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

安全感,是嬰幼兒教育裡常被提及的一個字眼。

很多人都說,陪伴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安全感缺乏的表現是不停地的哭鬧、搞破壞求關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安全感缺乏的另一種表現是,表現溫順,但是不停的求關注。

比如:媽媽在做飯。

  • 媽媽,你看我搭的積木好不好?
  • 媽媽,我畫了一個蘋果。
  • 媽媽,你看我給小熊穿的衣服漂亮嗎?

這類孩子得到的陪伴一點都不少,他們不哭不鬧,謙卑有禮,但是,他們一刻不停的尋求外界關注,通過得到“過度關注”來尋求歸屬感。

"

安全感,是嬰幼兒教育裡常被提及的一個字眼。

很多人都說,陪伴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安全感缺乏的表現是不停地的哭鬧、搞破壞求關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安全感缺乏的另一種表現是,表現溫順,但是不停的求關注。

比如:媽媽在做飯。

  • 媽媽,你看我搭的積木好不好?
  • 媽媽,我畫了一個蘋果。
  • 媽媽,你看我給小熊穿的衣服漂亮嗎?

這類孩子得到的陪伴一點都不少,他們不哭不鬧,謙卑有禮,但是,他們一刻不停的尋求外界關注,通過得到“過度關注”來尋求歸屬感。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受到這個錯誤目標的和動機的影響,孩子認為只有當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時,才能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因此他們會發展出各種得到關注的技巧,找各種讓別人為自己忙活的方式,可能有的方式可愛有趣、愉快好玩。

但不論這個方式多可愛,目標都是為了得到關注而不是因為所有成就。

"

安全感,是嬰幼兒教育裡常被提及的一個字眼。

很多人都說,陪伴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安全感缺乏的表現是不停地的哭鬧、搞破壞求關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安全感缺乏的另一種表現是,表現溫順,但是不停的求關注。

比如:媽媽在做飯。

  • 媽媽,你看我搭的積木好不好?
  • 媽媽,我畫了一個蘋果。
  • 媽媽,你看我給小熊穿的衣服漂亮嗎?

這類孩子得到的陪伴一點都不少,他們不哭不鬧,謙卑有禮,但是,他們一刻不停的尋求外界關注,通過得到“過度關注”來尋求歸屬感。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受到這個錯誤目標的和動機的影響,孩子認為只有當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時,才能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因此他們會發展出各種得到關注的技巧,找各種讓別人為自己忙活的方式,可能有的方式可愛有趣、愉快好玩。

但不論這個方式多可愛,目標都是為了得到關注而不是因為所有成就。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1

真正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一個有勇氣、有健康的自我認知的孩子會注意到,媽媽除了陪他玩以外,還需要做別的事,當大人忙碌的時候,他應該找得到自己玩耍的方式。

當然,年幼的孩子需要我們的關注和幫助和愛,但是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感受,你會發現,有些行為是真的需要幫助,但有些是因為孩子不停的求關注,我們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沒有統一標準,但每個父母都知道其中的差別。

養孩子的第一年你可能覺得累得透不過氣,這很正常,但是1歲之後,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給媽媽一定的個人空間的。

很多人都覺得,安全感就是陪伴,就是愛啊,但遺憾的是,愛你的寶寶不會自動導致安全的依戀。

所以,不要迷信神話:安全感不等於無條件的愛、不等於無時不刻自我犧牲式的陪伴。

"

安全感,是嬰幼兒教育裡常被提及的一個字眼。

很多人都說,陪伴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安全感缺乏的表現是不停地的哭鬧、搞破壞求關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安全感缺乏的另一種表現是,表現溫順,但是不停的求關注。

比如:媽媽在做飯。

  • 媽媽,你看我搭的積木好不好?
  • 媽媽,我畫了一個蘋果。
  • 媽媽,你看我給小熊穿的衣服漂亮嗎?

