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

網上有人問,我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聽說這時候的孩子會很叛逆,那我應該怎麼管孩子呢?

還有人說,兩三歲的孩子太倔了,不讓他做的事情偏要做,這麼小就這麼叛逆,以後可怎麼辦啊?

現在,“叛逆”幾乎成了孩子的標配,兩歲了,開始叛逆了,上小學了,開始叛逆了,青春期了,開始叛逆了。對此,家長們只能自我安慰,孩子大了就好了,都要經歷這麼一段,熬過去就好了,每個孩子都是這麼長大的。

但很少有人去反思一下,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父母總是說孩子叛逆?而叛逆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對父母又意味著什麼?孩子說“不”的時候就一定是叛逆嗎?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網上有人問,我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聽說這時候的孩子會很叛逆,那我應該怎麼管孩子呢?

還有人說,兩三歲的孩子太倔了,不讓他做的事情偏要做,這麼小就這麼叛逆,以後可怎麼辦啊?

現在,“叛逆”幾乎成了孩子的標配,兩歲了,開始叛逆了,上小學了,開始叛逆了,青春期了,開始叛逆了。對此,家長們只能自我安慰,孩子大了就好了,都要經歷這麼一段,熬過去就好了,每個孩子都是這麼長大的。

但很少有人去反思一下,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父母總是說孩子叛逆?而叛逆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對父母又意味著什麼?孩子說“不”的時候就一定是叛逆嗎?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叛逆這個詞是父母定義的,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是叛逆。這個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父母的要求是對的,孩子不能說“不”。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父母的要求就一定是對的嗎?對與錯的標準又是誰定的呢?

育兒專家羅靜說,孩子所有被稱為“叛逆”的行為,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聽懂他們“不”字背後的潛臺詞而已。

孩子叛逆的本質,其實是自我意識的萌發,當他有了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的時候,他就會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而當他的想法和我們大人的要求不一致時,我們會說是孩子叛逆了。

從一定意義上說,孩子有了“叛逆”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因為這說明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他想為自己做主,不想聽別人的控制和擺佈,這是生命發展的一大進步,當然值得鼓勵。

"

網上有人問,我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聽說這時候的孩子會很叛逆,那我應該怎麼管孩子呢?

還有人說,兩三歲的孩子太倔了,不讓他做的事情偏要做,這麼小就這麼叛逆,以後可怎麼辦啊?

現在,“叛逆”幾乎成了孩子的標配,兩歲了,開始叛逆了,上小學了,開始叛逆了,青春期了,開始叛逆了。對此,家長們只能自我安慰,孩子大了就好了,都要經歷這麼一段,熬過去就好了,每個孩子都是這麼長大的。

但很少有人去反思一下,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父母總是說孩子叛逆?而叛逆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對父母又意味著什麼?孩子說“不”的時候就一定是叛逆嗎?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叛逆這個詞是父母定義的,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是叛逆。這個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父母的要求是對的,孩子不能說“不”。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父母的要求就一定是對的嗎?對與錯的標準又是誰定的呢?

育兒專家羅靜說,孩子所有被稱為“叛逆”的行為,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聽懂他們“不”字背後的潛臺詞而已。

孩子叛逆的本質,其實是自我意識的萌發,當他有了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的時候,他就會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而當他的想法和我們大人的要求不一致時,我們會說是孩子叛逆了。

從一定意義上說,孩子有了“叛逆”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因為這說明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他想為自己做主,不想聽別人的控制和擺佈,這是生命發展的一大進步,當然值得鼓勵。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為什麼那麼多的父母害怕孩子說“不”、害怕孩子“叛逆”?

