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重要他人(父母、親人等)分離而引起的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後,與之分離時,所產生的傷心、痛苦、拒絕分離的情緒反應。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指的是3歲入園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初步進入幼兒園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及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各種不適應的表現,這種對父母家庭的依戀不捨和對新環境的未知與不安造成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表明,人有尋求強烈的情感連結的需求,這種需求便是愛與依戀,它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愛在某些時候,比食物更讓人著迷。

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關於恆河猴一個實驗,來探究人對陪伴的需求。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重要他人(父母、親人等)分離而引起的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後,與之分離時,所產生的傷心、痛苦、拒絕分離的情緒反應。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指的是3歲入園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初步進入幼兒園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及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各種不適應的表現,這種對父母家庭的依戀不捨和對新環境的未知與不安造成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表明,人有尋求強烈的情感連結的需求,這種需求便是愛與依戀,它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愛在某些時候,比食物更讓人著迷。

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關於恆河猴一個實驗,來探究人對陪伴的需求。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設計: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就與自己的母親分離,在以後的165天中讓他們同兩個母親模型呆在一個房間內,這兩個媽媽不同的是:鐵絲媽媽用鐵絲做成,胸前掛著奶瓶;而布料媽媽,用軟布製成,但不供給食物。

結果觀察:雖然當嬰猴們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與親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極度渴望情感的聯結。

分析與結論:哈洛的實驗對象雖然是恆河的幼兒,但大多數心理學家也認為,這些同樣適用於人類,這個實驗大致證明:

1. 人們會尋找親人、愛人的陪伴,對愛人陪伴的渴望不低於對食物、安全的強度。

2. 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孩子需求的準確迴應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

3.年幼遭遇隔離可能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害處:一個身體健康、出生第一年就與母親分離的幼猴,長為成猴後會變得無法正常融入群體。這些猴子不僅未能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與其他猴子互動,還變得憂鬱、有自殘傾向,而且無法進行交配。

愛是人類進化的最高層次需求,也是人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重要他人(父母、親人等)分離而引起的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後,與之分離時,所產生的傷心、痛苦、拒絕分離的情緒反應。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指的是3歲入園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初步進入幼兒園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及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各種不適應的表現,這種對父母家庭的依戀不捨和對新環境的未知與不安造成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表明,人有尋求強烈的情感連結的需求,這種需求便是愛與依戀,它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愛在某些時候,比食物更讓人著迷。

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關於恆河猴一個實驗,來探究人對陪伴的需求。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設計: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就與自己的母親分離,在以後的165天中讓他們同兩個母親模型呆在一個房間內,這兩個媽媽不同的是:鐵絲媽媽用鐵絲做成,胸前掛著奶瓶;而布料媽媽,用軟布製成,但不供給食物。

結果觀察:雖然當嬰猴們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與親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極度渴望情感的聯結。

分析與結論:哈洛的實驗對象雖然是恆河的幼兒,但大多數心理學家也認為,這些同樣適用於人類,這個實驗大致證明:

1. 人們會尋找親人、愛人的陪伴,對愛人陪伴的渴望不低於對食物、安全的強度。

2. 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孩子需求的準確迴應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

3.年幼遭遇隔離可能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害處:一個身體健康、出生第一年就與母親分離的幼猴,長為成猴後會變得無法正常融入群體。這些猴子不僅未能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與其他猴子互動,還變得憂鬱、有自殘傾向,而且無法進行交配。

愛是人類進化的最高層次需求,也是人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

它是我們和少數人之間產生的情感連結,為我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愛是我們的堡壘,為我們提供情感的保護,讓我們能面對人生的起伏。對於我們來說,對於愛這種情感連結的渴望與依賴如同對食物、安全一樣。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特別對於年幼的、各項能力都未發展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自己呆在父母的身邊,或把讓父母陪著自己,對於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始終相信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最能迴應自己需求的、最喜歡自己外,別無他人。因此,入園,與父母分離,確實能讓孩子陷入不安與哀傷的情緒之中。

焦慮的孩子,總有一個無法準確反饋的父母

鮑比陌生實驗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重要他人(父母、親人等)分離而引起的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後,與之分離時,所產生的傷心、痛苦、拒絕分離的情緒反應。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指的是3歲入園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初步進入幼兒園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及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各種不適應的表現,這種對父母家庭的依戀不捨和對新環境的未知與不安造成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表明,人有尋求強烈的情感連結的需求,這種需求便是愛與依戀,它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愛在某些時候,比食物更讓人著迷。

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關於恆河猴一個實驗,來探究人對陪伴的需求。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設計: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就與自己的母親分離,在以後的165天中讓他們同兩個母親模型呆在一個房間內,這兩個媽媽不同的是:鐵絲媽媽用鐵絲做成,胸前掛著奶瓶;而布料媽媽,用軟布製成,但不供給食物。

結果觀察:雖然當嬰猴們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與親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極度渴望情感的聯結。

分析與結論:哈洛的實驗對象雖然是恆河的幼兒,但大多數心理學家也認為,這些同樣適用於人類,這個實驗大致證明:

1. 人們會尋找親人、愛人的陪伴,對愛人陪伴的渴望不低於對食物、安全的強度。

2. 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孩子需求的準確迴應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

3.年幼遭遇隔離可能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害處:一個身體健康、出生第一年就與母親分離的幼猴,長為成猴後會變得無法正常融入群體。這些猴子不僅未能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與其他猴子互動,還變得憂鬱、有自殘傾向,而且無法進行交配。

愛是人類進化的最高層次需求,也是人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

它是我們和少數人之間產生的情感連結,為我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愛是我們的堡壘,為我們提供情感的保護,讓我們能面對人生的起伏。對於我們來說,對於愛這種情感連結的渴望與依賴如同對食物、安全一樣。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特別對於年幼的、各項能力都未發展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自己呆在父母的身邊,或把讓父母陪著自己,對於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始終相信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最能迴應自己需求的、最喜歡自己外,別無他人。因此,入園,與父母分離,確實能讓孩子陷入不安與哀傷的情緒之中。