這類孩子得到的陪伴一點都不少,他們不哭不鬧,謙卑有禮,但是,他們一刻不停的尋求外界關注,通過得到“過度關注”來尋求歸屬感。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受到這個錯誤目標的和動機的影響,孩子認為只有當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時,才能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因此他們會發展出各種得到關注的技巧,找各種讓別人為自己忙活的方式,可能有的方式可愛有趣、愉快好玩。

但不論這個方式多可愛,目標都是為了得到關注而不是因為所有成就。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1

真正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一個有勇氣、有健康的自我認知的孩子會注意到,媽媽除了陪他玩以外,還需要做別的事,當大人忙碌的時候,他應該找得到自己玩耍的方式。

當然,年幼的孩子需要我們的關注和幫助和愛,但是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感受,你會發現,有些行為是真的需要幫助,但有些是因為孩子不停的求關注,我們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沒有統一標準,但每個父母都知道其中的差別。

養孩子的第一年你可能覺得累得透不過氣,這很正常,但是1歲之後,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給媽媽一定的個人空間的。

很多人都覺得,安全感就是陪伴,就是愛啊,但遺憾的是,愛你的寶寶不會自動導致安全的依戀。

所以,不要迷信神話:安全感不等於無條件的愛、不等於無時不刻自我犧牲式的陪伴。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2

安全感源於你的迴應能力、管理壓力,以及成功安撫嬰兒的能力

1、迴應能力

之前我們寫過,迴應不足、過度迴應都是錯誤的。

迴應不足:有人覺得如果過度滿足孩子,會把孩子慣壞。

寶寶一歲以內,餓、尿、拉、疼、癢等一切生理需求都會哭鬧,都需要細心的媽媽給予及時又正確的處理。

如果嬰兒時期看護人迴應不足,那麼安全感肯定就不夠。

嬰兒期獲得的滿足與信任越多,以後獨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過度迴應:就是娃不太需要你,沒啥大事的時候,也上趕著參與。

隔代養育裡比較常見,他們太心疼孩子,以致於普通的跌倒都會被過激的反應為大呼小叫,或者娃拼錯一塊拼圖,都立馬“指點”。

過度迴應導致的結果,就是患得患失,找不到自我定位,需要過度關注,也屬於安全感缺乏的一類

最佳的響應方式是Interactional Synchrony(同步+共情),照看者要敏感的捕捉到嬰兒的各種需要並提供適當強度的迴應,同時要與嬰兒的情緒狀態相匹配。

"

安全感,是嬰幼兒教育裡常被提及的一個字眼。

很多人都說,陪伴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安全感缺乏的表現是不停地的哭鬧、搞破壞求關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安全感缺乏的另一種表現是,表現溫順,但是不停的求關注。

比如:媽媽在做飯。

  • 媽媽,你看我搭的積木好不好?
  • 媽媽,我畫了一個蘋果。
  • 媽媽,你看我給小熊穿的衣服漂亮嗎?

這類孩子得到的陪伴一點都不少,他們不哭不鬧,謙卑有禮,但是,他們一刻不停的尋求外界關注,通過得到“過度關注”來尋求歸屬感。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受到這個錯誤目標的和動機的影響,孩子認為只有當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時,才能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因此他們會發展出各種得到關注的技巧,找各種讓別人為自己忙活的方式,可能有的方式可愛有趣、愉快好玩。

但不論這個方式多可愛,目標都是為了得到關注而不是因為所有成就。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1

真正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一個有勇氣、有健康的自我認知的孩子會注意到,媽媽除了陪他玩以外,還需要做別的事,當大人忙碌的時候,他應該找得到自己玩耍的方式。

當然,年幼的孩子需要我們的關注和幫助和愛,但是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感受,你會發現,有些行為是真的需要幫助,但有些是因為孩子不停的求關注,我們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沒有統一標準,但每個父母都知道其中的差別。

養孩子的第一年你可能覺得累得透不過氣,這很正常,但是1歲之後,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給媽媽一定的個人空間的。

很多人都覺得,安全感就是陪伴,就是愛啊,但遺憾的是,愛你的寶寶不會自動導致安全的依戀。

所以,不要迷信神話:安全感不等於無條件的愛、不等於無時不刻自我犧牲式的陪伴。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2

安全感源於你的迴應能力、管理壓力,以及成功安撫嬰兒的能力

1、迴應能力

之前我們寫過,迴應不足、過度迴應都是錯誤的。

迴應不足:有人覺得如果過度滿足孩子,會把孩子慣壞。

寶寶一歲以內,餓、尿、拉、疼、癢等一切生理需求都會哭鬧,都需要細心的媽媽給予及時又正確的處理。

如果嬰兒時期看護人迴應不足,那麼安全感肯定就不夠。

嬰兒期獲得的滿足與信任越多,以後獨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過度迴應:就是娃不太需要你,沒啥大事的時候,也上趕著參與。

