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的回覆卻是:“你從7歲就開始打乒乓球,堅持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這麼多,現在有回報了。“

同時,媽媽還表示,現在的學習壓力大,犧牲業餘時間去練樂器不合適。

言外之意就是媽媽既不同意女兒放棄乒乓球,也不同意女兒學樂器。

看到這裡,米粒媽真的想抱抱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學樂器就會耽誤學習,學乒乓球就不會?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能學自己喜歡的?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委屈。

同樣在這個節目裡,剛上初一的袁璟頤也委屈到不行。

她希望媽媽不要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優點。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的回覆卻是:“你從7歲就開始打乒乓球,堅持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這麼多,現在有回報了。“

同時,媽媽還表示,現在的學習壓力大,犧牲業餘時間去練樂器不合適。

言外之意就是媽媽既不同意女兒放棄乒乓球,也不同意女兒學樂器。

看到這裡,米粒媽真的想抱抱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學樂器就會耽誤學習,學乒乓球就不會?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能學自己喜歡的?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委屈。

同樣在這個節目裡,剛上初一的袁璟頤也委屈到不行。

她希望媽媽不要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優點。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聽完無動於衷,還冷靜地說:“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不打擊,你就有點飄。”絲毫沒有想過女兒是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的回覆卻是:“你從7歲就開始打乒乓球,堅持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這麼多,現在有回報了。“

同時,媽媽還表示,現在的學習壓力大,犧牲業餘時間去練樂器不合適。

言外之意就是媽媽既不同意女兒放棄乒乓球,也不同意女兒學樂器。

看到這裡,米粒媽真的想抱抱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學樂器就會耽誤學習,學乒乓球就不會?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能學自己喜歡的?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委屈。

同樣在這個節目裡,剛上初一的袁璟頤也委屈到不行。

她希望媽媽不要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優點。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聽完無動於衷,還冷靜地說:“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不打擊,你就有點飄。”絲毫沒有想過女兒是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的回覆卻是:“你從7歲就開始打乒乓球,堅持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這麼多,現在有回報了。“

同時,媽媽還表示,現在的學習壓力大,犧牲業餘時間去練樂器不合適。

言外之意就是媽媽既不同意女兒放棄乒乓球,也不同意女兒學樂器。

看到這裡,米粒媽真的想抱抱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學樂器就會耽誤學習,學乒乓球就不會?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能學自己喜歡的?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委屈。

同樣在這個節目裡,剛上初一的袁璟頤也委屈到不行。

她希望媽媽不要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優點。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聽完無動於衷,還冷靜地說:“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不打擊,你就有點飄。”絲毫沒有想過女兒是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孩子的訴求是得到媽媽的認同。

媽媽卻信奉打擊式教育,不打擊不成才。

母女倆最終都沒能達到和解,孩子難過地跑下臺。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的回覆卻是:“你從7歲就開始打乒乓球,堅持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這麼多,現在有回報了。“

同時,媽媽還表示,現在的學習壓力大,犧牲業餘時間去練樂器不合適。

言外之意就是媽媽既不同意女兒放棄乒乓球,也不同意女兒學樂器。

看到這裡,米粒媽真的想抱抱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學樂器就會耽誤學習,學乒乓球就不會?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能學自己喜歡的?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委屈。

同樣在這個節目裡,剛上初一的袁璟頤也委屈到不行。

她希望媽媽不要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優點。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聽完無動於衷,還冷靜地說:“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不打擊,你就有點飄。”絲毫沒有想過女兒是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孩子的訴求是得到媽媽的認同。

媽媽卻信奉打擊式教育,不打擊不成才。

母女倆最終都沒能達到和解,孩子難過地跑下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到這段,我覺得特別熟悉,想起了我中學時期的米粒姥爺。

我上小學的時候,米粒姥爺剛剛進外企,可能受周圍外國同事和公司環境影響,學會了外國家長“鼓勵孩子”的教育方式。

那段時間,米粒姥爺每天大力鼓勵我,帶著我去老闆家裡做客,鼓勵我說英文,開始我特別不自信,不敢開口,只說了兩句課本里的開場白,比如“How are you?”之類的,但米粒姥爺和老闆一家人對我大加讚賞。

