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不完美媽媽 心理學 家庭教育 文章 有夢想的唐糖 2019-08-04
"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養育者"(一般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其中一點在於一個人最初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主要建立在養育者對ta的態度和評判之上,這些評判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成為其人格中"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

心理諮詢師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價值中立原則"。不能真正放下評判性態度的諮詢師,是成長不夠的諮詢師,會對來訪者和自身都造成傷害。而作為父母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所以,"放下評判性態度"是為人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方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探討"中立性態度"(非評判性態度)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

"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養育者"(一般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其中一點在於一個人最初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主要建立在養育者對ta的態度和評判之上,這些評判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成為其人格中"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

心理諮詢師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價值中立原則"。不能真正放下評判性態度的諮詢師,是成長不夠的諮詢師,會對來訪者和自身都造成傷害。而作為父母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所以,"放下評判性態度"是為人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方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探討"中立性態度"(非評判性態度)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1.以"好壞"標準評價孩子=對孩子實施"有條件的愛"

總有人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其實這樣的觀點並不準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在年輕力壯、有生育能力的時候,是擁有選擇權的。相比較父母,嬰兒格外脆弱。簡單說,父母如果沒有了子女,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可以再次獲得新的子女,而子女如果失去了父母的照顧,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相比較父母對子女的愛,孩子才是父母忠誠的追隨者,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純粹無私的,這種忠誠和愛,是一種天性。

正因如此,孩子會特別在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在意父母的臉色、評價等等,孩子越幼小,這種在意就越明顯,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前兩天刷抖音,看到一個母親給一個嬰兒拍攝的視頻。她將視頻起名為"瓊瑤奶奶可以收了她"。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裡,媽媽先是問孩子:"你怎麼吃那麼多啊?",孩子的反應,是衝著媽媽甜甜的笑,媽媽接著逗她:"吃那麼多,不喜歡你,不要你了",聽聞此言,孩子馬上露出了委屈的表情,開始吭哧吭哧的抽泣,這時,媽媽又趕緊安慰孩子:"要你,要你",孩子的情緒才又逐漸恢復了平靜。

相信這位視頻中的媽媽從本心上對孩子並無惡意,反而還覺得孩子豐富多變的面目表情很有意思。但是她這種"逗"孩子的方式卻非常不可取——這樣一個無心之舉,卻會給孩子稚嫩的心靈留下陰影。同時,從這個嬰兒對媽媽的反饋中,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父母的評價性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不經意的眼神、動作、表情、語言中,都包含著一個成年人的"好惡" 標準,這些標準會準確無誤的傳導到孩子那裡當父母對孩子持否定性的態度時,孩子的認知首先是"我惹媽媽生氣了",其次是"我做錯了",再接著,"我是不好的"的信念就會在潛意識裡萌發。

道理說出來很簡單,但是具體實施卻很困難,因為沒有"評判性思維"的成年人實在是太少了。一個人在其社會化的進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標準",將這些標準施加到孩子的撫養過程中,就會給到孩子"有條件的愛"。具體表現是:你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是高興、滿意的,你不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會生氣,對你施以懲罰。孩子也會因此產生一種深入骨髓的信念:從我最信任和愛戴的父母那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我是"好"的、"乖"的、"懂事"的時,才配得到父母的愛。

我們必須充分的理解心理學範疇的"信念"的含義。它指的是堅信某種觀點的正確性,並用來支配自己行動的個性傾向性。它是認識和情感的"合金"——消極的情感體驗會阻礙一個人對社會義務的認識,影響著一個人的認識向信念的轉化;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則正好相反。

從這個角度,我們很容易看懂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人格中的"低配得感"等一系列問題的來源所在——它就來自於父母"有條件的愛"裡。

"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養育者"(一般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其中一點在於一個人最初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主要建立在養育者對ta的態度和評判之上,這些評判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成為其人格中"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

心理諮詢師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價值中立原則"。不能真正放下評判性態度的諮詢師,是成長不夠的諮詢師,會對來訪者和自身都造成傷害。而作為父母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所以,"放下評判性態度"是為人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方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探討"中立性態度"(非評判性態度)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1.以"好壞"標準評價孩子=對孩子實施"有條件的愛"

總有人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其實這樣的觀點並不準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在年輕力壯、有生育能力的時候,是擁有選擇權的。相比較父母,嬰兒格外脆弱。簡單說,父母如果沒有了子女,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可以再次獲得新的子女,而子女如果失去了父母的照顧,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相比較父母對子女的愛,孩子才是父母忠誠的追隨者,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純粹無私的,這種忠誠和愛,是一種天性。

正因如此,孩子會特別在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在意父母的臉色、評價等等,孩子越幼小,這種在意就越明顯,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前兩天刷抖音,看到一個母親給一個嬰兒拍攝的視頻。她將視頻起名為"瓊瑤奶奶可以收了她"。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裡,媽媽先是問孩子:"你怎麼吃那麼多啊?",孩子的反應,是衝著媽媽甜甜的笑,媽媽接著逗她:"吃那麼多,不喜歡你,不要你了",聽聞此言,孩子馬上露出了委屈的表情,開始吭哧吭哧的抽泣,這時,媽媽又趕緊安慰孩子:"要你,要你",孩子的情緒才又逐漸恢復了平靜。

相信這位視頻中的媽媽從本心上對孩子並無惡意,反而還覺得孩子豐富多變的面目表情很有意思。但是她這種"逗"孩子的方式卻非常不可取——這樣一個無心之舉,卻會給孩子稚嫩的心靈留下陰影。同時,從這個嬰兒對媽媽的反饋中,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父母的評價性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不經意的眼神、動作、表情、語言中,都包含著一個成年人的"好惡" 標準,這些標準會準確無誤的傳導到孩子那裡當父母對孩子持否定性的態度時,孩子的認知首先是"我惹媽媽生氣了",其次是"我做錯了",再接著,"我是不好的"的信念就會在潛意識裡萌發。

道理說出來很簡單,但是具體實施卻很困難,因為沒有"評判性思維"的成年人實在是太少了。一個人在其社會化的進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標準",將這些標準施加到孩子的撫養過程中,就會給到孩子"有條件的愛"。具體表現是:你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是高興、滿意的,你不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會生氣,對你施以懲罰。孩子也會因此產生一種深入骨髓的信念:從我最信任和愛戴的父母那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我是"好"的、"乖"的、"懂事"的時,才配得到父母的愛。

我們必須充分的理解心理學範疇的"信念"的含義。它指的是堅信某種觀點的正確性,並用來支配自己行動的個性傾向性。它是認識和情感的"合金"——消極的情感體驗會阻礙一個人對社會義務的認識,影響著一個人的認識向信念的轉化;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則正好相反。

從這個角度,我們很容易看懂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人格中的"低配得感"等一系列問題的來源所在——它就來自於父母"有條件的愛"裡。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2."容易兒童"vs"困難兒童":評判性態度會帶來改變命運的心理暗示

一個產科主任依據新生兒的表現,大體將其分為兩類:"容易兒童"和"困難兒童",前者指一些"易撫養"的兒童,能吃愛睡,比較好帶,後者指的是一些"不易撫養"的孩子,愛哭鬧,脾氣大,難滿足。

很多人都會用"天生"來解釋人格的差異,但是卻忽視了看似天生背後的人格塑形。

一個新生兒,ta偶然一次在沒有獲得滿足的情況下一直哭鬧的現象,如果被ta的父母注意到,並依此來"認定"這個孩子很難帶,天生脾氣大……那麼在之後和這個嬰兒的相處中,父母就會有意無意的關注孩子的這個"特徵",並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準確的,不止如此,家長可能還會為自己的"判斷"找到一些證據,例如分析出孩子的這個特徵遺傳自家族中的誰,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是一種可以被"催眠"的動物,而暗示,也是一種催眠,它會"神奇的"顯現它的結果。無形的暗示,透過細微的表情、動作、神態等方面表現出來,準確無誤的被孩子接收。然後孩子就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注意,我所指的"期待",是無意識的層面的,也就是來自暗示的塑形作用。

