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

經常會碰到家長提到這樣的問題:

親子閱讀的時候,我該給孩子看圖,還是引導她讀字呢?我該給她解釋圖片中的內容嗎?讀圖畫和讀文字哪個更重要呢?

繪本給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繪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給孩子讀繪本,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閱讀量、閱讀水平發展程度來分析。

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的內容是不同的。

家長抓住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點和規律,能夠在高質量的陪伴下做到事半功倍,不然,擰著來,那就真的是白讀了!


0-2歲,讀繪本以遊戲形式激發孩子興趣


早期閱讀的方式並不是帶孩子枯坐朗讀,而是通過繪本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體會繪本閱讀的快樂,從而認知“書是什麼”、“閱讀是什麼”。

例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個故事,因為對話簡單容易記憶,語句又有很高的重複內容,所以特別適合在家裡上演“親子劇”,爸爸媽媽扮演鱷魚和牙醫,將繪本的場景展現出來,帶孩子來一起親子互動。

"

經常會碰到家長提到這樣的問題:

親子閱讀的時候,我該給孩子看圖,還是引導她讀字呢?我該給她解釋圖片中的內容嗎?讀圖畫和讀文字哪個更重要呢?

繪本給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繪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給孩子讀繪本,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閱讀量、閱讀水平發展程度來分析。

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的內容是不同的。

家長抓住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點和規律,能夠在高質量的陪伴下做到事半功倍,不然,擰著來,那就真的是白讀了!


0-2歲,讀繪本以遊戲形式激發孩子興趣


早期閱讀的方式並不是帶孩子枯坐朗讀,而是通過繪本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體會繪本閱讀的快樂,從而認知“書是什麼”、“閱讀是什麼”。

例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個故事,因為對話簡單容易記憶,語句又有很高的重複內容,所以特別適合在家裡上演“親子劇”,爸爸媽媽扮演鱷魚和牙醫,將繪本的場景展現出來,帶孩子來一起親子互動。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一張圖片,因為這個繪本的劇情簡單,好多幼兒園活動都喜歡用它做親子劇,父母在家裡也可以做)


《蹦》這個故事,全書從頭至尾只體現了一個“蹦”字,媽媽可以帶孩子模仿書中的小雞蹦、小兔子蹦、小狗蹦、小青蛙蹦,還可以模仿蝸牛——蹦不起來。

"

經常會碰到家長提到這樣的問題:

親子閱讀的時候,我該給孩子看圖,還是引導她讀字呢?我該給她解釋圖片中的內容嗎?讀圖畫和讀文字哪個更重要呢?

繪本給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繪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給孩子讀繪本,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閱讀量、閱讀水平發展程度來分析。

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的內容是不同的。

家長抓住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點和規律,能夠在高質量的陪伴下做到事半功倍,不然,擰著來,那就真的是白讀了!


0-2歲,讀繪本以遊戲形式激發孩子興趣


早期閱讀的方式並不是帶孩子枯坐朗讀,而是通過繪本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體會繪本閱讀的快樂,從而認知“書是什麼”、“閱讀是什麼”。

例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個故事,因為對話簡單容易記憶,語句又有很高的重複內容,所以特別適合在家裡上演“親子劇”,爸爸媽媽扮演鱷魚和牙醫,將繪本的場景展現出來,帶孩子來一起親子互動。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一張圖片,因為這個繪本的劇情簡單,好多幼兒園活動都喜歡用它做親子劇,父母在家裡也可以做)


《蹦》這個故事,全書從頭至尾只體現了一個“蹦”字,媽媽可以帶孩子模仿書中的小雞蹦、小兔子蹦、小狗蹦、小青蛙蹦,還可以模仿蝸牛——蹦不起來。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又例如選擇《偷偷看裡面》這類低幼翻翻書,每一頁都有翻翻、推拉、滑動的互動機關,讓孩子自己動手體會閱讀樂趣。

"

經常會碰到家長提到這樣的問題:

親子閱讀的時候,我該給孩子看圖,還是引導她讀字呢?我該給她解釋圖片中的內容嗎?讀圖畫和讀文字哪個更重要呢?

繪本給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繪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給孩子讀繪本,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閱讀量、閱讀水平發展程度來分析。

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的內容是不同的。

家長抓住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點和規律,能夠在高質量的陪伴下做到事半功倍,不然,擰著來,那就真的是白讀了!