焦慮的孩子,總有一個無法準確反饋的父母

鮑比陌生實驗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對於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1944年英國精神病學家鮑比(Bowlby),為了瞭解孩子在分離與重聚中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設計了一個陌生實驗(Strange Situation)。

實驗設計:首先邀請一對母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幾分鐘後,母親離開,讓孩子單獨與實驗人員在一起,其間,實驗人員也會陪伴孩子、安撫孩子;三分鐘後,母親會回到這個房間,和孩子進行交流;接著重複上一次的分離和重聚過程。

結果觀察:孩子的反應:當媽媽走出房間,離開孩子時,大多數孩子都會難過、不開心,他們會哭泣、亂扔玩具,但有些孩子的情緒恢復地特別快,能夠迅速的安靜下來。但媽媽回來後,很容易就和媽媽進行交流、擁抱,在確認媽媽在身邊後,很快就可以自己玩耍,他們似乎相信,如果自己有需要,媽媽會有所迴應,並陪伴自己。但是,有些媽媽離開後,一直在哭鬧,情緒很難平靜的孩子,當母親回來時,則會顯的焦慮、恐懼和不安,或者冷漠甚至疏遠媽媽。

分析與結論一: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分析與結論二:孩子對於分離不同的反應的反應和母親有很大的關係:

1.能夠快速安靜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媽媽通常比較溫柔,能及時迴應孩子

2.媽媽離開後,比較易怒的孩子,其媽媽的行為通常令人捉摸不定;

3.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重要他人(父母、親人等)分離而引起的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後,與之分離時,所產生的傷心、痛苦、拒絕分離的情緒反應。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指的是3歲入園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初步進入幼兒園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及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各種不適應的表現,這種對父母家庭的依戀不捨和對新環境的未知與不安造成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表明,人有尋求強烈的情感連結的需求,這種需求便是愛與依戀,它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愛在某些時候,比食物更讓人著迷。

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關於恆河猴一個實驗,來探究人對陪伴的需求。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設計: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就與自己的母親分離,在以後的165天中讓他們同兩個母親模型呆在一個房間內,這兩個媽媽不同的是:鐵絲媽媽用鐵絲做成,胸前掛著奶瓶;而布料媽媽,用軟布製成,但不供給食物。

結果觀察:雖然當嬰猴們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與親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極度渴望情感的聯結。

分析與結論:哈洛的實驗對象雖然是恆河的幼兒,但大多數心理學家也認為,這些同樣適用於人類,這個實驗大致證明:

1. 人們會尋找親人、愛人的陪伴,對愛人陪伴的渴望不低於對食物、安全的強度。

2. 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孩子需求的準確迴應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

3.年幼遭遇隔離可能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害處:一個身體健康、出生第一年就與母親分離的幼猴,長為成猴後會變得無法正常融入群體。這些猴子不僅未能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與其他猴子互動,還變得憂鬱、有自殘傾向,而且無法進行交配。

愛是人類進化的最高層次需求,也是人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

它是我們和少數人之間產生的情感連結,為我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愛是我們的堡壘,為我們提供情感的保護,讓我們能面對人生的起伏。對於我們來說,對於愛這種情感連結的渴望與依賴如同對食物、安全一樣。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特別對於年幼的、各項能力都未發展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自己呆在父母的身邊,或把讓父母陪著自己,對於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始終相信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最能迴應自己需求的、最喜歡自己外,別無他人。因此,入園,與父母分離,確實能讓孩子陷入不安與哀傷的情緒之中。

焦慮的孩子,總有一個無法準確反饋的父母

鮑比陌生實驗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對於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1944年英國精神病學家鮑比(Bowlby),為了瞭解孩子在分離與重聚中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設計了一個陌生實驗(Strange Situation)。

實驗設計:首先邀請一對母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幾分鐘後,母親離開,讓孩子單獨與實驗人員在一起,其間,實驗人員也會陪伴孩子、安撫孩子;三分鐘後,母親會回到這個房間,和孩子進行交流;接著重複上一次的分離和重聚過程。

結果觀察:孩子的反應:當媽媽走出房間,離開孩子時,大多數孩子都會難過、不開心,他們會哭泣、亂扔玩具,但有些孩子的情緒恢復地特別快,能夠迅速的安靜下來。但媽媽回來後,很容易就和媽媽進行交流、擁抱,在確認媽媽在身邊後,很快就可以自己玩耍,他們似乎相信,如果自己有需要,媽媽會有所迴應,並陪伴自己。但是,有些媽媽離開後,一直在哭鬧,情緒很難平靜的孩子,當母親回來時,則會顯的焦慮、恐懼和不安,或者冷漠甚至疏遠媽媽。

分析與結論一: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分析與結論二:孩子對於分離不同的反應的反應和母親有很大的關係:

1.能夠快速安靜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媽媽通常比較溫柔,能及時迴應孩子

2.媽媽離開後,比較易怒的孩子,其媽媽的行為通常令人捉摸不定;

3.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更強烈

通過大量研究,最後鮑比將嬰幼兒的依戀--嬰幼兒與主要撫養者形成的特殊情感聯繫與連結,分為安全型依戀(約佔65%~70%)、 迴避型依戀(約佔20%)、焦慮—矛盾型依戀(約佔10%~15%)。後2種依戀為不安全型依戀,會讓孩子對父母(或妻子、伴侶)產生既迴避又渴望的矛盾、糾結狀態,常常形成對父母愛恨交加的關係模式,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其他的孩子更強烈一點。而依戀模式一旦形成,便會相伴終身,不可改變。

孩子有入園焦慮,說明孩子長大了

3歲以前,嬰幼兒在情緒發展(心理髮展)上有四項主要任務:

1.掌握和調節對內、外部的事物反應,區別自我和他人。

2.學習如何表達自己情緒、理解別人的情緒。

3.建立依戀關係。

4.開始形成自我或自我意識的概念。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重要他人(父母、親人等)分離而引起的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後,與之分離時,所產生的傷心、痛苦、拒絕分離的情緒反應。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指的是3歲入園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初步進入幼兒園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及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各種不適應的表現,這種對父母家庭的依戀不捨和對新環境的未知與不安造成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表明,人有尋求強烈的情感連結的需求,這種需求便是愛與依戀,它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愛在某些時候,比食物更讓人著迷。