那些被"期待"為難撫養的兒童,變得越來越難帶,那些被"期待"為易於撫養的兒童,則變得越來越可人,這種暗示很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

弗洛伊德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於6歲之前,而現代精神分析學派克萊因則最終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義在出生4-6個月之內。很多成年後接受心理治療的人,會對他們幼年的記憶很模糊,但實際上,不管意識層面是否有清楚的記憶,這些潛意識的裡"條件反射",已經深入骨髓,成為核心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毫不誇張的說,父母就是在用無意識的期待改寫的孩子命運。這裡面有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更關注一個人謙虛謹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反求諸己等人格品質。這樣的文化氛圍,使得國人整體羞於談論成績,而比較關注"錯誤",也使很多家長陷入了一種"你改了錯,就成了好的"的教育誤區

這種教育邏輯,也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當父母總是關注孩子的不足時,其實也就等於"負向強化"了孩子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家長越用力,孩子越"倒退"的根本原因。

家長們需要明白:你的關注點在哪,孩子就在哪

"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養育者"(一般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其中一點在於一個人最初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主要建立在養育者對ta的態度和評判之上,這些評判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成為其人格中"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

心理諮詢師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價值中立原則"。不能真正放下評判性態度的諮詢師,是成長不夠的諮詢師,會對來訪者和自身都造成傷害。而作為父母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所以,"放下評判性態度"是為人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方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探討"中立性態度"(非評判性態度)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1.以"好壞"標準評價孩子=對孩子實施"有條件的愛"

總有人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其實這樣的觀點並不準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在年輕力壯、有生育能力的時候,是擁有選擇權的。相比較父母,嬰兒格外脆弱。簡單說,父母如果沒有了子女,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可以再次獲得新的子女,而子女如果失去了父母的照顧,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相比較父母對子女的愛,孩子才是父母忠誠的追隨者,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純粹無私的,這種忠誠和愛,是一種天性。

正因如此,孩子會特別在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在意父母的臉色、評價等等,孩子越幼小,這種在意就越明顯,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前兩天刷抖音,看到一個母親給一個嬰兒拍攝的視頻。她將視頻起名為"瓊瑤奶奶可以收了她"。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裡,媽媽先是問孩子:"你怎麼吃那麼多啊?",孩子的反應,是衝著媽媽甜甜的笑,媽媽接著逗她:"吃那麼多,不喜歡你,不要你了",聽聞此言,孩子馬上露出了委屈的表情,開始吭哧吭哧的抽泣,這時,媽媽又趕緊安慰孩子:"要你,要你",孩子的情緒才又逐漸恢復了平靜。

相信這位視頻中的媽媽從本心上對孩子並無惡意,反而還覺得孩子豐富多變的面目表情很有意思。但是她這種"逗"孩子的方式卻非常不可取——這樣一個無心之舉,卻會給孩子稚嫩的心靈留下陰影。同時,從這個嬰兒對媽媽的反饋中,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父母的評價性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不經意的眼神、動作、表情、語言中,都包含著一個成年人的"好惡" 標準,這些標準會準確無誤的傳導到孩子那裡當父母對孩子持否定性的態度時,孩子的認知首先是"我惹媽媽生氣了",其次是"我做錯了",再接著,"我是不好的"的信念就會在潛意識裡萌發。

道理說出來很簡單,但是具體實施卻很困難,因為沒有"評判性思維"的成年人實在是太少了。一個人在其社會化的進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標準",將這些標準施加到孩子的撫養過程中,就會給到孩子"有條件的愛"。具體表現是:你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是高興、滿意的,你不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會生氣,對你施以懲罰。孩子也會因此產生一種深入骨髓的信念:從我最信任和愛戴的父母那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我是"好"的、"乖"的、"懂事"的時,才配得到父母的愛。

我們必須充分的理解心理學範疇的"信念"的含義。它指的是堅信某種觀點的正確性,並用來支配自己行動的個性傾向性。它是認識和情感的"合金"——消極的情感體驗會阻礙一個人對社會義務的認識,影響著一個人的認識向信念的轉化;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則正好相反。

從這個角度,我們很容易看懂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人格中的"低配得感"等一系列問題的來源所在——它就來自於父母"有條件的愛"裡。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2."容易兒童"vs"困難兒童":評判性態度會帶來改變命運的心理暗示

一個產科主任依據新生兒的表現,大體將其分為兩類:"容易兒童"和"困難兒童",前者指一些"易撫養"的兒童,能吃愛睡,比較好帶,後者指的是一些"不易撫養"的孩子,愛哭鬧,脾氣大,難滿足。

很多人都會用"天生"來解釋人格的差異,但是卻忽視了看似天生背後的人格塑形。

一個新生兒,ta偶然一次在沒有獲得滿足的情況下一直哭鬧的現象,如果被ta的父母注意到,並依此來"認定"這個孩子很難帶,天生脾氣大……那麼在之後和這個嬰兒的相處中,父母就會有意無意的關注孩子的這個"特徵",並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準確的,不止如此,家長可能還會為自己的"判斷"找到一些證據,例如分析出孩子的這個特徵遺傳自家族中的誰,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是一種可以被"催眠"的動物,而暗示,也是一種催眠,它會"神奇的"顯現它的結果。無形的暗示,透過細微的表情、動作、神態等方面表現出來,準確無誤的被孩子接收。然後孩子就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注意,我所指的"期待",是無意識的層面的,也就是來自暗示的塑形作用。

那些被"期待"為難撫養的兒童,變得越來越難帶,那些被"期待"為易於撫養的兒童,則變得越來越可人,這種暗示很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

弗洛伊德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於6歲之前,而現代精神分析學派克萊因則最終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義在出生4-6個月之內。很多成年後接受心理治療的人,會對他們幼年的記憶很模糊,但實際上,不管意識層面是否有清楚的記憶,這些潛意識的裡"條件反射",已經深入骨髓,成為核心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毫不誇張的說,父母就是在用無意識的期待改寫的孩子命運。這裡面有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更關注一個人謙虛謹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反求諸己等人格品質。這樣的文化氛圍,使得國人整體羞於談論成績,而比較關注"錯誤",也使很多家長陷入了一種"你改了錯,就成了好的"的教育誤區

這種教育邏輯,也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當父母總是關注孩子的不足時,其實也就等於"負向強化"了孩子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家長越用力,孩子越"倒退"的根本原因。

家長們需要明白:你的關注點在哪,孩子就在哪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3.賞識教育,疑點重重。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我們希望家長對孩子持"中立"的態度,既不過分強調“問題"、"缺點",在積極關注的方面也需要適度

很多父母對積極關注的理解非常淺薄,這也是一種二元思維的展示:既然總說缺點不好,那就經常誇讚孩子吧。

相比較關注缺點帶來的傷害體驗,似乎賞識教育會帶來比較積極的結果,但它同樣需要警惕。

首先,誇讚本身大有講究,誇什麼,不誇什麼,什麼時候誇,應該怎麼誇….這裡面大有學問,誇讚的分寸與結果的關聯,可以用"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形容。很多家長習慣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麼挑剔指責,要麼天天誇讚,只解其表,不懂其中的深意,這樣做,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其次,賞識需有度。一些家長嚐到了鼓勵、表揚的甜頭,就把這種方法當成是教育孩子的法寶。但實際上,凡事都應掌握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一但超出範圍,就會產生不良的結果。這一點,在賞識孩子方面,同樣適用。