隔代養育裡比較常見,他們太心疼孩子,以致於普通的跌倒都會被過激的反應為大呼小叫,或者娃拼錯一塊拼圖,都立馬“指點”。

過度迴應導致的結果,就是患得患失,找不到自我定位,需要過度關注,也屬於安全感缺乏的一類

最佳的響應方式是Interactional Synchrony(同步+共情),照看者要敏感的捕捉到嬰兒的各種需要並提供適當強度的迴應,同時要與嬰兒的情緒狀態相匹配。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2、你的管理壓力

很多媽媽都有一個糾結:孩子的某些需求若沒被滿足,會破壞他的安全感嗎?

  • 最常見的小月齡如抱睡、奶睡...
  • 大月齡的不刷牙、不坐安全座椅...
  • 更大的寶寶亂買玩具、不願去幼兒園...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孩子是需要規矩和邊界的,規矩和邊界恰恰是安全感的一個重要來源。

孩子們會反覆試探大人的底線和邊界。

當你堅持原則和底線時,他反而會感到安全。

這就像雙重檢查一扇上鎖的門,你知道它被鎖定了,再次檢查會讓你感覺更安全。

但如果哪天你突然發現它沒鎖,那麼你日後反而會增加檢查的頻率。

所以一個重點就是:建立規則,並給規則創造可預測的後果。

即便這個後果是孩子不喜歡的,但如果是可預測的、那對他來說就是安全的。

比如很多媽媽頭疼的不刷牙,老朋友都知道,在我家,我們跟CC的約定是,不刷牙就沒有睡前故事。(因為刷牙的自然結果不可能放任娃承擔,所以,當時就約定了這個,這類規則的前提一定是雙方約定,而不是父母一時興起.)

如果某天她就是不肯刷,那麼躺在床上就是沒故事聽,她就會哭著打滾。

但此時的哭鬧其實對CC是沒影響的,她早就知道結果,鬧一鬧不過是想試探,她哭著喊著滾一會兒發現沒人讓步,也許還會乖乖的過來妥協:好吧,刷牙!

所以父母需要向孩子明確你對他們的期望,以及如果他們不按預期行事將會發生什麼,然後你必須堅持不懈地做你說你會做的事情。

"

安全感,是嬰幼兒教育裡常被提及的一個字眼。

很多人都說,陪伴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安全感缺乏的表現是不停地的哭鬧、搞破壞求關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安全感缺乏的另一種表現是,表現溫順,但是不停的求關注。

比如:媽媽在做飯。

  • 媽媽,你看我搭的積木好不好?
  • 媽媽,我畫了一個蘋果。
  • 媽媽,你看我給小熊穿的衣服漂亮嗎?

這類孩子得到的陪伴一點都不少,他們不哭不鬧,謙卑有禮,但是,他們一刻不停的尋求外界關注,通過得到“過度關注”來尋求歸屬感。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受到這個錯誤目標的和動機的影響,孩子認為只有當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時,才能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因此他們會發展出各種得到關注的技巧,找各種讓別人為自己忙活的方式,可能有的方式可愛有趣、愉快好玩。

但不論這個方式多可愛,目標都是為了得到關注而不是因為所有成就。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1

真正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一個有勇氣、有健康的自我認知的孩子會注意到,媽媽除了陪他玩以外,還需要做別的事,當大人忙碌的時候,他應該找得到自己玩耍的方式。

當然,年幼的孩子需要我們的關注和幫助和愛,但是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感受,你會發現,有些行為是真的需要幫助,但有些是因為孩子不停的求關注,我們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沒有統一標準,但每個父母都知道其中的差別。

養孩子的第一年你可能覺得累得透不過氣,這很正常,但是1歲之後,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給媽媽一定的個人空間的。

很多人都覺得,安全感就是陪伴,就是愛啊,但遺憾的是,愛你的寶寶不會自動導致安全的依戀。

所以,不要迷信神話:安全感不等於無條件的愛、不等於無時不刻自我犧牲式的陪伴。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2

