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

家長緊急求助:我家孩兒四年級,學習不主動,成績沒眼看,想乘著這個暑假給好好補補,可是除了報補習班,好像也沒啥更好的辦法,到底該怎麼學習才可以提升呢?

答:謝謝邀請。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一般,原因很多:比如不重視聽、讀、背誦所以導致生字、生詞、生句子欠賬越來越多,語文成績總上不去;比如對作業或者錯題的訂正應付了事,一知半解的就抄了個答案上去,細細追問的話有許多個不知道,所以導致數學成績上不去;再比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不行的共性可能是,課堂效率不高,聽課不專注,老師在黑板上吱吱嘎嘎寫個不停,學生在下面唧唧歪歪跑神兒不停;第四種可能是,從不主動進行課外閱讀或寫作,這種得過且過的懶惰思想導致的直接後果是理解能力、思維邏輯能力不曾隨著年齡增長而相應提升,各科成績當然“事倍功半”。

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一般的根本原因何在?

一方面,一二年級的學習有幼兒園提前學習打下的底子,再加上學科內容簡單,所以應付起來還算從容。然而,到了四五年級以後,學科所涉及知識領域、範圍、難度都有相應擴展,焦頭爛額到處是漏洞,學習起來便各種吃力。另一方面,不少家長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不好的常規應對方法,基本上都是浮於表面的催催催:“你怎麼還不去做作業?快去!”“你的腦子叫驢踢了是不是?”“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也不會做?”“你這寫的什麼呀?像狗爬一樣,寫的太差了!”“下次再考這麼點分數,你就給我滾……”總之是,這些浮於表面的催促壓根兒就沒幫助到孩子,還會無形中使孩子更加焦慮和自卑。那麼,家長到底應當從何做、怎麼做才能從根子上解決以上這些有可能存在的問題呢,至少要釐清三個維度的問題:

"

家長緊急求助:我家孩兒四年級,學習不主動,成績沒眼看,想乘著這個暑假給好好補補,可是除了報補習班,好像也沒啥更好的辦法,到底該怎麼學習才可以提升呢?

答:謝謝邀請。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一般,原因很多:比如不重視聽、讀、背誦所以導致生字、生詞、生句子欠賬越來越多,語文成績總上不去;比如對作業或者錯題的訂正應付了事,一知半解的就抄了個答案上去,細細追問的話有許多個不知道,所以導致數學成績上不去;再比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不行的共性可能是,課堂效率不高,聽課不專注,老師在黑板上吱吱嘎嘎寫個不停,學生在下面唧唧歪歪跑神兒不停;第四種可能是,從不主動進行課外閱讀或寫作,這種得過且過的懶惰思想導致的直接後果是理解能力、思維邏輯能力不曾隨著年齡增長而相應提升,各科成績當然“事倍功半”。

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一般的根本原因何在?

一方面,一二年級的學習有幼兒園提前學習打下的底子,再加上學科內容簡單,所以應付起來還算從容。然而,到了四五年級以後,學科所涉及知識領域、範圍、難度都有相應擴展,焦頭爛額到處是漏洞,學習起來便各種吃力。另一方面,不少家長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不好的常規應對方法,基本上都是浮於表面的催催催:“你怎麼還不去做作業?快去!”“你的腦子叫驢踢了是不是?”“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也不會做?”“你這寫的什麼呀?像狗爬一樣,寫的太差了!”“下次再考這麼點分數,你就給我滾……”總之是,這些浮於表面的催促壓根兒就沒幫助到孩子,還會無形中使孩子更加焦慮和自卑。那麼,家長到底應當從何做、怎麼做才能從根子上解決以上這些有可能存在的問題呢,至少要釐清三個維度的問題:

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1、孩子的“智商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前提

孩子“智商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前提。個別孩子在學習新知識方面確實存在先天落後於人的硬傷,但這隻佔正常上小學的孩子們的千分之一二。絕大多數小學生成績提不上去主要是兩個方面原因導致:

一是動機問題,而動機問題與情緒和人格有關;

二是能力問題,能力問題與智力和加工速度有關。

是故,小學生學習成績有效提升的硬前提至少得包括兩個維度,一是生理前提,二是心理前提。

第一,生理前提:無智商方面生理疾病

生理前提,主要側重於無智商方面的生理疾病。換句話說,生理前提確保解決的是能力問題。如果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低下,那麼周邊的環境壓力、學習難度等方面稍有加大於他而言就是滅頂之災。對於極少數的這一類孩子,要想在暑假較短時間內提升學習成績,家長的教育策略絕對不是送輔導班就完事兒,更不是體罰、打罵說教或只管死盯考試成績全然不管孩子已經付出了百分百努力的學習過程,更不能是不管不顧孩子本身實際能力而盲目攀比、盲目催逼,最具效用和價值的方法是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簡單說就是——“能力不足,動機來補!”

第二,心理前提:無學習障礙等心理疾病

心理前提,其側重點是無學習障礙等心理疾病,簡單來說就是學習動機問題。

什麼是學習障礙呢?

是指孩子在聽說讀寫算、溝通的獲得和應用等方面表現出顯著困難的學習異常現象。這種學習異常現象是個人內在的,一般被認為是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失常。

需要重點強調的是,絕大多數人們習慣性認為孩子的學習障礙是由於老師的不當教學或家庭的不良教育等造成的,但實質上不是這樣的——學習障礙具有內隱性,是大腦功能出現落後導致的,是大腦不能直接觀察到的。而人們能直接觀察到的,只是孩子們的學習行為。

常規來說,學習障礙一般在二到四年級才會被發現。就現有被發現的人群來看,男生比女生要多出三倍,四五年級及中學學段輟學率也要高出許多——如果自家孩子是此種情形,家長就灰心喪氣地放棄嗎?絕對不能!眾所周知,就連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人物,到三歲時候還不會講話呢,就學期間還因為有學習障礙而倍感吃力呢,他的笨拙和孤僻簡直讓老師和同學無法忍受,甚至在上中學時候被任課老師親口斷言為“你將一事無成!”事實上呢?火辣辣打臉的節奏對吧?