第三,過分賞識會令孩子逆商偏低。雖然每個人都需要自我價值感,需要被人認可,但是被讚賞太多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不能接受失敗"的現象,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自尊心強"的表現,其實這是過分在意結果、成績、讚賞等外在獎勵的表現,需要引起重視。

第四,過分賞識會讓孩子創造力下降。當孩子過分的關注外界認可時,就會下意識的"保護"自己的勝利果實,做事求穩,只做自己有把握能獲得讚賞的事情,這無形當中就扼殺了孩子的探索和創造能力。只有心無旁騖的探索,才能發現真正的興趣,獲得真正的成功。

第五,歸根到底,賞識教育的不良結果會表現在孩子的人格方面。不僅有前面提到的逆商低,創造力下降,還包括成功的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向外求"的物化主義者,孩子過分關注外界,就很難發展內心的力量。這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意義更為深遠,影響更加廣泛的損失。

"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養育者"(一般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其中一點在於一個人最初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主要建立在養育者對ta的態度和評判之上,這些評判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成為其人格中"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

心理諮詢師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價值中立原則"。不能真正放下評判性態度的諮詢師,是成長不夠的諮詢師,會對來訪者和自身都造成傷害。而作為父母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所以,"放下評判性態度"是為人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方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探討"中立性態度"(非評判性態度)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1.以"好壞"標準評價孩子=對孩子實施"有條件的愛"

總有人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其實這樣的觀點並不準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在年輕力壯、有生育能力的時候,是擁有選擇權的。相比較父母,嬰兒格外脆弱。簡單說,父母如果沒有了子女,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可以再次獲得新的子女,而子女如果失去了父母的照顧,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相比較父母對子女的愛,孩子才是父母忠誠的追隨者,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純粹無私的,這種忠誠和愛,是一種天性。

正因如此,孩子會特別在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在意父母的臉色、評價等等,孩子越幼小,這種在意就越明顯,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前兩天刷抖音,看到一個母親給一個嬰兒拍攝的視頻。她將視頻起名為"瓊瑤奶奶可以收了她"。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裡,媽媽先是問孩子:"你怎麼吃那麼多啊?",孩子的反應,是衝著媽媽甜甜的笑,媽媽接著逗她:"吃那麼多,不喜歡你,不要你了",聽聞此言,孩子馬上露出了委屈的表情,開始吭哧吭哧的抽泣,這時,媽媽又趕緊安慰孩子:"要你,要你",孩子的情緒才又逐漸恢復了平靜。

相信這位視頻中的媽媽從本心上對孩子並無惡意,反而還覺得孩子豐富多變的面目表情很有意思。但是她這種"逗"孩子的方式卻非常不可取——這樣一個無心之舉,卻會給孩子稚嫩的心靈留下陰影。同時,從這個嬰兒對媽媽的反饋中,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父母的評價性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不經意的眼神、動作、表情、語言中,都包含著一個成年人的"好惡" 標準,這些標準會準確無誤的傳導到孩子那裡當父母對孩子持否定性的態度時,孩子的認知首先是"我惹媽媽生氣了",其次是"我做錯了",再接著,"我是不好的"的信念就會在潛意識裡萌發。

道理說出來很簡單,但是具體實施卻很困難,因為沒有"評判性思維"的成年人實在是太少了。一個人在其社會化的進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標準",將這些標準施加到孩子的撫養過程中,就會給到孩子"有條件的愛"。具體表現是:你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是高興、滿意的,你不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會生氣,對你施以懲罰。孩子也會因此產生一種深入骨髓的信念:從我最信任和愛戴的父母那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我是"好"的、"乖"的、"懂事"的時,才配得到父母的愛。

我們必須充分的理解心理學範疇的"信念"的含義。它指的是堅信某種觀點的正確性,並用來支配自己行動的個性傾向性。它是認識和情感的"合金"——消極的情感體驗會阻礙一個人對社會義務的認識,影響著一個人的認識向信念的轉化;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則正好相反。

從這個角度,我們很容易看懂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人格中的"低配得感"等一系列問題的來源所在——它就來自於父母"有條件的愛"裡。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2."容易兒童"vs"困難兒童":評判性態度會帶來改變命運的心理暗示

一個產科主任依據新生兒的表現,大體將其分為兩類:"容易兒童"和"困難兒童",前者指一些"易撫養"的兒童,能吃愛睡,比較好帶,後者指的是一些"不易撫養"的孩子,愛哭鬧,脾氣大,難滿足。

很多人都會用"天生"來解釋人格的差異,但是卻忽視了看似天生背後的人格塑形。

一個新生兒,ta偶然一次在沒有獲得滿足的情況下一直哭鬧的現象,如果被ta的父母注意到,並依此來"認定"這個孩子很難帶,天生脾氣大……那麼在之後和這個嬰兒的相處中,父母就會有意無意的關注孩子的這個"特徵",並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準確的,不止如此,家長可能還會為自己的"判斷"找到一些證據,例如分析出孩子的這個特徵遺傳自家族中的誰,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是一種可以被"催眠"的動物,而暗示,也是一種催眠,它會"神奇的"顯現它的結果。無形的暗示,透過細微的表情、動作、神態等方面表現出來,準確無誤的被孩子接收。然後孩子就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注意,我所指的"期待",是無意識的層面的,也就是來自暗示的塑形作用。

那些被"期待"為難撫養的兒童,變得越來越難帶,那些被"期待"為易於撫養的兒童,則變得越來越可人,這種暗示很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

弗洛伊德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於6歲之前,而現代精神分析學派克萊因則最終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義在出生4-6個月之內。很多成年後接受心理治療的人,會對他們幼年的記憶很模糊,但實際上,不管意識層面是否有清楚的記憶,這些潛意識的裡"條件反射",已經深入骨髓,成為核心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毫不誇張的說,父母就是在用無意識的期待改寫的孩子命運。這裡面有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更關注一個人謙虛謹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反求諸己等人格品質。這樣的文化氛圍,使得國人整體羞於談論成績,而比較關注"錯誤",也使很多家長陷入了一種"你改了錯,就成了好的"的教育誤區

這種教育邏輯,也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當父母總是關注孩子的不足時,其實也就等於"負向強化"了孩子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家長越用力,孩子越"倒退"的根本原因。

家長們需要明白:你的關注點在哪,孩子就在哪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3.賞識教育,疑點重重。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我們希望家長對孩子持"中立"的態度,既不過分強調“問題"、"缺點",在積極關注的方面也需要適度

很多父母對積極關注的理解非常淺薄,這也是一種二元思維的展示:既然總說缺點不好,那就經常誇讚孩子吧。

相比較關注缺點帶來的傷害體驗,似乎賞識教育會帶來比較積極的結果,但它同樣需要警惕。

首先,誇讚本身大有講究,誇什麼,不誇什麼,什麼時候誇,應該怎麼誇….這裡面大有學問,誇讚的分寸與結果的關聯,可以用"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形容。很多家長習慣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麼挑剔指責,要麼天天誇讚,只解其表,不懂其中的深意,這樣做,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其次,賞識需有度。一些家長嚐到了鼓勵、表揚的甜頭,就把這種方法當成是教育孩子的法寶。但實際上,凡事都應掌握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一但超出範圍,就會產生不良的結果。這一點,在賞識孩子方面,同樣適用。

