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凌亂的上課環境,老師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張老師想打人?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凌亂的上課環境,老師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張老師想打人?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告訴家長你家機構在哪裡時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凌亂的上課環境,老師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張老師想打人?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告訴家長你家機構在哪裡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不,家長看不到

當你想展示機構基本信息時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凌亂的上課環境,老師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張老師想打人?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告訴家長你家機構在哪裡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不,家長看不到

當你想展示機構基本信息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為什麼是手舉牌

· 接下來,是你競爭對手機構發的照片 ·

表達老師很專業,孩子學習很認真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凌亂的上課環境,老師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張老師想打人?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告訴家長你家機構在哪裡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不,家長看不到

當你想展示機構基本信息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為什麼是手舉牌

· 接下來,是你競爭對手機構發的照片 ·

表達老師很專業,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拍孩子與老師互動的展示照片,老師、孩子、攝影老師,一定要保持同一水平線,並且聚焦在孩子與老師身上,這樣畫面看上去會更飽滿!

表達孩子學習很認真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凌亂的上課環境,老師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張老師想打人?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告訴家長你家機構在哪裡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不,家長看不到

當你想展示機構基本信息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為什麼是手舉牌

· 接下來,是你競爭對手機構發的照片 ·

表達老師很專業,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拍孩子與老師互動的展示照片,老師、孩子、攝影老師,一定要保持同一水平線,並且聚焦在孩子與老師身上,這樣畫面看上去會更飽滿!

表達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依舊保持同一水平線,不是居高臨下!!!畫面可以清晰體現教材、孩子認真的面貌!

展示教學成果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凌亂的上課環境,老師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張老師想打人?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告訴家長你家機構在哪裡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不,家長看不到

當你想展示機構基本信息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為什麼是手舉牌

· 接下來,是你競爭對手機構發的照片 ·

表達老師很專業,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拍孩子與老師互動的展示照片,老師、孩子、攝影老師,一定要保持同一水平線,並且聚焦在孩子與老師身上,這樣畫面看上去會更飽滿!

表達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依舊保持同一水平線,不是居高臨下!!!畫面可以清晰體現教材、孩子認真的面貌!

展示教學成果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藝術機構教學成果展示,可以採取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拍照方法,挑一些小角度,比如一個孩子,三四個孩子,這樣會比較容易控制畫風!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凌亂的上課環境,老師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張老師想打人?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告訴家長你家機構在哪裡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不,家長看不到

當你想展示機構基本信息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為什麼是手舉牌

· 接下來,是你競爭對手機構發的照片 ·

表達老師很專業,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拍孩子與老師互動的展示照片,老師、孩子、攝影老師,一定要保持同一水平線,並且聚焦在孩子與老師身上,這樣畫面看上去會更飽滿!

表達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依舊保持同一水平線,不是居高臨下!!!畫面可以清晰體現教材、孩子認真的面貌!

展示教學成果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藝術機構教學成果展示,可以採取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拍照方法,挑一些小角度,比如一個孩子,三四個孩子,這樣會比較容易控制畫風!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學科類,書法類的,距離拉遠一點兒拍集體的照片會顯得沒那麼擠,近距離的特寫更能突出上課氛圍!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凌亂的上課環境,老師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張老師想打人?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告訴家長你家機構在哪裡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不,家長看不到

當你想展示機構基本信息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為什麼是手舉牌

· 接下來,是你競爭對手機構發的照片 ·

表達老師很專業,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拍孩子與老師互動的展示照片,老師、孩子、攝影老師,一定要保持同一水平線,並且聚焦在孩子與老師身上,這樣畫面看上去會更飽滿!

表達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依舊保持同一水平線,不是居高臨下!!!畫面可以清晰體現教材、孩子認真的面貌!

展示教學成果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藝術機構教學成果展示,可以採取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拍照方法,挑一些小角度,比如一個孩子,三四個孩子,這樣會比較容易控制畫風!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學科類,書法類的,距離拉遠一點兒拍集體的照片會顯得沒那麼擠,近距離的特寫更能突出上課氛圍!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挑一處簡單的背景,孩子手持作品,強推美術、書法、機器人課程的展現方式!

"

大家好,我是為大家辦學操碎了心的邦邦

週末窩在家裡刷了兩天朋友圈的我,簡直···太難受了!!!

好好的場景,怎麼就拍成那樣?真的不是在給競爭對手創造機會嘛?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視覺效果好不好,極大的影響著家長的判斷!

· 直接上反面教材 ·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零零散散的四個孩子,模糊扭曲的老師,反光的投影布,真的很難表達孩子們在上什麼課?老師在幹嘛?氣氛很冷淡的樣子~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對上臺充滿期待的狀態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感受是:那無處安放的小手,我家孩子怎麼一臉不高興的樣子?畫面凌亂,一點都沒有高大上的登臺表演的感覺。

當你想表達孩子們認真學習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昏暗的燈光,不太專業的老師,擁擠的教室,我家孩子真的能學好嗎?

還有這種,家長完全不知道這是上課還是下課,孩子們貌似在各玩各的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表達老師很專業,上課很認真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們看到的真實感受是:凌亂的上課環境,老師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張老師想打人?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當你想告訴家長你家機構在哪裡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不,家長看不到

當你想展示機構基本信息時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家長看到的真實情況是:???為什麼是手舉牌

· 接下來,是你競爭對手機構發的照片 ·

表達老師很專業,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拍孩子與老師互動的展示照片,老師、孩子、攝影老師,一定要保持同一水平線,並且聚焦在孩子與老師身上,這樣畫面看上去會更飽滿!

表達孩子學習很認真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依舊保持同一水平線,不是居高臨下!!!畫面可以清晰體現教材、孩子認真的面貌!

展示教學成果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藝術機構教學成果展示,可以採取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拍照方法,挑一些小角度,比如一個孩子,三四個孩子,這樣會比較容易控制畫風!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學科類,書法類的,距離拉遠一點兒拍集體的照片會顯得沒那麼擠,近距離的特寫更能突出上課氛圍!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挑一處簡單的背景,孩子手持作品,強推美術、書法、機器人課程的展現方式!

這份《培訓機構拍照指南》,挽救教培人的朋友圈

技巧點評:像棋類這種特殊的課程,擺個pose以教具為聚焦來突出氣氛,不錯哦~手機再拿正一點就好啦!

常常嘴巴上說要服務升級,其實把這些外化做好,也是服務升級的一部分,只有通過這樣潛移默化的提升,機構才能夠牢牢抓住家長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