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說明他有想法,有自我意識,可父母就是很難接受孩子不聽話,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 不相信孩子有內在自我發展的力量

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天然地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胚胎中暗含著孩子心靈成長的密碼,但這個密碼只有孩子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思考才能解開。

我們經常提到的“敏感期”,就是孩子精神胚胎髮育的表現。

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說,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為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的創造力的人。

精神胚胎的存在可以讓孩子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進化,他的內在有自我實現的需求,有自我發展的力量。而很多父母卻不相信孩子有這種力量,在他們看來,孩子不管就會變壞,就會無法無天。可恰恰是,有時候,不管才是更好的管。

"

網上有人問,我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聽說這時候的孩子會很叛逆,那我應該怎麼管孩子呢?

還有人說,兩三歲的孩子太倔了,不讓他做的事情偏要做,這麼小就這麼叛逆,以後可怎麼辦啊?

現在,“叛逆”幾乎成了孩子的標配,兩歲了,開始叛逆了,上小學了,開始叛逆了,青春期了,開始叛逆了。對此,家長們只能自我安慰,孩子大了就好了,都要經歷這麼一段,熬過去就好了,每個孩子都是這麼長大的。

但很少有人去反思一下,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父母總是說孩子叛逆?而叛逆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對父母又意味著什麼?孩子說“不”的時候就一定是叛逆嗎?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叛逆這個詞是父母定義的,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是叛逆。這個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父母的要求是對的,孩子不能說“不”。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父母的要求就一定是對的嗎?對與錯的標準又是誰定的呢?

育兒專家羅靜說,孩子所有被稱為“叛逆”的行為,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聽懂他們“不”字背後的潛臺詞而已。

孩子叛逆的本質,其實是自我意識的萌發,當他有了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的時候,他就會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而當他的想法和我們大人的要求不一致時,我們會說是孩子叛逆了。

從一定意義上說,孩子有了“叛逆”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因為這說明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他想為自己做主,不想聽別人的控制和擺佈,這是生命發展的一大進步,當然值得鼓勵。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為什麼那麼多的父母害怕孩子說“不”、害怕孩子“叛逆”?

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說明他有想法,有自我意識,可父母就是很難接受孩子不聽話,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 不相信孩子有內在自我發展的力量

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天然地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胚胎中暗含著孩子心靈成長的密碼,但這個密碼只有孩子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思考才能解開。

我們經常提到的“敏感期”,就是孩子精神胚胎髮育的表現。

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說,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為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的創造力的人。

精神胚胎的存在可以讓孩子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進化,他的內在有自我實現的需求,有自我發展的力量。而很多父母卻不相信孩子有這種力量,在他們看來,孩子不管就會變壞,就會無法無天。可恰恰是,有時候,不管才是更好的管。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 害怕孩子走彎路,受到挫折

一些父母希望孩子乖乖聽話,按照自己設計、規劃好的路線去走,是擔心孩子會走彎路,會經歷很多挫折,會多吃苦頭。他們不捨得孩子受苦,尤其是受自己曾經受過的苦。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些事情必須要去經歷,才能慢慢成熟。

電視劇《小歡喜》中,方圓對妻子童文潔說,“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該他們走的彎路一條少不了,該他們撞的南牆挨個都得撞,咱們自己也是這樣跌跌撞撞一路走了過來,沒人能替代。”

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彎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南牆要撞,即使人生重新來過,也沒有誰的人生路是筆直的。彎路才是真正的人生路,走彎路的過程,是人成長所必經的過程。每個人都是如此,沒有例外,即使親如父母,也無法替代。

"

網上有人問,我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聽說這時候的孩子會很叛逆,那我應該怎麼管孩子呢?

還有人說,兩三歲的孩子太倔了,不讓他做的事情偏要做,這麼小就這麼叛逆,以後可怎麼辦啊?

現在,“叛逆”幾乎成了孩子的標配,兩歲了,開始叛逆了,上小學了,開始叛逆了,青春期了,開始叛逆了。對此,家長們只能自我安慰,孩子大了就好了,都要經歷這麼一段,熬過去就好了,每個孩子都是這麼長大的。

但很少有人去反思一下,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父母總是說孩子叛逆?而叛逆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對父母又意味著什麼?孩子說“不”的時候就一定是叛逆嗎?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叛逆這個詞是父母定義的,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是叛逆。這個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父母的要求是對的,孩子不能說“不”。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父母的要求就一定是對的嗎?對與錯的標準又是誰定的呢?