0-2歲,讀繪本以遊戲形式激發孩子興趣


早期閱讀的方式並不是帶孩子枯坐朗讀,而是通過繪本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體會繪本閱讀的快樂,從而認知“書是什麼”、“閱讀是什麼”。

例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個故事,因為對話簡單容易記憶,語句又有很高的重複內容,所以特別適合在家裡上演“親子劇”,爸爸媽媽扮演鱷魚和牙醫,將繪本的場景展現出來,帶孩子來一起親子互動。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一張圖片,因為這個繪本的劇情簡單,好多幼兒園活動都喜歡用它做親子劇,父母在家裡也可以做)


《蹦》這個故事,全書從頭至尾只體現了一個“蹦”字,媽媽可以帶孩子模仿書中的小雞蹦、小兔子蹦、小狗蹦、小青蛙蹦,還可以模仿蝸牛——蹦不起來。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又例如選擇《偷偷看裡面》這類低幼翻翻書,每一頁都有翻翻、推拉、滑動的互動機關,讓孩子自己動手體會閱讀樂趣。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些以親子游戲的方式打開的繪本,即不在於著急讀圖,也不在著急讀字,而是讓孩子在遊戲互動中先將閱讀習慣逐步建立起來。同時又增加親子陪伴的質量。


2-4歲,繪本側重於讀圖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6歲前的孩子的大腦均處在形象思維階段。

也就是說,6歲以前,具體的圖形圖像能夠讓孩子更直觀地認知和學習。

所以,6歲前帶孩子讀繪本,都不要著急一上來就帶孩子讀字。

但根據蒙臺梭利的敏感期觀點,在6歲前,又會經歷“識字敏感期”,以我和孩子親子閱讀4年多的經驗來看,從小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繪本中的文字天天見,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文字產生興趣,“識字敏感期”來得也相對較早。


大部分孩子在4歲左右出現識字敏感期,我將繪本閱讀讀圖側重劃分在2-4歲這個階段,可以說,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讀圖的黃金期。


我們拿安東尼·布朗的經典作品《我爸爸》舉例。

繪本文字很簡單,故事情節也並不起伏跌宕,但是這本書中的每一張圖畫,每一個毛孔都滲透著細節和線索:

前後環襯的圖案,是爸爸睡衣的圖案;

爸爸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那幅畫中暗藏了三隻小豬和小紅帽的故事;

爸爸可以從月亮上跳過去,又暗含了“跳過月亮的母牛”這個童謠……

"

經常會碰到家長提到這樣的問題:

親子閱讀的時候,我該給孩子看圖,還是引導她讀字呢?我該給她解釋圖片中的內容嗎?讀圖畫和讀文字哪個更重要呢?

繪本給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繪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給孩子讀繪本,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閱讀量、閱讀水平發展程度來分析。

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的內容是不同的。

家長抓住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點和規律,能夠在高質量的陪伴下做到事半功倍,不然,擰著來,那就真的是白讀了!


0-2歲,讀繪本以遊戲形式激發孩子興趣


早期閱讀的方式並不是帶孩子枯坐朗讀,而是通過繪本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體會繪本閱讀的快樂,從而認知“書是什麼”、“閱讀是什麼”。

例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個故事,因為對話簡單容易記憶,語句又有很高的重複內容,所以特別適合在家裡上演“親子劇”,爸爸媽媽扮演鱷魚和牙醫,將繪本的場景展現出來,帶孩子來一起親子互動。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一張圖片,因為這個繪本的劇情簡單,好多幼兒園活動都喜歡用它做親子劇,父母在家裡也可以做)


《蹦》這個故事,全書從頭至尾只體現了一個“蹦”字,媽媽可以帶孩子模仿書中的小雞蹦、小兔子蹦、小狗蹦、小青蛙蹦,還可以模仿蝸牛——蹦不起來。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又例如選擇《偷偷看裡面》這類低幼翻翻書,每一頁都有翻翻、推拉、滑動的互動機關,讓孩子自己動手體會閱讀樂趣。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些以親子游戲的方式打開的繪本,即不在於著急讀圖,也不在著急讀字,而是讓孩子在遊戲互動中先將閱讀習慣逐步建立起來。同時又增加親子陪伴的質量。


2-4歲,繪本側重於讀圖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6歲前的孩子的大腦均處在形象思維階段。