後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英文說得很棒,也越來越喜歡英語了,連米粒姥爺每天早上聽英文廣播,我都會豎著耳朵認真聽,雖然只能偶爾聽懂幾個單詞。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不管我做什麼,米粒姥爺都支持我、鼓勵我,慢慢地,我從一個有點自我懷疑的小孩,變得特別有自信。

但自從我考上了X大附中,米粒姥爺一下子就變了。不管我說什麼做什麼,在他眼裡都是錯的。

米粒姥爺還說,“你小時候缺乏自信,我事事都鼓勵你,表揚你,現在你上了初中,同學都個頂個的優秀,我必須得打擊打擊你了,不能讓你太自我感覺良好!”

上了初中以後,我怎麼可能有一點點“自我感覺良好”?一下子扎進牛娃堆裡,我壓力大到晚上睡不著覺,拼命學習追趕,結果卻是外有同學用成績碾壓我,內有米粒姥爺用言語打擊我。

幸好還有米粒姥姥“從中斡旋”,她告訴我,只要我努力了,不管什麼樣,在她眼裡我都特別優秀。

米粒姥爺現在已經不愛打擊人了,但是從我上中學起,直到出國,期間六七年的時間,我們倆的關係一直有點僵。

生活中,如果父母跟孩子溝通不對等,父母始終堅持自己想堅持的,孩子的聲音,他們聽不到,也不願意聽到,就一定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

著有自傳體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林奕含在書裡寫過: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的回覆卻是:“你從7歲就開始打乒乓球,堅持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這麼多,現在有回報了。“

同時,媽媽還表示,現在的學習壓力大,犧牲業餘時間去練樂器不合適。

言外之意就是媽媽既不同意女兒放棄乒乓球,也不同意女兒學樂器。

看到這裡,米粒媽真的想抱抱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學樂器就會耽誤學習,學乒乓球就不會?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能學自己喜歡的?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委屈。

同樣在這個節目裡,剛上初一的袁璟頤也委屈到不行。

她希望媽媽不要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優點。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聽完無動於衷,還冷靜地說:“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不打擊,你就有點飄。”絲毫沒有想過女兒是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孩子的訴求是得到媽媽的認同。

媽媽卻信奉打擊式教育,不打擊不成才。

母女倆最終都沒能達到和解,孩子難過地跑下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到這段,我覺得特別熟悉,想起了我中學時期的米粒姥爺。

我上小學的時候,米粒姥爺剛剛進外企,可能受周圍外國同事和公司環境影響,學會了外國家長“鼓勵孩子”的教育方式。

那段時間,米粒姥爺每天大力鼓勵我,帶著我去老闆家裡做客,鼓勵我說英文,開始我特別不自信,不敢開口,只說了兩句課本里的開場白,比如“How are you?”之類的,但米粒姥爺和老闆一家人對我大加讚賞。

後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英文說得很棒,也越來越喜歡英語了,連米粒姥爺每天早上聽英文廣播,我都會豎著耳朵認真聽,雖然只能偶爾聽懂幾個單詞。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不管我做什麼,米粒姥爺都支持我、鼓勵我,慢慢地,我從一個有點自我懷疑的小孩,變得特別有自信。

但自從我考上了X大附中,米粒姥爺一下子就變了。不管我說什麼做什麼,在他眼裡都是錯的。

米粒姥爺還說,“你小時候缺乏自信,我事事都鼓勵你,表揚你,現在你上了初中,同學都個頂個的優秀,我必須得打擊打擊你了,不能讓你太自我感覺良好!”

上了初中以後,我怎麼可能有一點點“自我感覺良好”?一下子扎進牛娃堆裡,我壓力大到晚上睡不著覺,拼命學習追趕,結果卻是外有同學用成績碾壓我,內有米粒姥爺用言語打擊我。

幸好還有米粒姥姥“從中斡旋”,她告訴我,只要我努力了,不管什麼樣,在她眼裡我都特別優秀。

米粒姥爺現在已經不愛打擊人了,但是從我上中學起,直到出國,期間六七年的時間,我們倆的關係一直有點僵。

生活中,如果父母跟孩子溝通不對等,父母始終堅持自己想堅持的,孩子的聲音,他們聽不到,也不願意聽到,就一定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

著有自傳體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林奕含在書裡寫過: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林奕含13歲被老師誘姦,這段噩夢侵擾了她多年,導致她患上抑鬱症,最終結束了生命。

明明向父母求助,需要保護,可是父母卻無動於衷。

如果父母當時留心想想:

“為什麼女兒突然會問這句話?”