育兒專家羅靜說,孩子所有被稱為“叛逆”的行為,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聽懂他們“不”字背後的潛臺詞而已。

孩子叛逆的本質,其實是自我意識的萌發,當他有了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的時候,他就會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而當他的想法和我們大人的要求不一致時,我們會說是孩子叛逆了。

從一定意義上說,孩子有了“叛逆”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因為這說明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他想為自己做主,不想聽別人的控制和擺佈,這是生命發展的一大進步,當然值得鼓勵。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為什麼那麼多的父母害怕孩子說“不”、害怕孩子“叛逆”?

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說明他有想法,有自我意識,可父母就是很難接受孩子不聽話,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 不相信孩子有內在自我發展的力量

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天然地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胚胎中暗含著孩子心靈成長的密碼,但這個密碼只有孩子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思考才能解開。

我們經常提到的“敏感期”,就是孩子精神胚胎髮育的表現。

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說,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為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的創造力的人。

精神胚胎的存在可以讓孩子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進化,他的內在有自我實現的需求,有自我發展的力量。而很多父母卻不相信孩子有這種力量,在他們看來,孩子不管就會變壞,就會無法無天。可恰恰是,有時候,不管才是更好的管。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 害怕孩子走彎路,受到挫折

一些父母希望孩子乖乖聽話,按照自己設計、規劃好的路線去走,是擔心孩子會走彎路,會經歷很多挫折,會多吃苦頭。他們不捨得孩子受苦,尤其是受自己曾經受過的苦。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些事情必須要去經歷,才能慢慢成熟。

電視劇《小歡喜》中,方圓對妻子童文潔說,“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該他們走的彎路一條少不了,該他們撞的南牆挨個都得撞,咱們自己也是這樣跌跌撞撞一路走了過來,沒人能替代。”

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彎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南牆要撞,即使人生重新來過,也沒有誰的人生路是筆直的。彎路才是真正的人生路,走彎路的過程,是人成長所必經的過程。每個人都是如此,沒有例外,即使親如父母,也無法替代。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 害怕失去對孩子的控制

有的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不認為孩子是他自己,就像宋倩對女兒說的那樣:自從你來到媽媽的肚子裡,媽媽就覺得沒有跟你分開過,你是媽媽的最愛,是媽媽的一切。

因為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唯一,自己就和孩子成了共生共存的關係,所以,不自覺地就開始了對孩子的控制。而當女兒喬英子開始出現逃學、頂嘴、撒謊這些看似“叛逆”的行為時,宋倩的心裡就變得難以接受了。她怕自己無法控制女兒了,也怕女兒離自己越來越遠,遠到自己怎麼也夠不到。

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說到這兒,可能有的父母就要問了,那孩子天天跟父母對著幹怎麼辦呢?就放任他為所欲為,什麼都不管嗎?

當然不是。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指引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而孩子說“不”的時候,就是最適合給他們制定規則的時候。把握住這個“黃金節點”,輕鬆培養出自覺的孩子。

具體如何做呢?育兒專家羅靜博士在她的著作《教育總會有辦法》中給出了自己的解讀,父母們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規則的內涵源自父母最關心的事,到底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說,真實的父母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有時候能夠接納,有時候無法接納。他把孩子的行為分成兩個窗口,上面是可接納行為,下面是不可接納行為,對於不同的父母來說,這兩個窗口的大小是不同的,即使對同一位父母來說,窗口也是會變化的。

而當孩子說“不”的時候,我們就要思考,孩子的這個行為是我可以接受的嗎?有沒有一定的規則?比如說,孩子想要玩水,這個可以接受,但不是無休止的玩,是要有規則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也就是可以接納的孩子的行為太少,其實只要在安全的範圍之內,應該給孩子更大的自由,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多的探索和體驗。如果把孩子探索的範圍限制得太小,那孩子的生命體驗就會受到影響。

"

網上有人問,我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聽說這時候的孩子會很叛逆,那我應該怎麼管孩子呢?

