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晚,是不是長大了就會好了呢

孩子說話晚,長大就好了嗎?

“醫生,我孩子快3歲了,為什麼只會喊爸爸媽媽,問他啥好像也明白,就是不肯開口說話,只是用手比劃,是不是長大就好了?”

“醫生,我的寶寶平時看上去挺機靈的,聽力和智力測試都沒什麼問題,就是不怎麼會說話,只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家裡老人說長大就好了,我還是不放心,你給看看”……

“我孩子4歲了,那兒都好,就是不太說話,天天到處跑,幼兒園老師說孩子坐不住,和其他小朋友擱不到一塊兒,你看咋回事兒?”……

孩子說話晚,是不是長大了就會好了呢

每天都會遇到很多這樣類似的問題。

那麼,孩子說話晚是不是長大就好了呢?

答案是:我們還是要搞明白孩子為啥說話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

一、聽力是否異常

俗話說“十聾九啞”。說話晚,首先排查下聽力問題,有的家長說:一關門孩子就扭頭,聽力肯定沒有問題。但影響語言的聽力障礙不僅僅指完全聽不到聲音,還指聽閾水平不能達到正常,如果完全聽不到,就可能會導致聾啞的產生。正常兒童在2歲應該達到的聽閾在20-25分貝。小兒學話,首先必須要能聽到外界的聲音,聽懂別人說的話,才能逐漸模仿並學會說話。如果聽力有問題,聽不到外界的聲音,聽不懂別人說話,那就無法模仿說話了,最終也就不會說話了,這就成為所謂的聾啞兒。

因此,這類孩子需要做腦幹聽覺誘發電位,早期的話可進行康復治療,必要時佩戴助聽器、或人工耳蝸。

二、大腦發育是否正常

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腦損傷,如懷孕早期的病毒感染、宮內的慢性缺氧、早產、低出生體重、窒息、缺氧、病理性黃疸、出生後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出血等引起腦組織損傷。這些高危因素影響到孩子的語言中樞,也會引起說話晚。

因此,積極做好母親孕期、衛生期保健,預防早產、難產、窒息,是減少小兒腦損傷的發生、減少語言發育遲緩的重要措施。

孩子說話晚,是不是長大了就會好了呢

三、智力是否落後

智力與語言有極密切的關係,語言較其他方面更能反映小兒的智力水平。智力低下的小兒不能注意別人對他說些什麼,精神不能集中,模仿別人的語言的能力也差,不能表達和理解詞的意義。

智力低下的小兒開始說話的年齡晚,而且不能用詞來表達其意。平時表現為說話不切題,模仿語言,把別人說的話重複一遍作為答覆,而且常常有重複語言,一句話翻來覆去地的說。智力低下的小孩開始說話時,有時雖然也能說情楚某個詞,但不久往往又忘掉了,以致幾個月內又聽不到這個詞了。

這類孩子需進行綜合康復訓練,以提高智力、認知水平為主,在智力提高中促進語言發育。

四、構音器官是否正常

構音器官包括肺、喉、面部、口部肌肉,硬顎、顎嚥肌、舌、下頜等,由於構音器官發生異常,也可能會造成語言的發育障礙。當然,也包括我們經常說的舌繫帶短或者叫攀舌的問題。

其特點是寶寶可以發音,基本可以與我們進行對話,而不會出現孩子不說話,或說話晚。但是會表現為語言很不清楚,如鼻音過重或過輕,兒童顎裂、黏膜下顎裂會造成鼻音過重等。舌脣運動不良會使所發出的音歪曲、置換或難以理解。

此類孩子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構音障礙的訓練,對舌繫帶短、攀舌的孩子則需手術治療。

五、是否是自閉症

不說話或說話晚,應及早排除自閉症問題。說話晚或語言交流障礙是自閉症兒童就診的首位原因。近年來,自閉症兒童發病率越來越高,美國每1000名兒童中就有1-2名是自閉症。由於家長對自閉症瞭解甚少,導致不少自閉症兒童延誤了治療。自閉症的孩子一般來說聽力都還是正常的,但就是不肯開口說話或者不肯多說話,有些雖然可以說一些話,但往往卻是一些重複語言、自言自語,或者是一些根本讓人聽不懂的能跟人交流的語言。

自閉症的主要表現:

1、3天以前,沒有特徵。

2、3- 10 天:沒有明顯特徵。

3、4-6 周:常哭鬧,但並不是由於有需求,如:餓了。

4、3-4個月:不笑或對外界逗引沒有笑的反應,不認識父母。

5、6-7個月:對玩具不感興趣,別人要抱他時,不伸出手臂。舉高時身體僵硬或鬆弛無力,不喜歡將頭依偎在成人身上,沒有喃喃自語。

6、10-12個月:對周圍環境缺乏興趣,獨處時呈滿足狀。長時間哭叫,常刻板行為(搖晃身體、敲打物品等)。拿著玩具不會玩,只是重複某一固定動作。與母親缺乏目光對視。對其他人不能分辨,對聲音刺激缺乏反應(象耳聾),不用手指人或物品,不模仿動作,語言發育遲緩(發音單調,或莫名其妙的聲音,不模仿發音,更沒有有意義發聲)。

7、21-24個月:睡覺不穩,有時甚至通宵不眠。不嚼東西,只吃流食或粥樣食物。喜歡看固定不變的東西,有刻板的手部動作(如;旋轉、翻動、敲打、抓撓等)。肌肉鬆弛,常摔倒。缺乏目光對視,看人時只是一掃而過即轉移別處。沒有好奇感,對環境的變化感到不安或害怕。可能出現學舌,但遲緩,對詞語理解。

許多老年人,包括年輕的家長朋友,沒有見過自閉症患兒,但他們卻聽說或親眼見過說話晚但日後發育正常的孩子,因此很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講話晚,沒啥關係,長大自然就好了。有的家長一再遲疑著不去看病,最終拖到孩子語言發育年齡已過,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自閉症是不能自愈的疾病,需要終身進行干預,必須及早進行系統的康復治療。

孩子說話晚,是不是長大了就會好了呢

六、是否有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語言的形成,還需要有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語言刺激,這是兒童語言發育的重要條件。首先,在嬰兒2 、3 個月“咿呀學語”時期,如果大人們也能給他一點回應,嬰兒會感到興奮,會重複發音,這些聲音的刺激,可以鍛鍊嬰兒的語言聽覺能力。

有部分孩子聽力、語言理解都沒有問題,但就是沒有語言表達,這種情況,注意下孩子的養育環境:是否是老人帶孩子與其他人交流很少;是否是老人的語言與父母的語言不一樣,比如老人粵語,母親普通話,父親英語,這種情況,在孩子語言發育的初期,往往引起孩子語言發育的衝突,導致理解正常語言表達落後。還有部分孩子,理解正常,養育環境也正常,但就是表達落後,這種往往男孩多見,讓孩子多接觸生活,多接觸社會,見多識廣了,自然就有想表達意思和有說話的要求,有時不經過干預也能在學齡前趕上正常兒童發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