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裡,我那沒有福氣的母親'

不完美媽媽 四川 棉花 農村 愚伯的自留地 2019-08-28
"

文:吳延彩(夏津一中)

圖:來自網絡

我一直都不敢提筆寫母親,也許是因為母親在我十一歲還沒有真正懂事時便離開了,也許是我不知如何給母親一個準確的心理定位,也許是我記憶的長河裡對母親有著太多的迷惑與不解。


"

文:吳延彩(夏津一中)

圖:來自網絡

我一直都不敢提筆寫母親,也許是因為母親在我十一歲還沒有真正懂事時便離開了,也許是我不知如何給母親一個準確的心理定位,也許是我記憶的長河裡對母親有著太多的迷惑與不解。


鄉村裡,我那沒有福氣的母親

還記得母親揹著我去鄰村看電影,那也許是母親唯一的精神生活。電影的內容早已沒有印象,可每次回來,母親都要抱著或揹著已經熟睡的我,領著也已睡眼惺忪的哥哥。星星追逐著月亮遊戲,母親總是給尚未懂事的兒子重複電影的情節,說一些我們不懂的話。

還記得村裡搭臺唱大戲,母親總是怕我和哥哥被擠壞了,事先把我們掫到一個麥秸垛上,然後自己便向麥秸垛上一倚,沉浸在梆子戲的依依呀呀裡了。母親喜歡看戲,有一次縣劇團招人,母親想讓我們哥倆去應招,很是折騰了一陣,最後因為我們哥倆的死活不願意而告終。

還記得母親為了給我和哥哥準備過冬的棉衣,冒著被抓遊街的危險,在漆黑的夜裡到生產隊的棉田裡偷棉花。我不知道,一個弱女子是如何戰勝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恐懼,在黑夜裡為生活掙扎!

還記得母親每天吃完晚飯拾掇完家務後,都要把分得的很有限的棉花和偷來的棉花一瓣一瓣地把棉籽撕出來,然後到彈棉花鋪將棉花彈熟續到我和哥哥的棉衣裡,而她和父親卻將陳年的棉絮再彈一彈,一直穿過很多年。

還記得母親為了補貼家用,和父親商量著借些本錢蒸包子賣。父親說要找一個師傅給做做樣子,可心靈手巧的母親蒸出來的包子比飯店師傅包的還精緻。吃過我家包子的人,都誇好吃,皮薄,餡大,解饞。

還記得母親有一次到縣醫院看病,碰到一個突發急病不能自救的人,只有一個孩子守著哭。母親毫不猶豫地幫著把病人扶到醫院門診室。病人得以及時救治。事後那人帶著孩子到我家道謝,從此,兩家就當親戚來走動,一直到母親去世。

還記得母親帶我去姥爺家,每次她都要到在她剛出生不久就死去的母親——我的親姥姥墳上哭一場,直到有人將她勸起。這在我還沒有經歷失親痛苦的幼小心靈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每次從姥爺家回來,姥爺都將我們送出村口,姥爺總是偷偷地給母親些錢,然後默默地看著我們離開。

還記得母親養病時吃點好東西,總是在父親和哥哥不在家時向我嘴裡抹一些,這不僅是因為我年紀小,還和我小時候性情溫順聽話有關係。倔強不馴的哥哥就很少受到這種優待。這也是雖然母親脾氣大到讓我哥倆怕,而我一直依偎在她身邊,直到她仙去的原因。

還記得母親送我和哥哥去學校讀書,那殷殷的期盼之情,那切切的嚴格要求,至今猶然在目。可因為貪玩兒,我倆的屁股經常接受巴掌和木棍兒的光顧。母親脾氣很大,打起我們哥倆來牙都快咬碎了。

"

文:吳延彩(夏津一中)

圖:來自網絡

我一直都不敢提筆寫母親,也許是因為母親在我十一歲還沒有真正懂事時便離開了,也許是我不知如何給母親一個準確的心理定位,也許是我記憶的長河裡對母親有著太多的迷惑與不解。