“女兒是經歷過什麼嗎?”

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人間悲劇了。

父母的太過強硬和主觀,聽不見孩子真實的聲音,親手毀掉親子關係,也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的回覆卻是:“你從7歲就開始打乒乓球,堅持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這麼多,現在有回報了。“

同時,媽媽還表示,現在的學習壓力大,犧牲業餘時間去練樂器不合適。

言外之意就是媽媽既不同意女兒放棄乒乓球,也不同意女兒學樂器。

看到這裡,米粒媽真的想抱抱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學樂器就會耽誤學習,學乒乓球就不會?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能學自己喜歡的?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委屈。

同樣在這個節目裡,剛上初一的袁璟頤也委屈到不行。

她希望媽媽不要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優點。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聽完無動於衷,還冷靜地說:“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不打擊,你就有點飄。”絲毫沒有想過女兒是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孩子的訴求是得到媽媽的認同。

媽媽卻信奉打擊式教育,不打擊不成才。

母女倆最終都沒能達到和解,孩子難過地跑下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到這段,我覺得特別熟悉,想起了我中學時期的米粒姥爺。

我上小學的時候,米粒姥爺剛剛進外企,可能受周圍外國同事和公司環境影響,學會了外國家長“鼓勵孩子”的教育方式。

那段時間,米粒姥爺每天大力鼓勵我,帶著我去老闆家裡做客,鼓勵我說英文,開始我特別不自信,不敢開口,只說了兩句課本里的開場白,比如“How are you?”之類的,但米粒姥爺和老闆一家人對我大加讚賞。

後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英文說得很棒,也越來越喜歡英語了,連米粒姥爺每天早上聽英文廣播,我都會豎著耳朵認真聽,雖然只能偶爾聽懂幾個單詞。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不管我做什麼,米粒姥爺都支持我、鼓勵我,慢慢地,我從一個有點自我懷疑的小孩,變得特別有自信。

但自從我考上了X大附中,米粒姥爺一下子就變了。不管我說什麼做什麼,在他眼裡都是錯的。

米粒姥爺還說,“你小時候缺乏自信,我事事都鼓勵你,表揚你,現在你上了初中,同學都個頂個的優秀,我必須得打擊打擊你了,不能讓你太自我感覺良好!”

上了初中以後,我怎麼可能有一點點“自我感覺良好”?一下子扎進牛娃堆裡,我壓力大到晚上睡不著覺,拼命學習追趕,結果卻是外有同學用成績碾壓我,內有米粒姥爺用言語打擊我。

幸好還有米粒姥姥“從中斡旋”,她告訴我,只要我努力了,不管什麼樣,在她眼裡我都特別優秀。

米粒姥爺現在已經不愛打擊人了,但是從我上中學起,直到出國,期間六七年的時間,我們倆的關係一直有點僵。

生活中,如果父母跟孩子溝通不對等,父母始終堅持自己想堅持的,孩子的聲音,他們聽不到,也不願意聽到,就一定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

著有自傳體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林奕含在書裡寫過: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林奕含13歲被老師誘姦,這段噩夢侵擾了她多年,導致她患上抑鬱症,最終結束了生命。

明明向父母求助,需要保護,可是父母卻無動於衷。

如果父母當時留心想想:

“為什麼女兒突然會問這句話?”

“女兒是經歷過什麼嗎?”

