勸阻的,但董卓採納的並不多,為此蔡邕也曾心生去意,但是被他的從弟蔡谷給攔下了。無獨有偶,盧植觸怒董卓時也面臨被下令處死的絕境,這時候是蔡邕、彭伯勸住了董卓,盧植僅僅被免官而已,蔡邕也算是還了當年盧植為自己說話的恩情

最終,董卓還是逝去了,蔡邕僅僅是在王允面前嘆了口氣,面露悲傷之色,就觸怒了王允被下獄,在獄中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回到前面那個屬吏的問題上,若蔡邕身為董卓的屬吏,那麼在董卓逝世時表露悲傷是完全符合情理的,案《殷芸小說》,王允與蔡邕是有私怨的......

“初,允數與邕會議,允詞常屈,由是銜邕。後允誅卓,並收邕,眾人爭之,不能得。”——《殷芸小說》

宦海沉浮,世事多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