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手打父母,真是青春期叛逆惹的禍?有些鍋父母只能自己背'

"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隨著孩子長大,進入了青春期,有不少家長也對管教孩子犯了難。本來很聽話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間就學會了和爸爸媽媽頂嘴。有的家長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會加大管教的力度,對孩子更加嚴厲,甚至會出手打孩子;而有的家長則默默忍受著孩子的“尖刺”,認為叛逆才是造成孩子學壞的罪魁禍首。其實,無論是選擇對抗孩子的叛逆期,還是選擇暫時忍耐孩子,家長們都不願承認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失敗的。

同事小麗是一個嚴格的媽媽,她始終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從小隻要孩子提出一點不同的想法,小麗都會無情地打壓孩子,只有孩子按照小麗說的去做,小麗才不會批評孩子。可隨著孩子上了初中,小麗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自己管教了。

這一天,小麗下班剛回家,發現孩子在電腦桌前打遊戲,書包卻丟在了客廳,一看就沒有寫作業。小麗立刻就來了火氣,衝過去一把拽掉了電腦的電源,孩子玩得正起勁,突然電源被斷了,也只能皺著眉頭轉過身來面對小麗。“你為什麼放學之後不先寫作業,我不是告訴過你一定要寫完作業才能玩遊戲嗎?”小麗大聲地質問孩子,孩子也不甘示弱,大聲回答道“我今天在學校已經把作業寫完了,怎麼就不能玩會遊戲了,你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我!”

小麗今天本來就在工作上出現了情緒,一聽孩子居然還學會頂嘴了,抬起手就向孩子身上打去。沒想到孩子一把抓住了小麗的胳膊,還使勁捏住,小麗疼得“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孩子這才甩開小麗的胳膊,把電源重新插上,轉過身去又玩起了遊戲。小麗好一會也沒緩過神來,她看了看孩子的背影,心裡居然有些害怕,“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發現自己的管教不再奏效了,孩子不但學會了頂嘴,有時候甚至還會和自己動手。家長們坐在一起聊天時,總是談到青春期的種種不良表現,並且將這些表現都怪罪於青春期“自然”產生的叛逆心理。

但叛逆真的只是因為孩子到了青春期嗎?孩子又為何敢對父母動手呢?

一、孩子為何敢對父母動手?

1. 孩子從小被慣壞了

現在幾乎家家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在這唯一的孩子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愛,可一旦“愛”過了頭,就成了縱容。孩子在家裡犯錯,父母只是象徵性地說兩句;孩子在外面犯了錯,父母還要護著孩子,自己卻給人家點頭哈腰的道歉。

"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隨著孩子長大,進入了青春期,有不少家長也對管教孩子犯了難。本來很聽話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間就學會了和爸爸媽媽頂嘴。有的家長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會加大管教的力度,對孩子更加嚴厲,甚至會出手打孩子;而有的家長則默默忍受著孩子的“尖刺”,認為叛逆才是造成孩子學壞的罪魁禍首。其實,無論是選擇對抗孩子的叛逆期,還是選擇暫時忍耐孩子,家長們都不願承認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失敗的。

同事小麗是一個嚴格的媽媽,她始終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從小隻要孩子提出一點不同的想法,小麗都會無情地打壓孩子,只有孩子按照小麗說的去做,小麗才不會批評孩子。可隨著孩子上了初中,小麗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自己管教了。

這一天,小麗下班剛回家,發現孩子在電腦桌前打遊戲,書包卻丟在了客廳,一看就沒有寫作業。小麗立刻就來了火氣,衝過去一把拽掉了電腦的電源,孩子玩得正起勁,突然電源被斷了,也只能皺著眉頭轉過身來面對小麗。“你為什麼放學之後不先寫作業,我不是告訴過你一定要寫完作業才能玩遊戲嗎?”小麗大聲地質問孩子,孩子也不甘示弱,大聲回答道“我今天在學校已經把作業寫完了,怎麼就不能玩會遊戲了,你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我!”