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關於恆河猴一個實驗,來探究人對陪伴的需求。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設計: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就與自己的母親分離,在以後的165天中讓他們同兩個母親模型呆在一個房間內,這兩個媽媽不同的是:鐵絲媽媽用鐵絲做成,胸前掛著奶瓶;而布料媽媽,用軟布製成,但不供給食物。

結果觀察:雖然當嬰猴們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與親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極度渴望情感的聯結。

分析與結論:哈洛的實驗對象雖然是恆河的幼兒,但大多數心理學家也認為,這些同樣適用於人類,這個實驗大致證明:

1. 人們會尋找親人、愛人的陪伴,對愛人陪伴的渴望不低於對食物、安全的強度。

2. 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孩子需求的準確迴應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

3.年幼遭遇隔離可能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害處:一個身體健康、出生第一年就與母親分離的幼猴,長為成猴後會變得無法正常融入群體。這些猴子不僅未能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與其他猴子互動,還變得憂鬱、有自殘傾向,而且無法進行交配。

愛是人類進化的最高層次需求,也是人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

它是我們和少數人之間產生的情感連結,為我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愛是我們的堡壘,為我們提供情感的保護,讓我們能面對人生的起伏。對於我們來說,對於愛這種情感連結的渴望與依賴如同對食物、安全一樣。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特別對於年幼的、各項能力都未發展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自己呆在父母的身邊,或把讓父母陪著自己,對於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始終相信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最能迴應自己需求的、最喜歡自己外,別無他人。因此,入園,與父母分離,確實能讓孩子陷入不安與哀傷的情緒之中。

焦慮的孩子,總有一個無法準確反饋的父母

鮑比陌生實驗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對於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1944年英國精神病學家鮑比(Bowlby),為了瞭解孩子在分離與重聚中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設計了一個陌生實驗(Strange Situation)。

實驗設計:首先邀請一對母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幾分鐘後,母親離開,讓孩子單獨與實驗人員在一起,其間,實驗人員也會陪伴孩子、安撫孩子;三分鐘後,母親會回到這個房間,和孩子進行交流;接著重複上一次的分離和重聚過程。

結果觀察:孩子的反應:當媽媽走出房間,離開孩子時,大多數孩子都會難過、不開心,他們會哭泣、亂扔玩具,但有些孩子的情緒恢復地特別快,能夠迅速的安靜下來。但媽媽回來後,很容易就和媽媽進行交流、擁抱,在確認媽媽在身邊後,很快就可以自己玩耍,他們似乎相信,如果自己有需要,媽媽會有所迴應,並陪伴自己。但是,有些媽媽離開後,一直在哭鬧,情緒很難平靜的孩子,當母親回來時,則會顯的焦慮、恐懼和不安,或者冷漠甚至疏遠媽媽。

分析與結論一: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分析與結論二:孩子對於分離不同的反應的反應和母親有很大的關係:

1.能夠快速安靜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媽媽通常比較溫柔,能及時迴應孩子

2.媽媽離開後,比較易怒的孩子,其媽媽的行為通常令人捉摸不定;

3.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更強烈

通過大量研究,最後鮑比將嬰幼兒的依戀--嬰幼兒與主要撫養者形成的特殊情感聯繫與連結,分為安全型依戀(約佔65%~70%)、 迴避型依戀(約佔20%)、焦慮—矛盾型依戀(約佔10%~15%)。後2種依戀為不安全型依戀,會讓孩子對父母(或妻子、伴侶)產生既迴避又渴望的矛盾、糾結狀態,常常形成對父母愛恨交加的關係模式,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其他的孩子更強烈一點。而依戀模式一旦形成,便會相伴終身,不可改變。

孩子有入園焦慮,說明孩子長大了

3歲以前,嬰幼兒在情緒發展(心理髮展)上有四項主要任務:

1.掌握和調節對內、外部的事物反應,區別自我和他人。

2.學習如何表達自己情緒、理解別人的情緒。

3.建立依戀關係。

4.開始形成自我或自我意識的概念。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悉心培養與照顧,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4項走向獨立的使命

面對3歲之前的孩子,父母應該理解也應該明白,你的悉心培養與照顧,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4項走向獨立的使命。3歲進入幼兒園,與自己的親人分離,孩子會接觸到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與夥伴,這一切都會觸碰到他們失去親人陪伴、自己被拋棄的敏感神經,從而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此時他們的依戀感會被激發放大,不願意離開親人,從而產生了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出於對依戀對象分離的恐懼,它是件好事,因為是孩子健康正常的社會性和興趣發展的體現。而這種因依戀而產生的焦慮,是他們獲得獨立的證明,也是他們完成下一個獨立使命的前提。

當看到孩子出現了入園焦慮,父母們應該高興、興奮:“贊哦,我的孩子有入園焦慮啦,他們又長大一些“。如果父母可以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以理解的支持的方式迴應,孩子就能從我們和自己的應對方式中獲得信任和自信。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緩解自己的擔憂,向孩子表達關注和愛。

入園焦慮,是孩子長大、完成又一獨立使命的表現,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需要緩解孩子和父母的分離焦慮。

1. 焦慮會傳染,父母需要先解決自己的焦慮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重要他人(父母、親人等)分離而引起的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後,與之分離時,所產生的傷心、痛苦、拒絕分離的情緒反應。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指的是3歲入園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初步進入幼兒園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及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各種不適應的表現,這種對父母家庭的依戀不捨和對新環境的未知與不安造成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表明,人有尋求強烈的情感連結的需求,這種需求便是愛與依戀,它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愛在某些時候,比食物更讓人著迷。

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關於恆河猴一個實驗,來探究人對陪伴的需求。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設計: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就與自己的母親分離,在以後的165天中讓他們同兩個母親模型呆在一個房間內,這兩個媽媽不同的是:鐵絲媽媽用鐵絲做成,胸前掛著奶瓶;而布料媽媽,用軟布製成,但不供給食物。

結果觀察:雖然當嬰猴們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與親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極度渴望情感的聯結。