也就是說,6歲以前,具體的圖形圖像能夠讓孩子更直觀地認知和學習。

所以,6歲前帶孩子讀繪本,都不要著急一上來就帶孩子讀字。

但根據蒙臺梭利的敏感期觀點,在6歲前,又會經歷“識字敏感期”,以我和孩子親子閱讀4年多的經驗來看,從小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繪本中的文字天天見,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文字產生興趣,“識字敏感期”來得也相對較早。


大部分孩子在4歲左右出現識字敏感期,我將繪本閱讀讀圖側重劃分在2-4歲這個階段,可以說,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讀圖的黃金期。


我們拿安東尼·布朗的經典作品《我爸爸》舉例。

繪本文字很簡單,故事情節也並不起伏跌宕,但是這本書中的每一張圖畫,每一個毛孔都滲透著細節和線索:

前後環襯的圖案,是爸爸睡衣的圖案;

爸爸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那幅畫中暗藏了三隻小豬和小紅帽的故事;

爸爸可以從月亮上跳過去,又暗含了“跳過月亮的母牛”這個童謠……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些細節都是需要帶著孩子讀圖去尋找。

那就更不要說例如《晚安,月亮》這樣每一張圖都帶滿線索的繪本了。

孩子會在每一張圖中都有大發現,也更加形象地幫助他們認知。

"

經常會碰到家長提到這樣的問題:

親子閱讀的時候,我該給孩子看圖,還是引導她讀字呢?我該給她解釋圖片中的內容嗎?讀圖畫和讀文字哪個更重要呢?

繪本給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繪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給孩子讀繪本,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閱讀量、閱讀水平發展程度來分析。

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的內容是不同的。

家長抓住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點和規律,能夠在高質量的陪伴下做到事半功倍,不然,擰著來,那就真的是白讀了!


0-2歲,讀繪本以遊戲形式激發孩子興趣


早期閱讀的方式並不是帶孩子枯坐朗讀,而是通過繪本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體會繪本閱讀的快樂,從而認知“書是什麼”、“閱讀是什麼”。

例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個故事,因為對話簡單容易記憶,語句又有很高的重複內容,所以特別適合在家裡上演“親子劇”,爸爸媽媽扮演鱷魚和牙醫,將繪本的場景展現出來,帶孩子來一起親子互動。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一張圖片,因為這個繪本的劇情簡單,好多幼兒園活動都喜歡用它做親子劇,父母在家裡也可以做)


《蹦》這個故事,全書從頭至尾只體現了一個“蹦”字,媽媽可以帶孩子模仿書中的小雞蹦、小兔子蹦、小狗蹦、小青蛙蹦,還可以模仿蝸牛——蹦不起來。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又例如選擇《偷偷看裡面》這類低幼翻翻書,每一頁都有翻翻、推拉、滑動的互動機關,讓孩子自己動手體會閱讀樂趣。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些以親子游戲的方式打開的繪本,即不在於著急讀圖,也不在著急讀字,而是讓孩子在遊戲互動中先將閱讀習慣逐步建立起來。同時又增加親子陪伴的質量。


2-4歲,繪本側重於讀圖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6歲前的孩子的大腦均處在形象思維階段。

也就是說,6歲以前,具體的圖形圖像能夠讓孩子更直觀地認知和學習。

所以,6歲前帶孩子讀繪本,都不要著急一上來就帶孩子讀字。

但根據蒙臺梭利的敏感期觀點,在6歲前,又會經歷“識字敏感期”,以我和孩子親子閱讀4年多的經驗來看,從小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繪本中的文字天天見,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文字產生興趣,“識字敏感期”來得也相對較早。


大部分孩子在4歲左右出現識字敏感期,我將繪本閱讀讀圖側重劃分在2-4歲這個階段,可以說,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讀圖的黃金期。


我們拿安東尼·布朗的經典作品《我爸爸》舉例。

繪本文字很簡單,故事情節也並不起伏跌宕,但是這本書中的每一張圖畫,每一個毛孔都滲透著細節和線索:

前後環襯的圖案,是爸爸睡衣的圖案;

爸爸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那幅畫中暗藏了三隻小豬和小紅帽的故事;

爸爸可以從月亮上跳過去,又暗含了“跳過月亮的母牛”這個童謠……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些細節都是需要帶著孩子讀圖去尋找。

那就更不要說例如《晚安,月亮》這樣每一張圖都帶滿線索的繪本了。

孩子會在每一張圖中都有大發現,也更加形象地幫助他們認知。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此外,還有無字繪本,例如《瘋狂星期二》、《不可思議的旅行》、《海底的祕密》等等,這些繪本在這一階段都不側重讀文字,而是引導孩子發現圖畫中的細節,由父母同步組織語言來講述故事。

