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第一次做媽媽,餘生請多指教'

不完美媽媽 推拿 游泳 幼兒園 體育 閒坐寥寥 2019-09-07
"

人生第一次做媽媽,感覺責任重大。因為,一個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的每個行為都會在上面留下印記,影響著他/她的一生,不可倒退、不可塗改。唯有小心翼翼,期望能夠給予他/她健康的身體和正確的價值導向,不至於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造成他/她今後的不幸福。在養娃這條道上,前人經驗千萬條,最適合自己的那條,還得自己摸索。

先學會自己面對、接受孩子的不一樣,然後教會她面對、接受身體的不一樣,甚至是殘缺。

大寶出生時,全家都充滿了喜悅,小臉蛋多可愛啊,頭髮多柔軟啊,眼睛多純淨啊。然而一個探望的親戚一句話給我們的心底投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寶寶的手指怎麼長短不太正常?

我趕緊查看寶寶的手指,原來,寶寶的右手手指有點畸形,食指只有2節,明顯比左手食指要短。看著寶寶手指的樣子,我心緊緊的揪了起來,為什麼會這樣?今後孩子怎麼面對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一度極度自責,不斷猜測在孕期到底是自己還是家人的不當行為導致孩子手指會這樣,互相猜測、埋怨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都無濟於事,唯有接受事實。

我小心翼翼地觀察她手部的發育和運動,諮詢權威骨科專家,專家說不影響手部功能,可以不用幹預、處理。於是心中才踏實一些,剩下的就是當她大一些的時候怎麼讓她坦然面對和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自此,我和家人從小都沒有跟她提過一句她手指的不同,讓她幫忙幹家務活時也不會特意去指出她因手指不夠長而不太方便的事。

當她慢慢長大,第一次問:“媽媽,我手指怎麼跟別人不一樣?”

我心咯噔一下:終於來了。我裝作若無其事地反問:“你為什麼這樣問?”

她說:“我幼兒園的小朋友說我的手指跟他們的不一樣。”

我用很隨意的口吻說:“這有什麼呀,每個人跟別人都會有些不一樣。你看,媽媽身上長了一個肉疙瘩,別人也沒有呀。還有,有些小朋友還有6根手指頭或者6根腳趾頭呢。就是每個人都有他特別的東西,所以他才是特別的呀。是不是?”

寶寶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

剛好當天晚上帶她去超市,看見一個老奶奶缺了一條手臂,我順勢偷偷地提醒寶寶去看(老奶奶原諒我,我真不是有意的):“你看這個老奶奶只有一隻手,是不是很可憐?”寶寶眼露不忍,輕輕點了點頭。我趁勢說,所以啊,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你的手指頭跟別人不一樣,那是正常得不得了的事情。自此後,寶寶再沒提過手指頭的事情。然而,心中的那口氣依然在吊著,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和人際交往的增多,手指頭的事兒肯定還得再次爆發。

"

人生第一次做媽媽,感覺責任重大。因為,一個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的每個行為都會在上面留下印記,影響著他/她的一生,不可倒退、不可塗改。唯有小心翼翼,期望能夠給予他/她健康的身體和正確的價值導向,不至於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造成他/她今後的不幸福。在養娃這條道上,前人經驗千萬條,最適合自己的那條,還得自己摸索。

先學會自己面對、接受孩子的不一樣,然後教會她面對、接受身體的不一樣,甚至是殘缺。

大寶出生時,全家都充滿了喜悅,小臉蛋多可愛啊,頭髮多柔軟啊,眼睛多純淨啊。然而一個探望的親戚一句話給我們的心底投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寶寶的手指怎麼長短不太正常?