小麗今天本來就在工作上出現了情緒,一聽孩子居然還學會頂嘴了,抬起手就向孩子身上打去。沒想到孩子一把抓住了小麗的胳膊,還使勁捏住,小麗疼得“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孩子這才甩開小麗的胳膊,把電源重新插上,轉過身去又玩起了遊戲。小麗好一會也沒緩過神來,她看了看孩子的背影,心裡居然有些害怕,“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發現自己的管教不再奏效了,孩子不但學會了頂嘴,有時候甚至還會和自己動手。家長們坐在一起聊天時,總是談到青春期的種種不良表現,並且將這些表現都怪罪於青春期“自然”產生的叛逆心理。

但叛逆真的只是因為孩子到了青春期嗎?孩子又為何敢對父母動手呢?

一、孩子為何敢對父母動手?

1. 孩子從小被慣壞了

現在幾乎家家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在這唯一的孩子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愛,可一旦“愛”過了頭,就成了縱容。孩子在家裡犯錯,父母只是象徵性地說兩句;孩子在外面犯了錯,父母還要護著孩子,自己卻給人家點頭哈腰的道歉。

孩子動手打父母,真是青春期叛逆惹的禍?有些鍋父母只能自己背

這樣做不但不是為了孩子好,反而是害了他。孩子在犯了小錯以後,得到的不是懲罰,而是父母盲目的保護,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不管犯什麼錯都能得到無限的寬容,以後孩子犯的錯誤將會越來越離譜,直到父母無法承受。

同時父母不斷地給孩子當盾牌,也會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孩子對於父母的尊重不斷消失。一旦父母在某一天開始嚴格管教孩子,孩子當然會產生巨大的應激發應,反應過大的孩子就會出現打父母的情況。

2. 父母本身具有暴力傾向

一家三口組成一個家庭,孩子是家庭中的新鮮血液,而父母則是家庭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父母利用行為和語言創造出穩定的家庭氛圍,孩子在這個氛圍中不斷受到父母的薰陶,性格也會變得和父母相近。

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或兩個人都具有一定的暴力傾向,比如平時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吼,甚至因為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出手打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心裡會生出暴力的種子。一旦孩子的身體成長到可以抵抗父母的暴力時,父母如果再用類似的手段教育孩子,孩子必定會用同樣的方式予以還擊。

3. 孩子在外受到暴力因素的影響

即便父母能夠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創造溫馨的氛圍,也難以避免孩子在外面接觸暴力。孩子上了初中以後,交往的人變多了,接觸到了思想也自然更多。如果孩子在偶然間和有暴力傾向的同學發生了交集,並且還長期被這樣的同學所影響,近墨者黑,孩子自身也會發展出易怒的性格。

家長總說:青春期,叛逆期。好像青春和叛逆總是分不開一樣,孩子的叛逆真的是因為青春期嗎?

二、孩子犯了錯就是叛逆嗎?

1. 親子關係有隔閡

這個問題一般會發生在父母工作比較忙的家庭裡,父母和孩子之間長期缺乏有效的交流,父母對孩子不瞭解,孩子心裡有話也不敢和父母說。導致這個年齡的孩子只要犯錯,父母就會認為孩子“忤逆”了自己,其實是因為孩子不知道如何和父母相處。

"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隨著孩子長大,進入了青春期,有不少家長也對管教孩子犯了難。本來很聽話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間就學會了和爸爸媽媽頂嘴。有的家長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會加大管教的力度,對孩子更加嚴厲,甚至會出手打孩子;而有的家長則默默忍受著孩子的“尖刺”,認為叛逆才是造成孩子學壞的罪魁禍首。其實,無論是選擇對抗孩子的叛逆期,還是選擇暫時忍耐孩子,家長們都不願承認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失敗的。

同事小麗是一個嚴格的媽媽,她始終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從小隻要孩子提出一點不同的想法,小麗都會無情地打壓孩子,只有孩子按照小麗說的去做,小麗才不會批評孩子。可隨著孩子上了初中,小麗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自己管教了。

這一天,小麗下班剛回家,發現孩子在電腦桌前打遊戲,書包卻丟在了客廳,一看就沒有寫作業。小麗立刻就來了火氣,衝過去一把拽掉了電腦的電源,孩子玩得正起勁,突然電源被斷了,也只能皺著眉頭轉過身來面對小麗。“你為什麼放學之後不先寫作業,我不是告訴過你一定要寫完作業才能玩遊戲嗎?”小麗大聲地質問孩子,孩子也不甘示弱,大聲回答道“我今天在學校已經把作業寫完了,怎麼就不能玩會遊戲了,你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我!”