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人間悲劇了。

父母的太過強硬和主觀,聽不見孩子真實的聲音,親手毀掉親子關係,也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追《小歡喜》,整部劇裡米粒媽最喜歡的媽媽就是劉靜。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的回覆卻是:“你從7歲就開始打乒乓球,堅持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這麼多,現在有回報了。“

同時,媽媽還表示,現在的學習壓力大,犧牲業餘時間去練樂器不合適。

言外之意就是媽媽既不同意女兒放棄乒乓球,也不同意女兒學樂器。

看到這裡,米粒媽真的想抱抱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學樂器就會耽誤學習,學乒乓球就不會?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能學自己喜歡的?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委屈。

同樣在這個節目裡,剛上初一的袁璟頤也委屈到不行。

她希望媽媽不要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優點。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聽完無動於衷,還冷靜地說:“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不打擊,你就有點飄。”絲毫沒有想過女兒是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孩子的訴求是得到媽媽的認同。

媽媽卻信奉打擊式教育,不打擊不成才。

母女倆最終都沒能達到和解,孩子難過地跑下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到這段,我覺得特別熟悉,想起了我中學時期的米粒姥爺。

我上小學的時候,米粒姥爺剛剛進外企,可能受周圍外國同事和公司環境影響,學會了外國家長“鼓勵孩子”的教育方式。

那段時間,米粒姥爺每天大力鼓勵我,帶著我去老闆家裡做客,鼓勵我說英文,開始我特別不自信,不敢開口,只說了兩句課本里的開場白,比如“How are you?”之類的,但米粒姥爺和老闆一家人對我大加讚賞。

後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英文說得很棒,也越來越喜歡英語了,連米粒姥爺每天早上聽英文廣播,我都會豎著耳朵認真聽,雖然只能偶爾聽懂幾個單詞。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不管我做什麼,米粒姥爺都支持我、鼓勵我,慢慢地,我從一個有點自我懷疑的小孩,變得特別有自信。

但自從我考上了X大附中,米粒姥爺一下子就變了。不管我說什麼做什麼,在他眼裡都是錯的。

米粒姥爺還說,“你小時候缺乏自信,我事事都鼓勵你,表揚你,現在你上了初中,同學都個頂個的優秀,我必須得打擊打擊你了,不能讓你太自我感覺良好!”

上了初中以後,我怎麼可能有一點點“自我感覺良好”?一下子扎進牛娃堆裡,我壓力大到晚上睡不著覺,拼命學習追趕,結果卻是外有同學用成績碾壓我,內有米粒姥爺用言語打擊我。

幸好還有米粒姥姥“從中斡旋”,她告訴我,只要我努力了,不管什麼樣,在她眼裡我都特別優秀。

米粒姥爺現在已經不愛打擊人了,但是從我上中學起,直到出國,期間六七年的時間,我們倆的關係一直有點僵。

生活中,如果父母跟孩子溝通不對等,父母始終堅持自己想堅持的,孩子的聲音,他們聽不到,也不願意聽到,就一定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

著有自傳體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林奕含在書裡寫過: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林奕含13歲被老師誘姦,這段噩夢侵擾了她多年,導致她患上抑鬱症,最終結束了生命。

明明向父母求助,需要保護,可是父母卻無動於衷。

如果父母當時留心想想:

“為什麼女兒突然會問這句話?”

“女兒是經歷過什麼嗎?”

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人間悲劇了。

父母的太過強硬和主觀,聽不見孩子真實的聲音,親手毀掉親子關係,也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追《小歡喜》,整部劇裡米粒媽最喜歡的媽媽就是劉靜。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家三口,兒子叛逆,老爸古板,全靠這個溫柔嫻靜、理智聰慧的寶藏媽媽從中調解。

為了彌補兒子季楊楊缺席誓師大會、放飛氣球的遺憾,劉靜自行買來氣球,卻騙兒子是爸爸的主意。

還拉著老公一起,主動了解兒子的興趣,感受兒子的內心世界,用高情商融化父子間的寒冰。

可以說,從學業到愛好,她一直尊重孩子的選擇,充當著亦師亦友的角色。

在她查出患了乳腺癌之後,兒子季楊楊自己剃了個光頭,要陪媽媽一起對抗病魔,讓觀眾大呼“這麼暖心的只有別人家的孩子!”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的回覆卻是:“你從7歲就開始打乒乓球,堅持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這麼多,現在有回報了。“