分析與結論:哈洛的實驗對象雖然是恆河的幼兒,但大多數心理學家也認為,這些同樣適用於人類,這個實驗大致證明:

1. 人們會尋找親人、愛人的陪伴,對愛人陪伴的渴望不低於對食物、安全的強度。

2. 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孩子需求的準確迴應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

3.年幼遭遇隔離可能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害處:一個身體健康、出生第一年就與母親分離的幼猴,長為成猴後會變得無法正常融入群體。這些猴子不僅未能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與其他猴子互動,還變得憂鬱、有自殘傾向,而且無法進行交配。

愛是人類進化的最高層次需求,也是人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

它是我們和少數人之間產生的情感連結,為我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愛是我們的堡壘,為我們提供情感的保護,讓我們能面對人生的起伏。對於我們來說,對於愛這種情感連結的渴望與依賴如同對食物、安全一樣。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特別對於年幼的、各項能力都未發展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自己呆在父母的身邊,或把讓父母陪著自己,對於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始終相信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最能迴應自己需求的、最喜歡自己外,別無他人。因此,入園,與父母分離,確實能讓孩子陷入不安與哀傷的情緒之中。

焦慮的孩子,總有一個無法準確反饋的父母

鮑比陌生實驗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對於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1944年英國精神病學家鮑比(Bowlby),為了瞭解孩子在分離與重聚中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設計了一個陌生實驗(Strange Situation)。

實驗設計:首先邀請一對母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幾分鐘後,母親離開,讓孩子單獨與實驗人員在一起,其間,實驗人員也會陪伴孩子、安撫孩子;三分鐘後,母親會回到這個房間,和孩子進行交流;接著重複上一次的分離和重聚過程。

結果觀察:孩子的反應:當媽媽走出房間,離開孩子時,大多數孩子都會難過、不開心,他們會哭泣、亂扔玩具,但有些孩子的情緒恢復地特別快,能夠迅速的安靜下來。但媽媽回來後,很容易就和媽媽進行交流、擁抱,在確認媽媽在身邊後,很快就可以自己玩耍,他們似乎相信,如果自己有需要,媽媽會有所迴應,並陪伴自己。但是,有些媽媽離開後,一直在哭鬧,情緒很難平靜的孩子,當母親回來時,則會顯的焦慮、恐懼和不安,或者冷漠甚至疏遠媽媽。

分析與結論一: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分析與結論二:孩子對於分離不同的反應的反應和母親有很大的關係:

1.能夠快速安靜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媽媽通常比較溫柔,能及時迴應孩子

2.媽媽離開後,比較易怒的孩子,其媽媽的行為通常令人捉摸不定;

3.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更強烈

通過大量研究,最後鮑比將嬰幼兒的依戀--嬰幼兒與主要撫養者形成的特殊情感聯繫與連結,分為安全型依戀(約佔65%~70%)、 迴避型依戀(約佔20%)、焦慮—矛盾型依戀(約佔10%~15%)。後2種依戀為不安全型依戀,會讓孩子對父母(或妻子、伴侶)產生既迴避又渴望的矛盾、糾結狀態,常常形成對父母愛恨交加的關係模式,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其他的孩子更強烈一點。而依戀模式一旦形成,便會相伴終身,不可改變。

孩子有入園焦慮,說明孩子長大了

3歲以前,嬰幼兒在情緒發展(心理髮展)上有四項主要任務:

1.掌握和調節對內、外部的事物反應,區別自我和他人。

2.學習如何表達自己情緒、理解別人的情緒。

3.建立依戀關係。

4.開始形成自我或自我意識的概念。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悉心培養與照顧,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4項走向獨立的使命

面對3歲之前的孩子,父母應該理解也應該明白,你的悉心培養與照顧,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4項走向獨立的使命。3歲進入幼兒園,與自己的親人分離,孩子會接觸到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與夥伴,這一切都會觸碰到他們失去親人陪伴、自己被拋棄的敏感神經,從而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此時他們的依戀感會被激發放大,不願意離開親人,從而產生了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出於對依戀對象分離的恐懼,它是件好事,因為是孩子健康正常的社會性和興趣發展的體現。而這種因依戀而產生的焦慮,是他們獲得獨立的證明,也是他們完成下一個獨立使命的前提。

當看到孩子出現了入園焦慮,父母們應該高興、興奮:“贊哦,我的孩子有入園焦慮啦,他們又長大一些“。如果父母可以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以理解的支持的方式迴應,孩子就能從我們和自己的應對方式中獲得信任和自信。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緩解自己的擔憂,向孩子表達關注和愛。

入園焦慮,是孩子長大、完成又一獨立使命的表現,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需要緩解孩子和父母的分離焦慮。

1. 焦慮會傳染,父母需要先解決自己的焦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父母這種分離焦慮往往會被孩子察覺,傳染給孩子

不管你相不相信,幼兒園的老師不僅要焦頭爛額地處理孩子的入園焦慮(哭、鬧等),同時也要忙著應對、化解孩子父母的分離焦慮。父母常見的焦慮是:想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在幼兒哭泣、過得不好、擔心老師帶不好孩子等。父母這種分離焦慮往往會被孩子察覺,傳染給孩子,形成一種反作用力,阻礙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父母要相信自己孩子,放開手讓孩子去獨立、去長大,信任學校和老師,放鬆心情,緩解自己的焦慮。

2. 提前入院準備, 教授技能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重要他人(父母、親人等)分離而引起的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後,與之分離時,所產生的傷心、痛苦、拒絕分離的情緒反應。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指的是3歲入園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初步進入幼兒園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及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各種不適應的表現,這種對父母家庭的依戀不捨和對新環境的未知與不安造成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表明,人有尋求強烈的情感連結的需求,這種需求便是愛與依戀,它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愛在某些時候,比食物更讓人著迷。

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關於恆河猴一個實驗,來探究人對陪伴的需求。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設計: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就與自己的母親分離,在以後的165天中讓他們同兩個母親模型呆在一個房間內,這兩個媽媽不同的是:鐵絲媽媽用鐵絲做成,胸前掛著奶瓶;而布料媽媽,用軟布製成,但不供給食物。

結果觀察:雖然當嬰猴們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與親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極度渴望情感的聯結。