那麼,對於學習障礙型四年級小學生,要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學習成績的提升?以數學課為例:數學學不好的孩子,家長如何幫助從而實現快速提升?可以從以是三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孩子的計劃性。

二是建立語言與空間的聯繫與轉換。那些在數學方面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內部會發生一種常人所不能夠的、不同尋常的神祕事件:那些描述數學的語言能在大腦之內轉換成空間圖像,這些孩子還能操作這些圖像,並且能夠以閃電般的速度把結果轉換成語言形式。

三是一定要高度重視低級的、準備水平的數學訓練。

所以說,家長們一旦發現自家孩子有學習障礙的話,千萬不要慌,更不要輕易就放棄。我們所周知的不少偉大人物,比如前文所述的愛因斯坦,甚至於以極強的想象力和對人類的同情心完美描寫了人們經歷愛與恐懼各種心理體驗的世界頂級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也曾經因學習障礙考試不及格而被迫退學——足夠好的家長,能夠在最恰當的時候給予孩子最適度的支持和幫助、最妥帖的依靠和保護,親子關係像潺潺流水是順暢而歡快、祕密而有度的。此種家庭生態環境下的小孩子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的表達不受阻礙,人格發展也較為全面,與此相應的,改善學習障礙及學習動機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就比較高。

"

家長緊急求助:我家孩兒四年級,學習不主動,成績沒眼看,想乘著這個暑假給好好補補,可是除了報補習班,好像也沒啥更好的辦法,到底該怎麼學習才可以提升呢?

答:謝謝邀請。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一般,原因很多:比如不重視聽、讀、背誦所以導致生字、生詞、生句子欠賬越來越多,語文成績總上不去;比如對作業或者錯題的訂正應付了事,一知半解的就抄了個答案上去,細細追問的話有許多個不知道,所以導致數學成績上不去;再比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不行的共性可能是,課堂效率不高,聽課不專注,老師在黑板上吱吱嘎嘎寫個不停,學生在下面唧唧歪歪跑神兒不停;第四種可能是,從不主動進行課外閱讀或寫作,這種得過且過的懶惰思想導致的直接後果是理解能力、思維邏輯能力不曾隨著年齡增長而相應提升,各科成績當然“事倍功半”。

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一般的根本原因何在?

一方面,一二年級的學習有幼兒園提前學習打下的底子,再加上學科內容簡單,所以應付起來還算從容。然而,到了四五年級以後,學科所涉及知識領域、範圍、難度都有相應擴展,焦頭爛額到處是漏洞,學習起來便各種吃力。另一方面,不少家長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不好的常規應對方法,基本上都是浮於表面的催催催:“你怎麼還不去做作業?快去!”“你的腦子叫驢踢了是不是?”“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也不會做?”“你這寫的什麼呀?像狗爬一樣,寫的太差了!”“下次再考這麼點分數,你就給我滾……”總之是,這些浮於表面的催促壓根兒就沒幫助到孩子,還會無形中使孩子更加焦慮和自卑。那麼,家長到底應當從何做、怎麼做才能從根子上解決以上這些有可能存在的問題呢,至少要釐清三個維度的問題:

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1、孩子的“智商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前提

孩子“智商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前提。個別孩子在學習新知識方面確實存在先天落後於人的硬傷,但這隻佔正常上小學的孩子們的千分之一二。絕大多數小學生成績提不上去主要是兩個方面原因導致:

一是動機問題,而動機問題與情緒和人格有關;

二是能力問題,能力問題與智力和加工速度有關。

是故,小學生學習成績有效提升的硬前提至少得包括兩個維度,一是生理前提,二是心理前提。

第一,生理前提:無智商方面生理疾病

生理前提,主要側重於無智商方面的生理疾病。換句話說,生理前提確保解決的是能力問題。如果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低下,那麼周邊的環境壓力、學習難度等方面稍有加大於他而言就是滅頂之災。對於極少數的這一類孩子,要想在暑假較短時間內提升學習成績,家長的教育策略絕對不是送輔導班就完事兒,更不是體罰、打罵說教或只管死盯考試成績全然不管孩子已經付出了百分百努力的學習過程,更不能是不管不顧孩子本身實際能力而盲目攀比、盲目催逼,最具效用和價值的方法是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簡單說就是——“能力不足,動機來補!”

第二,心理前提:無學習障礙等心理疾病

心理前提,其側重點是無學習障礙等心理疾病,簡單來說就是學習動機問題。

什麼是學習障礙呢?

是指孩子在聽說讀寫算、溝通的獲得和應用等方面表現出顯著困難的學習異常現象。這種學習異常現象是個人內在的,一般被認為是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失常。

需要重點強調的是,絕大多數人們習慣性認為孩子的學習障礙是由於老師的不當教學或家庭的不良教育等造成的,但實質上不是這樣的——學習障礙具有內隱性,是大腦功能出現落後導致的,是大腦不能直接觀察到的。而人們能直接觀察到的,只是孩子們的學習行為。

常規來說,學習障礙一般在二到四年級才會被發現。就現有被發現的人群來看,男生比女生要多出三倍,四五年級及中學學段輟學率也要高出許多——如果自家孩子是此種情形,家長就灰心喪氣地放棄嗎?絕對不能!眾所周知,就連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人物,到三歲時候還不會講話呢,就學期間還因為有學習障礙而倍感吃力呢,他的笨拙和孤僻簡直讓老師和同學無法忍受,甚至在上中學時候被任課老師親口斷言為“你將一事無成!”事實上呢?火辣辣打臉的節奏對吧?

那麼,對於學習障礙型四年級小學生,要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學習成績的提升?以數學課為例:數學學不好的孩子,家長如何幫助從而實現快速提升?可以從以是三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孩子的計劃性。

二是建立語言與空間的聯繫與轉換。那些在數學方面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內部會發生一種常人所不能夠的、不同尋常的神祕事件:那些描述數學的語言能在大腦之內轉換成空間圖像,這些孩子還能操作這些圖像,並且能夠以閃電般的速度把結果轉換成語言形式。

三是一定要高度重視低級的、準備水平的數學訓練。

所以說,家長們一旦發現自家孩子有學習障礙的話,千萬不要慌,更不要輕易就放棄。我們所周知的不少偉大人物,比如前文所述的愛因斯坦,甚至於以極強的想象力和對人類的同情心完美描寫了人們經歷愛與恐懼各種心理體驗的世界頂級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也曾經因學習障礙考試不及格而被迫退學——足夠好的家長,能夠在最恰當的時候給予孩子最適度的支持和幫助、最妥帖的依靠和保護,親子關係像潺潺流水是順暢而歡快、祕密而有度的。此種家庭生態環境下的小孩子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的表達不受阻礙,人格發展也較為全面,與此相應的,改善學習障礙及學習動機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就比較高。

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2、家長的“耐心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保障

家長的“耐心在線”是有效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的硬保障。“耐心在線”至少得包括三個層面:

第一,創環境的耐心比拼:家長有了“簡約心”,哪個孩子還會注意力不集中?