同時,媽媽還表示,現在的學習壓力大,犧牲業餘時間去練樂器不合適。

言外之意就是媽媽既不同意女兒放棄乒乓球,也不同意女兒學樂器。

看到這裡,米粒媽真的想抱抱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學樂器就會耽誤學習,學乒乓球就不會?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能學自己喜歡的?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委屈。

同樣在這個節目裡,剛上初一的袁璟頤也委屈到不行。

她希望媽媽不要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優點。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聽完無動於衷,還冷靜地說:“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不打擊,你就有點飄。”絲毫沒有想過女兒是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孩子的訴求是得到媽媽的認同。

媽媽卻信奉打擊式教育,不打擊不成才。

母女倆最終都沒能達到和解,孩子難過地跑下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到這段,我覺得特別熟悉,想起了我中學時期的米粒姥爺。

我上小學的時候,米粒姥爺剛剛進外企,可能受周圍外國同事和公司環境影響,學會了外國家長“鼓勵孩子”的教育方式。

那段時間,米粒姥爺每天大力鼓勵我,帶著我去老闆家裡做客,鼓勵我說英文,開始我特別不自信,不敢開口,只說了兩句課本里的開場白,比如“How are you?”之類的,但米粒姥爺和老闆一家人對我大加讚賞。

後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英文說得很棒,也越來越喜歡英語了,連米粒姥爺每天早上聽英文廣播,我都會豎著耳朵認真聽,雖然只能偶爾聽懂幾個單詞。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不管我做什麼,米粒姥爺都支持我、鼓勵我,慢慢地,我從一個有點自我懷疑的小孩,變得特別有自信。

但自從我考上了X大附中,米粒姥爺一下子就變了。不管我說什麼做什麼,在他眼裡都是錯的。

米粒姥爺還說,“你小時候缺乏自信,我事事都鼓勵你,表揚你,現在你上了初中,同學都個頂個的優秀,我必須得打擊打擊你了,不能讓你太自我感覺良好!”

上了初中以後,我怎麼可能有一點點“自我感覺良好”?一下子扎進牛娃堆裡,我壓力大到晚上睡不著覺,拼命學習追趕,結果卻是外有同學用成績碾壓我,內有米粒姥爺用言語打擊我。

幸好還有米粒姥姥“從中斡旋”,她告訴我,只要我努力了,不管什麼樣,在她眼裡我都特別優秀。

米粒姥爺現在已經不愛打擊人了,但是從我上中學起,直到出國,期間六七年的時間,我們倆的關係一直有點僵。

生活中,如果父母跟孩子溝通不對等,父母始終堅持自己想堅持的,孩子的聲音,他們聽不到,也不願意聽到,就一定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

著有自傳體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林奕含在書裡寫過: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林奕含13歲被老師誘姦,這段噩夢侵擾了她多年,導致她患上抑鬱症,最終結束了生命。

明明向父母求助,需要保護,可是父母卻無動於衷。

如果父母當時留心想想:

“為什麼女兒突然會問這句話?”

“女兒是經歷過什麼嗎?”

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人間悲劇了。

父母的太過強硬和主觀,聽不見孩子真實的聲音,親手毀掉親子關係,也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追《小歡喜》,整部劇裡米粒媽最喜歡的媽媽就是劉靜。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家三口,兒子叛逆,老爸古板,全靠這個溫柔嫻靜、理智聰慧的寶藏媽媽從中調解。

為了彌補兒子季楊楊缺席誓師大會、放飛氣球的遺憾,劉靜自行買來氣球,卻騙兒子是爸爸的主意。

還拉著老公一起,主動了解兒子的興趣,感受兒子的內心世界,用高情商融化父子間的寒冰。

可以說,從學業到愛好,她一直尊重孩子的選擇,充當著亦師亦友的角色。

在她查出患了乳腺癌之後,兒子季楊楊自己剃了個光頭,要陪媽媽一起對抗病魔,讓觀眾大呼“這麼暖心的只有別人家的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所以,教育的本質是薰陶不是教化,是影響不是控制。