這個時候鍛鍊孩子看圖說話還為時過早,先引導他們說出看到了什麼,一個詞一個詞地說,由父母幫助組成句子。


可以說,在這個階段,孩子看圖,父母同步伴讀文字,孩子的看、聽同步進行的方式是最好的。父母每頁讀完了,不要著急翻到下一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節奏看看圖。


4-7歲,讀圖讀字兼顧


我家維尼從3歲3個月開始進入識字敏感期,她的閱讀內容也就從單純的讀圖開始像識字過渡了。

在4-7歲階段,讀圖和讀文字應當是兼顧的。

如果孩子進入了識字敏感期,可以利用繪本來進行“指讀”。

指讀的開始方式可以很自然,選一些圖文並不十分緊密的繪本,例如《月亮生日蛋糕》這樣的圖文分開排版的繪本,即不耽誤孩子讀圖,也不影響手指劃過文字進行指讀。

"

經常會碰到家長提到這樣的問題:

親子閱讀的時候,我該給孩子看圖,還是引導她讀字呢?我該給她解釋圖片中的內容嗎?讀圖畫和讀文字哪個更重要呢?

繪本給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繪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給孩子讀繪本,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閱讀量、閱讀水平發展程度來分析。

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的內容是不同的。

家長抓住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點和規律,能夠在高質量的陪伴下做到事半功倍,不然,擰著來,那就真的是白讀了!


0-2歲,讀繪本以遊戲形式激發孩子興趣


早期閱讀的方式並不是帶孩子枯坐朗讀,而是通過繪本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體會繪本閱讀的快樂,從而認知“書是什麼”、“閱讀是什麼”。

例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個故事,因為對話簡單容易記憶,語句又有很高的重複內容,所以特別適合在家裡上演“親子劇”,爸爸媽媽扮演鱷魚和牙醫,將繪本的場景展現出來,帶孩子來一起親子互動。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一張圖片,因為這個繪本的劇情簡單,好多幼兒園活動都喜歡用它做親子劇,父母在家裡也可以做)


《蹦》這個故事,全書從頭至尾只體現了一個“蹦”字,媽媽可以帶孩子模仿書中的小雞蹦、小兔子蹦、小狗蹦、小青蛙蹦,還可以模仿蝸牛——蹦不起來。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又例如選擇《偷偷看裡面》這類低幼翻翻書,每一頁都有翻翻、推拉、滑動的互動機關,讓孩子自己動手體會閱讀樂趣。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些以親子游戲的方式打開的繪本,即不在於著急讀圖,也不在著急讀字,而是讓孩子在遊戲互動中先將閱讀習慣逐步建立起來。同時又增加親子陪伴的質量。


2-4歲,繪本側重於讀圖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6歲前的孩子的大腦均處在形象思維階段。

也就是說,6歲以前,具體的圖形圖像能夠讓孩子更直觀地認知和學習。

所以,6歲前帶孩子讀繪本,都不要著急一上來就帶孩子讀字。

但根據蒙臺梭利的敏感期觀點,在6歲前,又會經歷“識字敏感期”,以我和孩子親子閱讀4年多的經驗來看,從小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繪本中的文字天天見,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文字產生興趣,“識字敏感期”來得也相對較早。


大部分孩子在4歲左右出現識字敏感期,我將繪本閱讀讀圖側重劃分在2-4歲這個階段,可以說,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讀圖的黃金期。


我們拿安東尼·布朗的經典作品《我爸爸》舉例。

繪本文字很簡單,故事情節也並不起伏跌宕,但是這本書中的每一張圖畫,每一個毛孔都滲透著細節和線索:

前後環襯的圖案,是爸爸睡衣的圖案;

爸爸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那幅畫中暗藏了三隻小豬和小紅帽的故事;

爸爸可以從月亮上跳過去,又暗含了“跳過月亮的母牛”這個童謠……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些細節都是需要帶著孩子讀圖去尋找。

那就更不要說例如《晚安,月亮》這樣每一張圖都帶滿線索的繪本了。

孩子會在每一張圖中都有大發現,也更加形象地幫助他們認知。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此外,還有無字繪本,例如《瘋狂星期二》、《不可思議的旅行》、《海底的祕密》等等,這些繪本在這一階段都不側重讀文字,而是引導孩子發現圖畫中的細節,由父母同步組織語言來講述故事。