安全感源於你的迴應能力、管理壓力,以及成功安撫嬰兒的能力

1、迴應能力

之前我們寫過,迴應不足、過度迴應都是錯誤的。

迴應不足:有人覺得如果過度滿足孩子,會把孩子慣壞。

寶寶一歲以內,餓、尿、拉、疼、癢等一切生理需求都會哭鬧,都需要細心的媽媽給予及時又正確的處理。

如果嬰兒時期看護人迴應不足,那麼安全感肯定就不夠。

嬰兒期獲得的滿足與信任越多,以後獨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過度迴應:就是娃不太需要你,沒啥大事的時候,也上趕著參與。

隔代養育裡比較常見,他們太心疼孩子,以致於普通的跌倒都會被過激的反應為大呼小叫,或者娃拼錯一塊拼圖,都立馬“指點”。

過度迴應導致的結果,就是患得患失,找不到自我定位,需要過度關注,也屬於安全感缺乏的一類

最佳的響應方式是Interactional Synchrony(同步+共情),照看者要敏感的捕捉到嬰兒的各種需要並提供適當強度的迴應,同時要與嬰兒的情緒狀態相匹配。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2、你的管理壓力

很多媽媽都有一個糾結:孩子的某些需求若沒被滿足,會破壞他的安全感嗎?

  • 最常見的小月齡如抱睡、奶睡...
  • 大月齡的不刷牙、不坐安全座椅...
  • 更大的寶寶亂買玩具、不願去幼兒園...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孩子是需要規矩和邊界的,規矩和邊界恰恰是安全感的一個重要來源。

孩子們會反覆試探大人的底線和邊界。

當你堅持原則和底線時,他反而會感到安全。

這就像雙重檢查一扇上鎖的門,你知道它被鎖定了,再次檢查會讓你感覺更安全。

但如果哪天你突然發現它沒鎖,那麼你日後反而會增加檢查的頻率。

所以一個重點就是:建立規則,並給規則創造可預測的後果。

即便這個後果是孩子不喜歡的,但如果是可預測的、那對他來說就是安全的。

比如很多媽媽頭疼的不刷牙,老朋友都知道,在我家,我們跟CC的約定是,不刷牙就沒有睡前故事。(因為刷牙的自然結果不可能放任娃承擔,所以,當時就約定了這個,這類規則的前提一定是雙方約定,而不是父母一時興起.)

如果某天她就是不肯刷,那麼躺在床上就是沒故事聽,她就會哭著打滾。

但此時的哭鬧其實對CC是沒影響的,她早就知道結果,鬧一鬧不過是想試探,她哭著喊著滾一會兒發現沒人讓步,也許還會乖乖的過來妥協:好吧,刷牙!

所以父母需要向孩子明確你對他們的期望,以及如果他們不按預期行事將會發生什麼,然後你必須堅持不懈地做你說你會做的事情。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3、成功安撫孩子的能力

這個就是父母對孩子情緒的一個安撫能力。

最初的安撫工作可能大都是父母獨自來做,比如睡前睏倦要用噓聲或抱起安撫,受到驚嚇要抱抱安撫,但是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家長就要開始幫助他們處理感受,並學習自我安撫。

但,你的安撫方式對嗎?

孩子跌倒了:

  • 媽媽知道你很痛,我們下次看見不平的路,慢慢走。
  • 還是,都怪這路不平,把我寶寶絆倒了,媽媽幫你踹一腳出氣。

樓下的鞦韆想要別人下來他自己玩:

  • 媽媽知道你現在不能玩鞦韆很著急,不過,我們要排隊要輪流等,或者你先玩個蹺蹺板,邊玩邊等?
  • 還是你會說,喲,寶寶不哭不哭,媽給你買個冰淇淋去怎麼樣?或者,哭什麼,沒看見上面有人玩,你等會兒不得了?

如果你的選擇都是後兩者,就不能怪為什麼每次遇到一點點困難娃都要喊你幫忙;每次你做個飯、晾個衣服的功夫,娃都不肯等待,像狗皮膏藥一樣賴著你了。

要知道,安撫的目的,絕不是止住眼前的哭聲那麼簡單,通過幫助孩子處理不愉快的感覺,才是增加孩子控制感和安全感的終極武器。

而只有這樣,他才能建立起自己處理負面情緒的安全網,否則每次在獨立活動中遇到不愉快或挫折,他都沒有辦法自己處理,而是選擇求助於父母或他人。

所以,下次安撫孩子的時候,試著讓孩子表達自己(不會說的寶寶,父母幫他表達,讓他確認)。你跟孩子就一定能夠找出這些感受的原因。

舉我家一個情景:當我正在收拾屋子,客廳里正在玩積木的CC大喊媽媽或哭著發脾氣。

那麼,我不會直接的安撫,CC不哭啊,媽媽來抱抱或者媽媽來XXXX,而是先試著去確認:

  • 是搭不上積木很沮喪?
  • 還是自己玩很孤單?
  • 還是玩膩了積木太無聊?