想要教出什麼樣的孩子,高情商的媽媽會把自己當做最好的示範例子,用行動來教孩子。

在電影《墊底辣妹》中,沙耶加被“欺凌”受傷之後,媽媽最關心的不是女兒的傷勢,而是女兒可能會出現的心理問題。

校長要孩子說出一起吸菸的還有哪些人,這樣可以免除退學處分,沙耶加不肯說。

媽媽卻為女兒寧願受處分,也不願意出賣朋友感到自豪。

沙耶加因為上課睡覺而被老師訓斥。

媽媽卻說:“沙耶加真的在拼命努力,在補習班也學習到很晚,回到家也學習到早上……我的女兒真的是個好孩子。”


"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米粒媽頻道)

前些天,葉一茜吐槽“和森碟的聊天,每一句都是ending”。

森碟剛看完《哪吒》,話題真的很好聊,但是森碟每個回答都不超過五個字,每一個字都透露著拒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圍觀的網友實力心痛,集體笑出了豬聲。

這段對話引起了許多父母的共鳴:想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聊天,還不如聊下世界和平——真的太難了。

還有一些網友說,自己平時也是這樣和父母聊天的。大家都開始感慨,難道說這種事情也會遺傳?

其實,孩子小時候都挺愛跟父母聊天的:

聊他今天在幼兒園又交了什麼新朋友;

聊她喜歡的小花和髮卡;

聊他昨天不小心弄丟了鉛筆……

可是,孩子越大,跟父母話越少。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熱播劇《小歡喜》中,喬英子跳海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為什麼這個花季少女寧可選擇跳海,也要逃離媽媽?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劇以後,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不會聊天”的媽媽導致的親情悲劇。

在分班考試中,英子考了年級第二名,媽媽很不滿意,直接沒收了同學送給英子的生日禮物。

英子說:“這好不容易考完了,您不讓我鬆快一下,高興一天嗎?”

媽媽說:“都考第二了,還有什麼可高興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認為自己為女兒付出了一切,女兒卻不懂自己的良苦用心。

女兒則覺得,在媽媽密不透風的監督和壓力下,自己過得非常壓抑不開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對待女兒,就像霸道總裁黃曉明在「中餐廳」中的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你覺得不管用”。

英子每一次聲嘶力竭的吶喊,宋倩都不為所動。一直到英子都被逼的要去跳河了,宋倩仍然不知自己有錯,大喊著質問女兒:“你為什麼非要去上那個南大啊?!”

看到這裡,我真的心疼英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為什麼?為了遠離這樣的媽媽呀!

宋倩和女兒的交流,簡單來說就是:

英子:我要去天文館。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冬令營。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南大讀書。

媽媽:不行!

英子:我要去跳河!

媽媽:為什麼呀?

英子說,她感覺這樣的生活像是在坐牢。整夜整夜的失眠,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最後逃離是她能想到的唯一的解救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明明渴望著得到肯定和讚賞,明明希望母親以她為傲;偏偏被否定、被質疑、被批評、被拒絕。

臺灣知名親子教育專家陳孜虹老師在《有愛好好說》中說:

當聽到父母那些最令人討厭的否定語時,

80%的孩子會憤怒的反抗,心生仇恨;

34%的孩子會變得意志消沉,不願開口說話;

只有24%的孩子會感到後悔,開始自我反省;

4%的孩子會沒有感覺,什麼都不想,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

當每次溝通都以痛苦和歇斯底里結束,母愛就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牆。

媽媽苦口婆心,總以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我罵你是為了你更上一層樓”,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卻是不被認可,不被接納。

既然在跟家長的溝通中總是碰壁、甚至受到傷害,孩子還怎麼跟父母敞開心扉?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總是否定孩子的父母都有一種奇怪的邏輯:

對孩子始終不滿意不表揚,他們就會永無止境地好下去。

米粒媽想起了初中時候,有一次放學去同學家寫作業,同學媽媽也在家。

同學一進門,邊放下書包,邊跟她媽媽說:“媽,今天英語課特搞笑,那誰……”

還沒等同學說完,她媽媽直接打斷她:“上課要專心聽講,難怪你最近成績下滑了。”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覺得有點似曾相識?