小麗今天本來就在工作上出現了情緒,一聽孩子居然還學會頂嘴了,抬起手就向孩子身上打去。沒想到孩子一把抓住了小麗的胳膊,還使勁捏住,小麗疼得“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孩子這才甩開小麗的胳膊,把電源重新插上,轉過身去又玩起了遊戲。小麗好一會也沒緩過神來,她看了看孩子的背影,心裡居然有些害怕,“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發現自己的管教不再奏效了,孩子不但學會了頂嘴,有時候甚至還會和自己動手。家長們坐在一起聊天時,總是談到青春期的種種不良表現,並且將這些表現都怪罪於青春期“自然”產生的叛逆心理。

但叛逆真的只是因為孩子到了青春期嗎?孩子又為何敢對父母動手呢?

一、孩子為何敢對父母動手?

1. 孩子從小被慣壞了

現在幾乎家家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在這唯一的孩子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愛,可一旦“愛”過了頭,就成了縱容。孩子在家裡犯錯,父母只是象徵性地說兩句;孩子在外面犯了錯,父母還要護著孩子,自己卻給人家點頭哈腰的道歉。

孩子動手打父母,真是青春期叛逆惹的禍?有些鍋父母只能自己背

這樣做不但不是為了孩子好,反而是害了他。孩子在犯了小錯以後,得到的不是懲罰,而是父母盲目的保護,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不管犯什麼錯都能得到無限的寬容,以後孩子犯的錯誤將會越來越離譜,直到父母無法承受。

同時父母不斷地給孩子當盾牌,也會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孩子對於父母的尊重不斷消失。一旦父母在某一天開始嚴格管教孩子,孩子當然會產生巨大的應激發應,反應過大的孩子就會出現打父母的情況。

2. 父母本身具有暴力傾向

一家三口組成一個家庭,孩子是家庭中的新鮮血液,而父母則是家庭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父母利用行為和語言創造出穩定的家庭氛圍,孩子在這個氛圍中不斷受到父母的薰陶,性格也會變得和父母相近。

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或兩個人都具有一定的暴力傾向,比如平時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吼,甚至因為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出手打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心裡會生出暴力的種子。一旦孩子的身體成長到可以抵抗父母的暴力時,父母如果再用類似的手段教育孩子,孩子必定會用同樣的方式予以還擊。

3. 孩子在外受到暴力因素的影響

即便父母能夠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創造溫馨的氛圍,也難以避免孩子在外面接觸暴力。孩子上了初中以後,交往的人變多了,接觸到了思想也自然更多。如果孩子在偶然間和有暴力傾向的同學發生了交集,並且還長期被這樣的同學所影響,近墨者黑,孩子自身也會發展出易怒的性格。

家長總說:青春期,叛逆期。好像青春和叛逆總是分不開一樣,孩子的叛逆真的是因為青春期嗎?

二、孩子犯了錯就是叛逆嗎?