絕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不能提升的主因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最常態的罪魁禍首是家長沒能夠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最初級的環境創設,比如房間的佈置,要設置單獨的學習房間,儘量減少無關的干擾。房間內顏色越簡約越好、物品也是越少越好。物品的擺放,也一定要整潔有序、一目瞭然;與此同時,要留下大面積空白的牆壁,在符合孩子身高視覺高度的位置,仔細布置“不知不會小黑板”、“時間安排表”、“學習自問表”等清單——所謂心無旁騖方得始終,專注力是信息時代背景下成長的小孩子們最稀缺的一種能力,而簡約、簡單的家庭學習環境,極有利於孩子們專注力的培養和提升。

第二,陪學習的耐心比拼:家長有了“硬坐功”,哪個孩子又願意還磨蹭?

絕大多數小學生學習成績一般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拖拉和磨蹭根子上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如何培養和提升呢?

如果是小學低年級,家長最需要做的是接納錯誤;而四年級屬於小學中年級,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絕對強大的耐心半強制性的教會孩子進行自我控制。

家長絕對強大的耐心最簡單粗暴、最直接有效的表現方式就是“硬坐功”。

比如孩子應當做10道題家庭作業才算完成,但他只做了兩道就一門心思想著玩兒——家長該怎麼做?怎麼做才能夠扭轉並且強化培養孩子先做作業、後玩耍的自主學習和自我控制能力?最笨最蠢但是最見效、最不具有傷害性的方法就是跟孩子“比坐功”:做作業之前事先聲明,該喝水喝水、該上廁所上廁所,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到位之後,坐在書桌前開始做作業,不管多長時間做完,做完之前不許起身!做完之後才可以起身離開書桌,才可以得到自主時間、得到自由活動。第一次孩子也許磨磨蹭蹭需要兩個小時才做完10道題,那麼,這兩個小時之內家長也不要動彈,就一動不動默默的坐在孩子旁邊,拿一本書專注的去讀,該做筆記就做筆記、該寫感想就寫感想。之後每一次做家庭作業之前都進行一次這樣的聲明,然後都以這樣絕對的耐心陪著孩子一直一直坐。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孩子不願意再磨蹭拖拉!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當孩子發現他的磨蹭拖拉不能改變任何事情的時候,他就會積極的改變自己。而這種改變,持續21天以上,基本上就會形成為一個新的好習慣。

當孩子從這個新的好習慣中享受到了越來越多自主時間、自由活動的樂趣之後,他就會自發的實踐並強化這個新的好習慣。與此相應的,是作業質量與作業速度的提升,而這些提升意味著學習成績的螺旋式上升——不論這個提升會多麼緩慢或者細微,可孩子在課堂上得到老師表揚、相關科目考試成績有所提升都是實實在在的,這些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成功感,會使孩子“愛上優秀的感覺”!這種優秀的感覺,會讓孩子的自我感覺和學習狀態越來越好。如此這般,良性循環,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倚馬可待。

第三,陪檢查的耐心比拼:家長有了“軟磨功”,哪個孩子又能夠不認真?

四年級是孩子們從兒童階段進入少年階段的關鍵期。就學齡而言,又恰逢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四五年級是決定一個孩子將來學習成績的風向標!在這個心理髮育和學習習慣的關鍵節點上,孩子們至少需要完成三個轉變:

一是必須完成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

二是必須完成不良習慣到良好習慣的轉變;

三是必須完成淺度淺量學習向大量深度學習的轉變。

而要真正實現這三個轉變,家長的態度和耐心起著決定性作用——這個決定性作用的核心策略是什麼呢?是陪檢查的耐心比拼!

孩子每一樣作業做完之後,家長都要有足夠的耐心陪著孩子一起檢查。家長如果以堅定信心、極度耐心、無比細心的“軟磨功”與孩子一起,事無鉅細檢查每一個字、每一道題、每一項作業,哪個孩子又能夠不認真呢?

家長們需要高度警惕的是,四年級和三年級的孩子不一樣了。三年級的孩子也許會尋找理由掩蓋自己種種的錯誤,或者在受到委屈和挫折時候選擇沉默不語。而四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學會了尋找對自己極其有利的、極具說服力的理由,極力為自己的錯誤穿上美麗的外衣。這個美麗的外衣極具欺騙性,對習慣了孩子直來直去表達方式的家長而言,如果不能夠及時發現、及時矯正,就很容易錯過四年級這個培養良好習慣和塑造上品性格的重要時段,會給將後來的學習習慣和情緒、人格等的良性養成埋下無法承受的惡性隱患。

"

家長緊急求助:我家孩兒四年級,學習不主動,成績沒眼看,想乘著這個暑假給好好補補,可是除了報補習班,好像也沒啥更好的辦法,到底該怎麼學習才可以提升呢?

答:謝謝邀請。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一般,原因很多:比如不重視聽、讀、背誦所以導致生字、生詞、生句子欠賬越來越多,語文成績總上不去;比如對作業或者錯題的訂正應付了事,一知半解的就抄了個答案上去,細細追問的話有許多個不知道,所以導致數學成績上不去;再比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不行的共性可能是,課堂效率不高,聽課不專注,老師在黑板上吱吱嘎嘎寫個不停,學生在下面唧唧歪歪跑神兒不停;第四種可能是,從不主動進行課外閱讀或寫作,這種得過且過的懶惰思想導致的直接後果是理解能力、思維邏輯能力不曾隨著年齡增長而相應提升,各科成績當然“事倍功半”。

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一般的根本原因何在?