第三,過分賞識會令孩子逆商偏低。雖然每個人都需要自我價值感,需要被人認可,但是被讚賞太多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不能接受失敗"的現象,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自尊心強"的表現,其實這是過分在意結果、成績、讚賞等外在獎勵的表現,需要引起重視。

第四,過分賞識會讓孩子創造力下降。當孩子過分的關注外界認可時,就會下意識的"保護"自己的勝利果實,做事求穩,只做自己有把握能獲得讚賞的事情,這無形當中就扼殺了孩子的探索和創造能力。只有心無旁騖的探索,才能發現真正的興趣,獲得真正的成功。

第五,歸根到底,賞識教育的不良結果會表現在孩子的人格方面。不僅有前面提到的逆商低,創造力下降,還包括成功的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向外求"的物化主義者,孩子過分關注外界,就很難發展內心的力量。這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意義更為深遠,影響更加廣泛的損失。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4. 抱持性環境是養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① 家長需要:價值中立,抱持好奇。

好奇心,是中國人普遍缺乏的品質。從小受到刻板教育的國人,很早就喪失了人的基本天性:好奇心。將好奇心放在家庭教育這個領域,同樣適用。

父母不管是認可孩子還是否定孩子,背後都隱含著一種不自覺的"審判",但是當一個人過分依賴於審判對錯的時候,就會忽視對孩子保持好奇的態度。

任何人的成長都有其內在的生長秩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著ta探索世界的經驗增多,ta的行為也一直髮生著變化。作為父母,需要放下"審判長"的身份,充滿好奇心的看待孩子。

例如孩子做了一件我們很費解甚至很生氣的事情,如果可以先不去審判、評論,而是繼續觀察或者耐心的和孩子溝通"你為什麼這麼做?",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很多時候,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會有汗顏的感受,因為大多數時候孩子的行為都和我們以為的不一樣

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朋友家2歲的女兒用熱水將烏龜燙死,她的爸爸將她的行為定義為"小時殺死烏龜,長大就能殺人",但實際上孩子是怕小烏龜冷,往烏龜缸里加了一些溫水。

之所以說童心可貴,童心澄淨,就是因為孩子的心還沒有受到那麼多外界的"劃痕",保留著生命最初的本真和善良

好奇心,其實就是童心。如果父母可以保持價值中立的原則,少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定性、定義、標籤,而是保持好奇心,就會對孩子少很多傷害體驗。雖然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無菌室中,在成長過程中完全做到沒有傷害,但是如果父母有這個意識,至少可以減少孩子大部分無意義的傷害感

養育孩子的過程,對成年人也是一個療愈內心的過程。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多問問孩子怎麼了?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想這樣做呢?成年人會發現被自己冷凍起來、誤以為丟掉的童心,又重新被找了回來。

"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養育者"(一般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其中一點在於一個人最初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主要建立在養育者對ta的態度和評判之上,這些評判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成為其人格中"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

心理諮詢師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價值中立原則"。不能真正放下評判性態度的諮詢師,是成長不夠的諮詢師,會對來訪者和自身都造成傷害。而作為父母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所以,"放下評判性態度"是為人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方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探討"中立性態度"(非評判性態度)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1.以"好壞"標準評價孩子=對孩子實施"有條件的愛"

總有人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其實這樣的觀點並不準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在年輕力壯、有生育能力的時候,是擁有選擇權的。相比較父母,嬰兒格外脆弱。簡單說,父母如果沒有了子女,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可以再次獲得新的子女,而子女如果失去了父母的照顧,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相比較父母對子女的愛,孩子才是父母忠誠的追隨者,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純粹無私的,這種忠誠和愛,是一種天性。

正因如此,孩子會特別在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在意父母的臉色、評價等等,孩子越幼小,這種在意就越明顯,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前兩天刷抖音,看到一個母親給一個嬰兒拍攝的視頻。她將視頻起名為"瓊瑤奶奶可以收了她"。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裡,媽媽先是問孩子:"你怎麼吃那麼多啊?",孩子的反應,是衝著媽媽甜甜的笑,媽媽接著逗她:"吃那麼多,不喜歡你,不要你了",聽聞此言,孩子馬上露出了委屈的表情,開始吭哧吭哧的抽泣,這時,媽媽又趕緊安慰孩子:"要你,要你",孩子的情緒才又逐漸恢復了平靜。

相信這位視頻中的媽媽從本心上對孩子並無惡意,反而還覺得孩子豐富多變的面目表情很有意思。但是她這種"逗"孩子的方式卻非常不可取——這樣一個無心之舉,卻會給孩子稚嫩的心靈留下陰影。同時,從這個嬰兒對媽媽的反饋中,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父母的評價性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不經意的眼神、動作、表情、語言中,都包含著一個成年人的"好惡" 標準,這些標準會準確無誤的傳導到孩子那裡當父母對孩子持否定性的態度時,孩子的認知首先是"我惹媽媽生氣了",其次是"我做錯了",再接著,"我是不好的"的信念就會在潛意識裡萌發。

道理說出來很簡單,但是具體實施卻很困難,因為沒有"評判性思維"的成年人實在是太少了。一個人在其社會化的進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標準",將這些標準施加到孩子的撫養過程中,就會給到孩子"有條件的愛"。具體表現是:你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是高興、滿意的,你不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會生氣,對你施以懲罰。孩子也會因此產生一種深入骨髓的信念:從我最信任和愛戴的父母那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我是"好"的、"乖"的、"懂事"的時,才配得到父母的愛。

我們必須充分的理解心理學範疇的"信念"的含義。它指的是堅信某種觀點的正確性,並用來支配自己行動的個性傾向性。它是認識和情感的"合金"——消極的情感體驗會阻礙一個人對社會義務的認識,影響著一個人的認識向信念的轉化;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則正好相反。

從這個角度,我們很容易看懂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人格中的"低配得感"等一系列問題的來源所在——它就來自於父母"有條件的愛"裡。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2."容易兒童"vs"困難兒童":評判性態度會帶來改變命運的心理暗示

一個產科主任依據新生兒的表現,大體將其分為兩類:"容易兒童"和"困難兒童",前者指一些"易撫養"的兒童,能吃愛睡,比較好帶,後者指的是一些"不易撫養"的孩子,愛哭鬧,脾氣大,難滿足。

很多人都會用"天生"來解釋人格的差異,但是卻忽視了看似天生背後的人格塑形。

一個新生兒,ta偶然一次在沒有獲得滿足的情況下一直哭鬧的現象,如果被ta的父母注意到,並依此來"認定"這個孩子很難帶,天生脾氣大……那麼在之後和這個嬰兒的相處中,父母就會有意無意的關注孩子的這個"特徵",並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準確的,不止如此,家長可能還會為自己的"判斷"找到一些證據,例如分析出孩子的這個特徵遺傳自家族中的誰,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是一種可以被"催眠"的動物,而暗示,也是一種催眠,它會"神奇的"顯現它的結果。無形的暗示,透過細微的表情、動作、神態等方面表現出來,準確無誤的被孩子接收。然後孩子就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注意,我所指的"期待",是無意識的層面的,也就是來自暗示的塑形作用。

那些被"期待"為難撫養的兒童,變得越來越難帶,那些被"期待"為易於撫養的兒童,則變得越來越可人,這種暗示很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

弗洛伊德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於6歲之前,而現代精神分析學派克萊因則最終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義在出生4-6個月之內。很多成年後接受心理治療的人,會對他們幼年的記憶很模糊,但實際上,不管意識層面是否有清楚的記憶,這些潛意識的裡"條件反射",已經深入骨髓,成為核心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毫不誇張的說,父母就是在用無意識的期待改寫的孩子命運。這裡面有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更關注一個人謙虛謹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反求諸己等人格品質。這樣的文化氛圍,使得國人整體羞於談論成績,而比較關注"錯誤",也使很多家長陷入了一種"你改了錯,就成了好的"的教育誤區