我趕緊查看寶寶的手指,原來,寶寶的右手手指有點畸形,食指只有2節,明顯比左手食指要短。看著寶寶手指的樣子,我心緊緊的揪了起來,為什麼會這樣?今後孩子怎麼面對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一度極度自責,不斷猜測在孕期到底是自己還是家人的不當行為導致孩子手指會這樣,互相猜測、埋怨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都無濟於事,唯有接受事實。

我小心翼翼地觀察她手部的發育和運動,諮詢權威骨科專家,專家說不影響手部功能,可以不用幹預、處理。於是心中才踏實一些,剩下的就是當她大一些的時候怎麼讓她坦然面對和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自此,我和家人從小都沒有跟她提過一句她手指的不同,讓她幫忙幹家務活時也不會特意去指出她因手指不夠長而不太方便的事。

當她慢慢長大,第一次問:“媽媽,我手指怎麼跟別人不一樣?”

我心咯噔一下:終於來了。我裝作若無其事地反問:“你為什麼這樣問?”

她說:“我幼兒園的小朋友說我的手指跟他們的不一樣。”

我用很隨意的口吻說:“這有什麼呀,每個人跟別人都會有些不一樣。你看,媽媽身上長了一個肉疙瘩,別人也沒有呀。還有,有些小朋友還有6根手指頭或者6根腳趾頭呢。就是每個人都有他特別的東西,所以他才是特別的呀。是不是?”

寶寶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

剛好當天晚上帶她去超市,看見一個老奶奶缺了一條手臂,我順勢偷偷地提醒寶寶去看(老奶奶原諒我,我真不是有意的):“你看這個老奶奶只有一隻手,是不是很可憐?”寶寶眼露不忍,輕輕點了點頭。我趁勢說,所以啊,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你的手指頭跟別人不一樣,那是正常得不得了的事情。自此後,寶寶再沒提過手指頭的事情。然而,心中的那口氣依然在吊著,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和人際交往的增多,手指頭的事兒肯定還得再次爆發。

孩子,我第一次做媽媽,餘生請多指教

教育的焦灼,是面對眾多眼花繚亂的培訓機構培訓項目,無法鑑別、無從下手的心虛和急躁。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朋友從孩子出生時起,推拿、游泳、各種早教中心輪番上,稍大一點跳舞、樂器、繪畫、編程等等培訓班樣樣不缺。作為沒有任何一技之長、沒有任何文藝薰陶、沒有任何經驗的新手家長,我面對繁花一樣眾多的教育理論、雨後春筍一樣多的培訓機構,感覺到了無所適從。一個孩子不可能什麼都學,那麼什麼才是對孩子好的?什麼才是性價比最高的?什麼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孩子剛出生滿一個月,我就跟著當時的流行,報了游泳和推拿。但是,到了游泳的時候,看見店員熟練、利落、毫不心疼地將游泳圈卡著孩子的脖子放在游泳池裡,心中不免焦灼:卡脖子這樣行嗎?孩子會不會不舒服?推拿的時候孩子哇哇哭,又心疼了:店員的手法是否標準?這樣推拿孩子是不是很難受?推按是否真的有效果?回去網絡查閱相關的文獻和案例,也沒有很明確這樣做一定對孩子有正面的影響作用,但是觸目驚心的案列卻不少。為著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看不見的效果冒這險,不值得,果斷不再去。

稍大一些的時候,各種興趣班層出不窮,滿懷期望地報了一堆,但是成果好像不是很好。興趣班良莠不齊,孩子年紀小可能也不太適合太複雜枯燥的東西,後來孩子乾脆就不願意去了。折騰了幾次,我也就佛繫了,何必呢。就讓她自己挑一兩個喜歡的,喜歡就報班學學,不喜歡也就不勉強了。

但是,興趣班不報,日常教育還是要上心的。

我摸索著跟孩子玩認字遊戲、玩算數遊戲,出門讓孩子認店鋪招牌、路牌的字,多使用考考她的方式,先是很肯定地語氣說她不會,等她答出來的時候表現出考不倒她的懊惱,多表揚,以此激發孩子的興奮情緒,培養學習的興趣。(看來,誇張的情緒更容易感染孩子啊)