鄉村裡,我那沒有福氣的母親

還記得母親揹著我去鄰村看電影,那也許是母親唯一的精神生活。電影的內容早已沒有印象,可每次回來,母親都要抱著或揹著已經熟睡的我,領著也已睡眼惺忪的哥哥。星星追逐著月亮遊戲,母親總是給尚未懂事的兒子重複電影的情節,說一些我們不懂的話。

還記得村裡搭臺唱大戲,母親總是怕我和哥哥被擠壞了,事先把我們掫到一個麥秸垛上,然後自己便向麥秸垛上一倚,沉浸在梆子戲的依依呀呀裡了。母親喜歡看戲,有一次縣劇團招人,母親想讓我們哥倆去應招,很是折騰了一陣,最後因為我們哥倆的死活不願意而告終。

還記得母親為了給我和哥哥準備過冬的棉衣,冒著被抓遊街的危險,在漆黑的夜裡到生產隊的棉田裡偷棉花。我不知道,一個弱女子是如何戰勝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恐懼,在黑夜裡為生活掙扎!

還記得母親每天吃完晚飯拾掇完家務後,都要把分得的很有限的棉花和偷來的棉花一瓣一瓣地把棉籽撕出來,然後到彈棉花鋪將棉花彈熟續到我和哥哥的棉衣裡,而她和父親卻將陳年的棉絮再彈一彈,一直穿過很多年。

還記得母親為了補貼家用,和父親商量著借些本錢蒸包子賣。父親說要找一個師傅給做做樣子,可心靈手巧的母親蒸出來的包子比飯店師傅包的還精緻。吃過我家包子的人,都誇好吃,皮薄,餡大,解饞。

還記得母親有一次到縣醫院看病,碰到一個突發急病不能自救的人,只有一個孩子守著哭。母親毫不猶豫地幫著把病人扶到醫院門診室。病人得以及時救治。事後那人帶著孩子到我家道謝,從此,兩家就當親戚來走動,一直到母親去世。

還記得母親帶我去姥爺家,每次她都要到在她剛出生不久就死去的母親——我的親姥姥墳上哭一場,直到有人將她勸起。這在我還沒有經歷失親痛苦的幼小心靈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每次從姥爺家回來,姥爺都將我們送出村口,姥爺總是偷偷地給母親些錢,然後默默地看著我們離開。

還記得母親養病時吃點好東西,總是在父親和哥哥不在家時向我嘴裡抹一些,這不僅是因為我年紀小,還和我小時候性情溫順聽話有關係。倔強不馴的哥哥就很少受到這種優待。這也是雖然母親脾氣大到讓我哥倆怕,而我一直依偎在她身邊,直到她仙去的原因。

還記得母親送我和哥哥去學校讀書,那殷殷的期盼之情,那切切的嚴格要求,至今猶然在目。可因為貪玩兒,我倆的屁股經常接受巴掌和木棍兒的光顧。母親脾氣很大,打起我們哥倆來牙都快咬碎了。

鄉村裡,我那沒有福氣的母親

還記得母親因為要強爭勝,和鄰居大娘吵架,甚而當著街坊的面,打了有些懦弱的鄰居大娘的臉,還含沙射影的辱罵她,使她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

還記得母親生病了,醫生不讓她吃含糖多的食品,但她不聽話,病情日益加重,父親因此曾經多次和她吵嘴。但她依然按著自己的意願生活,毫不顧及身體和家庭。這成了我心中永遠的迷。後來我問到院裡的大娘,大娘說,她才犟呢,誰的話也聽不進去!