還有人說,兩三歲的孩子太倔了,不讓他做的事情偏要做,這麼小就這麼叛逆,以後可怎麼辦啊?

現在,“叛逆”幾乎成了孩子的標配,兩歲了,開始叛逆了,上小學了,開始叛逆了,青春期了,開始叛逆了。對此,家長們只能自我安慰,孩子大了就好了,都要經歷這麼一段,熬過去就好了,每個孩子都是這麼長大的。

但很少有人去反思一下,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父母總是說孩子叛逆?而叛逆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對父母又意味著什麼?孩子說“不”的時候就一定是叛逆嗎?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叛逆這個詞是父母定義的,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是叛逆。這個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父母的要求是對的,孩子不能說“不”。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父母的要求就一定是對的嗎?對與錯的標準又是誰定的呢?

育兒專家羅靜說,孩子所有被稱為“叛逆”的行為,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聽懂他們“不”字背後的潛臺詞而已。

孩子叛逆的本質,其實是自我意識的萌發,當他有了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的時候,他就會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而當他的想法和我們大人的要求不一致時,我們會說是孩子叛逆了。

從一定意義上說,孩子有了“叛逆”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因為這說明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他想為自己做主,不想聽別人的控制和擺佈,這是生命發展的一大進步,當然值得鼓勵。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為什麼那麼多的父母害怕孩子說“不”、害怕孩子“叛逆”?

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說明他有想法,有自我意識,可父母就是很難接受孩子不聽話,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 不相信孩子有內在自我發展的力量

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天然地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胚胎中暗含著孩子心靈成長的密碼,但這個密碼只有孩子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思考才能解開。

我們經常提到的“敏感期”,就是孩子精神胚胎髮育的表現。

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說,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為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的創造力的人。

精神胚胎的存在可以讓孩子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進化,他的內在有自我實現的需求,有自我發展的力量。而很多父母卻不相信孩子有這種力量,在他們看來,孩子不管就會變壞,就會無法無天。可恰恰是,有時候,不管才是更好的管。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 害怕孩子走彎路,受到挫折

一些父母希望孩子乖乖聽話,按照自己設計、規劃好的路線去走,是擔心孩子會走彎路,會經歷很多挫折,會多吃苦頭。他們不捨得孩子受苦,尤其是受自己曾經受過的苦。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些事情必須要去經歷,才能慢慢成熟。

電視劇《小歡喜》中,方圓對妻子童文潔說,“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該他們走的彎路一條少不了,該他們撞的南牆挨個都得撞,咱們自己也是這樣跌跌撞撞一路走了過來,沒人能替代。”

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彎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南牆要撞,即使人生重新來過,也沒有誰的人生路是筆直的。彎路才是真正的人生路,走彎路的過程,是人成長所必經的過程。每個人都是如此,沒有例外,即使親如父母,也無法替代。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 害怕失去對孩子的控制

有的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不認為孩子是他自己,就像宋倩對女兒說的那樣:自從你來到媽媽的肚子裡,媽媽就覺得沒有跟你分開過,你是媽媽的最愛,是媽媽的一切。

因為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唯一,自己就和孩子成了共生共存的關係,所以,不自覺地就開始了對孩子的控制。而當女兒喬英子開始出現逃學、頂嘴、撒謊這些看似“叛逆”的行為時,宋倩的心裡就變得難以接受了。她怕自己無法控制女兒了,也怕女兒離自己越來越遠,遠到自己怎麼也夠不到。

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說到這兒,可能有的父母就要問了,那孩子天天跟父母對著幹怎麼辦呢?就放任他為所欲為,什麼都不管嗎?