漸漸地孩子字彙量在慢慢積累,我開始讓她自己看小人書,看中文字幕的日語、英語動畫片,一邊看一邊認字,不認識的字再問我。很多時候不需要我專門督促,她自己看電視也會把看到的詞語、成語問我是什麼意思,怎麼使用。

講故事是我們家每天的保留節目,我和她爸爸會將名人名言、成語故事、安全教育等等融入到新編的故事中,讓她慢慢有個大概的印象。

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每天都有關於孩子的意外發生,每次看到都不忍心點開新聞細看,怕自己忍不住淚目。看得多了,心中不免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一遍一遍地梳理家中危險的地方、小區的安全隱患,細數孩子去幼兒園要經過幾條馬路,千叮嚀萬囑託,一定要負責接送的奶奶務必緊拉孩子的手,一刻也不準放鬆。為了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我們從不諱言社會的黑暗面,一個個 例子講解,教她遇到困難記得找警察,找不到警察可以找穿制服的保安、大賣場的服務員、公交車的司機等等。

"

人生第一次做媽媽,感覺責任重大。因為,一個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的每個行為都會在上面留下印記,影響著他/她的一生,不可倒退、不可塗改。唯有小心翼翼,期望能夠給予他/她健康的身體和正確的價值導向,不至於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造成他/她今後的不幸福。在養娃這條道上,前人經驗千萬條,最適合自己的那條,還得自己摸索。

先學會自己面對、接受孩子的不一樣,然後教會她面對、接受身體的不一樣,甚至是殘缺。

大寶出生時,全家都充滿了喜悅,小臉蛋多可愛啊,頭髮多柔軟啊,眼睛多純淨啊。然而一個探望的親戚一句話給我們的心底投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寶寶的手指怎麼長短不太正常?

我趕緊查看寶寶的手指,原來,寶寶的右手手指有點畸形,食指只有2節,明顯比左手食指要短。看著寶寶手指的樣子,我心緊緊的揪了起來,為什麼會這樣?今後孩子怎麼面對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一度極度自責,不斷猜測在孕期到底是自己還是家人的不當行為導致孩子手指會這樣,互相猜測、埋怨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都無濟於事,唯有接受事實。

我小心翼翼地觀察她手部的發育和運動,諮詢權威骨科專家,專家說不影響手部功能,可以不用幹預、處理。於是心中才踏實一些,剩下的就是當她大一些的時候怎麼讓她坦然面對和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自此,我和家人從小都沒有跟她提過一句她手指的不同,讓她幫忙幹家務活時也不會特意去指出她因手指不夠長而不太方便的事。

當她慢慢長大,第一次問:“媽媽,我手指怎麼跟別人不一樣?”

我心咯噔一下:終於來了。我裝作若無其事地反問:“你為什麼這樣問?”

她說:“我幼兒園的小朋友說我的手指跟他們的不一樣。”

我用很隨意的口吻說:“這有什麼呀,每個人跟別人都會有些不一樣。你看,媽媽身上長了一個肉疙瘩,別人也沒有呀。還有,有些小朋友還有6根手指頭或者6根腳趾頭呢。就是每個人都有他特別的東西,所以他才是特別的呀。是不是?”

寶寶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

剛好當天晚上帶她去超市,看見一個老奶奶缺了一條手臂,我順勢偷偷地提醒寶寶去看(老奶奶原諒我,我真不是有意的):“你看這個老奶奶只有一隻手,是不是很可憐?”寶寶眼露不忍,輕輕點了點頭。我趁勢說,所以啊,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你的手指頭跟別人不一樣,那是正常得不得了的事情。自此後,寶寶再沒提過手指頭的事情。然而,心中的那口氣依然在吊著,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和人際交往的增多,手指頭的事兒肯定還得再次爆發。