一方面,一二年級的學習有幼兒園提前學習打下的底子,再加上學科內容簡單,所以應付起來還算從容。然而,到了四五年級以後,學科所涉及知識領域、範圍、難度都有相應擴展,焦頭爛額到處是漏洞,學習起來便各種吃力。另一方面,不少家長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不好的常規應對方法,基本上都是浮於表面的催催催:“你怎麼還不去做作業?快去!”“你的腦子叫驢踢了是不是?”“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也不會做?”“你這寫的什麼呀?像狗爬一樣,寫的太差了!”“下次再考這麼點分數,你就給我滾……”總之是,這些浮於表面的催促壓根兒就沒幫助到孩子,還會無形中使孩子更加焦慮和自卑。那麼,家長到底應當從何做、怎麼做才能從根子上解決以上這些有可能存在的問題呢,至少要釐清三個維度的問題:

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1、孩子的“智商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前提

孩子“智商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前提。個別孩子在學習新知識方面確實存在先天落後於人的硬傷,但這隻佔正常上小學的孩子們的千分之一二。絕大多數小學生成績提不上去主要是兩個方面原因導致:

一是動機問題,而動機問題與情緒和人格有關;

二是能力問題,能力問題與智力和加工速度有關。

是故,小學生學習成績有效提升的硬前提至少得包括兩個維度,一是生理前提,二是心理前提。

第一,生理前提:無智商方面生理疾病

生理前提,主要側重於無智商方面的生理疾病。換句話說,生理前提確保解決的是能力問題。如果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低下,那麼周邊的環境壓力、學習難度等方面稍有加大於他而言就是滅頂之災。對於極少數的這一類孩子,要想在暑假較短時間內提升學習成績,家長的教育策略絕對不是送輔導班就完事兒,更不是體罰、打罵說教或只管死盯考試成績全然不管孩子已經付出了百分百努力的學習過程,更不能是不管不顧孩子本身實際能力而盲目攀比、盲目催逼,最具效用和價值的方法是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簡單說就是——“能力不足,動機來補!”

第二,心理前提:無學習障礙等心理疾病

心理前提,其側重點是無學習障礙等心理疾病,簡單來說就是學習動機問題。

什麼是學習障礙呢?

是指孩子在聽說讀寫算、溝通的獲得和應用等方面表現出顯著困難的學習異常現象。這種學習異常現象是個人內在的,一般被認為是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失常。

需要重點強調的是,絕大多數人們習慣性認為孩子的學習障礙是由於老師的不當教學或家庭的不良教育等造成的,但實質上不是這樣的——學習障礙具有內隱性,是大腦功能出現落後導致的,是大腦不能直接觀察到的。而人們能直接觀察到的,只是孩子們的學習行為。

常規來說,學習障礙一般在二到四年級才會被發現。就現有被發現的人群來看,男生比女生要多出三倍,四五年級及中學學段輟學率也要高出許多——如果自家孩子是此種情形,家長就灰心喪氣地放棄嗎?絕對不能!眾所周知,就連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人物,到三歲時候還不會講話呢,就學期間還因為有學習障礙而倍感吃力呢,他的笨拙和孤僻簡直讓老師和同學無法忍受,甚至在上中學時候被任課老師親口斷言為“你將一事無成!”事實上呢?火辣辣打臉的節奏對吧?

那麼,對於學習障礙型四年級小學生,要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學習成績的提升?以數學課為例:數學學不好的孩子,家長如何幫助從而實現快速提升?可以從以是三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孩子的計劃性。

二是建立語言與空間的聯繫與轉換。那些在數學方面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內部會發生一種常人所不能夠的、不同尋常的神祕事件:那些描述數學的語言能在大腦之內轉換成空間圖像,這些孩子還能操作這些圖像,並且能夠以閃電般的速度把結果轉換成語言形式。

三是一定要高度重視低級的、準備水平的數學訓練。

所以說,家長們一旦發現自家孩子有學習障礙的話,千萬不要慌,更不要輕易就放棄。我們所周知的不少偉大人物,比如前文所述的愛因斯坦,甚至於以極強的想象力和對人類的同情心完美描寫了人們經歷愛與恐懼各種心理體驗的世界頂級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也曾經因學習障礙考試不及格而被迫退學——足夠好的家長,能夠在最恰當的時候給予孩子最適度的支持和幫助、最妥帖的依靠和保護,親子關係像潺潺流水是順暢而歡快、祕密而有度的。此種家庭生態環境下的小孩子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的表達不受阻礙,人格發展也較為全面,與此相應的,改善學習障礙及學習動機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就比較高。

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2、家長的“耐心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保障

家長的“耐心在線”是有效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的硬保障。“耐心在線”至少得包括三個層面:

第一,創環境的耐心比拼:家長有了“簡約心”,哪個孩子還會注意力不集中?

絕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不能提升的主因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最常態的罪魁禍首是家長沒能夠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最初級的環境創設,比如房間的佈置,要設置單獨的學習房間,儘量減少無關的干擾。房間內顏色越簡約越好、物品也是越少越好。物品的擺放,也一定要整潔有序、一目瞭然;與此同時,要留下大面積空白的牆壁,在符合孩子身高視覺高度的位置,仔細布置“不知不會小黑板”、“時間安排表”、“學習自問表”等清單——所謂心無旁騖方得始終,專注力是信息時代背景下成長的小孩子們最稀缺的一種能力,而簡約、簡單的家庭學習環境,極有利於孩子們專注力的培養和提升。

第二,陪學習的耐心比拼:家長有了“硬坐功”,哪個孩子又願意還磨蹭?

絕大多數小學生學習成績一般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拖拉和磨蹭根子上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如何培養和提升呢?

如果是小學低年級,家長最需要做的是接納錯誤;而四年級屬於小學中年級,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絕對強大的耐心半強制性的教會孩子進行自我控制。

家長絕對強大的耐心最簡單粗暴、最直接有效的表現方式就是“硬坐功”。

比如孩子應當做10道題家庭作業才算完成,但他只做了兩道就一門心思想著玩兒——家長該怎麼做?怎麼做才能夠扭轉並且強化培養孩子先做作業、後玩耍的自主學習和自我控制能力?最笨最蠢但是最見效、最不具有傷害性的方法就是跟孩子“比坐功”:做作業之前事先聲明,該喝水喝水、該上廁所上廁所,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到位之後,坐在書桌前開始做作業,不管多長時間做完,做完之前不許起身!做完之後才可以起身離開書桌,才可以得到自主時間、得到自由活動。第一次孩子也許磨磨蹭蹭需要兩個小時才做完10道題,那麼,這兩個小時之內家長也不要動彈,就一動不動默默的坐在孩子旁邊,拿一本書專注的去讀,該做筆記就做筆記、該寫感想就寫感想。之後每一次做家庭作業之前都進行一次這樣的聲明,然後都以這樣絕對的耐心陪著孩子一直一直坐。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孩子不願意再磨蹭拖拉!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當孩子發現他的磨蹭拖拉不能改變任何事情的時候,他就會積極的改變自己。而這種改變,持續21天以上,基本上就會形成為一個新的好習慣。

當孩子從這個新的好習慣中享受到了越來越多自主時間、自由活動的樂趣之後,他就會自發的實踐並強化這個新的好習慣。與此相應的,是作業質量與作業速度的提升,而這些提升意味著學習成績的螺旋式上升——不論這個提升會多麼緩慢或者細微,可孩子在課堂上得到老師表揚、相關科目考試成績有所提升都是實實在在的,這些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成功感,會使孩子“愛上優秀的感覺”!這種優秀的感覺,會讓孩子的自我感覺和學習狀態越來越好。如此這般,良性循環,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倚馬可待。

第三,陪檢查的耐心比拼:家長有了“軟磨功”,哪個孩子又能夠不認真?