這個時候鍛鍊孩子看圖說話還為時過早,先引導他們說出看到了什麼,一個詞一個詞地說,由父母幫助組成句子。


可以說,在這個階段,孩子看圖,父母同步伴讀文字,孩子的看、聽同步進行的方式是最好的。父母每頁讀完了,不要著急翻到下一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節奏看看圖。


4-7歲,讀圖讀字兼顧


我家維尼從3歲3個月開始進入識字敏感期,她的閱讀內容也就從單純的讀圖開始像識字過渡了。

在4-7歲階段,讀圖和讀文字應當是兼顧的。

如果孩子進入了識字敏感期,可以利用繪本來進行“指讀”。

指讀的開始方式可以很自然,選一些圖文並不十分緊密的繪本,例如《月亮生日蛋糕》這樣的圖文分開排版的繪本,即不耽誤孩子讀圖,也不影響手指劃過文字進行指讀。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是我家維尼在指讀早期的時候自己選的繪本,現在她已經脫離了指讀模式,閱讀文字的時候不需要再用手指指點了)


這個時候進行指讀,孩子的識字量會以幾何倍數的方式增加,就好比摘葡萄,零散的刻意識字是在地上一粒一粒的撿,但是利用敏感期孩子的求知慾和積極性指讀,就是在葡萄架上一串一串地摘。


但這個時候依舊是孩子形象思維的階段,讀圖仍然不能放棄。

孩子因為心智發展,她看待圖畫也會更深入、細緻,同樣一本書,會發現以往發現不到的東西。


這個時候也是利用繪本圖畫進一步幫助孩子練習看圖說話的好時機。

從最開始的詞——句子,可以引導孩子逐漸有條理地說“時間、地點、人物”。


6歲+,依舊不要讓孩子放棄繪本閱讀


6歲以上,不少孩子進入了小學階段,開始新一輪的閱讀側重,橋樑書也開始大量取代繪本,這為他們今後進入純文字閱讀做鋪墊。

有的家長認為,繪本就不能再給孩子看了,那是小孩看的,不適合小學生了。

這種想法也是不對的,繪本其實沒有刻意的年齡區分,除非太低幼的認知繪本不能滿足小學階段的孩子需求,大多繪本都依舊適讀,例如《森林大熊》、《小房子》、《市場街最後一站》……

這些繪本故事飽含豐富的哲理,同時刻意讓孩子通過圖畫進一步提高“美商”。

"

經常會碰到家長提到這樣的問題:

親子閱讀的時候,我該給孩子看圖,還是引導她讀字呢?我該給她解釋圖片中的內容嗎?讀圖畫和讀文字哪個更重要呢?

繪本給孩子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繪本的需求也不同。因此,給孩子讀繪本,讀圖重要還是讀字重要,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閱讀量、閱讀水平發展程度來分析。

不同的年齡階段,側重的內容是不同的。

家長抓住了孩子的閱讀興趣點和規律,能夠在高質量的陪伴下做到事半功倍,不然,擰著來,那就真的是白讀了!


0-2歲,讀繪本以遊戲形式激發孩子興趣


早期閱讀的方式並不是帶孩子枯坐朗讀,而是通過繪本遊戲的方式,讓孩子來體會繪本閱讀的快樂,從而認知“書是什麼”、“閱讀是什麼”。

例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個故事,因為對話簡單容易記憶,語句又有很高的重複內容,所以特別適合在家裡上演“親子劇”,爸爸媽媽扮演鱷魚和牙醫,將繪本的場景展現出來,帶孩子來一起親子互動。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一張圖片,因為這個繪本的劇情簡單,好多幼兒園活動都喜歡用它做親子劇,父母在家裡也可以做)


《蹦》這個故事,全書從頭至尾只體現了一個“蹦”字,媽媽可以帶孩子模仿書中的小雞蹦、小兔子蹦、小狗蹦、小青蛙蹦,還可以模仿蝸牛——蹦不起來。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又例如選擇《偷偷看裡面》這類低幼翻翻書,每一頁都有翻翻、推拉、滑動的互動機關,讓孩子自己動手體會閱讀樂趣。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些以親子游戲的方式打開的繪本,即不在於著急讀圖,也不在著急讀字,而是讓孩子在遊戲互動中先將閱讀習慣逐步建立起來。同時又增加親子陪伴的質量。