1. 親子關係有隔閡

這個問題一般會發生在父母工作比較忙的家庭裡,父母和孩子之間長期缺乏有效的交流,父母對孩子不瞭解,孩子心裡有話也不敢和父母說。導致這個年齡的孩子只要犯錯,父母就會認為孩子“忤逆”了自己,其實是因為孩子不知道如何和父母相處。

孩子動手打父母,真是青春期叛逆惹的禍?有些鍋父母只能自己背

2. 自我意識逐漸覺醒

孩子在青春期之所以會做出許多“違抗”父母的事情,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產生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孩子不再願意生活了父母的命令下,他們想要自己處理自己的生活。而孩子的這種想法,在父母眼裡就是叛逆的表現。

3. 父母對孩子過分約束

開篇中提到的故事就是這種情況,父母從小不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都能相對自由的提出想法,自己在做事之前卻要先問過父母的意見,這在孩子心裡造成了很大的反差。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犯了錯,和父母的教育失敗是分不開的。

三、父母的教育失敗體現在哪些方面

1. 對孩子缺乏管束力

孩子為什麼會一次又一次的犯錯?表面看起來這孩子不是很懂事,根本上是因為父母沒能管教好孩子,這是因為父母在孩子心中沒能樹立起威信,孩子自然不會聽父母的話。

"

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隨著孩子長大,進入了青春期,有不少家長也對管教孩子犯了難。本來很聽話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間就學會了和爸爸媽媽頂嘴。有的家長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會加大管教的力度,對孩子更加嚴厲,甚至會出手打孩子;而有的家長則默默忍受著孩子的“尖刺”,認為叛逆才是造成孩子學壞的罪魁禍首。其實,無論是選擇對抗孩子的叛逆期,還是選擇暫時忍耐孩子,家長們都不願承認一個問題: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是失敗的。

同事小麗是一個嚴格的媽媽,她始終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從小隻要孩子提出一點不同的想法,小麗都會無情地打壓孩子,只有孩子按照小麗說的去做,小麗才不會批評孩子。可隨著孩子上了初中,小麗發現孩子越來越不聽自己管教了。

這一天,小麗下班剛回家,發現孩子在電腦桌前打遊戲,書包卻丟在了客廳,一看就沒有寫作業。小麗立刻就來了火氣,衝過去一把拽掉了電腦的電源,孩子玩得正起勁,突然電源被斷了,也只能皺著眉頭轉過身來面對小麗。“你為什麼放學之後不先寫作業,我不是告訴過你一定要寫完作業才能玩遊戲嗎?”小麗大聲地質問孩子,孩子也不甘示弱,大聲回答道“我今天在學校已經把作業寫完了,怎麼就不能玩會遊戲了,你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我!”

小麗今天本來就在工作上出現了情緒,一聽孩子居然還學會頂嘴了,抬起手就向孩子身上打去。沒想到孩子一把抓住了小麗的胳膊,還使勁捏住,小麗疼得“啊”的一聲叫了出來,孩子這才甩開小麗的胳膊,把電源重新插上,轉過身去又玩起了遊戲。小麗好一會也沒緩過神來,她看了看孩子的背影,心裡居然有些害怕,“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發現自己的管教不再奏效了,孩子不但學會了頂嘴,有時候甚至還會和自己動手。家長們坐在一起聊天時,總是談到青春期的種種不良表現,並且將這些表現都怪罪於青春期“自然”產生的叛逆心理。

但叛逆真的只是因為孩子到了青春期嗎?孩子又為何敢對父母動手呢?

一、孩子為何敢對父母動手?

1. 孩子從小被慣壞了

現在幾乎家家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在這唯一的孩子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愛,可一旦“愛”過了頭,就成了縱容。孩子在家裡犯錯,父母只是象徵性地說兩句;孩子在外面犯了錯,父母還要護著孩子,自己卻給人家點頭哈腰的道歉。

孩子動手打父母,真是青春期叛逆惹的禍?有些鍋父母只能自己背

這樣做不但不是為了孩子好,反而是害了他。孩子在犯了小錯以後,得到的不是懲罰,而是父母盲目的保護,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不管犯什麼錯都能得到無限的寬容,以後孩子犯的錯誤將會越來越離譜,直到父母無法承受。

同時父母不斷地給孩子當盾牌,也會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孩子對於父母的尊重不斷消失。一旦父母在某一天開始嚴格管教孩子,孩子當然會產生巨大的應激發應,反應過大的孩子就會出現打父母的情況。