當然不是。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指引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而孩子說“不”的時候,就是最適合給他們制定規則的時候。把握住這個“黃金節點”,輕鬆培養出自覺的孩子。

具體如何做呢?育兒專家羅靜博士在她的著作《教育總會有辦法》中給出了自己的解讀,父母們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規則的內涵源自父母最關心的事,到底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說,真實的父母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有時候能夠接納,有時候無法接納。他把孩子的行為分成兩個窗口,上面是可接納行為,下面是不可接納行為,對於不同的父母來說,這兩個窗口的大小是不同的,即使對同一位父母來說,窗口也是會變化的。

而當孩子說“不”的時候,我們就要思考,孩子的這個行為是我可以接受的嗎?有沒有一定的規則?比如說,孩子想要玩水,這個可以接受,但不是無休止的玩,是要有規則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也就是可以接納的孩子的行為太少,其實只要在安全的範圍之內,應該給孩子更大的自由,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多的探索和體驗。如果把孩子探索的範圍限制得太小,那孩子的生命體驗就會受到影響。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第二,允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個規則極其重要,而且,建立了就要執行。其實父母都知道,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可就是忍不住插手。比如,孩子上學要收拾書包,明明知道應該讓孩子自己收拾,可一想到自己順手就收拾了,而孩子收拾的那麼慢,就忍不住替他做了。

這樣做得多了,孩子就不想自己動手了,父母呢,卻越來越累,因為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難免就會抱怨,孩子也不滿意,導致親子關係受影響。

我自己有個小小的經驗,每當想主動去做孩子的事情時,就先提醒自己,忍住,不要去做,讓他自己做,這是他的事情,即使做得不好,也是他的事,相信他做得多了,就能做得好了。當自己在大腦裡這麼過一遍的時候,就能讓孩子自己去做了。

建議平時和孩子一起記下來,哪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告訴孩子,這些都需要他自己去做,父母儘量不要插手。這樣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輕鬆了很多。

"

網上有人問,我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聽說這時候的孩子會很叛逆,那我應該怎麼管孩子呢?

還有人說,兩三歲的孩子太倔了,不讓他做的事情偏要做,這麼小就這麼叛逆,以後可怎麼辦啊?

現在,“叛逆”幾乎成了孩子的標配,兩歲了,開始叛逆了,上小學了,開始叛逆了,青春期了,開始叛逆了。對此,家長們只能自我安慰,孩子大了就好了,都要經歷這麼一段,熬過去就好了,每個孩子都是這麼長大的。

但很少有人去反思一下,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父母總是說孩子叛逆?而叛逆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對父母又意味著什麼?孩子說“不”的時候就一定是叛逆嗎?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叛逆這個詞是父母定義的,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是叛逆。這個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父母的要求是對的,孩子不能說“不”。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父母的要求就一定是對的嗎?對與錯的標準又是誰定的呢?

育兒專家羅靜說,孩子所有被稱為“叛逆”的行為,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聽懂他們“不”字背後的潛臺詞而已。

孩子叛逆的本質,其實是自我意識的萌發,當他有了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的時候,他就會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而當他的想法和我們大人的要求不一致時,我們會說是孩子叛逆了。

從一定意義上說,孩子有了“叛逆”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因為這說明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他想為自己做主,不想聽別人的控制和擺佈,這是生命發展的一大進步,當然值得鼓勵。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為什麼那麼多的父母害怕孩子說“不”、害怕孩子“叛逆”?

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說明他有想法,有自我意識,可父母就是很難接受孩子不聽話,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 不相信孩子有內在自我發展的力量

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天然地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胚胎中暗含著孩子心靈成長的密碼,但這個密碼只有孩子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思考才能解開。

我們經常提到的“敏感期”,就是孩子精神胚胎髮育的表現。

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說,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為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的創造力的人。

精神胚胎的存在可以讓孩子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進化,他的內在有自我實現的需求,有自我發展的力量。而很多父母卻不相信孩子有這種力量,在他們看來,孩子不管就會變壞,就會無法無天。可恰恰是,有時候,不管才是更好的管。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 害怕孩子走彎路,受到挫折