2-4歲,繪本側重於讀圖


根據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理論,6歲前的孩子的大腦均處在形象思維階段。

也就是說,6歲以前,具體的圖形圖像能夠讓孩子更直觀地認知和學習。

所以,6歲前帶孩子讀繪本,都不要著急一上來就帶孩子讀字。

但根據蒙臺梭利的敏感期觀點,在6歲前,又會經歷“識字敏感期”,以我和孩子親子閱讀4年多的經驗來看,從小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繪本中的文字天天見,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對文字產生興趣,“識字敏感期”來得也相對較早。


大部分孩子在4歲左右出現識字敏感期,我將繪本閱讀讀圖側重劃分在2-4歲這個階段,可以說,這個階段也是孩子讀圖的黃金期。


我們拿安東尼·布朗的經典作品《我爸爸》舉例。

繪本文字很簡單,故事情節也並不起伏跌宕,但是這本書中的每一張圖畫,每一個毛孔都滲透著細節和線索:

前後環襯的圖案,是爸爸睡衣的圖案;

爸爸連壞蛋大野狼都不怕,那幅畫中暗藏了三隻小豬和小紅帽的故事;

爸爸可以從月亮上跳過去,又暗含了“跳過月亮的母牛”這個童謠……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些細節都是需要帶著孩子讀圖去尋找。

那就更不要說例如《晚安,月亮》這樣每一張圖都帶滿線索的繪本了。

孩子會在每一張圖中都有大發現,也更加形象地幫助他們認知。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此外,還有無字繪本,例如《瘋狂星期二》、《不可思議的旅行》、《海底的祕密》等等,這些繪本在這一階段都不側重讀文字,而是引導孩子發現圖畫中的細節,由父母同步組織語言來講述故事。

這個時候鍛鍊孩子看圖說話還為時過早,先引導他們說出看到了什麼,一個詞一個詞地說,由父母幫助組成句子。


可以說,在這個階段,孩子看圖,父母同步伴讀文字,孩子的看、聽同步進行的方式是最好的。父母每頁讀完了,不要著急翻到下一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節奏看看圖。


4-7歲,讀圖讀字兼顧


我家維尼從3歲3個月開始進入識字敏感期,她的閱讀內容也就從單純的讀圖開始像識字過渡了。

在4-7歲階段,讀圖和讀文字應當是兼顧的。

如果孩子進入了識字敏感期,可以利用繪本來進行“指讀”。

指讀的開始方式可以很自然,選一些圖文並不十分緊密的繪本,例如《月亮生日蛋糕》這樣的圖文分開排版的繪本,即不耽誤孩子讀圖,也不影響手指劃過文字進行指讀。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這是我家維尼在指讀早期的時候自己選的繪本,現在她已經脫離了指讀模式,閱讀文字的時候不需要再用手指指點了)


這個時候進行指讀,孩子的識字量會以幾何倍數的方式增加,就好比摘葡萄,零散的刻意識字是在地上一粒一粒的撿,但是利用敏感期孩子的求知慾和積極性指讀,就是在葡萄架上一串一串地摘。


但這個時候依舊是孩子形象思維的階段,讀圖仍然不能放棄。

孩子因為心智發展,她看待圖畫也會更深入、細緻,同樣一本書,會發現以往發現不到的東西。


這個時候也是利用繪本圖畫進一步幫助孩子練習看圖說話的好時機。

從最開始的詞——句子,可以引導孩子逐漸有條理地說“時間、地點、人物”。


6歲+,依舊不要讓孩子放棄繪本閱讀


6歲以上,不少孩子進入了小學階段,開始新一輪的閱讀側重,橋樑書也開始大量取代繪本,這為他們今後進入純文字閱讀做鋪墊。

有的家長認為,繪本就不能再給孩子看了,那是小孩看的,不適合小學生了。

這種想法也是不對的,繪本其實沒有刻意的年齡區分,除非太低幼的認知繪本不能滿足小學階段的孩子需求,大多繪本都依舊適讀,例如《森林大熊》、《小房子》、《市場街最後一站》……

這些繪本故事飽含豐富的哲理,同時刻意讓孩子通過圖畫進一步提高“美商”。

讀繪本時讀畫重要還是讀字重要?父母千萬別弄錯了,不然白讀了

而且,小學老師會用繪本進一步系統地教孩子們看圖說話,可以說,繪本在小學階段也是功不可沒的。

在這一階段,繪本回歸到圖畫更為重要的本位,如果孩子需要大量閱讀文字,可以選用適齡的橋樑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