然後讓孩子思考他們為何會有某種感覺,並給出適當的選擇建議。

  • 如果是沮喪,可以堅持再努力看看;
  • 如果是孤單,可以叫媽媽陪玩;
  • 如果是無聊,就換個玩具玩。

那麼下次她才能學會,不在第一時間“麻煩”我,而是自己試著處理。

"

安全感,是嬰幼兒教育裡常被提及的一個字眼。

很多人都說,陪伴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安全感缺乏的表現是不停地的哭鬧、搞破壞求關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安全感缺乏的另一種表現是,表現溫順,但是不停的求關注。

比如:媽媽在做飯。

  • 媽媽,你看我搭的積木好不好?
  • 媽媽,我畫了一個蘋果。
  • 媽媽,你看我給小熊穿的衣服漂亮嗎?

這類孩子得到的陪伴一點都不少,他們不哭不鬧,謙卑有禮,但是,他們一刻不停的尋求外界關注,通過得到“過度關注”來尋求歸屬感。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受到這個錯誤目標的和動機的影響,孩子認為只有當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時,才能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因此他們會發展出各種得到關注的技巧,找各種讓別人為自己忙活的方式,可能有的方式可愛有趣、愉快好玩。

但不論這個方式多可愛,目標都是為了得到關注而不是因為所有成就。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1

真正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一個有勇氣、有健康的自我認知的孩子會注意到,媽媽除了陪他玩以外,還需要做別的事,當大人忙碌的時候,他應該找得到自己玩耍的方式。

當然,年幼的孩子需要我們的關注和幫助和愛,但是反思自己的行為和感受,你會發現,有些行為是真的需要幫助,但有些是因為孩子不停的求關注,我們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沒有統一標準,但每個父母都知道其中的差別。

養孩子的第一年你可能覺得累得透不過氣,這很正常,但是1歲之後,安全感足夠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給媽媽一定的個人空間的。

很多人都覺得,安全感就是陪伴,就是愛啊,但遺憾的是,愛你的寶寶不會自動導致安全的依戀。

所以,不要迷信神話:安全感不等於無條件的愛、不等於無時不刻自我犧牲式的陪伴。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2

安全感源於你的迴應能力、管理壓力,以及成功安撫嬰兒的能力

1、迴應能力

之前我們寫過,迴應不足、過度迴應都是錯誤的。

迴應不足:有人覺得如果過度滿足孩子,會把孩子慣壞。

寶寶一歲以內,餓、尿、拉、疼、癢等一切生理需求都會哭鬧,都需要細心的媽媽給予及時又正確的處理。

如果嬰兒時期看護人迴應不足,那麼安全感肯定就不夠。

嬰兒期獲得的滿足與信任越多,以後獨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過度迴應:就是娃不太需要你,沒啥大事的時候,也上趕著參與。

隔代養育裡比較常見,他們太心疼孩子,以致於普通的跌倒都會被過激的反應為大呼小叫,或者娃拼錯一塊拼圖,都立馬“指點”。

過度迴應導致的結果,就是患得患失,找不到自我定位,需要過度關注,也屬於安全感缺乏的一類

最佳的響應方式是Interactional Synchrony(同步+共情),照看者要敏感的捕捉到嬰兒的各種需要並提供適當強度的迴應,同時要與嬰兒的情緒狀態相匹配。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2、你的管理壓力

很多媽媽都有一個糾結:孩子的某些需求若沒被滿足,會破壞他的安全感嗎?