四年級是孩子們從兒童階段進入少年階段的關鍵期。就學齡而言,又恰逢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四五年級是決定一個孩子將來學習成績的風向標!在這個心理髮育和學習習慣的關鍵節點上,孩子們至少需要完成三個轉變:

一是必須完成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

二是必須完成不良習慣到良好習慣的轉變;

三是必須完成淺度淺量學習向大量深度學習的轉變。

而要真正實現這三個轉變,家長的態度和耐心起著決定性作用——這個決定性作用的核心策略是什麼呢?是陪檢查的耐心比拼!

孩子每一樣作業做完之後,家長都要有足夠的耐心陪著孩子一起檢查。家長如果以堅定信心、極度耐心、無比細心的“軟磨功”與孩子一起,事無鉅細檢查每一個字、每一道題、每一項作業,哪個孩子又能夠不認真呢?

家長們需要高度警惕的是,四年級和三年級的孩子不一樣了。三年級的孩子也許會尋找理由掩蓋自己種種的錯誤,或者在受到委屈和挫折時候選擇沉默不語。而四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學會了尋找對自己極其有利的、極具說服力的理由,極力為自己的錯誤穿上美麗的外衣。這個美麗的外衣極具欺騙性,對習慣了孩子直來直去表達方式的家長而言,如果不能夠及時發現、及時矯正,就很容易錯過四年級這個培養良好習慣和塑造上品性格的重要時段,會給將後來的學習習慣和情緒、人格等的良性養成埋下無法承受的惡性隱患。

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3、學習“興趣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根本

有學習興趣或者沒有學習興趣,是優秀學生和後進學生之間最根本的、最具標誌性的區別。

如果說三年級之前,孩子們語文數學常常會輕而易舉拿雙百,並以此昭示學習成績的優秀,那麼四年級之後,隨著學習難度和學習深度、廣度的增加,再加上沒有幼兒園所奠定基礎的老本可吃,數學語文成績要拿雙百就難上加難了。三年級之前即便不太認真的學習,也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四年級之後就沒那麼簡單了,稍有不認真,學習成績就會一落千丈。而學習成績一旦落下來,並在這種“落後狀態”持續了段時間之後再追趕,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努力。更為嚴峻的是,如果這種“落後狀態”沒有得到及時補漏,就將會成為未來多年學習的常態結果——這種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其嚴重程度屬於永無可能回爐再造的、不可彌補的、終身性的。

那麼,對於學習和成長處於關鍵節點的四年級小學生而言,如何利用短短一個假期有效提升各科學習成績呢?家長們要堅決踐行“兩少兩多”:

“兩少兩多”之一:少講道理多教具體方法——WBS清單法

“兩手兩多”之一,是少講道理,多教具體方法。

有些家長特別能講道理,跟唐僧似的各種碎碎念,能把小妖精給念死的節奏。其實吧,信息時代背景下出生和成長的小孩子,他們講大道理的功夫遠超於大人,我家孩子一年級第二學期時候,單論大道理的話我已經不是他的對手了。所謂知行合一,大道理其實孩子們都懂,所缺的就是“行”。如何將已經知道的大道理紮紮實實落實於日常生活細細碎碎的各個行動中呢?WBS清單法,是個非常好的工具。

孩子的每一樣學習任務,相當於一個綜合性項目任務,家長如何幫助孩子保質保量完成這個項目任務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這個總的項目任務,按難易階段及實施步驟分解成若干個比較小的、更便於管理和執行的清單——這個過程概括成最簡單的兩個字就是:分解!家長幫助孩子把一個綜合性的、相對繁雜的學習任務逐步細分成不同的層級結構,並針對不同層級結構特點進一步細化、分解成一個又一個簡單可執行的、可交付成果的工作包。

WBS清單最妙的是,它可以一目瞭然清晰反映出孩子眼下面臨的、迫切攻克的每一個學習任務內部及每一個學習任務之間相互聯繫的結構,並讓孩子能夠一目瞭然的看清楚自己必須要承擔的每一個最底層元素工作包環節的責任、目標以及最頂層學習任務的全貌——一個人知道自己接下來的每一步、每一分鐘要做什麼,整個事件的難度就會被大幅度降低,踐行起來就會相當容易,全局觀相對缺乏的小孩子更是如此。

舉個例子幫助家長們更好的理解。比如家長想要教會孩子進行自我控制力的訓練和提升,就可以非常簡單的用“WBS清單法”解決這個相對務虛化、複雜化的問題:

總任務,可以列為教會孩子進行自我控制;

中層結構的目標任務,可以分解為6個子項:一是學會自我對話(停-想-做),二是時間估計訓練,三是延遲需要的滿足,四是換位思考與同情心,五是表情識別與情緒敏感訓練,六是用語言而不是動作來表達情感。

最底層工作包任務,是將這6箇中層結構目標任務,進行更加細化的分解——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更加細化的工作包分解一定要針對自家孩子的個性特點,以及目前存在的、迫切需要校正的不良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等全面展開(此環節所涉及內容多而廣,此處不贅述,有興趣的家長可以查查百度)。

家長最好把自己培養成WBS清單方面的行家,學會把最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就可以幫助自己和孩子養成做任何事情都能夠“走一步看三步甚至三十步”的常勝能力!

“兩少兩多”之二:少些催逼多給溫和等待——啟發式提問法

“兩少兩多”之二,是少些催逼,多給溫和等待。

有些家長自己小到大最受荼毒的是“快點快點”,當自己成為了家長之後對自己孩子最狠的荼毒是更加變本加厲的“快點快點快點”——催那麼緊做什麼呢?趕那麼快做什麼呢?生而為人一輩子,出生這個起點是老天定的,死亡這個終點也是老天定的,任你是天王老子也無法例外。人和人之間唯一可能不同的、能由自己決定或掌控的,只是從起點到終點這個或長或短的生命過程而已!

所以說,家長們能夠為孩子所做的最好的人生儲備,不是催他們“快快快”,而是從孩子小小時候就開始的、隨時隨地持續進行的啟發式提問——多問問孩子當時想要做的是什麼?當時事情發生的感受是什麼?對解決這個問題的想法是什麼?接下來能夠做的是什麼?從能夠做的這件事情上學到了什麼?如何把學到的東西泛化運用於其他方面?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啟發式提問?