分析與結論:哈洛的實驗對象雖然是恆河的幼兒,但大多數心理學家也認為,這些同樣適用於人類,這個實驗大致證明:

1. 人們會尋找親人、愛人的陪伴,對愛人陪伴的渴望不低於對食物、安全的強度。

2. 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孩子需求的準確迴應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

3.年幼遭遇隔離可能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害處:一個身體健康、出生第一年就與母親分離的幼猴,長為成猴後會變得無法正常融入群體。這些猴子不僅未能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與其他猴子互動,還變得憂鬱、有自殘傾向,而且無法進行交配。

愛是人類進化的最高層次需求,也是人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

它是我們和少數人之間產生的情感連結,為我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愛是我們的堡壘,為我們提供情感的保護,讓我們能面對人生的起伏。對於我們來說,對於愛這種情感連結的渴望與依賴如同對食物、安全一樣。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特別對於年幼的、各項能力都未發展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自己呆在父母的身邊,或把讓父母陪著自己,對於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始終相信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最能迴應自己需求的、最喜歡自己外,別無他人。因此,入園,與父母分離,確實能讓孩子陷入不安與哀傷的情緒之中。

焦慮的孩子,總有一個無法準確反饋的父母

鮑比陌生實驗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對於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1944年英國精神病學家鮑比(Bowlby),為了瞭解孩子在分離與重聚中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設計了一個陌生實驗(Strange Situation)。

實驗設計:首先邀請一對母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幾分鐘後,母親離開,讓孩子單獨與實驗人員在一起,其間,實驗人員也會陪伴孩子、安撫孩子;三分鐘後,母親會回到這個房間,和孩子進行交流;接著重複上一次的分離和重聚過程。

結果觀察:孩子的反應:當媽媽走出房間,離開孩子時,大多數孩子都會難過、不開心,他們會哭泣、亂扔玩具,但有些孩子的情緒恢復地特別快,能夠迅速的安靜下來。但媽媽回來後,很容易就和媽媽進行交流、擁抱,在確認媽媽在身邊後,很快就可以自己玩耍,他們似乎相信,如果自己有需要,媽媽會有所迴應,並陪伴自己。但是,有些媽媽離開後,一直在哭鬧,情緒很難平靜的孩子,當母親回來時,則會顯的焦慮、恐懼和不安,或者冷漠甚至疏遠媽媽。

分析與結論一: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分析與結論二:孩子對於分離不同的反應的反應和母親有很大的關係:

1.能夠快速安靜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媽媽通常比較溫柔,能及時迴應孩子

2.媽媽離開後,比較易怒的孩子,其媽媽的行為通常令人捉摸不定;

3.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更強烈

通過大量研究,最後鮑比將嬰幼兒的依戀--嬰幼兒與主要撫養者形成的特殊情感聯繫與連結,分為安全型依戀(約佔65%~70%)、 迴避型依戀(約佔20%)、焦慮—矛盾型依戀(約佔10%~15%)。後2種依戀為不安全型依戀,會讓孩子對父母(或妻子、伴侶)產生既迴避又渴望的矛盾、糾結狀態,常常形成對父母愛恨交加的關係模式,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其他的孩子更強烈一點。而依戀模式一旦形成,便會相伴終身,不可改變。

孩子有入園焦慮,說明孩子長大了

3歲以前,嬰幼兒在情緒發展(心理髮展)上有四項主要任務:

1.掌握和調節對內、外部的事物反應,區別自我和他人。

2.學習如何表達自己情緒、理解別人的情緒。

3.建立依戀關係。

4.開始形成自我或自我意識的概念。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悉心培養與照顧,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4項走向獨立的使命

面對3歲之前的孩子,父母應該理解也應該明白,你的悉心培養與照顧,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4項走向獨立的使命。3歲進入幼兒園,與自己的親人分離,孩子會接觸到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與夥伴,這一切都會觸碰到他們失去親人陪伴、自己被拋棄的敏感神經,從而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此時他們的依戀感會被激發放大,不願意離開親人,從而產生了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出於對依戀對象分離的恐懼,它是件好事,因為是孩子健康正常的社會性和興趣發展的體現。而這種因依戀而產生的焦慮,是他們獲得獨立的證明,也是他們完成下一個獨立使命的前提。

當看到孩子出現了入園焦慮,父母們應該高興、興奮:“贊哦,我的孩子有入園焦慮啦,他們又長大一些“。如果父母可以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以理解的支持的方式迴應,孩子就能從我們和自己的應對方式中獲得信任和自信。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緩解自己的擔憂,向孩子表達關注和愛。

入園焦慮,是孩子長大、完成又一獨立使命的表現,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需要緩解孩子和父母的分離焦慮。

1. 焦慮會傳染,父母需要先解決自己的焦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父母這種分離焦慮往往會被孩子察覺,傳染給孩子

不管你相不相信,幼兒園的老師不僅要焦頭爛額地處理孩子的入園焦慮(哭、鬧等),同時也要忙著應對、化解孩子父母的分離焦慮。父母常見的焦慮是:想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在幼兒哭泣、過得不好、擔心老師帶不好孩子等。父母這種分離焦慮往往會被孩子察覺,傳染給孩子,形成一種反作用力,阻礙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父母要相信自己孩子,放開手讓孩子去獨立、去長大,信任學校和老師,放鬆心情,緩解自己的焦慮。

2. 提前入院準備, 教授技能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學習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溝通的技巧,加強獨立生活的能力

平時,可以讓孩子在上培訓班和早教課時,學習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溝通的技巧,加強獨立生活的能力。

在孩子入園前,利用幼兒園的開放日和體驗日,帶孩子去幼兒園玩,熟悉幼兒園環境,同時可以問幼兒園要一份一日作息表,根據這份表調整孩子和整個家庭的作息,幫助孩子簡歷與幼兒園時相仿的生活作息規律。因為孩子剛到一個陌生環境,不敢、不會表達自己的需要,因此要在入園前教授孩子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如“老師,某某搶了我的玩具”“老師,我不小心尿褲子了”“老師您辛苦了”等。

