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是什麼時候?這個時間段,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

不完美媽媽 藝術 服裝 音樂 ZM沫媽談育兒 2019-04-19

中國有句老話說“三歲定八十”,人類的大腦是唯一在出生後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歲前。三歲前,大腦會發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這三年裡,使大腦建立神經連接的條件是什麼呢?是語言,具體來說,是父母的語言。

一個正在迅速發育的大腦,會通過聽覺和視覺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把大腦比喻成一臺機器,父母的言行就是在為孩子創造超級機器的過程。

寶寶剛生下來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說,然而這只是表象,他們的大腦正在迅速發育。一直要到孩子較大甚至入學之後,父母才會發現,有些孩子似乎特別聰明,反應敏捷;有些孩子即使很努力,成績也無法提升;有些孩子對藝術敏感,有些孩子對音樂敏感,等等。

遺憾的是,當父母足以發現這些特點之時,孩子的大腦已經基本定型了。不同的大腦或者利於學習理工科,或者利於學習藝術專業,或者什麼也不擅長。然而這臺大腦機器,恰恰是父母以每一句話為材料,親自搭建的。

三歲孩子累計聽到的單詞量,腦力勞動家庭是4500萬個,貧困家庭是1300萬個,兩者相差3200萬個單詞量。

0-3碎,大腦沒一秒都會產生700到1000條額外的類神經連接,刺激越多,就會搭建越多的腦回路,而後則開始削弱、淘汰不常用或較弱的類神經連接。

語言風格塑造兒童不同的思維模式。

1、長期在指著、命令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否定自摸,自控力差。

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是什麼時候?這個時間段,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

2、被稱讚天賦、結果的孩子易形成固定型思維,面對挑戰和失敗更容易選擇放棄。

3、基於過程,被稱讚努力、堅毅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長型思維模式,更願意接受調整。

所以真正的教育,從孩子剛出生的第一天就開始了,學校並不是教育的起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是父母對孩子早期教育的一種檢驗。

很多老一輩的人多認為三歲以前的孩子什麼都不懂,認為三歲以前,都不用教。而很多父母工作忙,扔給自己父母帶最好,只要等孩子長大了教育就好,她們完全不長大三歲以前對孩子的教育來講是多麼的重要。

三歲以前沒有懂得約束孩子,對孩子說不,所以長大後,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逆反的心裡,會覺得越長大,孩子越不聽話。

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是什麼時候?這個時間段,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

現在很多人的悲哀就是覺得錢大於一切,認為自己賺的錢越多,將來對孩子越好。

送孩子到最好的學校進行教育啦,給孩子買最好的衣服,報各種的培訓班,但是他們往往都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對我們父母沒有感情,賺再多的錢,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呢?

所以沫媽覺得,三歲以前,孩子能自己帶就自己帶,每天都要和孩子嘮嘮叨叨,從小事就要開始教育孩子,三歲看到大,希望能幫助各位媽媽。

《父母的語音》這本書沫媽推介給各位家長看看,對孩子,對自己都很有幫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