孩子,我第一次做媽媽,餘生請多指教

教育的焦灼,是面對眾多眼花繚亂的培訓機構培訓項目,無法鑑別、無從下手的心虛和急躁。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朋友從孩子出生時起,推拿、游泳、各種早教中心輪番上,稍大一點跳舞、樂器、繪畫、編程等等培訓班樣樣不缺。作為沒有任何一技之長、沒有任何文藝薰陶、沒有任何經驗的新手家長,我面對繁花一樣眾多的教育理論、雨後春筍一樣多的培訓機構,感覺到了無所適從。一個孩子不可能什麼都學,那麼什麼才是對孩子好的?什麼才是性價比最高的?什麼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孩子剛出生滿一個月,我就跟著當時的流行,報了游泳和推拿。但是,到了游泳的時候,看見店員熟練、利落、毫不心疼地將游泳圈卡著孩子的脖子放在游泳池裡,心中不免焦灼:卡脖子這樣行嗎?孩子會不會不舒服?推拿的時候孩子哇哇哭,又心疼了:店員的手法是否標準?這樣推拿孩子是不是很難受?推按是否真的有效果?回去網絡查閱相關的文獻和案例,也沒有很明確這樣做一定對孩子有正面的影響作用,但是觸目驚心的案列卻不少。為著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看不見的效果冒這險,不值得,果斷不再去。

稍大一些的時候,各種興趣班層出不窮,滿懷期望地報了一堆,但是成果好像不是很好。興趣班良莠不齊,孩子年紀小可能也不太適合太複雜枯燥的東西,後來孩子乾脆就不願意去了。折騰了幾次,我也就佛繫了,何必呢。就讓她自己挑一兩個喜歡的,喜歡就報班學學,不喜歡也就不勉強了。

但是,興趣班不報,日常教育還是要上心的。

我摸索著跟孩子玩認字遊戲、玩算數遊戲,出門讓孩子認店鋪招牌、路牌的字,多使用考考她的方式,先是很肯定地語氣說她不會,等她答出來的時候表現出考不倒她的懊惱,多表揚,以此激發孩子的興奮情緒,培養學習的興趣。(看來,誇張的情緒更容易感染孩子啊)

漸漸地孩子字彙量在慢慢積累,我開始讓她自己看小人書,看中文字幕的日語、英語動畫片,一邊看一邊認字,不認識的字再問我。很多時候不需要我專門督促,她自己看電視也會把看到的詞語、成語問我是什麼意思,怎麼使用。

講故事是我們家每天的保留節目,我和她爸爸會將名人名言、成語故事、安全教育等等融入到新編的故事中,讓她慢慢有個大概的印象。

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每天都有關於孩子的意外發生,每次看到都不忍心點開新聞細看,怕自己忍不住淚目。看得多了,心中不免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一遍一遍地梳理家中危險的地方、小區的安全隱患,細數孩子去幼兒園要經過幾條馬路,千叮嚀萬囑託,一定要負責接送的奶奶務必緊拉孩子的手,一刻也不準放鬆。為了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我們從不諱言社會的黑暗面,一個個 例子講解,教她遇到困難記得找警察,找不到警察可以找穿制服的保安、大賣場的服務員、公交車的司機等等。

孩子,我第一次做媽媽,餘生請多指教

我一直在思考,我想讓孩子以後成為怎樣的人

全才是不可能的,那樣的孩子太累了,所有的時間都奔波於各種培訓機構之間,那不是我希望她所過的日子。說起來,未來是最飄渺的東西,誰也不知道將來會怎樣 ,即使你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日子也不會按著你設想的軌道去運行。一方面是我不能替孩子去做決定他想要成為的人,一方面我有擔心她會走彎路,連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都搞不清楚。