一些父母希望孩子乖乖聽話,按照自己設計、規劃好的路線去走,是擔心孩子會走彎路,會經歷很多挫折,會多吃苦頭。他們不捨得孩子受苦,尤其是受自己曾經受過的苦。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些事情必須要去經歷,才能慢慢成熟。

電視劇《小歡喜》中,方圓對妻子童文潔說,“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該他們走的彎路一條少不了,該他們撞的南牆挨個都得撞,咱們自己也是這樣跌跌撞撞一路走了過來,沒人能替代。”

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彎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南牆要撞,即使人生重新來過,也沒有誰的人生路是筆直的。彎路才是真正的人生路,走彎路的過程,是人成長所必經的過程。每個人都是如此,沒有例外,即使親如父母,也無法替代。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 害怕失去對孩子的控制

有的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不認為孩子是他自己,就像宋倩對女兒說的那樣:自從你來到媽媽的肚子裡,媽媽就覺得沒有跟你分開過,你是媽媽的最愛,是媽媽的一切。

因為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唯一,自己就和孩子成了共生共存的關係,所以,不自覺地就開始了對孩子的控制。而當女兒喬英子開始出現逃學、頂嘴、撒謊這些看似“叛逆”的行為時,宋倩的心裡就變得難以接受了。她怕自己無法控制女兒了,也怕女兒離自己越來越遠,遠到自己怎麼也夠不到。

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說到這兒,可能有的父母就要問了,那孩子天天跟父母對著幹怎麼辦呢?就放任他為所欲為,什麼都不管嗎?

當然不是。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指引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而孩子說“不”的時候,就是最適合給他們制定規則的時候。把握住這個“黃金節點”,輕鬆培養出自覺的孩子。

具體如何做呢?育兒專家羅靜博士在她的著作《教育總會有辦法》中給出了自己的解讀,父母們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規則的內涵源自父母最關心的事,到底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說,真實的父母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有時候能夠接納,有時候無法接納。他把孩子的行為分成兩個窗口,上面是可接納行為,下面是不可接納行為,對於不同的父母來說,這兩個窗口的大小是不同的,即使對同一位父母來說,窗口也是會變化的。

而當孩子說“不”的時候,我們就要思考,孩子的這個行為是我可以接受的嗎?有沒有一定的規則?比如說,孩子想要玩水,這個可以接受,但不是無休止的玩,是要有規則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也就是可以接納的孩子的行為太少,其實只要在安全的範圍之內,應該給孩子更大的自由,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多的探索和體驗。如果把孩子探索的範圍限制得太小,那孩子的生命體驗就會受到影響。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第二,允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個規則極其重要,而且,建立了就要執行。其實父母都知道,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可就是忍不住插手。比如,孩子上學要收拾書包,明明知道應該讓孩子自己收拾,可一想到自己順手就收拾了,而孩子收拾的那麼慢,就忍不住替他做了。

這樣做得多了,孩子就不想自己動手了,父母呢,卻越來越累,因為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難免就會抱怨,孩子也不滿意,導致親子關係受影響。

我自己有個小小的經驗,每當想主動去做孩子的事情時,就先提醒自己,忍住,不要去做,讓他自己做,這是他的事情,即使做得不好,也是他的事,相信他做得多了,就能做得好了。當自己在大腦裡這麼過一遍的時候,就能讓孩子自己去做了。

建議平時和孩子一起記下來,哪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告訴孩子,這些都需要他自己去做,父母儘量不要插手。這樣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輕鬆了很多。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第三,孩子年齡越小,規則的彈性應該越大。越大的孩子,規則的彈性應該越小。

什麼是規則的彈性呢?羅靜博士說,就是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不斷博弈。面對孩子提出的“再看一分鐘電視、再玩一會兒積木”這樣的問題時,我們是可以滿足的,不必要非得和孩子對抗,把規則定得那麼死。