3.告訴孩子自己是愛他們,但轉身離開要果斷堅決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重要他人(父母、親人等)分離而引起的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後,與之分離時,所產生的傷心、痛苦、拒絕分離的情緒反應。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指的是3歲入園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初步進入幼兒園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及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各種不適應的表現,這種對父母家庭的依戀不捨和對新環境的未知與不安造成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表明,人有尋求強烈的情感連結的需求,這種需求便是愛與依戀,它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愛在某些時候,比食物更讓人著迷。

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關於恆河猴一個實驗,來探究人對陪伴的需求。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設計: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就與自己的母親分離,在以後的165天中讓他們同兩個母親模型呆在一個房間內,這兩個媽媽不同的是:鐵絲媽媽用鐵絲做成,胸前掛著奶瓶;而布料媽媽,用軟布製成,但不供給食物。

結果觀察:雖然當嬰猴們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與親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極度渴望情感的聯結。

分析與結論:哈洛的實驗對象雖然是恆河的幼兒,但大多數心理學家也認為,這些同樣適用於人類,這個實驗大致證明:

1. 人們會尋找親人、愛人的陪伴,對愛人陪伴的渴望不低於對食物、安全的強度。

2. 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孩子需求的準確迴應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

3.年幼遭遇隔離可能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害處:一個身體健康、出生第一年就與母親分離的幼猴,長為成猴後會變得無法正常融入群體。這些猴子不僅未能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與其他猴子互動,還變得憂鬱、有自殘傾向,而且無法進行交配。

愛是人類進化的最高層次需求,也是人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

它是我們和少數人之間產生的情感連結,為我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愛是我們的堡壘,為我們提供情感的保護,讓我們能面對人生的起伏。對於我們來說,對於愛這種情感連結的渴望與依賴如同對食物、安全一樣。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特別對於年幼的、各項能力都未發展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自己呆在父母的身邊,或把讓父母陪著自己,對於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始終相信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最能迴應自己需求的、最喜歡自己外,別無他人。因此,入園,與父母分離,確實能讓孩子陷入不安與哀傷的情緒之中。

焦慮的孩子,總有一個無法準確反饋的父母

鮑比陌生實驗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對於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1944年英國精神病學家鮑比(Bowlby),為了瞭解孩子在分離與重聚中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設計了一個陌生實驗(Strange Situation)。

實驗設計:首先邀請一對母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幾分鐘後,母親離開,讓孩子單獨與實驗人員在一起,其間,實驗人員也會陪伴孩子、安撫孩子;三分鐘後,母親會回到這個房間,和孩子進行交流;接著重複上一次的分離和重聚過程。

結果觀察:孩子的反應:當媽媽走出房間,離開孩子時,大多數孩子都會難過、不開心,他們會哭泣、亂扔玩具,但有些孩子的情緒恢復地特別快,能夠迅速的安靜下來。但媽媽回來後,很容易就和媽媽進行交流、擁抱,在確認媽媽在身邊後,很快就可以自己玩耍,他們似乎相信,如果自己有需要,媽媽會有所迴應,並陪伴自己。但是,有些媽媽離開後,一直在哭鬧,情緒很難平靜的孩子,當母親回來時,則會顯的焦慮、恐懼和不安,或者冷漠甚至疏遠媽媽。

分析與結論一: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分析與結論二:孩子對於分離不同的反應的反應和母親有很大的關係:

1.能夠快速安靜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媽媽通常比較溫柔,能及時迴應孩子

2.媽媽離開後,比較易怒的孩子,其媽媽的行為通常令人捉摸不定;

3.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更強烈

通過大量研究,最後鮑比將嬰幼兒的依戀--嬰幼兒與主要撫養者形成的特殊情感聯繫與連結,分為安全型依戀(約佔65%~70%)、 迴避型依戀(約佔20%)、焦慮—矛盾型依戀(約佔10%~15%)。後2種依戀為不安全型依戀,會讓孩子對父母(或妻子、伴侶)產生既迴避又渴望的矛盾、糾結狀態,常常形成對父母愛恨交加的關係模式,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其他的孩子更強烈一點。而依戀模式一旦形成,便會相伴終身,不可改變。

孩子有入園焦慮,說明孩子長大了

3歲以前,嬰幼兒在情緒發展(心理髮展)上有四項主要任務:

1.掌握和調節對內、外部的事物反應,區別自我和他人。

2.學習如何表達自己情緒、理解別人的情緒。

3.建立依戀關係。

4.開始形成自我或自我意識的概念。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悉心培養與照顧,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4項走向獨立的使命

面對3歲之前的孩子,父母應該理解也應該明白,你的悉心培養與照顧,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4項走向獨立的使命。3歲進入幼兒園,與自己的親人分離,孩子會接觸到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與夥伴,這一切都會觸碰到他們失去親人陪伴、自己被拋棄的敏感神經,從而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此時他們的依戀感會被激發放大,不願意離開親人,從而產生了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出於對依戀對象分離的恐懼,它是件好事,因為是孩子健康正常的社會性和興趣發展的體現。而這種因依戀而產生的焦慮,是他們獲得獨立的證明,也是他們完成下一個獨立使命的前提。

當看到孩子出現了入園焦慮,父母們應該高興、興奮:“贊哦,我的孩子有入園焦慮啦,他們又長大一些“。如果父母可以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以理解的支持的方式迴應,孩子就能從我們和自己的應對方式中獲得信任和自信。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緩解自己的擔憂,向孩子表達關注和愛。

入園焦慮,是孩子長大、完成又一獨立使命的表現,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需要緩解孩子和父母的分離焦慮。

1. 焦慮會傳染,父母需要先解決自己的焦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父母這種分離焦慮往往會被孩子察覺,傳染給孩子

不管你相不相信,幼兒園的老師不僅要焦頭爛額地處理孩子的入園焦慮(哭、鬧等),同時也要忙著應對、化解孩子父母的分離焦慮。父母常見的焦慮是:想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在幼兒哭泣、過得不好、擔心老師帶不好孩子等。父母這種分離焦慮往往會被孩子察覺,傳染給孩子,形成一種反作用力,阻礙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父母要相信自己孩子,放開手讓孩子去獨立、去長大,信任學校和老師,放鬆心情,緩解自己的焦慮。