為了給母親治病,家裡可賣的東西都賣光了,父親經常做一些傢俱補貼家用,但依然入不敷出。對於母親的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多少年來,我一直耿耿於心,不能釋懷。

還記得母親經常在我們兄弟面前說憨厚實誠的父親無能,沒有讓我們跟著他過上好日子。可在我眼裡,父親不但是一個合格的丈夫,更是一個優秀的父親,他的敦厚淳樸,吃苦耐勞,為善熱心是我一生做人的榜樣。

聽舅姥爺說,母親剛出生不久,姥娘便得月子病去世了。後來,姥爺又娶了現在的姥娘——母親的後孃。後姥娘心狠,對母親非打即罵,母親受盡了凌辱。但我記事時去姥爺家,後姥娘已看不出凶相了,但我現在很能理解母親當時所受的痛苦。

再後來,母親的親舅舅中有一個在四川當兵成了幹部的,聽說了母親的不幸遭遇,便讓當時已十三四歲的母親去他那兒給他看孩子,並且打算等她大了給安排工作。現在想來,那是母親脫離苦海的多好的機會啊!

我聽了以後也替母親激動,但對母親沒有留在那裡又有一絲疑惑。在四川的兩年裡,母親不再受寒餒之苦,可她性格里的缺陷也表露無遺:好強,苛深,倔強。以致使舅姥爺一家無法忍受,最後只好將母親送回姥爺家裡。

母親回家以後,也已到出嫁的年齡。(那時女孩子結婚早)不久,便被親戚說給了父親。當時母親不滿意父親,姥爺勸母親說:人家孩子老實厚道,會過日子,這就足夠了。也許母親聽進了姥爺的勸告,也許母親無奈地想早點離開缺少溫情的家,在她十八歲那一年,嫁給了我的父親。

我後來聽院裡的嬸子大娘說,母親嫁到我家後很快就成了村裡出名的利索人,幹什麼都幹得出色,人樣子長得又好;就是脾氣大了些,眼裡容不得人。在我的記憶裡,母親青春的模樣是在一位大娘家的相框裡看到的。照片上的母親真是長得俊俏:濃黑的頭髮,明亮的眼睛,超俗的氣質。怎麼看,怎麼不像一位農村婦女。也許是母親在四川的兩年生活留下的痕跡吧。

村裡曾教我寫毛筆字的老中醫琛二爺說,我的讀書天分,完全來自母親,他的根據是在我之前,我族裡從來沒有因讀書而走出去的。

母親走的那一天,只有我一個人陪伴在她身邊。我依然記得那天天氣陰沉,父親外出幹活,哥哥不知去了哪裡。母親在彌留之際,叫著我的名字,年幼的我根本不知如何是好,只有等幹活回家的父親。

父親回來後,趕緊叫醫生,但一切已經晚了,母親無聲地離開了,離開了這個讓她傷心,又讓她留戀的世界,因為糖尿病併發症。那一年她三十三歲。清晰記的,那晚下了一場大雨,雨水和著我懵懂的淚水肆意地流淌……

現在,一看到我回家,院裡的嬸子大娘總是重複著一句話:你娘沒福氣啊,看你哥倆多爭氣啊!

母親去世以後,從來沒有託夢給我。每年上墳的日子,我都在母親墳邊佇立良久,心裡空空的,好像一個沒有靈魂的人。近兩年,不知為什麼,每當我回家上墳,總是找不到母親的墳墓,每次都要給哥哥打幾次電話才能確定。這當然有沒過墳頭的莊稼的原因,但每每感覺母親的墳墓移動了,難道母親在躲著我嗎?

有一天,一個人給我解釋說,這是你母親要你給她立碑呢。我信了。母親啊,你委屈的靈魂在責怪兒子的不孝嗎?兒子雖然模糊了你的印象,但始終清晰著你的愛啊!農村的風俗,父親健在,兒子不能單獨給母親立碑,但是母親啊,在我心裡,早已經給你立了一塊碑,碑下是負疚的兒子啊!