為孩子的未來負責,那父母太霸道了;讓那麼小的孩子為自己的未來負責,那父母又太不負責任了。

那怎麼辦?我只能在生活中慢慢觀察她的興趣愛好,適當引導她去學習她有興趣的內容,等到等她長大一些的時候,再與她分析、確立她自己的理想,儘量幫助她走她想走的路。

當然,這只是我的理想。目前尚未到達那個階段,我無從知曉我的這個想法和方案是否可行。

新手父母只能是這樣,一路設想、一路規劃,然後與孩子一路實驗、一路調整,以求找到適合孩子成長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餘生請多指教!我努力成為你一個合格的媽媽、一個合格的導師、一個合格的朋友。

"

人生第一次做媽媽,感覺責任重大。因為,一個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的每個行為都會在上面留下印記,影響著他/她的一生,不可倒退、不可塗改。唯有小心翼翼,期望能夠給予他/她健康的身體和正確的價值導向,不至於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造成他/她今後的不幸福。在養娃這條道上,前人經驗千萬條,最適合自己的那條,還得自己摸索。

先學會自己面對、接受孩子的不一樣,然後教會她面對、接受身體的不一樣,甚至是殘缺。

大寶出生時,全家都充滿了喜悅,小臉蛋多可愛啊,頭髮多柔軟啊,眼睛多純淨啊。然而一個探望的親戚一句話給我們的心底投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寶寶的手指怎麼長短不太正常?

我趕緊查看寶寶的手指,原來,寶寶的右手手指有點畸形,食指只有2節,明顯比左手食指要短。看著寶寶手指的樣子,我心緊緊的揪了起來,為什麼會這樣?今後孩子怎麼面對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一度極度自責,不斷猜測在孕期到底是自己還是家人的不當行為導致孩子手指會這樣,互相猜測、埋怨過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都無濟於事,唯有接受事實。

我小心翼翼地觀察她手部的發育和運動,諮詢權威骨科專家,專家說不影響手部功能,可以不用幹預、處理。於是心中才踏實一些,剩下的就是當她大一些的時候怎麼讓她坦然面對和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同。自此,我和家人從小都沒有跟她提過一句她手指的不同,讓她幫忙幹家務活時也不會特意去指出她因手指不夠長而不太方便的事。

當她慢慢長大,第一次問:“媽媽,我手指怎麼跟別人不一樣?”

我心咯噔一下:終於來了。我裝作若無其事地反問:“你為什麼這樣問?”

她說:“我幼兒園的小朋友說我的手指跟他們的不一樣。”

我用很隨意的口吻說:“這有什麼呀,每個人跟別人都會有些不一樣。你看,媽媽身上長了一個肉疙瘩,別人也沒有呀。還有,有些小朋友還有6根手指頭或者6根腳趾頭呢。就是每個人都有他特別的東西,所以他才是特別的呀。是不是?”

寶寶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

剛好當天晚上帶她去超市,看見一個老奶奶缺了一條手臂,我順勢偷偷地提醒寶寶去看(老奶奶原諒我,我真不是有意的):“你看這個老奶奶只有一隻手,是不是很可憐?”寶寶眼露不忍,輕輕點了點頭。我趁勢說,所以啊,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你的手指頭跟別人不一樣,那是正常得不得了的事情。自此後,寶寶再沒提過手指頭的事情。然而,心中的那口氣依然在吊著,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和人際交往的增多,手指頭的事兒肯定還得再次爆發。