簡言之,啟發式提問就是通過激發人潛意識之中的目標以及所思考問題的原因、感覺,針對事件發生並找出原因從而得到結果。

舉例來說,比如孩子剛剛學了三角形,並且對三角形的穩定性掌握不準。家長就可以這樣設計啟發式提問——你觀察一下咱們家中,有哪些地方、哪些東西用到了三角形的穩定性?這些地方、這些東西為什麼選用三角形而不用正方形或其他圖形結構?諸如此類,通過一連串的啟發式提問所設計和觸碰到的“啟發點”,讓孩子進行主動的、積極的、自覺的思考,從而全面掌握並學會在現實生活中靈活運用三角形的穩定性這個知識點。

當然,啟發式提問也有好有壞,好的啟發式提問設計的“啟發點”要符合四個標準:一是趣味性,二是銜接性,三是適度性,四是靈活性——家長們如果有畏難情緒的話,就想想學校的老師,想想如今廣為提倡的素質教育,其核心就是“啟發式教學”。而家庭教育生態環境中的啟發式提問,將會是孩子在學校啟發式教育教學環境下最有益的補充、融通和精進。

小結:成才的孩子,必然擁有家長足夠的耐心和溫和的等待

四年級小學生要想在較短的暑假之內,完成學習成績的有效提升,最關鍵的不是報哪個補習班、報幾個補習班,最關鍵是家長們有沒有無條件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溫和的等待。有沒有耐心的、高質量陪伴孩子,有沒有精準發現孩子們思想動態上的偏差並給予及時矯正;有沒有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習慣、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衛生習慣等,而這些良性習慣,才是真正長效且高效地助益於孩子們主動學習意願的培養、單位時間之內學習效率提升的治本之法。總之就是一句話,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多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整體表現和學習的真實過程,不盲目催逼、不盲目指責、不盲目懲罰,結合實際針對性靈活運用WBS清單法和啟發式提問法,準確分解學習目標,及時校正學習缺點,逐步實施學習目標。

"

家長緊急求助:我家孩兒四年級,學習不主動,成績沒眼看,想乘著這個暑假給好好補補,可是除了報補習班,好像也沒啥更好的辦法,到底該怎麼學習才可以提升呢?

答:謝謝邀請。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一般,原因很多:比如不重視聽、讀、背誦所以導致生字、生詞、生句子欠賬越來越多,語文成績總上不去;比如對作業或者錯題的訂正應付了事,一知半解的就抄了個答案上去,細細追問的話有許多個不知道,所以導致數學成績上不去;再比如,數學和語文成績都不行的共性可能是,課堂效率不高,聽課不專注,老師在黑板上吱吱嘎嘎寫個不停,學生在下面唧唧歪歪跑神兒不停;第四種可能是,從不主動進行課外閱讀或寫作,這種得過且過的懶惰思想導致的直接後果是理解能力、思維邏輯能力不曾隨著年齡增長而相應提升,各科成績當然“事倍功半”。

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一般的根本原因何在?

一方面,一二年級的學習有幼兒園提前學習打下的底子,再加上學科內容簡單,所以應付起來還算從容。然而,到了四五年級以後,學科所涉及知識領域、範圍、難度都有相應擴展,焦頭爛額到處是漏洞,學習起來便各種吃力。另一方面,不少家長四年級小學生成績不好的常規應對方法,基本上都是浮於表面的催催催:“你怎麼還不去做作業?快去!”“你的腦子叫驢踢了是不是?”“你怎麼連這麼簡單的題也不會做?”“你這寫的什麼呀?像狗爬一樣,寫的太差了!”“下次再考這麼點分數,你就給我滾……”總之是,這些浮於表面的催促壓根兒就沒幫助到孩子,還會無形中使孩子更加焦慮和自卑。那麼,家長到底應當從何做、怎麼做才能從根子上解決以上這些有可能存在的問題呢,至少要釐清三個維度的問題:

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1、孩子的“智商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前提

孩子“智商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前提。個別孩子在學習新知識方面確實存在先天落後於人的硬傷,但這隻佔正常上小學的孩子們的千分之一二。絕大多數小學生成績提不上去主要是兩個方面原因導致:

一是動機問題,而動機問題與情緒和人格有關;

二是能力問題,能力問題與智力和加工速度有關。

是故,小學生學習成績有效提升的硬前提至少得包括兩個維度,一是生理前提,二是心理前提。

第一,生理前提:無智商方面生理疾病

生理前提,主要側重於無智商方面的生理疾病。換句話說,生理前提確保解決的是能力問題。如果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低下,那麼周邊的環境壓力、學習難度等方面稍有加大於他而言就是滅頂之災。對於極少數的這一類孩子,要想在暑假較短時間內提升學習成績,家長的教育策略絕對不是送輔導班就完事兒,更不是體罰、打罵說教或只管死盯考試成績全然不管孩子已經付出了百分百努力的學習過程,更不能是不管不顧孩子本身實際能力而盲目攀比、盲目催逼,最具效用和價值的方法是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簡單說就是——“能力不足,動機來補!”

第二,心理前提:無學習障礙等心理疾病

心理前提,其側重點是無學習障礙等心理疾病,簡單來說就是學習動機問題。

什麼是學習障礙呢?

是指孩子在聽說讀寫算、溝通的獲得和應用等方面表現出顯著困難的學習異常現象。這種學習異常現象是個人內在的,一般被認為是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失常。

需要重點強調的是,絕大多數人們習慣性認為孩子的學習障礙是由於老師的不當教學或家庭的不良教育等造成的,但實質上不是這樣的——學習障礙具有內隱性,是大腦功能出現落後導致的,是大腦不能直接觀察到的。而人們能直接觀察到的,只是孩子們的學習行為。

常規來說,學習障礙一般在二到四年級才會被發現。就現有被發現的人群來看,男生比女生要多出三倍,四五年級及中學學段輟學率也要高出許多——如果自家孩子是此種情形,家長就灰心喪氣地放棄嗎?絕對不能!眾所周知,就連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人物,到三歲時候還不會講話呢,就學期間還因為有學習障礙而倍感吃力呢,他的笨拙和孤僻簡直讓老師和同學無法忍受,甚至在上中學時候被任課老師親口斷言為“你將一事無成!”事實上呢?火辣辣打臉的節奏對吧?