"

文:吳延彩(夏津一中)

圖:來自網絡

我一直都不敢提筆寫母親,也許是因為母親在我十一歲還沒有真正懂事時便離開了,也許是我不知如何給母親一個準確的心理定位,也許是我記憶的長河裡對母親有著太多的迷惑與不解。


鄉村裡,我那沒有福氣的母親

還記得母親揹著我去鄰村看電影,那也許是母親唯一的精神生活。電影的內容早已沒有印象,可每次回來,母親都要抱著或揹著已經熟睡的我,領著也已睡眼惺忪的哥哥。星星追逐著月亮遊戲,母親總是給尚未懂事的兒子重複電影的情節,說一些我們不懂的話。

還記得村裡搭臺唱大戲,母親總是怕我和哥哥被擠壞了,事先把我們掫到一個麥秸垛上,然後自己便向麥秸垛上一倚,沉浸在梆子戲的依依呀呀裡了。母親喜歡看戲,有一次縣劇團招人,母親想讓我們哥倆去應招,很是折騰了一陣,最後因為我們哥倆的死活不願意而告終。

還記得母親為了給我和哥哥準備過冬的棉衣,冒著被抓遊街的危險,在漆黑的夜裡到生產隊的棉田裡偷棉花。我不知道,一個弱女子是如何戰勝了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恐懼,在黑夜裡為生活掙扎!

還記得母親每天吃完晚飯拾掇完家務後,都要把分得的很有限的棉花和偷來的棉花一瓣一瓣地把棉籽撕出來,然後到彈棉花鋪將棉花彈熟續到我和哥哥的棉衣裡,而她和父親卻將陳年的棉絮再彈一彈,一直穿過很多年。

還記得母親為了補貼家用,和父親商量著借些本錢蒸包子賣。父親說要找一個師傅給做做樣子,可心靈手巧的母親蒸出來的包子比飯店師傅包的還精緻。吃過我家包子的人,都誇好吃,皮薄,餡大,解饞。

還記得母親有一次到縣醫院看病,碰到一個突發急病不能自救的人,只有一個孩子守著哭。母親毫不猶豫地幫著把病人扶到醫院門診室。病人得以及時救治。事後那人帶著孩子到我家道謝,從此,兩家就當親戚來走動,一直到母親去世。

還記得母親帶我去姥爺家,每次她都要到在她剛出生不久就死去的母親——我的親姥姥墳上哭一場,直到有人將她勸起。這在我還沒有經歷失親痛苦的幼小心靈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每次從姥爺家回來,姥爺都將我們送出村口,姥爺總是偷偷地給母親些錢,然後默默地看著我們離開。

還記得母親養病時吃點好東西,總是在父親和哥哥不在家時向我嘴裡抹一些,這不僅是因為我年紀小,還和我小時候性情溫順聽話有關係。倔強不馴的哥哥就很少受到這種優待。這也是雖然母親脾氣大到讓我哥倆怕,而我一直依偎在她身邊,直到她仙去的原因。

還記得母親送我和哥哥去學校讀書,那殷殷的期盼之情,那切切的嚴格要求,至今猶然在目。可因為貪玩兒,我倆的屁股經常接受巴掌和木棍兒的光顧。母親脾氣很大,打起我們哥倆來牙都快咬碎了。

鄉村裡,我那沒有福氣的母親

還記得母親因為要強爭勝,和鄰居大娘吵架,甚而當著街坊的面,打了有些懦弱的鄰居大娘的臉,還含沙射影的辱罵她,使她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

還記得母親生病了,醫生不讓她吃含糖多的食品,但她不聽話,病情日益加重,父親因此曾經多次和她吵嘴。但她依然按著自己的意願生活,毫不顧及身體和家庭。這成了我心中永遠的迷。後來我問到院裡的大娘,大娘說,她才犟呢,誰的話也聽不進去!