這種教育邏輯,也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當父母總是關注孩子的不足時,其實也就等於"負向強化"了孩子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家長越用力,孩子越"倒退"的根本原因。

家長們需要明白:你的關注點在哪,孩子就在哪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3.賞識教育,疑點重重。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我們希望家長對孩子持"中立"的態度,既不過分強調“問題"、"缺點",在積極關注的方面也需要適度

很多父母對積極關注的理解非常淺薄,這也是一種二元思維的展示:既然總說缺點不好,那就經常誇讚孩子吧。

相比較關注缺點帶來的傷害體驗,似乎賞識教育會帶來比較積極的結果,但它同樣需要警惕。

首先,誇讚本身大有講究,誇什麼,不誇什麼,什麼時候誇,應該怎麼誇….這裡面大有學問,誇讚的分寸與結果的關聯,可以用"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形容。很多家長習慣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麼挑剔指責,要麼天天誇讚,只解其表,不懂其中的深意,這樣做,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其次,賞識需有度。一些家長嚐到了鼓勵、表揚的甜頭,就把這種方法當成是教育孩子的法寶。但實際上,凡事都應掌握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一但超出範圍,就會產生不良的結果。這一點,在賞識孩子方面,同樣適用。

第三,過分賞識會令孩子逆商偏低。雖然每個人都需要自我價值感,需要被人認可,但是被讚賞太多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不能接受失敗"的現象,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自尊心強"的表現,其實這是過分在意結果、成績、讚賞等外在獎勵的表現,需要引起重視。

第四,過分賞識會讓孩子創造力下降。當孩子過分的關注外界認可時,就會下意識的"保護"自己的勝利果實,做事求穩,只做自己有把握能獲得讚賞的事情,這無形當中就扼殺了孩子的探索和創造能力。只有心無旁騖的探索,才能發現真正的興趣,獲得真正的成功。

第五,歸根到底,賞識教育的不良結果會表現在孩子的人格方面。不僅有前面提到的逆商低,創造力下降,還包括成功的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向外求"的物化主義者,孩子過分關注外界,就很難發展內心的力量。這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意義更為深遠,影響更加廣泛的損失。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4. 抱持性環境是養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① 家長需要:價值中立,抱持好奇。

好奇心,是中國人普遍缺乏的品質。從小受到刻板教育的國人,很早就喪失了人的基本天性:好奇心。將好奇心放在家庭教育這個領域,同樣適用。

父母不管是認可孩子還是否定孩子,背後都隱含著一種不自覺的"審判",但是當一個人過分依賴於審判對錯的時候,就會忽視對孩子保持好奇的態度。

任何人的成長都有其內在的生長秩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著ta探索世界的經驗增多,ta的行為也一直髮生著變化。作為父母,需要放下"審判長"的身份,充滿好奇心的看待孩子。

例如孩子做了一件我們很費解甚至很生氣的事情,如果可以先不去審判、評論,而是繼續觀察或者耐心的和孩子溝通"你為什麼這麼做?",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很多時候,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會有汗顏的感受,因為大多數時候孩子的行為都和我們以為的不一樣

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朋友家2歲的女兒用熱水將烏龜燙死,她的爸爸將她的行為定義為"小時殺死烏龜,長大就能殺人",但實際上孩子是怕小烏龜冷,往烏龜缸里加了一些溫水。

之所以說童心可貴,童心澄淨,就是因為孩子的心還沒有受到那麼多外界的"劃痕",保留著生命最初的本真和善良

好奇心,其實就是童心。如果父母可以保持價值中立的原則,少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定性、定義、標籤,而是保持好奇心,就會對孩子少很多傷害體驗。雖然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無菌室中,在成長過程中完全做到沒有傷害,但是如果父母有這個意識,至少可以減少孩子大部分無意義的傷害感

養育孩子的過程,對成年人也是一個療愈內心的過程。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多問問孩子怎麼了?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想這樣做呢?成年人會發現被自己冷凍起來、誤以為丟掉的童心,又重新被找了回來。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② 抱持性養育環境

抱持(holding)是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的,是指母親能滿足嬰兒早期的各種生理需要。她通過對母嬰關係的研究,認為母親是嬰兒早期形塑的重要影響因素。曾奇峰的解釋是"在孩子的發展的過程中間給他肯定,如果他搞不定的話就給他幫忙。"

溫尼科特舉過一個例子:"當一個孩子坐在父親肩膀上說:爸爸,我是世界之王 !爸爸說:是的,你是世界之王。這是給孩子以肯定的支持。隨後,他們一起去坐飛機,當飛機起飛的時候,孩子被嚇得屁滾尿流。內心不夠強大的父親會趁火打劫,嘲笑孩子說:你看,你剛剛還說你是世界之王,可是連坐個飛機都不行,你還是算了吧你。而偉大的父親則把孩子抱在懷裡,跟孩子說:別怕,爸爸在這裡——被這樣對待的孩子,不會不敢顯示自己的弱小,因為有更強大的人在支持他,也不會為恐懼而感到羞恥。"

後者的狀態,就是一種抱持性的養育環境。它至少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在你把事情做好時認可你;二,在你受挫時支持你;三,你的各種感受和想法可以在我這裡安全自由地流動。在抱持性空間裡,一個人可以很放鬆,可以做自己。並且,更為重要的是,在抱持性環境中,ta有空間可以觀察自己,也有空間觀察別人,因而可以變得更從容

真正的"好"的撫養方式,是給到孩子精神放鬆、能體驗愉悅的環境,孩子能體會到來自父母的包容和善意,能在自己遭遇挫折時感受到來自心理層面的支撐。

"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養育者"(一般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其中一點在於一個人最初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主要建立在養育者對ta的態度和評判之上,這些評判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成為其人格中"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

心理諮詢師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價值中立原則"。不能真正放下評判性態度的諮詢師,是成長不夠的諮詢師,會對來訪者和自身都造成傷害。而作為父母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所以,"放下評判性態度"是為人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方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探討"中立性態度"(非評判性態度)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1.以"好壞"標準評價孩子=對孩子實施"有條件的愛"

總有人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其實這樣的觀點並不準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在年輕力壯、有生育能力的時候,是擁有選擇權的。相比較父母,嬰兒格外脆弱。簡單說,父母如果沒有了子女,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可以再次獲得新的子女,而子女如果失去了父母的照顧,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相比較父母對子女的愛,孩子才是父母忠誠的追隨者,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純粹無私的,這種忠誠和愛,是一種天性。

正因如此,孩子會特別在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在意父母的臉色、評價等等,孩子越幼小,這種在意就越明顯,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前兩天刷抖音,看到一個母親給一個嬰兒拍攝的視頻。她將視頻起名為"瓊瑤奶奶可以收了她"。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裡,媽媽先是問孩子:"你怎麼吃那麼多啊?",孩子的反應,是衝著媽媽甜甜的笑,媽媽接著逗她:"吃那麼多,不喜歡你,不要你了",聽聞此言,孩子馬上露出了委屈的表情,開始吭哧吭哧的抽泣,這時,媽媽又趕緊安慰孩子:"要你,要你",孩子的情緒才又逐漸恢復了平靜。

相信這位視頻中的媽媽從本心上對孩子並無惡意,反而還覺得孩子豐富多變的面目表情很有意思。但是她這種"逗"孩子的方式卻非常不可取——這樣一個無心之舉,卻會給孩子稚嫩的心靈留下陰影。同時,從這個嬰兒對媽媽的反饋中,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父母的評價性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不經意的眼神、動作、表情、語言中,都包含著一個成年人的"好惡" 標準,這些標準會準確無誤的傳導到孩子那裡當父母對孩子持否定性的態度時,孩子的認知首先是"我惹媽媽生氣了",其次是"我做錯了",再接著,"我是不好的"的信念就會在潛意識裡萌發。