其實孩子是很容易滿足的,只是這個過程中父母的態度很重要,既然滿足孩子,就開開心心地滿足,而不是指責和批評:你都看了一小時了,還要看,整天就知道看電視,這就是指責,就是攻擊,如果這樣的話,即使對孩子再滿足,孩子也不會遵守規則。

相反,如果父母開開心心地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也會認真遵守規則的,我們要相信孩子,而不是把孩子當作對立面,去對抗,那樣的話,永遠沒有贏家。

"

網上有人問,我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初中了,聽說這時候的孩子會很叛逆,那我應該怎麼管孩子呢?

還有人說,兩三歲的孩子太倔了,不讓他做的事情偏要做,這麼小就這麼叛逆,以後可怎麼辦啊?

現在,“叛逆”幾乎成了孩子的標配,兩歲了,開始叛逆了,上小學了,開始叛逆了,青春期了,開始叛逆了。對此,家長們只能自我安慰,孩子大了就好了,都要經歷這麼一段,熬過去就好了,每個孩子都是這麼長大的。

但很少有人去反思一下,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父母總是說孩子叛逆?而叛逆對孩子意味著什麼,對父母又意味著什麼?孩子說“不”的時候就一定是叛逆嗎?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叛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叛逆這個詞是父母定義的,孩子不聽自己的話就是叛逆。這個背後的潛臺詞,就是父母的要求是對的,孩子不能說“不”。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父母的要求就一定是對的嗎?對與錯的標準又是誰定的呢?

育兒專家羅靜說,孩子所有被稱為“叛逆”的行為,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聽懂他們“不”字背後的潛臺詞而已。

孩子叛逆的本質,其實是自我意識的萌發,當他有了自我意識,知道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的時候,他就會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而當他的想法和我們大人的要求不一致時,我們會說是孩子叛逆了。

從一定意義上說,孩子有了“叛逆”的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因為這說明孩子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他想為自己做主,不想聽別人的控制和擺佈,這是生命發展的一大進步,當然值得鼓勵。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為什麼那麼多的父母害怕孩子說“不”、害怕孩子“叛逆”?

其實,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說明他有想法,有自我意識,可父母就是很難接受孩子不聽話,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 不相信孩子有內在自我發展的力量

意大利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天然地有一個精神胚胎,這個胚胎中暗含著孩子心靈成長的密碼,但這個密碼只有孩子通過自己的體驗和思考才能解開。

我們經常提到的“敏感期”,就是孩子精神胚胎髮育的表現。

幼兒教育專家孫瑞雪說,一個精神胚胎得到良好發育的孩子,會有極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覺,對任何事情都要尋求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終,他將成為一個極具獨立判斷能力和豐富的創造力的人。

精神胚胎的存在可以讓孩子實現自我成長和自我進化,他的內在有自我實現的需求,有自我發展的力量。而很多父母卻不相信孩子有這種力量,在他們看來,孩子不管就會變壞,就會無法無天。可恰恰是,有時候,不管才是更好的管。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 害怕孩子走彎路,受到挫折

一些父母希望孩子乖乖聽話,按照自己設計、規劃好的路線去走,是擔心孩子會走彎路,會經歷很多挫折,會多吃苦頭。他們不捨得孩子受苦,尤其是受自己曾經受過的苦。可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些事情必須要去經歷,才能慢慢成熟。

電視劇《小歡喜》中,方圓對妻子童文潔說,“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該他們走的彎路一條少不了,該他們撞的南牆挨個都得撞,咱們自己也是這樣跌跌撞撞一路走了過來,沒人能替代。”

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彎路要走,都有自己的南牆要撞,即使人生重新來過,也沒有誰的人生路是筆直的。彎路才是真正的人生路,走彎路的過程,是人成長所必經的過程。每個人都是如此,沒有例外,即使親如父母,也無法替代。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 害怕失去對孩子的控制