孩子,我第一次做媽媽,餘生請多指教

教育的焦灼,是面對眾多眼花繚亂的培訓機構培訓項目,無法鑑別、無從下手的心虛和急躁。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朋友從孩子出生時起,推拿、游泳、各種早教中心輪番上,稍大一點跳舞、樂器、繪畫、編程等等培訓班樣樣不缺。作為沒有任何一技之長、沒有任何文藝薰陶、沒有任何經驗的新手家長,我面對繁花一樣眾多的教育理論、雨後春筍一樣多的培訓機構,感覺到了無所適從。一個孩子不可能什麼都學,那麼什麼才是對孩子好的?什麼才是性價比最高的?什麼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孩子剛出生滿一個月,我就跟著當時的流行,報了游泳和推拿。但是,到了游泳的時候,看見店員熟練、利落、毫不心疼地將游泳圈卡著孩子的脖子放在游泳池裡,心中不免焦灼:卡脖子這樣行嗎?孩子會不會不舒服?推拿的時候孩子哇哇哭,又心疼了:店員的手法是否標準?這樣推拿孩子是不是很難受?推按是否真的有效果?回去網絡查閱相關的文獻和案例,也沒有很明確這樣做一定對孩子有正面的影響作用,但是觸目驚心的案列卻不少。為著不知道存不存在的看不見的效果冒這險,不值得,果斷不再去。

稍大一些的時候,各種興趣班層出不窮,滿懷期望地報了一堆,但是成果好像不是很好。興趣班良莠不齊,孩子年紀小可能也不太適合太複雜枯燥的東西,後來孩子乾脆就不願意去了。折騰了幾次,我也就佛繫了,何必呢。就讓她自己挑一兩個喜歡的,喜歡就報班學學,不喜歡也就不勉強了。

但是,興趣班不報,日常教育還是要上心的。

我摸索著跟孩子玩認字遊戲、玩算數遊戲,出門讓孩子認店鋪招牌、路牌的字,多使用考考她的方式,先是很肯定地語氣說她不會,等她答出來的時候表現出考不倒她的懊惱,多表揚,以此激發孩子的興奮情緒,培養學習的興趣。(看來,誇張的情緒更容易感染孩子啊)

漸漸地孩子字彙量在慢慢積累,我開始讓她自己看小人書,看中文字幕的日語、英語動畫片,一邊看一邊認字,不認識的字再問我。很多時候不需要我專門督促,她自己看電視也會把看到的詞語、成語問我是什麼意思,怎麼使用。

講故事是我們家每天的保留節目,我和她爸爸會將名人名言、成語故事、安全教育等等融入到新編的故事中,讓她慢慢有個大概的印象。

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每天都有關於孩子的意外發生,每次看到都不忍心點開新聞細看,怕自己忍不住淚目。看得多了,心中不免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一遍一遍地梳理家中危險的地方、小區的安全隱患,細數孩子去幼兒園要經過幾條馬路,千叮嚀萬囑託,一定要負責接送的奶奶務必緊拉孩子的手,一刻也不準放鬆。為了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我們從不諱言社會的黑暗面,一個個 例子講解,教她遇到困難記得找警察,找不到警察可以找穿制服的保安、大賣場的服務員、公交車的司機等等。

孩子,我第一次做媽媽,餘生請多指教

我一直在思考,我想讓孩子以後成為怎樣的人

全才是不可能的,那樣的孩子太累了,所有的時間都奔波於各種培訓機構之間,那不是我希望她所過的日子。說起來,未來是最飄渺的東西,誰也不知道將來會怎樣 ,即使你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日子也不會按著你設想的軌道去運行。一方面是我不能替孩子去做決定他想要成為的人,一方面我有擔心她會走彎路,連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都搞不清楚。

為孩子的未來負責,那父母太霸道了;讓那麼小的孩子為自己的未來負責,那父母又太不負責任了。

那怎麼辦?我只能在生活中慢慢觀察她的興趣愛好,適當引導她去學習她有興趣的內容,等到等她長大一些的時候,再與她分析、確立她自己的理想,儘量幫助她走她想走的路。

當然,這只是我的理想。目前尚未到達那個階段,我無從知曉我的這個想法和方案是否可行。

新手父母只能是這樣,一路設想、一路規劃,然後與孩子一路實驗、一路調整,以求找到適合孩子成長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餘生請多指教!我努力成為你一個合格的媽媽、一個合格的導師、一個合格的朋友。

孩子,我第一次做媽媽,餘生請多指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