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是語言發展慢嗎?父母進入了“教”的誤區

不完美媽媽 幼兒園 敏感期 育兒奶爸說 2019-06-03

在父母陪孩子的成長路上,其實自己也在不斷成長,因為很多關於孩子的知識都不瞭解,需要自己重新學習然後再教孩子,但是現在的育兒知識太多,有些並不適合自己的孩子,不僅如此,有時父母的“教”還進入了一種誤區。

3歲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是語言發展慢嗎?父母進入了“教”的誤區

​要說帶孩子什麼讓父母最高興,就要數孩子的那張甜嘴了,突然有一天,孩子說了一句“媽媽”,肯定會讓媽媽高興得不得了。一般來說,孩子6個月就會咿呀咿呀,1歲以後能說一些簡單的詞語,2到3歲的孩子能說一些句子表達自己的思想,3歲以後的孩子能清楚並用複雜的句子表達。

這都是一般孩子語言發展的規律,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語言發展特別慢,表姐家的孩子就是一個典型,3歲多了,說話還吞吞吐吐、口齒不清,表姐曾一度懷疑孩子是不是存在語言障礙,一直到孩子上幼兒園以後,才輕鬆了很多,因為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語言能力竟然突飛猛進。

3歲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是語言發展慢嗎?父母進入了“教”的誤區

其實很多孩子語言發展慢,並不是孩子不會說,而是孩子缺少說的環境,雖然父母很重視孩子的語言發展,但是卻進入了一個“教”的誤區。

語言複雜多樣

很多家庭裡的父母,可能是精通各種語言,普通話、粵語、方言等等,只要自家人能說的,都教給孩子,想讓孩子掌握“多種語言”,不僅如此,父母還引以為傲,覺得孩子可以說幾種本地語言,相當了不起。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儘量教孩子一種語言,普通話最好,因為孩子在語言發展的敏感期,過多的語種會對孩子造成困惑,容易造成孩子選擇困難。

3歲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是語言發展慢嗎?父母進入了“教”的誤區

過多地模仿孩子

孩子在一個會說話而說不清楚的年紀,經常說出一些讓父母覺得好笑的詞語,父母還覺得很好玩,經常在孩子面前模仿孩子的話語,本來父母是想分享孩子說話的樂趣,可是在孩子看來這是一種取笑,父母在取笑自己說的話,長期如此,孩子會對說話產生排斥,不願意用語言表達子的思想。

3歲孩子說話口齒不清,是語言發展慢嗎?父母進入了“教”的誤區

其實上面也提到過,表姐的孩子因為上幼兒園後語言發展相當迅速,是因為幼兒園的環境影響了孩子,孩子在與老師和小朋友的交流中找到了自信,讓孩子喜歡上了說話。另外,有些孩子之所以說話結巴,是因為孩子接觸的詞彙量少,腦袋裡不斷地思考,也找不到自己正確表達的詞語,這一點就需要父母多給孩子交流,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新鮮詞彙,這樣有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今日話題:孩子說話時,你經常取笑他嗎?

關於孩子成長的知識和經驗,我會每天更新,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知識,歡迎關注我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