2. 提前入院準備, 教授技能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學習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溝通的技巧,加強獨立生活的能力

平時,可以讓孩子在上培訓班和早教課時,學習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溝通的技巧,加強獨立生活的能力。

在孩子入園前,利用幼兒園的開放日和體驗日,帶孩子去幼兒園玩,熟悉幼兒園環境,同時可以問幼兒園要一份一日作息表,根據這份表調整孩子和整個家庭的作息,幫助孩子簡歷與幼兒園時相仿的生活作息規律。因為孩子剛到一個陌生環境,不敢、不會表達自己的需要,因此要在入園前教授孩子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如“老師,某某搶了我的玩具”“老師,我不小心尿褲子了”“老師您辛苦了”等。

3.告訴孩子自己是愛他們,但轉身離開要果斷堅決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溫柔的愛與堅定的離開

孩子出現入園焦慮,背後的原因就是對父母離開、自己被拋棄的恐懼和不安,因此父母要告訴孩子自己是愛他們的,晚上就可以回到家見到父母,而對於特別焦慮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中午就能看到爸爸媽媽,逐步增加分離時間。採用擁抱或擊掌等方式和孩子告別,再告別後過後,媽媽轉身走要果斷。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對環境情緒非常敏感,孩子是個非常棒的情緒覺察者,卻是個很差的情緒解釋者。如果媽媽在幼兒園門口愁容不捨、傷心哭泣,孩子會將負面情緒與幼兒園聯繫在一起,也可能加劇自己惹媽媽傷心、媽媽不要我了的錯誤認知,這樣會進一步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溫柔的愛與堅定的離開並存確實非常難,但這也是媽媽要面對和學會的。

需要強調的是千萬別偷著離開,這不僅不利於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反而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和被拋棄感,加劇分離焦慮,嚴重地有可能會成為孩子的創傷性事件,對孩子未來心理髮展極為不利。

"

你我都生活在彼此的庇護下。

你我之間的依戀,形成你我之間的不捨。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

每到9月開學季,幼兒園會出現哭聲叫聲抽泣聲聲聲入耳的場景。尤其是對於3歲剛入園的孩子來說,入園是他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是他們走出家庭、離開父母的第一次嘗試,這個時候也是孩子“請抱緊我,不要離開我””爸爸媽媽還會愛我嗎”害怕被拋棄的爆發期;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檢驗自己之前3年的養育質量與效果的時機,因為從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程度,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需求滿足準確度以及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方式質量。

入園焦慮的原因-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

入園焦慮,是分離焦慮的一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重要他人(父母、親人等)分離而引起的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這是發生在嬰幼兒於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連結後,與之分離時,所產生的傷心、痛苦、拒絕分離的情緒反應。情緒情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每一孩子都會產生分離焦慮。

幼兒的入園焦慮是一種緊張不安的情緒,指的是3歲入園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庭,初步進入幼兒園產生的焦慮、不安、傷心、痛苦的感覺,及撒嬌、哭喊、吵鬧等拒絕分離的各種不適應的表現,這種對父母家庭的依戀不捨和對新環境的未知與不安造成了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有研究表明,人有尋求強烈的情感連結的需求,這種需求便是愛與依戀,它是我們作為人的一種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愛在某些時候,比食物更讓人著迷。

恆河猴實驗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關於恆河猴一個實驗,來探究人對陪伴的需求。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實驗設計: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就與自己的母親分離,在以後的165天中讓他們同兩個母親模型呆在一個房間內,這兩個媽媽不同的是:鐵絲媽媽用鐵絲做成,胸前掛著奶瓶;而布料媽媽,用軟布製成,但不供給食物。

結果觀察:雖然當嬰猴們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布料媽媽呆在一起,與親生母親隔離的小猴子極度渴望情感的聯結。

分析與結論:哈洛的實驗對象雖然是恆河的幼兒,但大多數心理學家也認為,這些同樣適用於人類,這個實驗大致證明:

1. 人們會尋找親人、愛人的陪伴,對愛人陪伴的渴望不低於對食物、安全的強度。

2. 與餵食相比,身體的舒適接觸、對孩子需求的準確迴應對依戀的形成起更重要的作用。

3.年幼遭遇隔離可能會造成造成嚴重的害處:一個身體健康、出生第一年就與母親分離的幼猴,長為成猴後會變得無法正常融入群體。這些猴子不僅未能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懂得如何與其他猴子互動,還變得憂鬱、有自殘傾向,而且無法進行交配。

愛是人類進化的最高層次需求,也是人不可抗拒的生存機制。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

它是我們和少數人之間產生的情感連結,為我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港灣。愛是我們的堡壘,為我們提供情感的保護,讓我們能面對人生的起伏。對於我們來說,對於愛這種情感連結的渴望與依賴如同對食物、安全一樣。讓心愛的人陪在身邊是一種絕頂聰明的生存技巧。特別對於年幼的、各項能力都未發展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自己呆在父母的身邊,或把讓父母陪著自己,對於他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始終相信父母,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最能迴應自己需求的、最喜歡自己外,別無他人。因此,入園,與父母分離,確實能讓孩子陷入不安與哀傷的情緒之中。

焦慮的孩子,總有一個無法準確反饋的父母

鮑比陌生實驗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對於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1944年英國精神病學家鮑比(Bowlby),為了瞭解孩子在分離與重聚中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設計了一個陌生實驗(Strange Situation)。

實驗設計:首先邀請一對母子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幾分鐘後,母親離開,讓孩子單獨與實驗人員在一起,其間,實驗人員也會陪伴孩子、安撫孩子;三分鐘後,母親會回到這個房間,和孩子進行交流;接著重複上一次的分離和重聚過程。

結果觀察:孩子的反應:當媽媽走出房間,離開孩子時,大多數孩子都會難過、不開心,他們會哭泣、亂扔玩具,但有些孩子的情緒恢復地特別快,能夠迅速的安靜下來。但媽媽回來後,很容易就和媽媽進行交流、擁抱,在確認媽媽在身邊後,很快就可以自己玩耍,他們似乎相信,如果自己有需要,媽媽會有所迴應,並陪伴自己。但是,有些媽媽離開後,一直在哭鬧,情緒很難平靜的孩子,當母親回來時,則會顯的焦慮、恐懼和不安,或者冷漠甚至疏遠媽媽。