為了給母親治病,家裡可賣的東西都賣光了,父親經常做一些傢俱補貼家用,但依然入不敷出。對於母親的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多少年來,我一直耿耿於心,不能釋懷。

還記得母親經常在我們兄弟面前說憨厚實誠的父親無能,沒有讓我們跟著他過上好日子。可在我眼裡,父親不但是一個合格的丈夫,更是一個優秀的父親,他的敦厚淳樸,吃苦耐勞,為善熱心是我一生做人的榜樣。

聽舅姥爺說,母親剛出生不久,姥娘便得月子病去世了。後來,姥爺又娶了現在的姥娘——母親的後孃。後姥娘心狠,對母親非打即罵,母親受盡了凌辱。但我記事時去姥爺家,後姥娘已看不出凶相了,但我現在很能理解母親當時所受的痛苦。

再後來,母親的親舅舅中有一個在四川當兵成了幹部的,聽說了母親的不幸遭遇,便讓當時已十三四歲的母親去他那兒給他看孩子,並且打算等她大了給安排工作。現在想來,那是母親脫離苦海的多好的機會啊!

我聽了以後也替母親激動,但對母親沒有留在那裡又有一絲疑惑。在四川的兩年裡,母親不再受寒餒之苦,可她性格里的缺陷也表露無遺:好強,苛深,倔強。以致使舅姥爺一家無法忍受,最後只好將母親送回姥爺家裡。

母親回家以後,也已到出嫁的年齡。(那時女孩子結婚早)不久,便被親戚說給了父親。當時母親不滿意父親,姥爺勸母親說:人家孩子老實厚道,會過日子,這就足夠了。也許母親聽進了姥爺的勸告,也許母親無奈地想早點離開缺少溫情的家,在她十八歲那一年,嫁給了我的父親。

我後來聽院裡的嬸子大娘說,母親嫁到我家後很快就成了村裡出名的利索人,幹什麼都幹得出色,人樣子長得又好;就是脾氣大了些,眼裡容不得人。在我的記憶裡,母親青春的模樣是在一位大娘家的相框裡看到的。照片上的母親真是長得俊俏:濃黑的頭髮,明亮的眼睛,超俗的氣質。怎麼看,怎麼不像一位農村婦女。也許是母親在四川的兩年生活留下的痕跡吧。

村裡曾教我寫毛筆字的老中醫琛二爺說,我的讀書天分,完全來自母親,他的根據是在我之前,我族裡從來沒有因讀書而走出去的。

母親走的那一天,只有我一個人陪伴在她身邊。我依然記得那天天氣陰沉,父親外出幹活,哥哥不知去了哪裡。母親在彌留之際,叫著我的名字,年幼的我根本不知如何是好,只有等幹活回家的父親。

父親回來後,趕緊叫醫生,但一切已經晚了,母親無聲地離開了,離開了這個讓她傷心,又讓她留戀的世界,因為糖尿病併發症。那一年她三十三歲。清晰記的,那晚下了一場大雨,雨水和著我懵懂的淚水肆意地流淌……

現在,一看到我回家,院裡的嬸子大娘總是重複著一句話:你娘沒福氣啊,看你哥倆多爭氣啊!

母親去世以後,從來沒有託夢給我。每年上墳的日子,我都在母親墳邊佇立良久,心裡空空的,好像一個沒有靈魂的人。近兩年,不知為什麼,每當我回家上墳,總是找不到母親的墳墓,每次都要給哥哥打幾次電話才能確定。這當然有沒過墳頭的莊稼的原因,但每每感覺母親的墳墓移動了,難道母親在躲著我嗎?

有一天,一個人給我解釋說,這是你母親要你給她立碑呢。我信了。母親啊,你委屈的靈魂在責怪兒子的不孝嗎?兒子雖然模糊了你的印象,但始終清晰著你的愛啊!農村的風俗,父親健在,兒子不能單獨給母親立碑,但是母親啊,在我心裡,早已經給你立了一塊碑,碑下是負疚的兒子啊!

鄉村裡,我那沒有福氣的母親

前幾年,我寫過父親,寫過哥哥,但我一直不敢寫母親,我怕我幼稚的記憶傷害了九泉下母親憂鬱的靈魂,我更怕我拙劣的筆玷汙了母愛的偉大和崇高。今天寫下這些凌亂的文字,權且作為給母親的遲來的薄奠,使我漸趨老去的虛生得到一絲的安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