那麼,對於學習障礙型四年級小學生,要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學習成績的提升?以數學課為例:數學學不好的孩子,家長如何幫助從而實現快速提升?可以從以是三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孩子的計劃性。

二是建立語言與空間的聯繫與轉換。那些在數學方面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內部會發生一種常人所不能夠的、不同尋常的神祕事件:那些描述數學的語言能在大腦之內轉換成空間圖像,這些孩子還能操作這些圖像,並且能夠以閃電般的速度把結果轉換成語言形式。

三是一定要高度重視低級的、準備水平的數學訓練。

所以說,家長們一旦發現自家孩子有學習障礙的話,千萬不要慌,更不要輕易就放棄。我們所周知的不少偉大人物,比如前文所述的愛因斯坦,甚至於以極強的想象力和對人類的同情心完美描寫了人們經歷愛與恐懼各種心理體驗的世界頂級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也曾經因學習障礙考試不及格而被迫退學——足夠好的家長,能夠在最恰當的時候給予孩子最適度的支持和幫助、最妥帖的依靠和保護,親子關係像潺潺流水是順暢而歡快、祕密而有度的。此種家庭生態環境下的小孩子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的表達不受阻礙,人格發展也較為全面,與此相應的,改善學習障礙及學習動機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就比較高。

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2、家長的“耐心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保障

家長的“耐心在線”是有效提升孩子學習成績的硬保障。“耐心在線”至少得包括三個層面:

第一,創環境的耐心比拼:家長有了“簡約心”,哪個孩子還會注意力不集中?

絕大多數孩子學習成績不能提升的主因是注意力不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最常態的罪魁禍首是家長沒能夠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最初級的環境創設,比如房間的佈置,要設置單獨的學習房間,儘量減少無關的干擾。房間內顏色越簡約越好、物品也是越少越好。物品的擺放,也一定要整潔有序、一目瞭然;與此同時,要留下大面積空白的牆壁,在符合孩子身高視覺高度的位置,仔細布置“不知不會小黑板”、“時間安排表”、“學習自問表”等清單——所謂心無旁騖方得始終,專注力是信息時代背景下成長的小孩子們最稀缺的一種能力,而簡約、簡單的家庭學習環境,極有利於孩子們專注力的培養和提升。

第二,陪學習的耐心比拼:家長有了“硬坐功”,哪個孩子又願意還磨蹭?

絕大多數小學生學習成績一般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做事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拖拉和磨蹭根子上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如何培養和提升呢?

如果是小學低年級,家長最需要做的是接納錯誤;而四年級屬於小學中年級,家長最需要做的就是以自己絕對強大的耐心半強制性的教會孩子進行自我控制。

家長絕對強大的耐心最簡單粗暴、最直接有效的表現方式就是“硬坐功”。

比如孩子應當做10道題家庭作業才算完成,但他只做了兩道就一門心思想著玩兒——家長該怎麼做?怎麼做才能夠扭轉並且強化培養孩子先做作業、後玩耍的自主學習和自我控制能力?最笨最蠢但是最見效、最不具有傷害性的方法就是跟孩子“比坐功”:做作業之前事先聲明,該喝水喝水、該上廁所上廁所,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到位之後,坐在書桌前開始做作業,不管多長時間做完,做完之前不許起身!做完之後才可以起身離開書桌,才可以得到自主時間、得到自由活動。第一次孩子也許磨磨蹭蹭需要兩個小時才做完10道題,那麼,這兩個小時之內家長也不要動彈,就一動不動默默的坐在孩子旁邊,拿一本書專注的去讀,該做筆記就做筆記、該寫感想就寫感想。之後每一次做家庭作業之前都進行一次這樣的聲明,然後都以這樣絕對的耐心陪著孩子一直一直坐。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孩子不願意再磨蹭拖拉!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當孩子發現他的磨蹭拖拉不能改變任何事情的時候,他就會積極的改變自己。而這種改變,持續21天以上,基本上就會形成為一個新的好習慣。

當孩子從這個新的好習慣中享受到了越來越多自主時間、自由活動的樂趣之後,他就會自發的實踐並強化這個新的好習慣。與此相應的,是作業質量與作業速度的提升,而這些提升意味著學習成績的螺旋式上升——不論這個提升會多麼緩慢或者細微,可孩子在課堂上得到老師表揚、相關科目考試成績有所提升都是實實在在的,這些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成功感,會使孩子“愛上優秀的感覺”!這種優秀的感覺,會讓孩子的自我感覺和學習狀態越來越好。如此這般,良性循環,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倚馬可待。

第三,陪檢查的耐心比拼:家長有了“軟磨功”,哪個孩子又能夠不認真?

四年級是孩子們從兒童階段進入少年階段的關鍵期。就學齡而言,又恰逢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四五年級是決定一個孩子將來學習成績的風向標!在這個心理髮育和學習習慣的關鍵節點上,孩子們至少需要完成三個轉變:

一是必須完成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

二是必須完成不良習慣到良好習慣的轉變;

三是必須完成淺度淺量學習向大量深度學習的轉變。

而要真正實現這三個轉變,家長的態度和耐心起著決定性作用——這個決定性作用的核心策略是什麼呢?是陪檢查的耐心比拼!

孩子每一樣作業做完之後,家長都要有足夠的耐心陪著孩子一起檢查。家長如果以堅定信心、極度耐心、無比細心的“軟磨功”與孩子一起,事無鉅細檢查每一個字、每一道題、每一項作業,哪個孩子又能夠不認真呢?

家長們需要高度警惕的是,四年級和三年級的孩子不一樣了。三年級的孩子也許會尋找理由掩蓋自己種種的錯誤,或者在受到委屈和挫折時候選擇沉默不語。而四年級學生,他們已經學會了尋找對自己極其有利的、極具說服力的理由,極力為自己的錯誤穿上美麗的外衣。這個美麗的外衣極具欺騙性,對習慣了孩子直來直去表達方式的家長而言,如果不能夠及時發現、及時矯正,就很容易錯過四年級這個培養良好習慣和塑造上品性格的重要時段,會給將後來的學習習慣和情緒、人格等的良性養成埋下無法承受的惡性隱患。

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3、學習“興趣在線”,是有效提升學習成績的硬根本

有學習興趣或者沒有學習興趣,是優秀學生和後進學生之間最根本的、最具標誌性的區別。

如果說三年級之前,孩子們語文數學常常會輕而易舉拿雙百,並以此昭示學習成績的優秀,那麼四年級之後,隨著學習難度和學習深度、廣度的增加,再加上沒有幼兒園所奠定基礎的老本可吃,數學語文成績要拿雙百就難上加難了。三年級之前即便不太認真的學習,也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四年級之後就沒那麼簡單了,稍有不認真,學習成績就會一落千丈。而學習成績一旦落下來,並在這種“落後狀態”持續了段時間之後再追趕,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努力。更為嚴峻的是,如果這種“落後狀態”沒有得到及時補漏,就將會成為未來多年學習的常態結果——這種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其嚴重程度屬於永無可能回爐再造的、不可彌補的、終身性的。

