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說,儘早懂得成人世界的四大“殘酷”,孩子長大才會更優秀

不完美媽媽 童話 文章 糖果媽媽 2019-04-14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雖然不管孩子多大年紀,在父母的眼中,永遠是需要保護的對象。這就造成了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誤區。比如,小朋友的世界就應該是童話般的,應該永遠只有愉快和色彩,成人的世界似乎和孩子沒什麼關係,接觸這個世界的黑暗面,就等著靠上學之後的集體生活就夠了,待到黑暗出現,再教育孩子就好。

但這種方式,往往會被過來人評價為“來不及的馬後炮”,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發生一些孩子在自我意識中不存在的醜惡,會讓孩子的心裡蒙上突如其來的陰影。這就稱為“過度保護”。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往往在剛剛接觸社會的時候會感到不適應。一招不慎,就會憤世嫉俗,或者走向另一個極端,抑鬱難解。

過來人說,儘早懂得成人世界的四大“殘酷”,孩子長大才會更優秀

被過度保護,長大成了別人眼中的“奇葩”

同學程程就是過度保護的犧牲品,程程在讀小學的時候,父母就已經年逾五十了,程程原還有一個姐姐,在已經快二十歲的時候,游泳淹死了。父母好不容易走不了陰影,決定再要一個孩子,程程出生之後,父母就生怕他受到傷害,所以對他的行為和思想進行了禁錮式的保護,夏令營一類的集體活動不參加,家中離學校五百米也要每天接送,看到同學打架就領的遠遠的。

程程的現狀也是我們那一屆的同學中最奇葩的。因為家庭教育的原因,程程無法接受這社會的“規則”,根本無法融入工作和同事,而且有嚴重的懷舊和抑鬱傾向,對孩童時的東西親近不已,因為常年不能外出工作,三十多歲也整天悶在家裡,好不容易出門,見到人也不知道打招呼,幾乎失去了和外界的交流能力,更別說交往能力了。

過來人說,儘早懂得成人世界的四大“殘酷”,孩子長大才會更優秀

所以,一些成人世界的規則,家長需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滲透給他們:

1世界每個人都不同,需要接受別人的缺點

在群體生活中,是必然有爭執的,爭執是因為人人都有個性,不同的個性就有不同的行為方式,所以才會有高低差距,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如果只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那就無法發現別人的優點,那麼,就會有憤世嫉俗的可能發生,對每個人都不滿意,對社會也不滿意。

2做錯了事先要道歉,文明有禮才有發展

越是在發達地區,我們越能聽到道歉的字眼,那是因為在優質的教養下,人就會懂得禮貌和自謙,禮貌可以化解很多爭吵,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執。見人打招呼,碰到別人先道歉,不小心擋了別人的路說sorry,蠻橫無理只能引發鬥爭,客氣才事和諧的基礎。

過來人說,儘早懂得成人世界的四大“殘酷”,孩子長大才會更優秀

3瞭解這個社會的階級和競爭

孩子的世界不只有童話,從走入幼兒園開始接觸群體生活起,競爭就已經暗暗開始,社會是分階層的,在許多時候需要用教養和思想妥協,也需要用知識和奮鬥競爭前進。讓孩子在和諧而公平的條件下競爭,就已經足夠了。

4懂得自己不是“小太陽”

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孩子,就變成了全家的“小祖宗”,多少個人依著寵著,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和習慣,慢慢就會變得自私自我,走入社會,也一切以自己的利益為基準,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必然會惹人厭,就算是在婚姻生活中,也很難有善終。

所以,有時候愛孩子的方式錯了,就會不經意的變成害孩子,好的教育是能讓孩子接受社會的美與醜,適應社會的灰暗和競爭,遊刃有餘,這才是我們的目標所在。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相關推薦

推薦中...