分析與結論一: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2.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3.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分析與結論二:孩子對於分離不同的反應的反應和母親有很大的關係:

1.能夠快速安靜下來的孩子,他們的媽媽通常比較溫柔,能及時迴應孩子

2.媽媽離開後,比較易怒的孩子,其媽媽的行為通常令人捉摸不定;

3.冷談的孩子,媽媽比較冷漠且不想與孩子親近、交流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更強烈

通過大量研究,最後鮑比將嬰幼兒的依戀--嬰幼兒與主要撫養者形成的特殊情感聯繫與連結,分為安全型依戀(約佔65%~70%)、 迴避型依戀(約佔20%)、焦慮—矛盾型依戀(約佔10%~15%)。後2種依戀為不安全型依戀,會讓孩子對父母(或妻子、伴侶)產生既迴避又渴望的矛盾、糾結狀態,常常形成對父母愛恨交加的關係模式,不安全依戀類型的孩子,分離焦慮也會比其他的孩子更強烈一點。而依戀模式一旦形成,便會相伴終身,不可改變。

孩子有入園焦慮,說明孩子長大了

3歲以前,嬰幼兒在情緒發展(心理髮展)上有四項主要任務:

1.掌握和調節對內、外部的事物反應,區別自我和他人。

2.學習如何表達自己情緒、理解別人的情緒。

3.建立依戀關係。

4.開始形成自我或自我意識的概念。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悉心培養與照顧,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4項走向獨立的使命

面對3歲之前的孩子,父母應該理解也應該明白,你的悉心培養與照顧,就是為了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4項走向獨立的使命。3歲進入幼兒園,與自己的親人分離,孩子會接觸到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與夥伴,這一切都會觸碰到他們失去親人陪伴、自己被拋棄的敏感神經,從而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此時他們的依戀感會被激發放大,不願意離開親人,從而產生了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出於對依戀對象分離的恐懼,它是件好事,因為是孩子健康正常的社會性和興趣發展的體現。而這種因依戀而產生的焦慮,是他們獲得獨立的證明,也是他們完成下一個獨立使命的前提。

當看到孩子出現了入園焦慮,父母們應該高興、興奮:“贊哦,我的孩子有入園焦慮啦,他們又長大一些“。如果父母可以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以理解的支持的方式迴應,孩子就能從我們和自己的應對方式中獲得信任和自信。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緩解自己的擔憂,向孩子表達關注和愛。

入園焦慮,是孩子長大、完成又一獨立使命的表現,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需要緩解孩子和父母的分離焦慮。

1. 焦慮會傳染,父母需要先解決自己的焦慮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父母這種分離焦慮往往會被孩子察覺,傳染給孩子

不管你相不相信,幼兒園的老師不僅要焦頭爛額地處理孩子的入園焦慮(哭、鬧等),同時也要忙著應對、化解孩子父母的分離焦慮。父母常見的焦慮是:想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在幼兒哭泣、過得不好、擔心老師帶不好孩子等。父母這種分離焦慮往往會被孩子察覺,傳染給孩子,形成一種反作用力,阻礙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所以父母要相信自己孩子,放開手讓孩子去獨立、去長大,信任學校和老師,放鬆心情,緩解自己的焦慮。

2. 提前入院準備, 教授技能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學習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溝通的技巧,加強獨立生活的能力

平時,可以讓孩子在上培訓班和早教課時,學習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溝通的技巧,加強獨立生活的能力。

在孩子入園前,利用幼兒園的開放日和體驗日,帶孩子去幼兒園玩,熟悉幼兒園環境,同時可以問幼兒園要一份一日作息表,根據這份表調整孩子和整個家庭的作息,幫助孩子簡歷與幼兒園時相仿的生活作息規律。因為孩子剛到一個陌生環境,不敢、不會表達自己的需要,因此要在入園前教授孩子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如“老師,某某搶了我的玩具”“老師,我不小心尿褲子了”“老師您辛苦了”等。

3.告訴孩子自己是愛他們,但轉身離開要果斷堅決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溫柔的愛與堅定的離開

孩子出現入園焦慮,背後的原因就是對父母離開、自己被拋棄的恐懼和不安,因此父母要告訴孩子自己是愛他們的,晚上就可以回到家見到父母,而對於特別焦慮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約定中午就能看到爸爸媽媽,逐步增加分離時間。採用擁抱或擊掌等方式和孩子告別,再告別後過後,媽媽轉身走要果斷。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對環境情緒非常敏感,孩子是個非常棒的情緒覺察者,卻是個很差的情緒解釋者。如果媽媽在幼兒園門口愁容不捨、傷心哭泣,孩子會將負面情緒與幼兒園聯繫在一起,也可能加劇自己惹媽媽傷心、媽媽不要我了的錯誤認知,這樣會進一步加劇孩子的分離焦慮。溫柔的愛與堅定的離開並存確實非常難,但這也是媽媽要面對和學會的。

需要強調的是千萬別偷著離開,這不僅不利於處理孩子的分離焦慮,反而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和被拋棄感,加劇分離焦慮,嚴重地有可能會成為孩子的創傷性事件,對孩子未來心理髮展極為不利。

“贊哦,孩子有入園焦慮啦”,3步幫助父母和孩子度過分離焦慮

靜待花開,放手讓他們飛

孩子出現入園焦慮,是對離開父母的恐懼,是對愛的需求,是孩子長大、進一步邁向獨立的表現,是正常的現象。父母要先從處理好自己的分離焦慮,提前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和孩子說聲“再見”後再分離。養育孩子,他們的每一次成長,就是一步步遠離父母的過程,父母要做就是陪孩子成長,靜待花開,放手讓他們飛。

最後,紀伯倫的《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送給新手爸媽們。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作者簡介:不甘願做90後的雙魚男一枚,某985高校心理學碩士畢業,精神科醫院心理治療師,希望用心理學讓生活變得美好一點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