道理說出來很簡單,但是具體實施卻很困難,因為沒有"評判性思維"的成年人實在是太少了。一個人在其社會化的進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標準",將這些標準施加到孩子的撫養過程中,就會給到孩子"有條件的愛"。具體表現是:你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是高興、滿意的,你不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會生氣,對你施以懲罰。孩子也會因此產生一種深入骨髓的信念:從我最信任和愛戴的父母那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我是"好"的、"乖"的、"懂事"的時,才配得到父母的愛。

我們必須充分的理解心理學範疇的"信念"的含義。它指的是堅信某種觀點的正確性,並用來支配自己行動的個性傾向性。它是認識和情感的"合金"——消極的情感體驗會阻礙一個人對社會義務的認識,影響著一個人的認識向信念的轉化;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則正好相反。

從這個角度,我們很容易看懂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人格中的"低配得感"等一系列問題的來源所在——它就來自於父母"有條件的愛"裡。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2."容易兒童"vs"困難兒童":評判性態度會帶來改變命運的心理暗示

一個產科主任依據新生兒的表現,大體將其分為兩類:"容易兒童"和"困難兒童",前者指一些"易撫養"的兒童,能吃愛睡,比較好帶,後者指的是一些"不易撫養"的孩子,愛哭鬧,脾氣大,難滿足。

很多人都會用"天生"來解釋人格的差異,但是卻忽視了看似天生背後的人格塑形。

一個新生兒,ta偶然一次在沒有獲得滿足的情況下一直哭鬧的現象,如果被ta的父母注意到,並依此來"認定"這個孩子很難帶,天生脾氣大……那麼在之後和這個嬰兒的相處中,父母就會有意無意的關注孩子的這個"特徵",並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準確的,不止如此,家長可能還會為自己的"判斷"找到一些證據,例如分析出孩子的這個特徵遺傳自家族中的誰,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是一種可以被"催眠"的動物,而暗示,也是一種催眠,它會"神奇的"顯現它的結果。無形的暗示,透過細微的表情、動作、神態等方面表現出來,準確無誤的被孩子接收。然後孩子就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注意,我所指的"期待",是無意識的層面的,也就是來自暗示的塑形作用。

那些被"期待"為難撫養的兒童,變得越來越難帶,那些被"期待"為易於撫養的兒童,則變得越來越可人,這種暗示很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

弗洛伊德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於6歲之前,而現代精神分析學派克萊因則最終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義在出生4-6個月之內。很多成年後接受心理治療的人,會對他們幼年的記憶很模糊,但實際上,不管意識層面是否有清楚的記憶,這些潛意識的裡"條件反射",已經深入骨髓,成為核心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毫不誇張的說,父母就是在用無意識的期待改寫的孩子命運。這裡面有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更關注一個人謙虛謹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反求諸己等人格品質。這樣的文化氛圍,使得國人整體羞於談論成績,而比較關注"錯誤",也使很多家長陷入了一種"你改了錯,就成了好的"的教育誤區

這種教育邏輯,也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當父母總是關注孩子的不足時,其實也就等於"負向強化"了孩子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家長越用力,孩子越"倒退"的根本原因。

家長們需要明白:你的關注點在哪,孩子就在哪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3.賞識教育,疑點重重。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我們希望家長對孩子持"中立"的態度,既不過分強調“問題"、"缺點",在積極關注的方面也需要適度

很多父母對積極關注的理解非常淺薄,這也是一種二元思維的展示:既然總說缺點不好,那就經常誇讚孩子吧。

相比較關注缺點帶來的傷害體驗,似乎賞識教育會帶來比較積極的結果,但它同樣需要警惕。

首先,誇讚本身大有講究,誇什麼,不誇什麼,什麼時候誇,應該怎麼誇….這裡面大有學問,誇讚的分寸與結果的關聯,可以用"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形容。很多家長習慣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麼挑剔指責,要麼天天誇讚,只解其表,不懂其中的深意,這樣做,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其次,賞識需有度。一些家長嚐到了鼓勵、表揚的甜頭,就把這種方法當成是教育孩子的法寶。但實際上,凡事都應掌握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一但超出範圍,就會產生不良的結果。這一點,在賞識孩子方面,同樣適用。

第三,過分賞識會令孩子逆商偏低。雖然每個人都需要自我價值感,需要被人認可,但是被讚賞太多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不能接受失敗"的現象,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自尊心強"的表現,其實這是過分在意結果、成績、讚賞等外在獎勵的表現,需要引起重視。

第四,過分賞識會讓孩子創造力下降。當孩子過分的關注外界認可時,就會下意識的"保護"自己的勝利果實,做事求穩,只做自己有把握能獲得讚賞的事情,這無形當中就扼殺了孩子的探索和創造能力。只有心無旁騖的探索,才能發現真正的興趣,獲得真正的成功。

第五,歸根到底,賞識教育的不良結果會表現在孩子的人格方面。不僅有前面提到的逆商低,創造力下降,還包括成功的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向外求"的物化主義者,孩子過分關注外界,就很難發展內心的力量。這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意義更為深遠,影響更加廣泛的損失。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4. 抱持性環境是養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① 家長需要:價值中立,抱持好奇。

好奇心,是中國人普遍缺乏的品質。從小受到刻板教育的國人,很早就喪失了人的基本天性:好奇心。將好奇心放在家庭教育這個領域,同樣適用。

父母不管是認可孩子還是否定孩子,背後都隱含著一種不自覺的"審判",但是當一個人過分依賴於審判對錯的時候,就會忽視對孩子保持好奇的態度。

任何人的成長都有其內在的生長秩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著ta探索世界的經驗增多,ta的行為也一直髮生著變化。作為父母,需要放下"審判長"的身份,充滿好奇心的看待孩子。

例如孩子做了一件我們很費解甚至很生氣的事情,如果可以先不去審判、評論,而是繼續觀察或者耐心的和孩子溝通"你為什麼這麼做?",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很多時候,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會有汗顏的感受,因為大多數時候孩子的行為都和我們以為的不一樣

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朋友家2歲的女兒用熱水將烏龜燙死,她的爸爸將她的行為定義為"小時殺死烏龜,長大就能殺人",但實際上孩子是怕小烏龜冷,往烏龜缸里加了一些溫水。

之所以說童心可貴,童心澄淨,就是因為孩子的心還沒有受到那麼多外界的"劃痕",保留著生命最初的本真和善良

好奇心,其實就是童心。如果父母可以保持價值中立的原則,少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定性、定義、標籤,而是保持好奇心,就會對孩子少很多傷害體驗。雖然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無菌室中,在成長過程中完全做到沒有傷害,但是如果父母有這個意識,至少可以減少孩子大部分無意義的傷害感

養育孩子的過程,對成年人也是一個療愈內心的過程。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多問問孩子怎麼了?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想這樣做呢?成年人會發現被自己冷凍起來、誤以為丟掉的童心,又重新被找了回來。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② 抱持性養育環境

抱持(holding)是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的,是指母親能滿足嬰兒早期的各種生理需要。她通過對母嬰關係的研究,認為母親是嬰兒早期形塑的重要影響因素。曾奇峰的解釋是"在孩子的發展的過程中間給他肯定,如果他搞不定的話就給他幫忙。"