那麼,對於學習和成長處於關鍵節點的四年級小學生而言,如何利用短短一個假期有效提升各科學習成績呢?家長們要堅決踐行“兩少兩多”:

“兩少兩多”之一:少講道理多教具體方法——WBS清單法

“兩手兩多”之一,是少講道理,多教具體方法。

有些家長特別能講道理,跟唐僧似的各種碎碎念,能把小妖精給念死的節奏。其實吧,信息時代背景下出生和成長的小孩子,他們講大道理的功夫遠超於大人,我家孩子一年級第二學期時候,單論大道理的話我已經不是他的對手了。所謂知行合一,大道理其實孩子們都懂,所缺的就是“行”。如何將已經知道的大道理紮紮實實落實於日常生活細細碎碎的各個行動中呢?WBS清單法,是個非常好的工具。

孩子的每一樣學習任務,相當於一個綜合性項目任務,家長如何幫助孩子保質保量完成這個項目任務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這個總的項目任務,按難易階段及實施步驟分解成若干個比較小的、更便於管理和執行的清單——這個過程概括成最簡單的兩個字就是:分解!家長幫助孩子把一個綜合性的、相對繁雜的學習任務逐步細分成不同的層級結構,並針對不同層級結構特點進一步細化、分解成一個又一個簡單可執行的、可交付成果的工作包。

WBS清單最妙的是,它可以一目瞭然清晰反映出孩子眼下面臨的、迫切攻克的每一個學習任務內部及每一個學習任務之間相互聯繫的結構,並讓孩子能夠一目瞭然的看清楚自己必須要承擔的每一個最底層元素工作包環節的責任、目標以及最頂層學習任務的全貌——一個人知道自己接下來的每一步、每一分鐘要做什麼,整個事件的難度就會被大幅度降低,踐行起來就會相當容易,全局觀相對缺乏的小孩子更是如此。

舉個例子幫助家長們更好的理解。比如家長想要教會孩子進行自我控制力的訓練和提升,就可以非常簡單的用“WBS清單法”解決這個相對務虛化、複雜化的問題:

總任務,可以列為教會孩子進行自我控制;

中層結構的目標任務,可以分解為6個子項:一是學會自我對話(停-想-做),二是時間估計訓練,三是延遲需要的滿足,四是換位思考與同情心,五是表情識別與情緒敏感訓練,六是用語言而不是動作來表達情感。

最底層工作包任務,是將這6箇中層結構目標任務,進行更加細化的分解——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更加細化的工作包分解一定要針對自家孩子的個性特點,以及目前存在的、迫切需要校正的不良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等全面展開(此環節所涉及內容多而廣,此處不贅述,有興趣的家長可以查查百度)。

家長最好把自己培養成WBS清單方面的行家,學會把最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就可以幫助自己和孩子養成做任何事情都能夠“走一步看三步甚至三十步”的常勝能力!

“兩少兩多”之二:少些催逼多給溫和等待——啟發式提問法

“兩少兩多”之二,是少些催逼,多給溫和等待。

有些家長自己小到大最受荼毒的是“快點快點”,當自己成為了家長之後對自己孩子最狠的荼毒是更加變本加厲的“快點快點快點”——催那麼緊做什麼呢?趕那麼快做什麼呢?生而為人一輩子,出生這個起點是老天定的,死亡這個終點也是老天定的,任你是天王老子也無法例外。人和人之間唯一可能不同的、能由自己決定或掌控的,只是從起點到終點這個或長或短的生命過程而已!

所以說,家長們能夠為孩子所做的最好的人生儲備,不是催他們“快快快”,而是從孩子小小時候就開始的、隨時隨地持續進行的啟發式提問——多問問孩子當時想要做的是什麼?當時事情發生的感受是什麼?對解決這個問題的想法是什麼?接下來能夠做的是什麼?從能夠做的這件事情上學到了什麼?如何把學到的東西泛化運用於其他方面?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啟發式提問?

簡言之,啟發式提問就是通過激發人潛意識之中的目標以及所思考問題的原因、感覺,針對事件發生並找出原因從而得到結果。

舉例來說,比如孩子剛剛學了三角形,並且對三角形的穩定性掌握不準。家長就可以這樣設計啟發式提問——你觀察一下咱們家中,有哪些地方、哪些東西用到了三角形的穩定性?這些地方、這些東西為什麼選用三角形而不用正方形或其他圖形結構?諸如此類,通過一連串的啟發式提問所設計和觸碰到的“啟發點”,讓孩子進行主動的、積極的、自覺的思考,從而全面掌握並學會在現實生活中靈活運用三角形的穩定性這個知識點。

當然,啟發式提問也有好有壞,好的啟發式提問設計的“啟發點”要符合四個標準:一是趣味性,二是銜接性,三是適度性,四是靈活性——家長們如果有畏難情緒的話,就想想學校的老師,想想如今廣為提倡的素質教育,其核心就是“啟發式教學”。而家庭教育生態環境中的啟發式提問,將會是孩子在學校啟發式教育教學環境下最有益的補充、融通和精進。

小結:成才的孩子,必然擁有家長足夠的耐心和溫和的等待

四年級小學生要想在較短的暑假之內,完成學習成績的有效提升,最關鍵的不是報哪個補習班、報幾個補習班,最關鍵是家長們有沒有無條件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溫和的等待。有沒有耐心的、高質量陪伴孩子,有沒有精準發現孩子們思想動態上的偏差並給予及時矯正;有沒有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習慣、學習習慣、思維習慣、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衛生習慣等,而這些良性習慣,才是真正長效且高效地助益於孩子們主動學習意願的培養、單位時間之內學習效率提升的治本之法。總之就是一句話,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多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整體表現和學習的真實過程,不盲目催逼、不盲目指責、不盲目懲罰,結合實際針對性靈活運用WBS清單法和啟發式提問法,準確分解學習目標,及時校正學習缺點,逐步實施學習目標。

四年級“後進生”到“先進生”的轉化與躍遷,需要家長做什麼?

祁雲:擅散文,善評論。專注於家庭教育、寫作輔導、華夏大語文教學研究。

原創版權: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並註明出處。(plqiyun)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