2. 父母本身具有暴力傾向

一家三口組成一個家庭,孩子是家庭中的新鮮血液,而父母則是家庭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父母利用行為和語言創造出穩定的家庭氛圍,孩子在這個氛圍中不斷受到父母的薰陶,性格也會變得和父母相近。

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或兩個人都具有一定的暴力傾向,比如平時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吼,甚至因為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出手打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心裡會生出暴力的種子。一旦孩子的身體成長到可以抵抗父母的暴力時,父母如果再用類似的手段教育孩子,孩子必定會用同樣的方式予以還擊。

3. 孩子在外受到暴力因素的影響

即便父母能夠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創造溫馨的氛圍,也難以避免孩子在外面接觸暴力。孩子上了初中以後,交往的人變多了,接觸到了思想也自然更多。如果孩子在偶然間和有暴力傾向的同學發生了交集,並且還長期被這樣的同學所影響,近墨者黑,孩子自身也會發展出易怒的性格。

家長總說:青春期,叛逆期。好像青春和叛逆總是分不開一樣,孩子的叛逆真的是因為青春期嗎?

二、孩子犯了錯就是叛逆嗎?

1. 親子關係有隔閡

這個問題一般會發生在父母工作比較忙的家庭裡,父母和孩子之間長期缺乏有效的交流,父母對孩子不瞭解,孩子心裡有話也不敢和父母說。導致這個年齡的孩子只要犯錯,父母就會認為孩子“忤逆”了自己,其實是因為孩子不知道如何和父母相處。

孩子動手打父母,真是青春期叛逆惹的禍?有些鍋父母只能自己背

2. 自我意識逐漸覺醒

孩子在青春期之所以會做出許多“違抗”父母的事情,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產生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孩子不再願意生活了父母的命令下,他們想要自己處理自己的生活。而孩子的這種想法,在父母眼裡就是叛逆的表現。

3. 父母對孩子過分約束

開篇中提到的故事就是這種情況,父母從小不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都能相對自由的提出想法,自己在做事之前卻要先問過父母的意見,這在孩子心裡造成了很大的反差。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犯了錯,和父母的教育失敗是分不開的。

三、父母的教育失敗體現在哪些方面

1. 對孩子缺乏管束力

孩子為什麼會一次又一次的犯錯?表面看起來這孩子不是很懂事,根本上是因為父母沒能管教好孩子,這是因為父母在孩子心中沒能樹立起威信,孩子自然不會聽父母的話。

孩子動手打父母,真是青春期叛逆惹的禍?有些鍋父母只能自己背

2. 父母把工作情緒帶回了家

我們成年人在工作時都會有不好的情緒產生,如何處理你的情緒,不把負面情緒帶回家影響孩子,是好的父母必須學會的技能。如果父母今天在工作上遇到了不順,回到家裡又把氣撒在孩子身上,這樣還能算是合格的父母嗎?

3. 過分的懲罰與恐嚇

孩子犯了錯是應該受到批評,但是過度的懲罰與事後的恐嚇是不必要的。許多家長在懲罰完孩子後,還要加一句“下次再犯看我怎麼收拾你”,這句話大可不必說給孩子聽,孩子受過懲罰之後心裡本來就有恐懼的情緒,家長如果再對孩子進行恐嚇,會徹底失去孩子的信任。

青春期的孩子,有突出的性格是很正常的,關鍵在於父母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是否成功地教育了孩子。孩子在青春期對父母動手,如果一味地強調“叛逆”的因素,只能體現出父母在教育方面的失敗。父母的任務不是對孩子進行管教,而是要做孩子的引路人。

互動話題::您的孩子經歷過青春期叛逆嗎?歡迎交流討論。

------------------------------

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給蕾媽留言,蕾媽將根據用戶留言做出最專業的解答,用專業的知識為大家解決育兒過程中煩惱與糾結!

關注、轉發、分享【蕾媽育兒經】文章,蕾媽擅長嬰幼兒護理知識、兒童營養搭配、幼兒衣食住行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因為專業,所以信賴。我是蕾媽育兒經,專業高級育嬰師。專注於解決親子成長中的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