溫尼科特舉過一個例子:"當一個孩子坐在父親肩膀上說:爸爸,我是世界之王 !爸爸說:是的,你是世界之王。這是給孩子以肯定的支持。隨後,他們一起去坐飛機,當飛機起飛的時候,孩子被嚇得屁滾尿流。內心不夠強大的父親會趁火打劫,嘲笑孩子說:你看,你剛剛還說你是世界之王,可是連坐個飛機都不行,你還是算了吧你。而偉大的父親則把孩子抱在懷裡,跟孩子說:別怕,爸爸在這裡——被這樣對待的孩子,不會不敢顯示自己的弱小,因為有更強大的人在支持他,也不會為恐懼而感到羞恥。"

後者的狀態,就是一種抱持性的養育環境。它至少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在你把事情做好時認可你;二,在你受挫時支持你;三,你的各種感受和想法可以在我這裡安全自由地流動。在抱持性空間裡,一個人可以很放鬆,可以做自己。並且,更為重要的是,在抱持性環境中,ta有空間可以觀察自己,也有空間觀察別人,因而可以變得更從容

真正的"好"的撫養方式,是給到孩子精神放鬆、能體驗愉悅的環境,孩子能體會到來自父母的包容和善意,能在自己遭遇挫折時感受到來自心理層面的支撐。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5.價值中立態度對於孩子青春期"同一性"的發展至關重要。

"同一性"被認為是青春期發展的核心概念。它由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他認為"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發生於青少年時期。在這個階段,青少年要面對我是誰,我究竟是怎麼回事以及日後該何去何從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確立自己,找到自己,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首要任務。"混亂"本身,也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徵。他們會嘗試各種人格和角色的實驗,面臨很多的選擇,會表現得非常不穩定,情緒起伏也很大…所有這些,都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探索"自我的嘗試

父母和孩子在青春期容易發生衝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打擾"了孩子同一性的探索。父母受限於自身的經驗和認知,更受限於自己的評判性態度,會很容易對孩子的行為"指手畫腳",如果說在孩子幼年的時候,父母的這種態度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是"傷害性體驗",那麼在青春期,則容易引發持續的衝突。

對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家長們需要明白:給予他們時間和機會去探索不同的人格和角色,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事實上,大多數青少年也會最終放棄那些不被喜歡的角色。

有證據表明,民主型的家長,即以更加開放的態度,鼓勵青少年參與家庭決策的家庭,能夠很好的促進青少年的同一性獲得。在這個階段能夠成功地處理不同角色帶來的衝突和身份的青少年,會產生一種全新的自我感覺,會變得更為積極、自信。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放下評判性態度,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

家庭教育是一門需要耐心和科學的學問,需要家長用心體會。

"

心理學從不高深,它就隱藏在你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裡,不管你發現沒有,它時時處處在你身邊。就像榮格所言:潛意識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卻將其稱為“命運”。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養育者"(一般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其中一點在於一個人最初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主要建立在養育者對ta的態度和評判之上,這些評判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成為其人格中"自我認同"的核心部分

心理諮詢師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價值中立原則"。不能真正放下評判性態度的諮詢師,是成長不夠的諮詢師,會對來訪者和自身都造成傷害。而作為父母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所以,"放下評判性態度"是為人父母自身成長的重要方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主要探討"中立性態度"(非評判性態度)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1.以"好壞"標準評價孩子=對孩子實施"有條件的愛"

總有人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其實這樣的觀點並不準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父母在年輕力壯、有生育能力的時候,是擁有選擇權的。相比較父母,嬰兒格外脆弱。簡單說,父母如果沒有了子女,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可以再次獲得新的子女,而子女如果失去了父母的照顧,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相比較父母對子女的愛,孩子才是父母忠誠的追隨者,孩子對父母的愛才是最純粹無私的,這種忠誠和愛,是一種天性。

正因如此,孩子會特別在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在意父母的臉色、評價等等,孩子越幼小,這種在意就越明顯,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前兩天刷抖音,看到一個母親給一個嬰兒拍攝的視頻。她將視頻起名為"瓊瑤奶奶可以收了她"。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裡,媽媽先是問孩子:"你怎麼吃那麼多啊?",孩子的反應,是衝著媽媽甜甜的笑,媽媽接著逗她:"吃那麼多,不喜歡你,不要你了",聽聞此言,孩子馬上露出了委屈的表情,開始吭哧吭哧的抽泣,這時,媽媽又趕緊安慰孩子:"要你,要你",孩子的情緒才又逐漸恢復了平靜。

相信這位視頻中的媽媽從本心上對孩子並無惡意,反而還覺得孩子豐富多變的面目表情很有意思。但是她這種"逗"孩子的方式卻非常不可取——這樣一個無心之舉,卻會給孩子稚嫩的心靈留下陰影。同時,從這個嬰兒對媽媽的反饋中,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父母的評價性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父母不經意的眼神、動作、表情、語言中,都包含著一個成年人的"好惡" 標準,這些標準會準確無誤的傳導到孩子那裡當父母對孩子持否定性的態度時,孩子的認知首先是"我惹媽媽生氣了",其次是"我做錯了",再接著,"我是不好的"的信念就會在潛意識裡萌發。

道理說出來很簡單,但是具體實施卻很困難,因為沒有"評判性思維"的成年人實在是太少了。一個人在其社會化的進程中,會逐漸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標準",將這些標準施加到孩子的撫養過程中,就會給到孩子"有條件的愛"。具體表現是:你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是高興、滿意的,你不符合我標準時,我就會生氣,對你施以懲罰。孩子也會因此產生一種深入骨髓的信念:從我最信任和愛戴的父母那得到的愛,是有條件的。只有我是"好"的、"乖"的、"懂事"的時,才配得到父母的愛。

我們必須充分的理解心理學範疇的"信念"的含義。它指的是堅信某種觀點的正確性,並用來支配自己行動的個性傾向性。它是認識和情感的"合金"——消極的情感體驗會阻礙一個人對社會義務的認識,影響著一個人的認識向信念的轉化;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則正好相反。

從這個角度,我們很容易看懂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人格中的"低配得感"等一系列問題的來源所在——它就來自於父母"有條件的愛"裡。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2."容易兒童"vs"困難兒童":評判性態度會帶來改變命運的心理暗示

一個產科主任依據新生兒的表現,大體將其分為兩類:"容易兒童"和"困難兒童",前者指一些"易撫養"的兒童,能吃愛睡,比較好帶,後者指的是一些"不易撫養"的孩子,愛哭鬧,脾氣大,難滿足。

很多人都會用"天生"來解釋人格的差異,但是卻忽視了看似天生背後的人格塑形。

一個新生兒,ta偶然一次在沒有獲得滿足的情況下一直哭鬧的現象,如果被ta的父母注意到,並依此來"認定"這個孩子很難帶,天生脾氣大……那麼在之後和這個嬰兒的相處中,父母就會有意無意的關注孩子的這個"特徵",並一次又一次的"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準確的,不止如此,家長可能還會為自己的"判斷"找到一些證據,例如分析出孩子的這個特徵遺傳自家族中的誰,等等。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是一種可以被"催眠"的動物,而暗示,也是一種催眠,它會"神奇的"顯現它的結果。無形的暗示,透過細微的表情、動作、神態等方面表現出來,準確無誤的被孩子接收。然後孩子就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注意,我所指的"期待",是無意識的層面的,也就是來自暗示的塑形作用。

那些被"期待"為難撫養的兒童,變得越來越難帶,那些被"期待"為易於撫養的兒童,則變得越來越可人,這種暗示很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