  • 最常見的小月齡如抱睡、奶睡...
  • 大月齡的不刷牙、不坐安全座椅...
  • 更大的寶寶亂買玩具、不願去幼兒園...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孩子是需要規矩和邊界的,規矩和邊界恰恰是安全感的一個重要來源。

孩子們會反覆試探大人的底線和邊界。

當你堅持原則和底線時,他反而會感到安全。

這就像雙重檢查一扇上鎖的門,你知道它被鎖定了,再次檢查會讓你感覺更安全。

但如果哪天你突然發現它沒鎖,那麼你日後反而會增加檢查的頻率。

所以一個重點就是:建立規則,並給規則創造可預測的後果。

即便這個後果是孩子不喜歡的,但如果是可預測的、那對他來說就是安全的。

比如很多媽媽頭疼的不刷牙,老朋友都知道,在我家,我們跟CC的約定是,不刷牙就沒有睡前故事。(因為刷牙的自然結果不可能放任娃承擔,所以,當時就約定了這個,這類規則的前提一定是雙方約定,而不是父母一時興起.)

如果某天她就是不肯刷,那麼躺在床上就是沒故事聽,她就會哭著打滾。

但此時的哭鬧其實對CC是沒影響的,她早就知道結果,鬧一鬧不過是想試探,她哭著喊著滾一會兒發現沒人讓步,也許還會乖乖的過來妥協:好吧,刷牙!

所以父母需要向孩子明確你對他們的期望,以及如果他們不按預期行事將會發生什麼,然後你必須堅持不懈地做你說你會做的事情。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3、成功安撫孩子的能力

這個就是父母對孩子情緒的一個安撫能力。

最初的安撫工作可能大都是父母獨自來做,比如睡前睏倦要用噓聲或抱起安撫,受到驚嚇要抱抱安撫,但是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家長就要開始幫助他們處理感受,並學習自我安撫。

但,你的安撫方式對嗎?

孩子跌倒了:

  • 媽媽知道你很痛,我們下次看見不平的路,慢慢走。
  • 還是,都怪這路不平,把我寶寶絆倒了,媽媽幫你踹一腳出氣。

樓下的鞦韆想要別人下來他自己玩:

  • 媽媽知道你現在不能玩鞦韆很著急,不過,我們要排隊要輪流等,或者你先玩個蹺蹺板,邊玩邊等?
  • 還是你會說,喲,寶寶不哭不哭,媽給你買個冰淇淋去怎麼樣?或者,哭什麼,沒看見上面有人玩,你等會兒不得了?

如果你的選擇都是後兩者,就不能怪為什麼每次遇到一點點困難娃都要喊你幫忙;每次你做個飯、晾個衣服的功夫,娃都不肯等待,像狗皮膏藥一樣賴著你了。

要知道,安撫的目的,絕不是止住眼前的哭聲那麼簡單,通過幫助孩子處理不愉快的感覺,才是增加孩子控制感和安全感的終極武器。

而只有這樣,他才能建立起自己處理負面情緒的安全網,否則每次在獨立活動中遇到不愉快或挫折,他都沒有辦法自己處理,而是選擇求助於父母或他人。

所以,下次安撫孩子的時候,試著讓孩子表達自己(不會說的寶寶,父母幫他表達,讓他確認)。你跟孩子就一定能夠找出這些感受的原因。

舉我家一個情景:當我正在收拾屋子,客廳里正在玩積木的CC大喊媽媽或哭著發脾氣。

那麼,我不會直接的安撫,CC不哭啊,媽媽來抱抱或者媽媽來XXXX,而是先試著去確認:

  • 是搭不上積木很沮喪?
  • 還是自己玩很孤單?
  • 還是玩膩了積木太無聊?

然後讓孩子思考他們為何會有某種感覺,並給出適當的選擇建議。

  • 如果是沮喪,可以堅持再努力看看;
  • 如果是孤單,可以叫媽媽陪玩;
  • 如果是無聊,就換個玩具玩。

那麼下次她才能學會,不在第一時間“麻煩”我,而是自己試著處理。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來我們對陪伴方式有這麼多誤解

我們之前說過很多次,父母的職責不是幫助孩子消除負面情緒,而是,幫助他們學習處理感受。

這是父母的一門必修課,因為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講,當父母不採取行動時,孩子們不太可能會主動的感知情緒,並學習自我安撫以感受情緒安全。

他們只會用一種方式宣洩自己,就是大哭,而如果父母盲目的止哭,其實並未釜底抽薪的解決問題。

所以,不要無視、也不要鎮壓,而是陪孩子一起發展自己獨立解決問題處理情緒的能力。

有的時候,甚至就是說不出的原因、講不明的理由,但是當孩子跟你討論他們的心情時,當你同情的傾聽時,他們就已經感到被愛和安慰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