你說什麼,父母們都能找到“懟點”,回答總是“不行”。

親子關係非常微妙,一句話可以上天堂,一句話可以下地獄。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有位嚴厲的母親,藤校畢業的女兒在她的眼裡仍然不夠優秀。女兒連一句肯定都得不到,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就像《正面管教》這本書裡說的:很多父母錯誤的認為,要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就必須讓他們感覺更糟糕。

父母的口不擇言,可能是殺死孩子的利刃。

米粒媽反覆看了好多次的法國短片裡,有些中年人、老年人,幾十年後回憶起父母當年的語言暴力,仍然如鯁在喉:

“你穿這件T恤幹嘛?”

“還嫌你的胳膊不夠粗?”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了你這樣的兒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簡直一無是處”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幸好你有個漂亮的臉蛋兒 ,孩子”

“還能有點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早知如此,當初我為什麼要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句句的辱罵和惡毒嘲諷,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本該擁有的:

信任、支持、理解、接納、安全感、同理心、依戀、愛和自由……

變成了:

自私、背叛、冷漠、逃離、武斷、父母權威、全權掌控……

為人父母,你跟孩子說一句“你不行”,他未必當真;但是你天天說,“你不行”“你不對”“你沒做好”,那他一輩子就真的不行了。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父母真的有認真聽過孩子在說什麼嗎?

大火的綜藝節目「少年說」裡,孩子們喊出自己的心裡話,卻被父母用各種“正義的理由”駁回請求。

初二的張心儀,因為父母都是前國家隊的運動員,所以她從小被要求學習乒乓球。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但是,她更喜歡音樂和樂器。

在天台上,心儀終於鼓起勇氣對媽媽說出了自己想要學樂器。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的回覆卻是:“你從7歲就開始打乒乓球,堅持了這麼多年,付出了這麼多,現在有回報了。“

同時,媽媽還表示,現在的學習壓力大,犧牲業餘時間去練樂器不合適。

言外之意就是媽媽既不同意女兒放棄乒乓球,也不同意女兒學樂器。

看到這裡,米粒媽真的想抱抱這個小姑娘,為什麼學樂器就會耽誤學習,學乒乓球就不會?為什麼小姑娘就不能學自己喜歡的?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委屈。

同樣在這個節目裡,剛上初一的袁璟頤也委屈到不行。

她希望媽媽不要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優點。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媽媽聽完無動於衷,還冷靜地說:“我認為在你的性格里,不打擊,你就有點飄。”絲毫沒有想過女兒是在尋找一種更合理的溝通方式。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孩子的訴求是得到媽媽的認同。

媽媽卻信奉打擊式教育,不打擊不成才。

母女倆最終都沒能達到和解,孩子難過地跑下臺。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看到這段,我覺得特別熟悉,想起了我中學時期的米粒姥爺。

我上小學的時候,米粒姥爺剛剛進外企,可能受周圍外國同事和公司環境影響,學會了外國家長“鼓勵孩子”的教育方式。

那段時間,米粒姥爺每天大力鼓勵我,帶著我去老闆家裡做客,鼓勵我說英文,開始我特別不自信,不敢開口,只說了兩句課本里的開場白,比如“How are you?”之類的,但米粒姥爺和老闆一家人對我大加讚賞。

後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英文說得很棒,也越來越喜歡英語了,連米粒姥爺每天早上聽英文廣播,我都會豎著耳朵認真聽,雖然只能偶爾聽懂幾個單詞。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外面,不管我做什麼,米粒姥爺都支持我、鼓勵我,慢慢地,我從一個有點自我懷疑的小孩,變得特別有自信。

但自從我考上了X大附中,米粒姥爺一下子就變了。不管我說什麼做什麼,在他眼裡都是錯的。

米粒姥爺還說,“你小時候缺乏自信,我事事都鼓勵你,表揚你,現在你上了初中,同學都個頂個的優秀,我必須得打擊打擊你了,不能讓你太自我感覺良好!”

