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時,心理研究告訴你,父母哪種做法最好?

孩子害怕打針是常有的事。我家阿果也是,每次帶她去打疫苗,人還沒進門,僅僅是在門外遠遠地看見戴口罩的護士便要哭。

這其實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在起作用。在實驗中,巴甫洛夫在給狗餵食時搖齡,幾次後,巴甫洛夫的狗沒見到食物,只要聽到鈴聲便流口水。


孩子害怕時,心理研究告訴你,父母哪種做法最好?


孩子們打疫苗也是如此,戴口罩、穿白衣的護士拿著針孔出現,往寶寶的手臂上一紮,孩子被這猛的一紮嚇了一跳,再加上的確感覺疼痛,便對打針產生恐懼感。幾次後,當孩子沒見到針,僅僅是見到戴口罩、穿白衣的護士,經典條件反射的心理機制已經起作用,讓孩子聯想到針孔和手臂上的疼痛感。恐懼會讓孩子不敢面對護士。

害怕是一種人類直覺,人類進化需要時間來適應反直覺,所以直面害怕、克服恐懼也是人類的重要課題。

父母如何幫孩子應對害怕?

第一種,陽性強化法。

當一個孩子做出面對害怕和克服害怕的行為後,即使孩子沒有真正改變,父母也需要及時表揚孩子的積極行為。因為陽性強化法事實上是通過父母的稱讚和認可,幫助孩子對行為的自我肯定,有助於強化孩子未來勇敢行為的出現,幫助孩子真正變得勇敢。


孩子害怕時,心理研究告訴你,父母哪種做法最好?


有一位媽媽給我留言,說她的女兒從小膽小,什麼事情也不敢做,她說不知道如何讓孩子變得勇敢。我說:”當一個孩子害怕時,父母越讓他不要害怕,常常是於事無補的,只會讓一個孩子更加抗拒,先從認可孩子的一點小進步開始……”

後來,這位媽媽給我分享了一個故事:

她的女兒很害怕與人說話,但是有一次因為路上遇到一隻流浪貓,媽媽鼓勵女兒進入一間小商店找售貨員要一隻紙箱。小女孩緊張地走進去,支支吾吾地與售貨員溝通,雖然溝通了很久,女兒也面紅耳赤地拿著紙箱走出來,但臉上難掩興奮——一種為了給流浪貓一個小家而突破自己的興奮。那位媽媽及時稱讚了女兒,女兒也很高興。後來,她也發現女兒一直在一些小事情上自我突破,小女孩在慢慢地讓自己變得勇敢。


孩子害怕時,心理研究告訴你,父母哪種做法最好?


我們很多父母在育兒上常常有一種錯誤的“夢想”:總想一蹴而就,比如孩子膽小,就常常夢想通過什麼事情讓孩子一夜變得勇敢。這種心理跟“一夜變富翁”很像,可惜這樣的事情只發生在小說或電視劇裡。孩子之所以是膽小的孩子,那是他們因為天生的性格或一系列的生活才變成那樣的孩子;父母要想糾正,把膽小的孩子變成不膽小的孩子,也需要一個過程。

第二種,鼓勵孩子鼓起勇氣直面害怕。

在某個害怕的事物面前,即使孩子只是鼓起勇氣,也能幫助孩子變得勇敢一些。神經生物學家Uri Nili和Hagar Goldberg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把一些怕蛇的人請到實驗室,然後把一條蛇丟到這些人身邊。面對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一種人要求別人把蛇放得離自己更近一些;另一種人選擇讓人把蛇拿走。第一種被認為是直面恐懼的人,第二種是向恐懼屈服的人。

與此同時,研究者讓這些人躺在腦掃描儀的設備裡面,觀察他們大腦的變化。結果發現,那些直面恐懼的人,胼胝體下的大腦前額皮層發生變化——變得活躍起來,這時大腦負責恐懼的杏仁核的活躍度減弱。即僅僅是故意直面恐懼,也會讓人的恐懼感降低!而那些向恐懼屈服的人,他們的大腦反應發生相反的狀況,向恐懼屈服的人往往會變得更恐懼。


孩子害怕時,心理研究告訴你,父母哪種做法最好?


在鼓勵孩子直面恐懼方面,甘地夫人是一個典型。甘地夫人有一個兒子叫拉吉夫。在一次手術前,醫生安慰他說“手術不痛”,甘地夫人覺得醫生這樣說很不妥,因為沒有手術不痛,即使用了麻醉藥也會痛,所以她便對兒子說:“手術後幾天傷口會非常疼,別人也不能替代你疼,但如果你因為疼而哭泣的話,會讓傷口恢復得更慢……”因為聽到母親的話,拉吉夫在手術時和手術後非常堅強,也很少哭。母親鼓勵孩子直面勇敢,孩子也因此變得勇敢,這便是知名的甘地夫人法則。

事實上,這是一種學會與“害怕蟲”相處的智慧:儘管害怕,但仍選擇行動,並與“害怕蟲”同行。僅僅是承認恐懼,便幫助孩子改變了與恐懼的關係,孩子的大腦前額皮層變得更活躍、杏仁核活躍度減弱。

第三種,自我撫慰。

這是一種常見的自我疏導法。

舉個例子。英國有一位6歲的小男孩名叫斯丹利,在上學時被幼兒園的醉酒廚師無辜毆打,可憐的孩子被打掉了兩顆門牙,鼻樑也被打斷,滿臉都是鮮血。孩子被毆打後很害怕,見到父母時渾身顫抖,說再也不想上幼兒園。一位心理醫生鼓勵斯丹利把自己被毆打的經歷畫出來,小男孩一開始很抗拒,但是後來在父母的鼓勵下終於拿起了筆,一邊流淚一邊畫。但是畫著畫著,孩子的情緒慢慢平復,當他把廚師毆打他的過程畫了出來後,他還在旁邊寫了一些下次如何避免的建議——“聞到酒味趕緊逃”,“看到醉醺醺的人要遠離”等。小男孩的媽媽說,孩子畫完後沒那麼害怕了,他似乎為自己找到了應對法。這便是一個孩子的自我撫慰的過程。

上面三種做法,孩子3,4歲之前,父母可以選擇第一種,當孩子4,5歲後,可以選擇第二或第三種做法。父母們也可以三種都試一試,看哪一種最適合你家孩子。


孩子害怕時,心理研究告訴你,父母哪種做法最好?


丹麥的學校,把鼓勵孩子與“害怕蟲”相處發揮得淋漓盡致,因為他們把“勇敢教育”真正變成了一門課程,讓孩子直面恐懼。丹麥孩子在學校有一門課叫“動物解剖”,幼兒園年齡的孩子已經開始。當孩子圍在動物前面時,老師們會直接對孩子說:“解剖動物不會聞到花香,而是會聞到動物死去的味道”。他們還會一邊解剖動物,一邊毫不忌諱地講解動物的各個器官,鼓勵孩子在恐懼中提問。

勇敢是“與狼共舞”,而直面恐懼,則是與“害怕蟲”同行!

關鍵字:害怕情緒、育兒方法、行為習慣、幼兒情緒、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