弗洛伊德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於6歲之前,而現代精神分析學派克萊因則最終將核心人格的形成定義在出生4-6個月之內。很多成年後接受心理治療的人,會對他們幼年的記憶很模糊,但實際上,不管意識層面是否有清楚的記憶,這些潛意識的裡"條件反射",已經深入骨髓,成為核心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毫不誇張的說,父母就是在用無意識的期待改寫的孩子命運。這裡面有一件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更關注一個人謙虛謹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反求諸己等人格品質。這樣的文化氛圍,使得國人整體羞於談論成績,而比較關注"錯誤",也使很多家長陷入了一種"你改了錯,就成了好的"的教育誤區

這種教育邏輯,也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暗示。當父母總是關注孩子的不足時,其實也就等於"負向強化"了孩子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家長越用力,孩子越"倒退"的根本原因。

家長們需要明白:你的關注點在哪,孩子就在哪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3.賞識教育,疑點重重。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我們希望家長對孩子持"中立"的態度,既不過分強調“問題"、"缺點",在積極關注的方面也需要適度

很多父母對積極關注的理解非常淺薄,這也是一種二元思維的展示:既然總說缺點不好,那就經常誇讚孩子吧。

相比較關注缺點帶來的傷害體驗,似乎賞識教育會帶來比較積極的結果,但它同樣需要警惕。

首先,誇讚本身大有講究,誇什麼,不誇什麼,什麼時候誇,應該怎麼誇….這裡面大有學問,誇讚的分寸與結果的關聯,可以用"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形容。很多家長習慣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要麼挑剔指責,要麼天天誇讚,只解其表,不懂其中的深意,這樣做,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其次,賞識需有度。一些家長嚐到了鼓勵、表揚的甜頭,就把這種方法當成是教育孩子的法寶。但實際上,凡事都應掌握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一但超出範圍,就會產生不良的結果。這一點,在賞識孩子方面,同樣適用。

第三,過分賞識會令孩子逆商偏低。雖然每個人都需要自我價值感,需要被人認可,但是被讚賞太多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不能接受失敗"的現象,很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自尊心強"的表現,其實這是過分在意結果、成績、讚賞等外在獎勵的表現,需要引起重視。

第四,過分賞識會讓孩子創造力下降。當孩子過分的關注外界認可時,就會下意識的"保護"自己的勝利果實,做事求穩,只做自己有把握能獲得讚賞的事情,這無形當中就扼殺了孩子的探索和創造能力。只有心無旁騖的探索,才能發現真正的興趣,獲得真正的成功。

第五,歸根到底,賞識教育的不良結果會表現在孩子的人格方面。不僅有前面提到的逆商低,創造力下降,還包括成功的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向外求"的物化主義者,孩子過分關注外界,就很難發展內心的力量。這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意義更為深遠,影響更加廣泛的損失。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4. 抱持性環境是養育孩子的正確方式。

① 家長需要:價值中立,抱持好奇。

好奇心,是中國人普遍缺乏的品質。從小受到刻板教育的國人,很早就喪失了人的基本天性:好奇心。將好奇心放在家庭教育這個領域,同樣適用。

父母不管是認可孩子還是否定孩子,背後都隱含著一種不自覺的"審判",但是當一個人過分依賴於審判對錯的時候,就會忽視對孩子保持好奇的態度。

任何人的成長都有其內在的生長秩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隨著ta探索世界的經驗增多,ta的行為也一直髮生著變化。作為父母,需要放下"審判長"的身份,充滿好奇心的看待孩子。

例如孩子做了一件我們很費解甚至很生氣的事情,如果可以先不去審判、評論,而是繼續觀察或者耐心的和孩子溝通"你為什麼這麼做?",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很多時候,當父母這樣做的時候,會有汗顏的感受,因為大多數時候孩子的行為都和我們以為的不一樣

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就是朋友家2歲的女兒用熱水將烏龜燙死,她的爸爸將她的行為定義為"小時殺死烏龜,長大就能殺人",但實際上孩子是怕小烏龜冷,往烏龜缸里加了一些溫水。

之所以說童心可貴,童心澄淨,就是因為孩子的心還沒有受到那麼多外界的"劃痕",保留著生命最初的本真和善良

好奇心,其實就是童心。如果父母可以保持價值中立的原則,少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定性、定義、標籤,而是保持好奇心,就會對孩子少很多傷害體驗。雖然任何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無菌室中,在成長過程中完全做到沒有傷害,但是如果父母有這個意識,至少可以減少孩子大部分無意義的傷害感

養育孩子的過程,對成年人也是一個療愈內心的過程。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多問問孩子怎麼了?你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想這樣做呢?成年人會發現被自己冷凍起來、誤以為丟掉的童心,又重新被找了回來。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② 抱持性養育環境

抱持(holding)是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的,是指母親能滿足嬰兒早期的各種生理需要。她通過對母嬰關係的研究,認為母親是嬰兒早期形塑的重要影響因素。曾奇峰的解釋是"在孩子的發展的過程中間給他肯定,如果他搞不定的話就給他幫忙。"

溫尼科特舉過一個例子:"當一個孩子坐在父親肩膀上說:爸爸,我是世界之王 !爸爸說:是的,你是世界之王。這是給孩子以肯定的支持。隨後,他們一起去坐飛機,當飛機起飛的時候,孩子被嚇得屁滾尿流。內心不夠強大的父親會趁火打劫,嘲笑孩子說:你看,你剛剛還說你是世界之王,可是連坐個飛機都不行,你還是算了吧你。而偉大的父親則把孩子抱在懷裡,跟孩子說:別怕,爸爸在這裡——被這樣對待的孩子,不會不敢顯示自己的弱小,因為有更強大的人在支持他,也不會為恐懼而感到羞恥。"

後者的狀態,就是一種抱持性的養育環境。它至少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在你把事情做好時認可你;二,在你受挫時支持你;三,你的各種感受和想法可以在我這裡安全自由地流動。在抱持性空間裡,一個人可以很放鬆,可以做自己。並且,更為重要的是,在抱持性環境中,ta有空間可以觀察自己,也有空間觀察別人,因而可以變得更從容

真正的"好"的撫養方式,是給到孩子精神放鬆、能體驗愉悅的環境,孩子能體會到來自父母的包容和善意,能在自己遭遇挫折時感受到來自心理層面的支撐。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5.價值中立態度對於孩子青春期"同一性"的發展至關重要。

"同一性"被認為是青春期發展的核心概念。它由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他認為"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發生於青少年時期。在這個階段,青少年要面對我是誰,我究竟是怎麼回事以及日後該何去何從等一系列問題。

所以,確立自己,找到自己,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首要任務。"混亂"本身,也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徵。他們會嘗試各種人格和角色的實驗,面臨很多的選擇,會表現得非常不穩定,情緒起伏也很大…所有這些,都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探索"自我的嘗試

父母和孩子在青春期容易發生衝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打擾"了孩子同一性的探索。父母受限於自身的經驗和認知,更受限於自己的評判性態度,會很容易對孩子的行為"指手畫腳",如果說在孩子幼年的時候,父母的這種態度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是"傷害性體驗",那麼在青春期,則容易引發持續的衝突。

對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家長們需要明白:給予他們時間和機會去探索不同的人格和角色,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事實上,大多數青少年也會最終放棄那些不被喜歡的角色。

有證據表明,民主型的家長,即以更加開放的態度,鼓勵青少年參與家庭決策的家庭,能夠很好的促進青少年的同一性獲得。在這個階段能夠成功地處理不同角色帶來的衝突和身份的青少年,會產生一種全新的自我感覺,會變得更為積極、自信。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放下評判性態度,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

家庭教育是一門需要耐心和科學的學問,需要家長用心體會。

”當人家父母真難啊“~其實說難也難,說易也易,答案戳這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