上了初中以後,我怎麼可能有一點點“自我感覺良好”?一下子扎進牛娃堆裡,我壓力大到晚上睡不著覺,拼命學習追趕,結果卻是外有同學用成績碾壓我,內有米粒姥爺用言語打擊我。

幸好還有米粒姥姥“從中斡旋”,她告訴我,只要我努力了,不管什麼樣,在她眼裡我都特別優秀。

米粒姥爺現在已經不愛打擊人了,但是從我上中學起,直到出國,期間六七年的時間,我們倆的關係一直有點僵。

生活中,如果父母跟孩子溝通不對等,父母始終堅持自己想堅持的,孩子的聲音,他們聽不到,也不願意聽到,就一定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局面。

著有自傳體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林奕含在書裡寫過: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剛剛在飯桌上,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是還沒開學。

林奕含13歲被老師誘姦,這段噩夢侵擾了她多年,導致她患上抑鬱症,最終結束了生命。

明明向父母求助,需要保護,可是父母卻無動於衷。

如果父母當時留心想想:

“為什麼女兒突然會問這句話?”

“女兒是經歷過什麼嗎?”

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人間悲劇了。

父母的太過強硬和主觀,聽不見孩子真實的聲音,親手毀掉親子關係,也毀掉了孩子的一生。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最近在追《小歡喜》,整部劇裡米粒媽最喜歡的媽媽就是劉靜。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一家三口,兒子叛逆,老爸古板,全靠這個溫柔嫻靜、理智聰慧的寶藏媽媽從中調解。

為了彌補兒子季楊楊缺席誓師大會、放飛氣球的遺憾,劉靜自行買來氣球,卻騙兒子是爸爸的主意。

還拉著老公一起,主動了解兒子的興趣,感受兒子的內心世界,用高情商融化父子間的寒冰。

可以說,從學業到愛好,她一直尊重孩子的選擇,充當著亦師亦友的角色。

在她查出患了乳腺癌之後,兒子季楊楊自己剃了個光頭,要陪媽媽一起對抗病魔,讓觀眾大呼“這麼暖心的只有別人家的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所以,教育的本質是薰陶不是教化,是影響不是控制。

想要教出什麼樣的孩子,高情商的媽媽會把自己當做最好的示範例子,用行動來教孩子。

在電影《墊底辣妹》中,沙耶加被“欺凌”受傷之後,媽媽最關心的不是女兒的傷勢,而是女兒可能會出現的心理問題。

校長要孩子說出一起吸菸的還有哪些人,這樣可以免除退學處分,沙耶加不肯說。

媽媽卻為女兒寧願受處分,也不願意出賣朋友感到自豪。

沙耶加因為上課睡覺而被老師訓斥。

媽媽卻說:“沙耶加真的在拼命努力,在補習班也學習到很晚,回到家也學習到早上……我的女兒真的是個好孩子。”


葉一茜吐槽女兒是“聊天終結者”不跟父母交流的孩子到底想什麼?


在沙耶加考試失利、遇見問題的時候,她沒有氣急敗壞地責罵孩子,而是把孩子擁入懷中,溫柔地說:“這件事不需要對不起的,你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你已經很努力了。”

在媽媽的鼓勵之下,高二的時候,成績還是全校倒數第一名的沙耶加,最終逆襲,考上了當年世界排名第34位的慶應大學。

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裡有一段話: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想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說話的語氣和方式。”

在聊天的過程中,對孩子多一分尊重,少一點權威;多一分理解,少一點武斷;多一分接納,少一點冷漠,孩子的心門會永遠向我們敞開。

我們一家三口雷打不動的活動是:每天散步四十分鐘。就在晚飯後到睡覺前這段時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我和米粒爸出差,只要我們在北京,就一定堅持。

我和米粒爸都自覺不看手機,帶著米粒一塊,聊聊各自最近的想法,身邊的趣事。工作上的事米粒聽得似懂非懂,但能看得出來他在認真傾聽和參與。

每天借散步的時間聊天,其實是維持家庭成員溝通的一種方式。我總覺得即使關係再親密,也要有溝通的時間。因為一旦因為某些原因,家人之間很久沒有溝通,那以後再想回到之前的熱絡和親密就很難了。

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之愛指向離別。

正如龍應臺在《目送》裡寫的: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做父母的有效期只有短短的那麼十幾年,真的愛孩子,就要有話好好說。

個人簡介:@米粒媽頻道(歡迎關注),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5-12歲孩子的教育和升學,英文、數學、科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0~5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愛分享)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