有的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不認為孩子是他自己,就像宋倩對女兒說的那樣:自從你來到媽媽的肚子裡,媽媽就覺得沒有跟你分開過,你是媽媽的最愛,是媽媽的一切。

因為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唯一,自己就和孩子成了共生共存的關係,所以,不自覺地就開始了對孩子的控制。而當女兒喬英子開始出現逃學、頂嘴、撒謊這些看似“叛逆”的行為時,宋倩的心裡就變得難以接受了。她怕自己無法控制女兒了,也怕女兒離自己越來越遠,遠到自己怎麼也夠不到。

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說到這兒,可能有的父母就要問了,那孩子天天跟父母對著幹怎麼辦呢?就放任他為所欲為,什麼都不管嗎?

當然不是。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指引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而孩子說“不”的時候,就是最適合給他們制定規則的時候。把握住這個“黃金節點”,輕鬆培養出自覺的孩子。

具體如何做呢?育兒專家羅靜博士在她的著作《教育總會有辦法》中給出了自己的解讀,父母們可以參考一下:

第一,規則的內涵源自父母最關心的事,到底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中說,真實的父母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有時候能夠接納,有時候無法接納。他把孩子的行為分成兩個窗口,上面是可接納行為,下面是不可接納行為,對於不同的父母來說,這兩個窗口的大小是不同的,即使對同一位父母來說,窗口也是會變化的。

而當孩子說“不”的時候,我們就要思考,孩子的這個行為是我可以接受的嗎?有沒有一定的規則?比如說,孩子想要玩水,這個可以接受,但不是無休止的玩,是要有規則的。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嚴格,也就是可以接納的孩子的行為太少,其實只要在安全的範圍之內,應該給孩子更大的自由,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多的探索和體驗。如果把孩子探索的範圍限制得太小,那孩子的生命體驗就會受到影響。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第二,允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這個規則極其重要,而且,建立了就要執行。其實父母都知道,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可就是忍不住插手。比如,孩子上學要收拾書包,明明知道應該讓孩子自己收拾,可一想到自己順手就收拾了,而孩子收拾的那麼慢,就忍不住替他做了。

這樣做得多了,孩子就不想自己動手了,父母呢,卻越來越累,因為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難免就會抱怨,孩子也不滿意,導致親子關係受影響。

我自己有個小小的經驗,每當想主動去做孩子的事情時,就先提醒自己,忍住,不要去做,讓他自己做,這是他的事情,即使做得不好,也是他的事,相信他做得多了,就能做得好了。當自己在大腦裡這麼過一遍的時候,就能讓孩子自己去做了。

建議平時和孩子一起記下來,哪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告訴孩子,這些都需要他自己去做,父母儘量不要插手。這樣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輕鬆了很多。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第三,孩子年齡越小,規則的彈性應該越大。越大的孩子,規則的彈性應該越小。

什麼是規則的彈性呢?羅靜博士說,就是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不斷博弈。面對孩子提出的“再看一分鐘電視、再玩一會兒積木”這樣的問題時,我們是可以滿足的,不必要非得和孩子對抗,把規則定得那麼死。

其實孩子是很容易滿足的,只是這個過程中父母的態度很重要,既然滿足孩子,就開開心心地滿足,而不是指責和批評:你都看了一小時了,還要看,整天就知道看電視,這就是指責,就是攻擊,如果這樣的話,即使對孩子再滿足,孩子也不會遵守規則。

相反,如果父母開開心心地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也會認真遵守規則的,我們要相信孩子,而不是把孩子當作對立面,去對抗,那樣的話,永遠沒有贏家。

孩子叛逆管不了?育兒專家:孩子說“不”的時候最適合定規則

總之,孩子說“不”的時候,其實沒有那麼可怕,我們也不必焦慮,非要把這看作是孩子的“叛逆”行為,我們要換一個角度去看待,這是孩子在成為自己的過程,在主動探索的過程,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而不是憂心忡忡。

參考書籍:羅靜《教育總會有辦法》,東方出版社,2017年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